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舌尖吃苦瓜就不苦了?真是世纪大谣言!
说起中国的美食,你首先会想到哪道菜?是皮脆肉香的北京烤鸭,鲜香麻辣的辣子鸡,还是酸甜开胃的糖醋排骨?
我选辣子鸡!
作为美食大国,我们能尝到各种各样的美味。那么,我们是如何从不同的食物中尝出不同的味道的呢?你可能会说了,废话,当然是靠舌头。
确实,舌头是人体主要的味觉器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舌头尝到的味道就是食物原本的味道吗?不同的人吃同一种食物,他们的感受一样吗?
“五味”到底是什么?
我们一直以来有“五味”的说法。成语“五味杂陈”一般用来形容心情复杂,按照《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五味杂陈”中的“五味”指“酸、甜、苦、辣、咸”。北方地区同学们可能留意过,在夏秋季节的山林中能见到一串串红彤彤的果实珠子,这种珠子就是赫赫有名的五味子。
据唐代《新修本草》记载,五味子“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所以才称为“五味子”。
但实际上舌头上能感受到的“五味”真的是“酸、甜、苦、辣、咸”吗?咱们以前也讲过,“辣”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痛觉,是辣椒素、胡椒碱和硫化物等化学物质对于口腔黏膜的“灼烧感”。
这种感觉的产生并不局限在食物与舌头的接触上。简单地说,如果你用辣椒水洗澡,你全身都会有一种火辣辣的刺激感;而当你用糖水洗澡,你并不会感受到甜味,反而只会引来一群……蚂蚁。
一直以来,科学界也认为食物的味道主要由四种基本的味道组成:甜、苦、酸和咸。直到1908年,“鲜味”被第一次提出来,近年才被正式认定为第五种基本味道味,因为科学家们在2002年才成功复制出一种专门识别氨基酸的感受细胞。这些细胞可以感受到某些自由氨基酸,如谷氨酸单钠(味精的主要成分)引起的非咸味感觉。
当然,“酸、甜、苦、辣、咸”只是五种基本味道,人的舌头实际上能感受到更多复杂的味道,比如涩味、金属味、油脂味等。
看到还没成熟的柿子,你的嘴里有味道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
传遍全网的“味觉地图”对吗?
要用舌头品尝不同的味道,你肯定听过“味觉地图”的说法:舌头的不同区域专门负责品尝一种味道,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而舌头两侧则负责品尝酸味和咸味。
广泛传播的舌头“味觉地图”
图片来源网络
“味觉地图”看上去十分直观,猛一听也挺科学的,也因此催生了不少特殊的“饮食技巧”。比如吃苦瓜时为了避开苦味,会把苦瓜放在舌头前半段进行咀嚼。又比如,发明特殊造型的红酒杯,号称让你喝的每一口红酒都能碰到舌头上的正确位置,以散发出所有的酒香。
结果呢?
没啥区别!!因为“味觉地图”就是一个世纪谣言啊!
现代科学实验已经证明,我们舌头的每个区域都能感受到五种基本味道。虽然舌头的不同区域对不同化合物有轻微的敏感度差异,但吃起东西来是很难辨别这种细微的差别,目前无法确定这种差异性和“味觉地图”是一致的。
所以,没事别再用舌尖挑战苦瓜了……
味道≠味觉感知的味道
舌头之所以能感受到味道,是因为舌头上有很多的乳头状突起,这些突起上分布着非常多的味觉感受器——味蕾。
味蕾有着很多的味受体细胞,当有味道的物质(味质)与味细胞接触时,就能刺激感受器产生电信号,然后传递至神经中枢,产生味觉。
舌头上的乳头状突起分布着味蕾
图片来源:VaLiza/ dailymail.co.uk
但是,食物本身的味道和大脑感受到的味道是不一样的。
有研究表明,我们的视觉、触觉、痛觉以及嗅觉对实际品尝到的味道都有影响,而且嗅觉在感觉味道的过程中占重要地位。通俗地说,食物的外形、口感、温度、气味和味道,几种感觉集中在一起最终形成味道,而当你很难闻到气味时(比如鼻塞),你品尝到的味道就会显得比平时淡而无味。
那你可能会问了,如果气味对于食物的味道这么重要,那为什么榴莲、臭豆腐还“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呢?(当然了,爱吃榴莲臭豆腐的人,可能就是喜欢这股气味。)
臭豆腐是真臭啊……
狗子:离我远点!
这是因为,我们闻到气味有两个通道,一个是从鼻子吸入,叫“鼻前通路”;一个从口腔吸入,叫“鼻后通路”。
就用榴莲来举个例子吧,榴莲散发的硫化物等物质飘散到鼻腔,闻起来臭臭的,这是鼻前通路的感受。而当我们吃榴莲时,口腔咀嚼会让榴莲果肉中的酯类物质散发出来,鼻后通路会觉得“香”,再加上榴莲果肉本身的“甜”,最终就产生了“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感受。
所以,如果是第一次挑战榴莲或臭豆腐,却无法接受气味的话,可以尝试憋气品尝,这样可能会提高你的接受度。
下次你也试试
图片来源网络
实际上,心情也会影响你对食物味道的感知。有研究表明,处在负面情绪中时,不好吃的食物变得更不吸引人,好吃的食物则依然美味。
研究还发现,人对甜味和酸味的感知容易受情绪影响,情绪好时觉得原本甜味的食物更甜,情绪低落时觉得原本酸味的食物更酸,而咸味、苦味和鲜味则与情绪无关。
这也许也解释了,对于吃货来说,没有什么是吃一顿甜品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吃两顿!
也可以买个捏捏甜点
👇
撰文 | 十文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阿什么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