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得了“厌童症”的社会,还会好吗? | 编辑部聊天室
第93期主持人 | 尹清露
“只要有哼唧声,甚至没有大声哭闹、尖叫,马上被乘务员要求去车厢连接处。10个小时的旅程,绝大多数时间家长抱着孩子在车厢连接处度过。”
日前,作家苏小懒在微博上记录了若干条带孩子坐高铁遭遇苛刻对待的经历,微博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共鸣。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在谴责“熊孩子”成为某种主流的当下,我们是否对公共场所的小孩过于苛刻了?
苏小懒的微博
韩国越来越多的“儿童禁入区”日前也在中文互联网引发热议。韩国第一家禁止儿童进入的餐厅在2012年诞生,目前已有500多家餐厅拒绝孩子进入,以确保环境安静。这一现象与近年来中国儿童面对的状况有相似之处——越来越多“熊孩子”新闻掀起声讨,高铁上总有人智斗熊孩子并赢得一片叫好,还有许多网友直言自己就是“厌童”,无法忍受吵闹的小孩。
某些分析文章认为,“厌童”和独生子女的经历有关,计划生育政策下的90后和00后从小独享家中资源,很难对另一个幼小的生命以及养育者产生同理心。作家河森堡发微博指出,厌童说明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有今无明”的氛围,生养孩子需要超长线的投资,这与只在乎当下的心态是背离的。既然不打算生孩子,那么下一代怎样都无所谓了。河森堡的发言令人想起法王路易十五的名句:“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在年轻人自顾不暇的时候,更幼小者带来的麻烦似乎变得更加难以忍受。
从“熊孩子”到“厌童症”的话语变迁也值得深究。“熊孩子”的说法甫一出现就受到广泛欢迎,人们纷纷代入自己在高铁上或亲戚家时遇到的熊孩子事件。如果说对熊孩子的批评中暗含着对纵容孩子的家长的厌恶,以及对文明秩序的期待,那么“厌童”则更像是对儿童自身报以恶意。值得注意的是,“厌童”不是一个新说法,这个现象在2017年前后也曾引起讨论,如今再次被打捞出来,语境似乎又发生了变化。
神奇的是,在“不婚不育保平安”声浪的另一边,是年轻人不亦乐乎地讨论着“生养”猫狗。我们常常在社交网络上看见这类帖子:B超图片被P上家中宠物的照片,标题为“谁说人类不能生小猫”。
长期以来养育被理解为
家庭与个体责任
对弱者越来越缺乏
同理心的社会
加在年轻人身上的婚育要求
加深了“厌”的心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