与其说他们“厌童”,倒不如说是“厌弱”
现如今,在网络上,仇视孩童已经莫名其妙地成了某种政治正确。
也有不少人表示,大家不是“厌童”,而是厌恶那些对熊孩子不加管教和干预的家长。
当然,这样的孩子和家长自然是存在的。但到底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行为,会被称为“熊”呢?网络上的标准却五花八门。
甚至在许多人的评论里,一个一岁不到的小婴儿哭闹都会被打上“熊孩子”的标签。
在这些人眼里,只要是一个不能安安静静、老老实实呆着的孩子,都约等于熊孩子。
这枚标签也成为了网络评论区里的“鄙视通行证”,许多人躲在“熊孩子”的盾牌后面,肆无忌惮地给孩童、带娃的家长们放冷箭。
网络上,到处充满了对吵吵闹闹小孩子的嫌弃、鄙夷,甚至还有谩骂、诅咒,和不加掩饰、毫无缘由的极度厌恶。
(某评论区的评论)
到底是从何时起,我们早已开始对猫猫狗狗们多出了许多包容,却没办法宽容一个没什么自控力的人类幼崽呢?
鄙视小孩,成了短视频时代的流量密码
小视频大流行时代,让每个人都成为了自媒体。手机视频也成为了某种讨伐别人的“私刑”,稍有不满,就要录视频曝光对方。
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到处都是被打上熊孩子标签的视频,再经过某些媒体的加工,就变成了有热度、有流量的新闻,还能引发一场小规模对小孩的集体讨伐,让看的人获得追爽文的快落。
且不说,法律上来讲,我们有没有这样随意“曝光”别人的权力。未经审核、考证,仅凭短短一两分钟视频,也没法真实记录事情发展的始末。
有些事情,可能根本就不是我们在视频上所看到的那样。
可往往哪怕最后事情被澄清了,但那些恶意满满的评论却被留在了舆论场。
各式各样的短视频中,这些被恶意夸大的孩童形象,都汇聚成了一种看不见的浪潮,形成了某种对幼童的集体性厌恶。
在大众心中,孩童不再是纯真的象征,而是顽劣、恶意满满的形象。在许多人心中,他们都是呱噪、无理、不受控制的小恶魔。
可一旦当人们对幼童的负面情绪浓度过高的时候,带娃出行的家长便成了鄙视链的最低端,每次出门都极度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之前经常能看到类似的新闻,说家长带小婴儿乘飞机,给全机舱的人发小礼物,行文中对家长这样的行为满是赞许和鼓励,搞得带娃出行的家长仿佛充满了原罪。
而许多家长更是吐槽,高铁上即便是小婴儿哼唧了几声,也会被乘务员提醒,抱娃到车厢连接处去哄,甚至有的列车广播里,反复播放都是“如果儿童哭闹,请带到车厢连接处哄”。
但车厢里那些大声交谈、打牌、讲电话、外放视频的成年人,却没有被得到同样的提醒和要求。
为什么人们习惯于去要求一个身心发育尚不完全的婴幼童,却对那些能够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成年人所做的明显影响他人的行为视而不见?
某种程度上说,这不过是欺软怕硬罢了。
从讨厌所有儿童,到歧视婴幼儿,这股厌童之风如果再不制止,又有谁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出生在这个不友好的社会呢?
“小孩不一定会困了就睡、饿了就吃”是一个急需要科普的知识
当然了,有些孩子可能并非一两岁,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可以听懂规则,也能做到对自己有所约束。如果他们在公共空间大喊大叫、上窜下跳,甚至随意扔东西、踹椅子影响到其他人,作为家长是一定要去制止,并有所引导的。
但看现在的舆论场,显然“熊孩子”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网络上,对几个月到一两岁大的婴幼儿也如此严苛,真的有些过分了。
当然,有一些自己没有小孩,也没看过别人养小孩的人,的确可能不太了解人类幼崽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记得前段时间,有一则视频引发了特别大的争论。视频中,一位妈妈为了让闹着不睡觉的女儿,体验一把整晚都玩的感觉到底是怎样的,就深夜把孩子带出去遛弯不许孩子回家。
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讨论妈妈的做法到底是否恰当,只是当我看到评论区里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父母那么执着于小孩子几点睡觉,困了自然不就睡了”这个问题时,我突然意识到,没养过娃的人是真的不了解娃。
可能是当妈妈的时间久了,我甚至都忘了自己当年也是生了潼潼之后才发现,小婴儿并不会困了就睡、饿了就吃。
他们只会哭,用哭来表达一切。
太困了,自己又没办法让自己入睡,所以就哇哇大哭;太饿了,也并非看到奶或者食物就狼吞虎咽,可能会先用哭来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很久。
即便脱离了婴儿期,两三岁的娃也有很多还没有学会像成年人那样,困了就拉开被子倒头呼呼大睡。他们可能会因为过于疲倦、兴奋而嚎啕大哭;即便不困,他们也不会满足于自己在一边玩。只要他们不睡,父母也别想睡,需要陪着他们一起“熬着”。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那么执着于小孩子几点睡觉的原因。其实我们都曾经是幼童,很多人小时候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只是长大后的我们将那段记忆抹去了(不否认有天使小孩,但也不否认有难带的小孩,此处勿杠)。
可能也正因为这种“不知情”,才让没娃和有娃的人们自动分成两派阵营,泾渭分明,互不理解。
不仅仅是睡眠问题,小婴儿的生理特点、身心发育情况,都决定了他们没办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做不到安安静静、不随意乱动。
不是但凡哭闹、好动的都是“熊孩子”,他们大多也只是“孩子”而已。
特别是一两岁的小娃,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比较陌生、嘈杂的环境里,或者只是因为冷了、热了,他们都会因为感到不适而哭闹。
一旦哭闹起来,何时会停下也是个未知数。有时也不一定是做家长的没有管教能力,怎么也哄不好的状况对一两岁的小娃来说也是常有的事。
包容婴幼童,其实也是在包容过去的自己。
厌童和厌女、厌老一样,本质都是厌弱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并非不了解孩童的特点。他们只是单纯的讨厌小孩。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喜恶的自由,但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充满恶意,恨不得把它们咒骂到地狱里,并不在“自由”的范畴里。
现在还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是说既然小孩儿那么麻烦就别生,生了的都是繁殖癌,不婚不育保平安。
我就特别想问一问,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平权吗?我们从歧视没结婚、不生小孩的女性,逐渐转变为歧视结了婚、生了小孩的女性,这其中何来差别?何来进步?
我们想要的平权,难道不是女性可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难道不是结婚生育也好,不婚不育也罢,任何一种想要的生活方式都能在这个社会得到尊重和认可吗?
不是一定要“这样“,或者“那样”,而是“这样”、“那样”都很好。
允许别人和自己不同,才是真正的包容。
那些喊着要带娃的家庭都减少出行,小婴儿最好就呆在家别坐火车飞机到处跑的人,又和那些要求女性晚上别出门省去了被性侵的困扰,或者要求孕妇、残疾人、步履蹒跚的老人都统统不要外出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的人,在本质上其实都是一类人。
他们并非厌童、厌老、厌女,他们只是厌弱。
有人说,孩子那么吵闹,光让其他人忍耐也不是办法。这话的确不假。
很多时候,舆论的争吵,根源也正是因为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管理,制度与政策的制定方面缺乏更加周密的考量。
比如现在城市里真正适合孩子玩的地方并不多,有限的公园都是人挤人。
暑假天气太热,户外又不现实,只好带着孩子逛商场,孩子的身高挤在人堆里只能看到屁股,逛久了就觉得无聊,烦了倦了就又会哭闹。
再往深处探究,人们之所以变得那么易燃易爆,连孩童都容不下,也和大家整体都处在一个疲惫、紧绷的状态有很大关联。
但这些话题要聊起来,那就是能写上好几篇论文的程度了。所以,咱就不说那么远了。
带娃出行,想让娃省点心,家长可能要费点心
今非昔比,现在大家带娃出行的需求远远高于以前,这的确对父母也多了一份考验。
如何安排好娃在公共交通上的时间,让他们不会感到无聊;如何在娃哭闹的时候安抚;如何提前给娃讲好公共空间应遵守的规则,都需要父母不断积累一些小方法。
比如提前准备一些轻巧又好玩的玩具放在旅行箱里,让孩子可以在坐车、飞机的时候有事情“忙”,可能会减少他们因为无聊吵闹、乱跑的概率。
(网上可以搜出不少,比如弹弹珠、打地鼠、涂色卡、迷你小桌游等等)
再比如可以给孩子带上一些轻薄的绘本,给他们讲讲故事,让他们自己看一会书,也能让他们安静下来;
对于小婴儿来说,转移注意力大法可能更好用一些。就地取材的小纸巾、小纸杯、垃圾袋都可以跟小婴儿互动起来。
不需要很复杂的游戏,比如把纸巾揉成团丢到纸杯里,带着小婴儿打开或者关闭书包上的拉链,就可以让他们把注意力从嘈杂的环境中暂时隔离一会。
即便是对大一点的娃,在阻止他们做一些不合规矩的行为时,也不是非得硬碰硬。
和娃们顶着来,特别容易激起他们的情绪。
比如他们大喊大叫、乱跑乱跳,如果家长厉声厉气地告诉他们停下来、或者肢体上拉扯阻止他们,通常娃要么根本就当耳旁风,要么就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反抗欲。
这时候,“游戏力”有着特别的魔法。
比如可以趴在他们耳边,故意用夸张地小声调说“我们一起玩个游戏,比比看谁说话声音越小,谁就能获得零食奖励”……
类似这样游戏式的方法,让娃不反感,能更有效的阻止他们乱跑乱叫打扰到别人。
简单来说,就是阻止他们某个行为的同时,也为他们寻找一个出路,让他们拥有除了安安静静坐着这一个无聊选项之外,其他的、更有趣的选择。
总之,所有的方法可能都需要带娃的家长多花些精力,多陪陪娃,和他们聊聊天,别让娃一直长时间受到冷落,感到无聊。
当然,任何方法都不能避免娃突然闹情绪,也没办法让他们像一个理智的成年人那样不动不吵。
除了家长及时关注、及时制止,真的影响到其他人及时道歉、弥补之外,也的确需要更多的人去包容和理解幼童。
记得在哪里看过这样的说法,看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要看整个社会是如何对待孩童、老人,如何对待残障人士等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
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会在某一瞬间成为当下的弱者。我们如何对待弱者,也决定了我们将会被怎样对待。
我始终相信,给予他人包容,那份包容也终将会在未来温暖自己。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