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光通信,烟台父子四个月身价暴涨130亿!光模块缘何成为AI算力股中最耀眼的明星?
作者:Sophia
智次方・物联网智库 整理发布
短短四个月,身家暴涨130亿是一种什么体验?(打工人表示这事儿别cue我~)
昨天的热搜上,一对烟台父子在A股市场上展现了一场引人注目的资本故事,而这背后则是“全球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傲视群雄”的表现。
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中际旭创开启股价疯狂上涨模式,从每股33元飙升至6月下旬的高点170元,涨幅超过400%,市值一度达到1365亿元。
这一表现使其成功进入千亿市值俱乐部,并成为A股市场中涨幅最高的公司之一。
尽管进入7月以来,受到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际旭创的股价出现了下跌趋势,截至7月27日收盘,其股价为127.9元。然而,这仍使其四个多月的涨幅保持在285%。
作为一致行动人,中际旭创实控人王伟修直接持有中际旭创8.01%的股份,通过第一大股东中际控股间接持有上市公司6.11%的股份,王伟修儿子王晓东持有2.60%的股份。据此计算,王伟修父子在这四个月内增加了近130亿的财富,达到了173亿元。
在今年上半年A股屡见新低、市场一片哀嚎的背景下,以中际旭创为代表的光模块龙头们却能穿越大盘起伏,始终屹立一线,这离不开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对AI算力需求的激增。
因此,本文就借此事件来聊聊爆火的光模块。
连接“光世界”与电世界”的光模块
当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千兆进户的上网便捷、越来越多的电信联络方式跨越山海,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是一根细细线缆——光纤。
2022年12月发布的《中国宽带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光纤用户已达5.5亿,数量居全球首位。在全球所有的光纤用户中,中国占了一半。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光纤改变了中国。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远距离有线通信靠的是铜质电缆,但作为金属制品,它的衰减度很高。随着光通信的高速发展,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很多场景都已经实现了“光进铜退”。而光模块(Optical Modules),作为光纤通信系统的核心器件之一,是实现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功能的光电子器件,也是光世界与电世界的互连通道。
光模块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层,通常由光发射组件(含激光器)、光接收组件(含探测器)、驱动电路和光电接口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光模块工作原理图
光模块的功能
简单来说,光模块的作用就是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当前,光模块应用场景主要可以分为电信网络和数据通信两大领域。
电信网络
电信网络主要包括光纤接入网、城域网/骨干网以及 5G 接入、承载网为代表的移动网络应用。
此前,因为5G的建设热潮,光模块行业已经经历过一次高潮。约在 2019-2020 年,随着国内 5G 牌照发放,三大运营商大力筹建 5G 网络。由于其开支主要聚焦于无线网和承载网,所以对前传、中回传光模块的需求量非常高。
由于当时对5G网络大范围渲染,资本市场也很看好5G发展,刺激一波年度级别的光模块概念行情。但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5G网络建设减速、商业推广受阻等综合影响,光模块概念也随之下行,出现近两年半的低迷。
不过,光模块在电信通信的应用只占一部分,更大的应用是在数据通讯领域。如今,ChatGPT横空出世,新兴应用促使光模块一鸣惊人。
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领域主要是指互联网数据中心以及企业数据中心。
随着万物互联成为社会常态,数据中心尤其是以集群形式存在的大型数据中心迅速崛起,除了实现互联网终端业务的高速运转和稳定支撑,数据中心之间的交互也十分重要,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场景:DCI(数据中心互联)。
具体来说,云计算、大数据、VR等很多新兴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强依赖数据中心的应用呈井喷式爆发增长,单个数据中心不堪重负,很快就出现资源不足的情况。而单个数据中心因为场地和能源供给问题,不能简单的实现扩容,这时候同城或者异地建设多个数据中心,使其相互之间形成互联、协同完成业务的支撑变成了一个新的选择。
数据中心互联场景数据中心之间要实现海量的信息交互,无论是信息量、传输频率都会更大、更密集,同时距离会比单个数据中心更远,光纤通信的优势脱颖而出。
数据中心互联场景要求交换设备速率更高、功耗更低以及更加小型化,而决定这些性能是否能够实现的其中一个核心因素就是光模块。
据Yole统计,2020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达96亿美元,其中电信市场43亿美元,占比45%,数通市场53亿美元,占比55%。随着5G商用时代的来临,在高数据速率模块应用、大型云服务和国家电信运营商推动的驱动下,光模块市场将进入新的增长周期,Yole预测2026年光模块市场产生的收入有望达到209亿美元,2020-2026年的整体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4%;其中电信市场收入规模为58亿美元,2020-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数通市场收入规模为151亿美元,2020-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9%。
光模块成AI算力股中最耀眼的明星
众所周知,AIGC在2022年爆火出圈,其中Stable Diffusion、DALL-E 2、Midjourney等可以生成图片的AIGC模型风行一时。2022年11月底,OpenAI发布了能够回答问题、生成代码、构思剧本和小说的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将人机对话推向新高度,大模型随之成为众多企业追逐的风口。
算法、算力、数据是大模型研发中的三大基础要素。其中,算法和数据要通过算力支撑,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模型就是用算力“堆”出来的。
根据OpenAI发布的《AI and Compute》分析报告中指出,自2012年以来,AI训练应用的算力需求每3-4个月就会翻倍,从2012年至今,AI算力增长超过了30万倍。据OpenAI报告,ChatGPT的总算力消耗约为3640PF-days(即假如每秒计算一千万亿次,需要计算3640天),需要7-8个算力500P的数据中心才能支撑运行。
算力的核心就是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随着全球大厂竞相加入AI 大模型“军备竞赛”,算力需求正在指数级爆发,给光模块带来庞大的新增量。数据显示,一个 SuperPOD 架构(英伟达AI基础架构解决方案)需要 140 台 AI 服务器;1120 张 A100GPU;186 台交换机与 5760-8000 个光模块。
正因为强烈的成长预期和巨大的想象空间,光模块概念股涨停潮此起彼伏,众多个股从一马平川到拔地而起。据和讯上市公司研究部统计,上半年A股涨幅前十的牛股中光模块占据4席,并一马当先的包揽前三甲。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大模型的热潮带来的应该是AI算力股的全面受益,为何偏偏光模块这一环节涨势如此惊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聊聊光模块的产业链竞争格局了。
整体来看,光模块产业链大致可分为“芯片-器件-模块-设备”这四大环节。
图:橄榄型格局分布的光通信产业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资产信息网,招商证券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芯片、组件以及两者组成的光器件。芯片包括光芯片和电芯片,这两部分占整个光模块价值量的较大部分,同时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供应商较少。
目前高端的光芯片和电芯片国产率较低,对进口依赖性较大。数据显示,我国 2.5Gb/s 光通信芯片国产化率接近 50%,但 10Gb/s 及以上的光通信芯片国产化率却不超过 5%,非常依赖 Lumentum、Broadcom、三菱、住友等公司。
产业链中游的光模块的封装生产按应用场景不同可分为电信领域和数通领域,两者的外观和功能作用都类似,但内部结构差异较大,供应链和下游客户差别也较大。虽然光芯片中国目前还只能生产低端产品,不过光模块我们现在却处于领先地位。
2010 年时全球十大光模块厂商基本是以海外公司为主,而十年过去后,我国企业已几乎霸榜。LightCounting发布的2022 年全球光模块 TOP10 榜单显示,中国光模块厂商一共 7 家入围,海外仅剩 3 家在榜单上。其中,旭创科技(排名并列第 1)、华为(排名第 4)、光迅科技(排名第 5)、海信宽带(排名第 6)、新易盛(排名第 7)、华工正源(排名第8)、索尔思光电(排名第 10,华西股份于 2020 年成为其控股股东)。
产业链下游按光模块的场景对应下游客户可分为两大类,电信客户和互联网客户。电信客户主要包括电信网络设备如无线基站、传输系统、PON网络等的设备制造商和网络建设运营商;互联网客户则是近年兴起的数据中心相关的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设备制造商和使用者。
整体来看,中国企业在整条产业链上最“能打”的无疑就是光模块环节。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英伟达等的第一大光模块供应商都是中国企业,大厂对算力的持续投入为中国光模块带来了海量的订单和强劲的增长业绩——
以带飞王伟修父子的中际旭创为例,公司7月11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亿元~6.7亿元,同比增长11.69%~36.05%。
这都助推光模块成为AI算力中A股最耀眼的明星!
光模块的未来技术演进趋势
AI大模型的普及,将为光模块需求带来千万量级增量。在此背景下,光模块也将出现新的技术演进趋势,据浙商证券的《2023年光模块行业研究报告 》总结,光模块将向着高速率、低功耗、集成化等方向继续演进。
技术演进趋势1:高速率&低功耗,光模块速率向800+G演进
数据中心交换芯片吞吐量持续提升,需要匹配更高速率光模块。
自2019年,包括亚马逊、谷歌等北美 超大型数据中心内部互连已经开始商用部署400G光模块,国内数据中心预计到2022年也将实现400G 规模部署。数据中心交换芯片吞吐量在2023年预计将达到51.2T,2025年后将达到102.4T。更高速率 的800G/1.6T光模块将被逐渐需要。
低功耗的性能要求将驱动800G光模块占比大幅提升。高速率模块还具有相对较低的功耗,其中400G 光模块的早期功耗约为10-12W,预计长期功率在10W左右,而800G光模块的功耗约为16W左右。
技术演进趋势2:硅光集成是光模块未来的重要演进方向
硅光集成在峰值速度、能耗、成本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硅光子技术是基于硅和硅基衬底材料,利用现有 CMOS 工艺进行光器件开发和集成的新一代技术。硅光解决方案集成度高,同时在峰值速度、能耗、成本等方面均具有良好表现,因而是光模块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硅光模块占比有望大幅提升。在超400G的短距场景、相干光场景中,硅光模块的低成本优势或许会使得其 成为数据中心网络向 400G升级的主流产品。根据 Lightcounting 的预测,全球硅光模块市场将在2026年达到近80亿美元,有望占到一半的市场份额。
技术演进趋势3:光电共封装(CPO)将在AI服务器逐步普及
CPO,英文全称Co-packagedoptics,共封装光学/光电共封装。CPO是将交换芯片和光引擎共同装配在同一个Socketed(插槽)上,形成芯片和模组的共封装。简而言之,共封装的光学 CPO技术,就是让光组件与交换器的距离越来越近,从而缩短两个组件之间的线路距离,并逐渐取代可插拔的光组件,最后将光引擎与交换器集成在一起。
CPO可替代传统的正面可插式光学模组,将硅基光学模组与大型 CMOS晶片进行精密封装,有望在成本、功耗、体积等方面对光互联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CPO 的发展才刚起步,从 1.6T 开始,传统可插拔速率升级或达到极限,后续光互联升级可能转向CPO 方案, 2027年CPO占比30%。LightCounting 认为,CPO 技术最大的应用场景是在 HPC 和 AI 簇领域的 CPU、GPU 以及 TPU 市场。到 2026 年,HPC 和 AI 簇预计成为 CPO 光器件最大的市场。CPO 出货量预计将从 800G 和 1.6T 端口开始,于 2024 至 2025 年开始商用,2026 至 2027 年开始规模上量,2027年占比达到30%。
写在最后
让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王氏父子。
2016年,王伟修实控的中际装备宣布28亿元收购苏州旭创100%股权,后者由刘圣和4位海归博士于2008年创办。两家在次年完成重组,更名“中际旭创”。这宗交易,实为旭创借壳上市,此后,光通信模块营收占比逐渐加大,超过九成。
王伟修看中了旭创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他放手让刘圣团队主导公司经营管理。刘圣团队的打法很明确,走高端路线,技术取胜,使得旭创早年就成为谷歌国内第一家供应商,并很快拿下亚马逊等海外大厂。
2021年10月,王伟修还对中际旭创的光模块产线进行过一轮扩充,当时共募资27亿元,其中近20亿元用于高端光模块生产基地的建设和技术改造等项目,以实现在主流的400G光模块领域的大规模投产,以及800G光模块的研发和投产。
从这些过往的布局来看,四个月身价暴涨130亿似乎并不是一个意外的暴富神话,而是一对父子用智慧和远见押对了方向,最终踩上了风口~
资料来源:
《2022年光模块行业研究报告》,资产信息网
《2023年光模块行业研究报告 》,浙商证券
《被炒疯了的“光芯片”究竟是个啥?》,科技狐,老弧
《牛股成群的光模块还能涨多少?四大巨头谁能越战越勇?》和讯网
《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更新,又一家中国企业进榜》,OFweek光通讯网
《这对烟台父子,四个月身家暴涨130亿》,市界,冯晨晨
精选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