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舌尖上的中国史:过去的馄饨,就是今日的饺子

舌尖上的中国史:过去的馄饨,就是今日的饺子

文化

饿了就要吃,这是再自然不过的道理。但很少有人仔细想过,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究竟从何而来?我们习以为惯的吃法又是如何被发明、被延续与被改造的?


明治大学国际日本学部教授张竞生于中国,1985年赴日留学,至今已在日本生活了三十多年。中日文化似同非同的微妙差异,让他生出了重新研究中国传统饮食的兴趣。《餐桌上的中国史》就是他写给日本读者的一本中华料理渊源考。


在这本书里,张竞爬梳史书文献,试图考证与厘清中国饮食文化自先秦至今的流变轨迹。也是在研究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研究主题实际上也牵涉另一个问题,即“传统”到底指多久。


“四川特产榨菜,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当然未曾品尝过,连四川的美食家苏东坡也肯定闻所未闻;麻婆豆腐是道名菜,但据传这道菜是近代由陈姓老婆婆发明的;现代人习惯把燕窝、鱼翅放在一起说,而实际上这两种菜肴的出现时间相差甚远。元代的烹饪书里出现过燕窝、海参,却没有提到鱼翅。鱼翅一菜,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的时间,大约可以推断是清代以后……”


经由他的叙述,我们不难发现,你我熟悉的许多中国传统美食,其实历史并不长久。也正如他在书中所说:漫长的历史中,很少有一种民族、地区的菜肴,像中国菜那样变化的幅度如此之大。


下文经出版社授权摘编自《餐桌上的中国史》的第二章。内容为饺子的源流考。篇幅所限,较原文有删减。



《餐桌上的中国史》,张竞著,方明生/方祖鸿译,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5月。



饺子起源之谜


饺子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或者说,也许原本就没有答案。饺子这样的食品不会是一夜间就产生的,肯定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出来的。食品的起源也好、改良也好,有的是有意识去做的,有的则是偶然的结果。原本,起源就不是只有一种,是在许多次尝试中才产生的。出于这个原因,迄今为止关于饺子起源的论证很少,只在青木正儿的《爱饼余话》、张廉明的《面点史话》等著作中提及(张廉明,1989),而主要讨论这种食物的来历及发展的著述,几乎看不到。这一小节中,笔者将参考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尝试尽可能全面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在探讨饺子的起源时,有必要也关注一下馄饨的变迁。另外,除了参考文字资料,也要从考古学的发掘成果及绘画中加以印证。


首先,从史料来看,蒸饺与水饺差不多是同一个体系的。但煎饺与其说是从蒸饺或水饺那里进化过来的,不如说应该考虑是从“烧饼”的那个体系发展过来的,这个问题后面还会谈到。


晋朝束皙的《饼赋》中,描写了“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两种食物。另外,同样是晋朝的卢谌的《杂祭法》中,举出了春天祭祀所使用的食品“牢丸”。青木正儿基于《饼赋》叙述的内容——将羊肉与猪肉切细,生姜、葱切细,加入肉桂、胡椒、木兰的粉末,与盐和豆豉调味,做成馅料。用面粉做的极薄的皮包裹后上蒸笼蒸,然后蘸酱食用,说明了其制作方法(青木正儿,1984)。青木正儿据此推定“笼上牢丸”很可能是现在的烧卖。而关于“汤中牢丸”,则引用了明代《正字通》中的“水饺饵”的说明,推测是水饺。


电影《饮食男女》剧照。


青木正儿的说法很有趣,但对其“笼上牢丸”就是烧卖的说法笔者很难赞同。“汤中牢丸”是放入汤中煮的食物,因此皮应该是封闭起来的。“笼上牢丸”也是“牢丸”,从名称上来看,形状应是圆形的,皮是封闭起来的。但烧卖并没有把口封闭起来。与束皙《饼赋》的描写配合起来看,把“笼上牢丸”看成是蒸饺的原型也是合情合理的。很有可能“笼上牢丸”在北方分成了两支,面发酵的演变成“馒头”,面不发酵的演变成蒸饺;而在南方演变成“汤圆”。不过这一推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为何“笼上牢丸”是蒸饺类的食品而不是肉馒头?这样的推测是有理由的。《饼赋》中是将馒头和牢丸分为不同类别的食品来记述的。束皙将两者分而述之,也许是基于有没有发酵这一点来看的。“牢丸”的皮极薄,是没有经过发酵的缘故。多少有点烹饪经验的人会注意到,没有发酵过的面团越厚就越硬,口感也越差。将皮做得尽可能薄,是美味的关键。


如青木正儿所引用的,欧阳修(1007-1072)在《归田录》中写道,“牢丸”到底是什么,已经搞不明白了。不仅在宋朝,从盛唐(650-755)到中唐(766-835)的那段时期里,人们就已经不知道“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是什么了。比如,孟浩然(689-740)、李白(701-762)、杜甫(712-770)、王维(701-761)的诗中都没有出现“牢丸”这样的词。《酉阳杂俎》中出现过“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撰写者段成式(803-863)是中唐至晚唐时期的人,而约同时代的元稹(779-831)、韩愈(768-824)、刘禹锡(772-842)、李贺(790-816)的诗中没有见到“牢丸”一词。白居易(772-846)的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食物,但也没有“牢丸”。那么,为何《酉阳杂俎》中会出现“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呢?其实,段成式撰《酉阳杂俎》有仿梁元帝“访酉阳之逸典”之意,是将“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作为以前有过而现今已不存在的食品而列举出来的。



白居易为何没有吃过饺子?


然而,唐代已经有饺子是个无可争辩的事实。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古墓群有了新发现。1986年9月,阿斯塔那乡(今吐鲁番市三堡乡)的工地现场新发现了古墓。9月22日至10月2日,考古学者进行了调查,发掘出8个古墓。从86TAM388号墓穴中,发现了8个饺子盛在碗里的状态。一个碗中有一到两个饺子,长5.7厘米,宽2.4厘米(柳洪亮,1997)。同一墓穴中还发现了高昌延和十二年(613)的文书,由此可知该古墓是隋末唐初的墓穴。古墓中没有描写食品名的文字,这些饺子被通称为“现存最古老的饺子”。


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的饺子。


关于这种“最古老的饺子”,记述上存在若干差异。吐鲁番博物馆的介绍上的说明是:出土的饺子总共是4个,“长约4.7厘米,宽2.4厘米,原材料是小麦,淡黄色,形状与现在的饺子相同”(小菅桂子,1998)


2004年6月2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州市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商业局主办的“美食配美器——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展”,在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展出。在多件贵重的展示品中,有前面提到的饺子。展览会的说明上写着:这是“最古老的饺子实物,从唐代的墓穴中出土”。小菅桂子看到这种饺子时,原来的“淡黄色”由于“已严重钙化,整体颜色发黑”(《信息时报》,2004年6月25日)。据博物馆职员介绍,中间的馅是肉馅,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基本不下雨,埋葬后水分很快被吸收,馅料、皮都没有腐烂,因而能保存至今。该职员没有谈及出土时的“淡黄色”为何后来“整体发黑了”。


总而言之,这是十分有力的证据,证明唐代已经有饺子了。也许饺子的诞生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代,但现在还没有找到证据。


然而,吐鲁番盆地出土的“饺子”是蒸饺还是水饺?光看照片还无法断定。如前所述,吐鲁番博物馆的介绍上,其大小是“长约4.7厘米,宽2.4厘米”,尺寸数据小于之前提到的发掘报告上的记录。还不清楚为何有这样的不一致。这一点先不深究。按常识推测,由于干燥,发现时的饺子大小比制作时应有若干收缩,这样的话,这种饺子要比现在的饺子小了一圈。而水饺通常要比蒸饺小一些,因此出土的饺子为水饺的可能性更大。


虽然唐代已有饺子,但是据笔者调查,孟浩然、李白、杜甫、王维、韩愈、白居易等很多唐代诗人的作品中均未出现“饺子”一词。究其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当时饺子的名称是俗称,与诗歌的韵律不吻合,很难在诗歌语境中使用。但诗歌中有换一种说法的修辞法,加以灵活应用,应该能克服这样的难题。


另一个原因是食物的地域性,即吐鲁番等地区已经有饺子了,但还没有流传到文化中心长安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


与第一点相比,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其实,唐代的文人段公路在《北户录》“食目”的注中,引用了北齐颜之推的话:“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偃月”是半月形的意思,此处请注意“馄饨”是半月形的记述。时代不同,“馄饨”曾有“乌冬”及现今的“云吞”两种意思。“乌冬”当然不是半月形的,而“云吞”也不是半月形的。仅从形状上来考虑,颜之推所说的“馄饨”不是今天的“云吞”,而是饺子或是饺子形状的点心。顺便提一下,现代的据称始于日本的乌冬面和一般的面条的不同之处是,擀乌冬面放盐,而擀一般的面条放碱水,都是为了增加面的韧性,但碱水的效果比盐好。中国的面条传到日本时,可能因为引进年代不同,有放碱水和放盐两种做法。放盐的做法很早就引进了,这就是近年来又从日本引入中国的乌冬面。而放碱水的做法是到近代才引进的。日本把这两种做法都保留了下来,而放盐的制面方法在中国已经很少见了,以至于现在很多人以为乌冬面是日本特产,其实只是女儿回娘家而已。


电影《乌冬》剧照。


《清异录》中记载,唐代韦巨源“烧尾食单”所列的食品表单,记述了“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且不说馅料的不同,它们不仅形状各异,还有所谓的“花形”。这表示“馄饨”一词在各个时代中,也许有更为广义的用法。


引出馄饨这一辅助线,饺子的来历就变得十分明了了。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的“椿根馄饨”中介绍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樗根馄饨皮法”。其中,在制作馄饨皮的时候,将香椿根捣碎、过滤后,和在小麦粉里,对腹泻、腰痛有治疗效果。刘禹锡的“樗根馄饨皮法”很有意思,林洪没有明确其出处。而按林洪的记述,刘禹锡所在的时代就已经有馄饨了。但如前所述,包括现存的刘禹锡的诗在内,唐诗中找不到“馄饨”这个词。


那么,《山家清供》中所引用的“椿根馄饨”中的“馄饨”有可能是今天的“云吞”吗?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有“馄饨皮”一项,详细介绍了馄饨的制作方法。


白面一斤,用盐半两凉水和,如落索状。频入水,搜和如饼剂。停一时再搜,撅为小剂。豆粉为饽,骨鲁搥捍圆,边微薄,入馅,蘸水合缝。下锅时,将汤搅转,逐个下,频洒水,火长要鱼津滚,候熟供。馅子荤素任意。(将白面一斤、盐半两与凉水和在一起,先搅成小颗粒状,一点点地加水调和成面团。放置约两小时。再和,掐成小面团。扑上豆粉,用擀面杖擀成圆形,边稍微薄一点,加入馅料,蘸水捏合。下锅时,搅动热水,逐个投下,要用大火,但须不时加水,让热水稍稍沸腾。煮熟后捞出。馅料可荤可素。)


这段记述大致可证明过去被称为馄饨的食品,就是今日的饺子。


首先,馄饨的皮与面条使用的面团相同,要加碱水,而做饺子皮的面里加的辅料是盐,而不加碱水。其次,现在的馄饨皮是方形的,而饺子皮是圆形的。第三,做饺子时,加入馅料后只要将皮封闭起来即可,而做馄饨(云吞)要把皮封闭起来后再扭转黏合。第四,馄饨(云吞)必须放入肉汤等汤料中食用,而水饺是出锅后蘸着醋食用的。当然,这里所说的馄饨皮与饺子皮的制作方法差异是现代的情况。但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的记述中可得知,过去称“馄饨”的食物,基本上就是指水饺。这样的话,从上面的记述中可类推得知,《山家清供》中“椿根馄饨”所说的“馄饨”就有可能是饺子。


电影《饮食男女》剧照。


但麻烦的是,元代就已经出现与现代的馄饨(云吞)同样的食品了。元代倪云林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有“煮馄饨”一项。这里暂略馅料的制作方法,关于馄饨皮的做法有这样的记载:“皮子略厚、小,切方。”(皮子可以擀得厚一点,切成小的方块。)没有提到包馅料的方法,不知道形状是怎样的,但从方形的皮这一点来看,与后世的馄饨(云吞)是一样的。这些问题还可再作探讨。



饺子名称变迁小考


接下来我们尝试考察一下煎饺的历史。煎饺,一部分地区也称为“锅贴”。与蒸饺相比,煎饺的起源可能要晚一些。《山家清供》中的“胜肉夹”条目是这样说的:


焯笋、蕈,同截,入松子、胡桃,和以酒、酱、香料,搜面作夹子。[用热水焯笋、蘑菇,切碎,加入松子、胡桃,同酒、酱、香料和在一起,然后用水和面做成夹子。]


从制作方法来看,分不清这是蒸饺、水饺还是煎饺。而且,也不能排除馄饨(云吞)的可能性。然而读了《中馈录》后就可知道“夹子”就是煎饺。


南宋《中馈录》有“油夹儿方”一项。“面搜剂,包馅,作夹儿,油煎熟。馅同肉饼法。”[和面,包馅,做成夹子,用油煎熟。馅同肉饼做法一样。]就是现在,煎饺的做法也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固定的煎制方法。一般来说,在平底锅中加油,小火煎制后加水,盖上锅盖,煎5~8分钟,是常见的烹饪方法。


《中馈录》中只是简略地记录了一下,但用油煎制这一点是与后来的煎饺共通的。另外,皮不发酵、以肉作为馅料这一点也是同样的。


纪录片《早餐中国》剧照。


考察煎饺的起源,须涉及“角儿”这种食品,就是《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提到过的“(食是)角儿”。


面一斤,香油一两,倾入面内拌,以滚汤斟酌逐旋倾下,用杖搅匀,烫作熟面。挑出锅,摊冷,擀作皮。入生馅包,以盏脱之,作娥眉样。油炸熟,筵上供。每分四只。(面一斤,香油一两,倒入搅拌,一点点倒入热水,看着面的干湿程度,用棍子搅拌。以烫水的热量做成熟面,挑出锅子,摊开使之凉下来,擀成皮。包入馅,用盏压成半月形。油煎熟,端上宴席,一份四只。)


不清楚“(食是)”的词源及词义是什么,从外形为半月形这一点来看,它与现在的煎饺相似。


“角儿”是以外形为基准来划分的食品名,有“角儿”两个字的食品不一定全都是饺子。《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有“驼峰角儿”“烙面角儿”等。前者是将黄油、羊油或猪油与小麦粉和成的面团,后者是小麦粉与加温后的水和成的面团。两者都是放入炉子里烤熟的食物,能保存较长时间。按现在的标准来说,属于“干点心”。比如“驼峰角儿”就像今天的“肉饺酥”,在百货商店的食品柜台上,是作为馅饼一类食品销售的,是与饺子完全不同类别的食品。


《梦粱录·荤素从食店》中列出了“鹅眉夹儿”“细馅夹儿”“笋肉夹儿”“油炸夹儿”“金铤夹儿”“江鱼夹儿”等食品名。梅原郁的注释这样解释:“叫作夹儿、夹食或是儿的食物,都是薄薄的两枚饼之间,像三明治那样的夹着馅料的食物。”不过从《中馈录》的“油夹儿方”的表述中可以看出,馅料不是夹在皮当中,而是封闭在皮里面的。


《中馈录》,[元]浦江吴氏/[清]曾懿著,朱丽莎编译/郑雯婷插画,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


最后,广式早茶中半透明皮子的虾饺,一般不太算作饺子,给人的印象是没有太深厚历史的食物。广式早茶中的虾饺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读过与饮食相关的史料后,笔者意外地发现这种食物并不是新出现的。明代高濂的《饮馔服食笺》中有“水明角儿法”的条目。而《养小录》的“水明角儿”基本是同样的内容。下面看一下后者的制作方法。


白面一斤,逐渐撒入滚汤,不住手搅成稠糊,划作一二十块。冷水浸至雪白,放稻草上,摊出水。豆粉对配。作薄皮包馅,笼蒸,甚妙。(白面一斤,慢慢地倒入滚水里,不停地搅成稠糊,切割成10~20块。用冷水浸泡到雪白,放在稻草上,摊开去水,豆粉与面和在一起,做成薄皮,包馅。用蒸笼蒸,非常美味。)


这种制作方法在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已经存在了。“薄馒头、水晶角儿、包子等皮”等项目中就记载了这种制作方法。


皆用白面斤半,滚汤逐旋糁下面,不住手搅作稠糊。挑作一二十块,于冷水内浸至雪白。取在案上,摊去水,以细豆粉十三两和搜作剂,再以豆粉作饽,打作皮,包馅,上笼紧火蒸熟。洒两次水方可下灶。临供时再洒些水便供,馅与馒头生馅同。(都用白面一斤半,将煮沸的热水逐渐倒入面中,不断地搅拌成稠糊状。挑出一二十块,在冷水中浸到雪白。放在案上,摊开去水,用细豆粉13两捏和成面团,再用豆粉作扑粉,把面团擀成皮,将馅料包入其中,上笼用急火蒸熟。要洒两次水才能下灶。临上桌时再洒些水。馅料与馒头生馅相同。)


这不是制作饺子皮的方法,而是制作薄馒头等食物的面团时所用的方法。在这一记述中,食物的分量都正确地记录下来了,比起《饮馔服食笺》《养小录》来说更为实用。将小麦淀粉与豆粉混合起来后,做成的皮是半透明的。但这种做法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有效地分离出淀粉,所以要拌入豆粉。而现今的广式早茶的虾饺已不使用豆粉了,而是把小麦粉和成面团,然后放在水中洗,直至面筋和淀粉完全分离,沉淀在水里的就是淀粉,也就是俗称的“澄粉”。顺便提一下,《梦粱录·荤素从食店》中有“水晶包子”这样的食品,同类的皮最迟在南宋时已经出现了。另外,在《饮馔服食笺》中,馅是甜味的。


考察饺子的历史时,不要被各时代的名称所迷惑。如前所述,蒸饺和水饺的原型分别可以追溯到“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而这些食物在唐代的名称还不很清楚。很可能变成了“馄饨”或其他什么名称。宋代开始出现煎饺,蒸饺被称为“角儿”“夹儿”,煎饺被称为“夹”“夹子”。到了明代,又出现了“饺饵”“粉角”等新的名称。而到了清代,才有“水饺”“饺子”等与现代相同的食品名出现。


历史中,饺子的名称并不总是很清晰的。如前面提到的,有“馄饨”“饨”等称呼,方言中也许有更多不同的名称。清代薛宝辰的《素食说略》中有“饼”一项,其中谈到了煎饺,有以下的说法:“置有馅生饼于锅,灌以水烙之,京师曰锅贴,陕西名曰水津包子。”(用包馅的饼放入锅中,加点水煎,在北京称为“锅贴”,而陕西则称为“水津包子”。)清代以后,饺子也被称为“包子”,这让人大为吃惊。顺便说一下水饺,南方叫作“水角子”的就是北方的“水饺子”,这也是在《素食说略》中记载的。


电影《饮食男女》剧照。

袁枚《随园食单》“水饺”一项记录了以下的说法:“包肉为饺,以水煮之,京师谓之扁食,元旦则曰子孙饽饽。”(包肉做成饺子,用水煮熟。京师称为“扁食”,到了元旦则叫“子孙饽饽”。)“扁食”还好说,“饽饽”也是饺子的别称,这几乎从未听说过。

还有更有趣的。同样是饺子,在《随园食单》中另外有“颠不棱即肉饺也”一项。袁枚去广东时,写下了“吃官镇台颠不棱,甚佳”(品尝过颠不棱,味道很好)。当时广东的饺子是用英语的读法dumpling来呼的,这让人大跌眼镜。顺便说一下,《随园食单补证》中关于“文饺”的记述:“苏州式也,以油酥和面,包肉为饺,烧熟之。杭俗则曰蛾眉饺。”(苏州式样,用黄油与小麦粉混合,包入肉馅成饺子,煎熟。在杭州俗称蛾眉饺。)而前面提到的《梦粱录·荤素从食店》中的“鹅眉夹儿”,也许就是“蛾眉饺”的前身。

谈到这里,可以看到饺子的名称由于时代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另外,在不同地区,其称呼也各不相同。考察时不要被名称所迷惑,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制作方法。在本章开头曾提到,现在各地的饺子类称谓并不统一,形状和馅料也会因地而异。



本文为独家内容,经出版社授权刊发。原文作者:张竞;摘编:青青子;编辑:张婷;导语校对:柳宝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专题《十字路口的欧罗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用舌尖吃苦瓜就不苦了?真是世纪大谣言!一家香港知名餐饮企业的跨世纪发展史:香港根、中国心、世界观一船小鲜:年营收破亿、曾登上《舌尖3》的鱼水饺,如何以中高端定位进军冻品赛道真实的中东,就是家暴地狱被踢出苹果朋友圈,昔日的中国光学龙头一年亏26亿,什么企业才有未来?能看到过去的“天眼”:WAMI应用渐广为我家领导恢复名誉周一请吃素|全素馄饨,灵得很!今日聚焦:第三艘航母核心技术,外国专家曾断言:绝不可能!中国,就是不信邪!Arm 中国动荡史:夹缝中一家合资公司的命运错过等一年!洛杉矶2022美食集市EATSCON LA本周来了!简直就是舌尖上的美国!找回12000名被美国历史教科书抹去的中国人谁不说咱家乡好:美丽枫叶(3)这些笑容,一下子笑到了我心尖上!在疫情风口浪尖上是什么样的感受?喝下去的奶茶,是怎么变成身上的肥肉的?中国早茶哪家强?松子烧卖/豆腐皮包/翡翠菜菇包...一键品尝舌尖上的扬州!预告 | 适合酷夏的羊毛衫,暑假看的趣味漫话中国史丛书,冲击极限的中国科考舌尖上的“杀猪菜”,就是一个字“香”!美国的根基和今日的危机风物长宜放眼量:过去十年美国精英大学的录取趋势天热必学的懒人菜!汁水丰盈,清热下火!吃一口从舌尖爽快到胃里!研究所院里的留美博士,和她的社会主义馄饨摊丨人间有味反歧视的最佳方式是不提歧视,只提客观公正。DIY 紫花拉链斜肩包[电脑] 我就是为了这碟醋包的这顿饺子——AQ外置分体水装机从美国中餐厅的隐藏菜单到舌尖记忆:一名华裔青年对根的思考DIY 动物图案手机袋苏东坡笔下的建盏,写尽舌尖茶香中小学校餐饮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如何依法落实职责,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 以案释法彭博经济研究:过去一周美国经济带来的三点重要感悟南洋理工大学是如何走向今日的辉煌的?过去的24小时,雅安经历了什么?宠物舌尖上的千亿「它经济」【探店】家的味道正宗手工水饺开业啦!来吃奥斯汀最好吃的饺子: 猪肉酸菜、韭菜鸡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