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真正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时事2023-07-25 12:07本文1902字,阅读约需6分钟昨天开完会,市场很躁动。会议提了一句“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期盼,资本市场马上就有了一个明显的提振。虽说解渴的水或许还没有到,不过“望梅止渴”其实也是一个熨平波动的方案。何况解渴的水的确也不远了。关于昨天会议的内容,就不需要赘述和分析了,各方大神解读的都很清楚,大部分的水平都不知道比圆方高到哪里去了。今天主要是想聊聊会议中提到的一个“词”,“两个毫不动摇”。会议中说: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两个毫不动摇”很多人以为是一个新词,是这两年才说的内容,其实不是。早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提法被称之为“两个毫不动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两个毫不动摇”。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不过,为什么一个坚持了20年的政策,这些年在舆论场似乎有了“动摇”,为什么?具体实践层面看:“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民营企业家剥削论”等一些误解甚至歪曲中央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方针的论调仍然不时出现,干扰了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与预期。背后的逻辑到底在哪里?又如何才能真正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如何才能真正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这次会议提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并不特殊,特殊的是后面两句。也就是“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这就有了丑陋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造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 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从。这段话特别体现“辩证”的思考方式🤔。回到今天主题,当在这么重磅的会议上首次提出:“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时候,其实是从一个侧面承认: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而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不够优。或者至少是说,部分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部分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不够优。那么,再追问一句,为什么部分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而部分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不够优呢?其实在圆方看来,这两个问题背后,其实是一个答案。在一个正常,健康的市场下,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多了去了,但是市场并不会出问题,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市场会教“它”做“企”。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慢慢的就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被淘汰了,市场从来都是通过个体企业的死亡,来保持自身的活力的。但是,很多地区的很多国有企业不是这样,许多地区的许多国有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或者行业在市场的变化中改变,属于落后产能,或者夕阳行业,本来应该慢慢被淘汰的。也有一些国有企业,作为地方政府的“钱袋子”承担了地区建设,公共服务和融资平台的职能,成为“地方债”的主要载体。而这些企业,某种意义上很多都处在“技术性破产”的状态,离开银行的持续输血,分分钟死给政府看。不过很神奇的是,这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都没有死,产能都没有“出清”,反而这些年越来越大了,不管是资产,负债都越来越大了。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一方面,通过国有企业的“特殊身份”从“实力的角度”出发,以非市场化的方式拿到了许多业务。另一方面,通过低成本的融资,在主业不赚钱的情况下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类金融企业”。所以问题来了,那这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通过非市场化方式拿到的业务拿的是谁的?而这些低成本的融资弄到的钱,又高价给到了谁呢?而这种情况,大概带来了两个情况:首先,如果一个企业能够躺着赚钱,不管这个企业是什么性质,它会下大力气去提升和打造出来“核心竞争力”吗?同时,如果一个市场中,有企业可以通过非市场化方式拿到业务,或者挤占市场上的金融资源。那么这个市场上的其他企业会感觉到好的“发展环境”么?想来是很难的,所以到底是什么在“动摇”“两个毫不动摇”呢?大概可能就是没有真正落实后面的两句话吧……听党话,跟党走学习时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