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困于贫穷,而是毁于期待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困于贫穷,而是毁于期待

公众号新闻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不强求,少期望。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佳音朗读音频


美国咨询师罗兰·弥勒在长达25年的关系研究中经常被问道:为什么越是在乎一段关系,就越容易失望?

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你总希望对方按你的想法做事,或者变成你希望的样子。

家庭的矛盾也多半起源于此。

总是对家人抱着高期待,家就不再是温暖的港湾,而成了压力之源。

01

  • 降低对父母的期待,接纳平凡。


曾在知乎看过一个话题:你有嫌弃过自己的父母吗?

下面众多回答里,有人抱怨父母平庸,有人吐槽父母穷,有人嫌弃父母没见过世面。

有一位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

父母爱你,你无病无灾,吃得饱穿得暖,平凡地活着,这已经是中等偏上的人生答卷了。

北野武曾说:“一把年纪,还把不能原谅父母挂在嘴边的人,充其量是个胆小鬼。”

人对父母的苛责,无非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电视剧《幸福一家人》中,单亲爸爸房永福,靠着经营一家面馆,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

但儿子房天忆结婚后多次与父亲发生争执,斩钉截铁地要断绝父子关系。

原因竟然是,他嫌弃父亲职业太低微,让他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更没法在事业上拉他一把。

“你知道医院里有多少人实力比我差吗?可他们有父母可以靠,所以什么都不用怕,而我只是个面馆老板的儿子,所以什么事情都只能忍!”

听着儿子的控诉,父亲老泪纵横,连连跟儿子道歉:“是爸爸没有能力,对不起你们。”


每每看到这里,都觉得五味杂陈。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是超级英雄,可这世上大部分人都是生而普通。

想起曾看过一段很扎心的话:

“小时候以为父母是魔法师,可以满足自己所有的愿望;再后来觉得他们是凡人,能做的事情很少。

最后又觉得他们是凡人中的魔法师,从虚无中迎接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又在这糟心的世界里给了自己那么多。”

是啊,你的父母或许没有家财万贯,却让你衣食无忧;他们不是无所不能,却给了你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庇护。

长大成人的最显著标志,就是不再责难自己的父母。

学会与他们的不完美和解,是为人子女最大的孝顺。

02

  • 减少对伴侣的期待,尊重体谅。


作家廖一梅曾说,“没有人,哪怕他愿意,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

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伴侣,换来的不是冷漠,就是隔阂。

看过一档情感调解节目。

一对在外打工的夫妻,原本十分恩爱。

可到城市里久了,妻子见多了繁华,开始埋怨自己丈夫无能。

她想买属于自己的房子,让儿子能够就近入学,还能像别人家孩子一样周末去上培训班。

这要求对她那老实的丈夫来说,实在是太高。

丈夫是农村来的,初中没读完就辍了学。

最近几年,他都在勤勤恳恳地跑外卖,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夜里十二点多才能下班。

上了年龄,又吃不好睡不好,还落得一身伤病。

饶是如此,妻子依旧希望,他还能再去找一份兼职多赚点钱,早日买房接孩子来城里上学。

丈夫觉得心凉,说自己妻子丝毫不心疼自己,把自己当“赚钱的机器”。

妻子也不甘示弱地回怼,谁叫你无能谁让你没用。

为此吵得次数多了,夫妻俩见面也不再说话,曾经亲密的小两口,逐渐走向陌路。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也有过这样的期望:

希望伴侣对我们事无巨细地照顾,能读懂我们的每一个想法;希望他功成名就,又指望他能够顾好家庭。

你提出的高要求,伴侣做不到,于是你觉得他敷衍,他认为你跋扈。

久而久之,再好的感情也会被消磨得所剩无几。

我想起林语堂的妻子廖翠凤。

廖翠凤出身名门,自小接受精英教育,但婚后从未强求林语堂成为上层精英。

林语堂也欣赏妻子的独立,支持她担任纽约救济会的副会长,从不强求她变成贤妻良母。

正是这种互相理解,让两人走过漫长岁月,依旧幸福如初。

郑渊洁曾说: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意味着把失望留给自己。

改造伴侣,大抵落得失望;强求别人,注定两败俱伤。

降低期待,做好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与圆满。


03

  • 放下对孩子的苛求,默默成全。


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

大约有七成家长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大约六成家长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希望孩子成才没有错,但过高的期待,会让父母自己陷入焦虑,孩子也背负沉重的压力。

《凉子访谈录》中,有一个女孩患上了抑郁症。

她从小成绩很好,但妈妈却很少表扬她,而是不断拔高标准让她去突破。

有一次数学考试,她得了97分,那次题目出得比较难,她已经是班里的第一名了。

但妈妈没有很高兴,反而冷冰冰地问:“剩下的那3分哪里去了?”

女孩一下子就崩溃了。

即便长大成人,妈妈严苛的标准也一直住在她的心里。

她生怕自己不优秀,遇事总反省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因此,她活成了一个始终在讨好别人的人,被同事中伤,被老板PUA,压根不敢吭声。

她嘴上不说,心里却怨恨妈妈。

上学时每到放假她宁愿做兼职也不回家,工作后也经常以工作忙为由,拒接妈妈的电话。

为人父母,大多望子成龙。

但亲子关系犹如橡皮筋,扯到一定程度,就会变形、断裂。

一味以自己的愿景去规划孩子的人生,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降低期待,让孩子的人生顺其自然,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成全。

纪录片《新人生七年》中,奥利弗的父母,从小就为他规划了一条“精英路线”。

他小时候读最顶级的私立幼儿园,长大后进入耶鲁大学,毕业后,如父母所愿成为名企精英。

然而父母常年的高压,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整日郁郁寡欢,与父母关系疏离,在恋爱中也屡屡碰壁。

28岁那年,奥利弗与父母大吵一架后,坚决要从名企离职,重返校园。

看着眼前这个暴怒的儿子,父母心碎又震惊。

但思前想后,他们接纳并支持了儿子的选择。

如愿重回校园的奥利弗,萌生了写作的梦想,遇见了喜欢的女孩,也开始愿意重新亲近父母。


没有人能够将孩子永远框在自己的预期之中。

为人父母最好的修行,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你人生的复制品。
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

这个公式,同样适用于家庭。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自己的期待,家里强迫与改造不见了,理解与关怀就能住进来。

经营家庭关系的良方,就是不强求,少期望。

点个在看,往后对家人,少苛责、多包容吧。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一个家庭最好的聚财方式小米的“七七”,忆两件趣事。卡点不是困难,而是考试把女儿养废后,我才明白: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穷,而是充满了“内耗”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把日子过反了看完黄渤《学爸》才顿悟,毁掉孩子一生的杀手,不是贫穷,而是......角色错位,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内耗笑谈邂逅(5)大会发言后认识了王连云老师《消失的她》加强版:两年被家暴16次,生不如死是婚姻最大的悲哀!在旧金山生活(多图)莫泊桑《骑马》:人最大的悲哀,是驾驭不了内心的“野马”百亿身价俞敏洪直播公开遗嘱,我顿悟什么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只是普通家庭,却要富养孩子一个家庭最好的滋养:闻到书香,听到安静,看到从容长寿最大的秘诀,不是运动,不是药补,而是这一个字【分析】加拿大央行加息受影响最大的不是房东,而是这群人桂枝香 晴阴100万在美中国留学生的悲哀:成绩如此优秀,却只是假装融入美国…看了王诗龄“炫富照”才明白,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穷…不做吊顶,不做电视墙,不是因为穷,而是真的好看【居住榜样】莫泊桑《一家人》的悲剧,说透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五月底,唉李玫瑾: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家境,不是智商,而是这4件事中国目前最大的难题不是美帝,也不是台湾,而是......把孩子养得很“有用”,是亲子关系里最大的悲哀100万在美中国留学生的悲哀:成绩如此优秀,却只是假装融入美国……雪上加霜!加拿大央行加息受影响最大的不是房东,而是这群人!她在办公室病发身亡,同事在尸体旁继续工作,看似冷血的背后是莫大的悲哀……真正破坏一个家庭的,不是外遇,不是贫穷,而是你这个习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家境,不是智商,而是这4件事把女儿养废后,我才明白:一个家庭怕的不是穷,而是不断“内耗”看了王诗龄儿童节“炫富照”才明白,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穷…一个人痛苦的根源不是穷,而是这种毁灭性思维老了才知道,人生最悲哀的不是孤独和死亡,而是这5个字杭州小学的“知子考题”,竟有40%的爸爸不及格:爸爸不缺席,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样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