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产天天city walk的松弛感人生,东亚人不配
如果用小红书的官方定义去解释city walk,你会得到一个看上去有点似是而非的答案。
city walk,指的是城市行走或城市漫游,是一种城市微旅游方式。指的是几个人一起,在专业领队的带领下,按设定路线和主题,步行游走城市街区。它不同于走马观花拍照打卡式的旅游,也不同于街头闲逛,强调与城市深度交流,更接地气儿地认知城市,更真实地了解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变迁与创新。
但如果换个词就变得很好理解了:散步、瞎逛、压马路、遛弯儿。
所以当city walk的“早鸟票”收费标准流出时,许多网友拍案而起——
真当我是人傻钱多吗,当街溜子还要给你交钱?
荒诞的噱头是一方面,但不得不承认,city walk确实在年轻人当中火起来了。
以上海为轴心,city walk的风还是吹到了全国各地。不仅是北上广要walk,诸位新一线城市也要抓紧walk起来,全面提升城市的网红气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杭州一位博主发起的英文版city walk。
要求是全程必须只能用英文交流,可以不说话,也可以用手比划,buff叠满。
自成年之后,再也没参加过英语角的小王表示,看完活动要求她梦回初中,仿佛看到了英语老师早读课站在教室后门。
“city walk”从萌芽、出圈、爆火,到现在成为外地网友刺向上海IP的一把利刃,整个过程不到两个月时间,离不开小红书——这个中国第一生活方式社交平台——的助力。
在小红书搜索“city walk”,显示结果有52万篇笔记,早在去年,在小红书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中位列第五。city walk从一开始就被塑造为一种带有城市中产味道的“生活方式”,和飞盘、骑行、户外、露营一样,是一到季节就会被拿出来溜溜的都市风潮,只不过city walk和几位前辈相比,对场景和道具没有过多要求,成本更低。
但吊诡的是,如今city walk火成了现象级生活方式,仍然很少有人能清楚定义到底什么是city walk。
你说它漫无目的吧?不够准确,因为它有时候“目的性太强”。
因为city walk讲究穿搭和拍照,穿着大裤衩子大背心,顶多算你“下了趟楼”。
毕竟让你出去city walk,不是真的傻呵呵刷新微信步数的,而是搭配“生活方式大礼包”体验城市中产的一天。
真正的city walk老鸟会准时端好冰美式出现在拍照最好出片的武康路和安福路上,在著名的Alimentari Grande或者RAC浅拍一组“假装在巴黎”,顺便吃一个摆盘精致的三文鱼班尼迪克蛋和奶酪火腿拼盘。
晚上可能还要坐在某家bistro小酒馆里浅酌一杯,或者在公路商店门口的马路牙子上端起塑料杯子里的金汤力,留下“这就是上海的松弛感”九宫格,最后打开vsco软件进行p图,文案里一定会高频露出chill和vibe等词汇,给完美的gap day画上句号。
图源:小红书
你说它有文化意义吧?有,但不多,因为不是每个人city walk都能配个导游。
抖音博主 @晴朗 为了研究city walk到底是怎么个walk法,特地找了一位上海city walk专业向导。该向导普通版本的收费是88元/人,由于博主没凑够开团人数,3人小团的收费高达1200元。
在武康路到华山路这短短1公里的路程里,向导作为生长于斯的本地人,为他解说了建筑风格、历史故事、名人故居等等。博主表示,这一路确实有收获,请个导游讲解,也算是陶冶情操,教育意义拉满了。
但有些回过味来的网友觉得,有那1200块钱我干点啥不好呢,非得找个市内导游带我玩?
图源:抖音
其实许多普通人都在无意识中进行着city walk的行为,只不过换了一个看上去非常洋气的马甲,把战战兢兢的老百姓唬住了,生怕自己walk得不够标准。
你专门来到网红街区,买了一杯竹筒奶茶,站在“我在XX很想你”的路牌下拍照十余张,晚上准时出现在该街区冤种最爱的中西混合餐厅。这可以是city walk。
你随便找了一个地方瞎转悠,顺便在路边买了个包子,上了个公共厕所,晚上找了个共享单车骑回家。这也是city walk。
自从city walk成了流行趋势,社会学家项飙和他的那句“找回消失的附近”平均每天要出现在10个刚进行完city walk的松弛感文案里。
消失的附近到底找没找回来咱也说不清楚,但city walk终究还是变成了一部分人的狂欢和另一群人的冷眼旁观。
一位网友总结了自己的city walk如下:去厕所摸鱼是toilet walk,带薪如厕是gap shit。只要胆子够大,写字楼都能让你walk出田径场的风范。
图源:小红书
居住在北京天通苑的打工人一定明白,自己每一天都在用生命city walk,强度至少能拉爆10个小红书网红。随机抽取一位小红书网红体验一下天通苑通勤,恐怕他/她这个月都不想出门了。
与此同时,在八王坟公交站等待挤上公交车回通州的小王也哑然失笑了:想要进入东四胡同进行city walk,她至少要提前三个小时出门。
在city walk成为现象级段子之后,揶揄沪上生活方式也成了互联网新乐子。
在抖音,嘲笑“沪国”甚至变成了爆款话题。
抖友们只要路过上海精致生活小视频,就会轻置雅臀,在评论区轻轻地留下一篇《精品沪上中产白领生活指南》。
重点要素非常刺眼:gap day、必备牛油果和班尼迪克蛋的brunch、Lululemon、Fendi联名喜茶、LV联名帆布包。每个关键词背后都带点儿韭菜味。
图源:抖音
而沪上生活方式也从曾经精致小资的代名词,变成了另一种被全民调侃的风潮。你能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IP在此刻无比团结,甚至还有上海IP的网友也自发加入大部队。
早在2021年,在上海打工的文字博主 @推拿熊 就作出过重要指示:法兰西正统在上海。
在这片634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浓缩了巴黎、洛杉矶、东京、首尔与台北,全中国向往城市中产生活方式的年轻人,齐聚此地,共襄盛举。
“静安区(注:不含新静安)黄浦区及部分徐汇区及长宁区,是上海法式生活方式的桥头堡。主要法就法在环新天地,从静安寺到新天地,巨富长,含法量超标,法国人来了都要咚咚咚磕头,路易十四都没见过那么法的安福路。
上海最中产的家庭们都携家带口(注:一夫一妻两个老人两个小孩两个狗),在滨江绿地,沏咖啡的沏咖啡,摄影的摄影,朝狗扔飞盘的扔飞盘。比美式生活还美式。
长宁古北,东京与你同在。东京感强到,在下雨天,古北区的日料店老板,给主妇们倒好咖啡,会在店门口挥高尔夫球杆练习,古北的饭馆都是中日英三语。
闵行虹井路虹泉路,首尔与你同在,韩国人走进去吃烤肉,小菜比老家餐馆给的还多,会以为回家了。韩国游子走进这里,喝一口豆腐汤,恍然间发现自己归乡了。
衡山路华山路,台北与你同在,台式烤肠会沿着音乐学院的街熏出味。在这里背乐器经过的行人比自行车还多,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三分阳光三分潇洒三分疲惫与一分小确幸。”(@推拿熊 微博)
而现在,这种魔幻而精致的生活方式更加具象化。
各大博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沪上生活方式模版(仅为调侃,切勿认真)。
上海亲友如相问,一杯美式在玉壶。上海是全球咖啡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是咖啡神教的应许之地,这里的水龙头流淌的都是冰美式。
如今,上海年轻人走进平平无奇的星巴克都脸红,手上不端个带M的杯子就空落落的,不管这个M是Manner还是M stand,如果都不是,那最好是blue bottle。当然,这几个品牌都比不过需要提前预约的o.p.s.,一杯55元的特调,不排两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喝到嘴里。我曾有幸在寒风中排过这家咖啡店的队伍,终于轮到我的那一刻,有一种去老师办公室批改错题的紧张与青涩。
图源:小红书
冰激凌要吃gelato,意大利语,注意发音不能读错,并且还要和人争论gelato到底算不算冰激凌。
吃饭要吃omakase,据说毛病越多的店越地道。如果最近手头紧,那就去著名轻食餐厅wagas和gaga啃啃羽衣甘蓝绿化带。
在自行车王国,出行首选复古自行车(非共享单车),牌子锁定在Tokyobike、2wheels和小布,和北京宽阔的路面比起来,只有上海的梧桐区马路能稳稳托住复古自行车纤细的车轮。
穿衣服一定是新兴的中产必备三件套:始祖鸟、Salomon和Lululemon。屁股上要恰到好处露出logo,最好还要拥有半个衣柜五颜六色的align瑜伽裤,骑在动感单车上的腰杆子都挺直了。
健身房一定是super monkey和pure,如果你拿着一张乐刻季卡,遇到同事都会红着脸躲避。
电子设备一定是苹果全家桶,手机壳一定是casetify,耳机一定是价值3999元的AirPods Max,播放的音乐必须来自Spotify(美区账号),再不济也是Apple Music。听播客一定是苹果自带的播客软件或者小宇宙,用喜马拉雅听郭德纲相声和凶杀案全集请连夜坐火车离开。
养狗一定要选择普通城市不常见到的犬种,比如灵缇或者伯恩山,毕竟狗也是时尚潮人出街的单品之一。
以上这些生活方式,最后都要落在一个有腔调的相机上面才能“出片”。背着又笨又重的尼康佳能,只会显得你和街上的老法师同流合污,真正的潮流人士手里一定是小红书最火的ccd和拍立得,可以考虑再入手个理光gr和富士。或者你也可以去搜一篇攻略:《iPhone这么拍真的很富士》。
就上面这一套丝滑小连招打下来,我就问阁下该如何应对?
图源:抖音
细心的人已经发现了,所谓的“沪上生活方式”甚至连模版都是一样的,人人复刻,人人参与,流水线制作,越来越精细化,一点岔子都出不得。
想要像模范网红一样如此生活,背后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
由此,嘴损的网友发明了一套全新货币计量方式——沪币。
简单来说,沪币的汇率如下:
1沪币=6人民币=25东北币
因为在上海,不会有人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在18岁的年纪选择拿着钞票去排队。有人花两个小时排队买98块钱的面包,有人为了喝一杯55块钱的咖啡提前一天就在小程序预约。
而这些钱在东北早市或许可以买到三天的伙食。
更损的人还发明了“沪签”。
想进入上海,先要去“沪国大使馆”面签。一旦你的档案显示,你曾经喝过蜜雪冰城,吃过华莱士,那拒签的黄单子是没跑了。
据说现在连脚上穿Salomon都不保过了,至少还要看看你的毕业院校是不是QS排名前50。
图源:小红书
最后,一段著名的无声dance视频,把“沪上生活方式”送上了一个全国人民无法理解的高度。
画面中的人们带着复古耳机,在街上进行着整齐划一的“静音舞蹈”。其中领舞的是一名黑人兄弟,旁边的粉背心男士紧跟黑人领舞的动作,生怕自己下一拍动作做错。
原来这就是中国人“紧绷的松弛感”。你说他们松弛吧,却连一个舞蹈动作都不敢落下;你说他们紧绷吧,却能在车水马龙的地方表演松弛。
正应了流传已久的那句“一开始觉得很装b,但一想到在上海又觉得很合理”。
而这一套连招搞下来,搞得上海本地人也沉默了:如此生活三十年,第一次在互联网被老家拒签。
那套风靡小红书的生活方式,逐渐跟上海这座城市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了。
白玉兰的包子也不贵,路边的粢饭团也是正常价格,豆浆油条当然比咖啡可颂便宜,走出内环,房租价格甚至比北京还友好一些。
但如果你要在这里追求纽约巴黎老克勒的生活,那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上海就在一轮轮中产风潮中,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实体小红书样本。
当郭敬明写下“出了内环就过敏”的顾里时,恐怕也没想到自己夸张的写作手法如今照进了现实。网友们建议他重新执笔,创作《小时代5:白领时代》。
优雅,太优雅了。王家卫来了也得悻然离开。
假装松弛这件事本身,非常不松弛。就像假装中产的人,活得比谁都累。
松弛感的横空出世,更像是后疫情时代被媒体和各大商家贩卖给年轻人的概念。
它也具象在年轻人的穿搭里。
越来越多“松弛感穿搭”被奉为近两年的新潮流。先是老钱风,后有clean fit,这种被称为FDG(Futur Directeur General)的风格,主张宽松和闲适,可以理解成法国人漫不经心的态度。
图源:小红书
而那些刻意的、紧绷的、过分用力的、一个劲往上铆的——都会被归为不够优雅的姿态。
但许多人都忽略了,只有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份不用生产劳动就能维持的闲适氛围,才是松弛感的秘辛。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松弛的资本,甚至大多数人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有闲阶级的“有闲”,建立在不用打工维持生计的基础上。
干净整洁的服饰之所以有令人愉快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如果不是全部原因)在于它暗示出穿着者能够享受有闲,无须参与任何种类的生产劳动。漆皮皮鞋、光洁无瑕的亚麻织品、光鲜亮丽的圆筒形礼帽,以及能大大提升绅士的天生尊贵感的手杖,这些物品的大部分魅力来自一个共性:它们都能清楚地表明,穿戴者在这样的行头下是无法从事任何直接对人类有用的职业的。优雅服饰之所以能达到其优雅目的,不仅因为其价格昂贵,还因为它是有闲的标识。它不仅表明使用者能够消费大量财富,也说明他只进行消费,不进行产出。 (《有闲阶级论》)
松弛感甚至放置在整个东亚都是一个伪命题。
我们紧绷了30年,学习公式,学习上岸,学习竞争和追赶,突然又被教育学习松弛。当人们把一种氛围感作为课题去学习、攻克、模仿的对象的时候,又想学,又学不会,越学越拧巴。
因为松弛感的本质,是一切欲望都被满足后的餍足感和厌倦感。当一个人的欲望都快溢出屏幕了,还松弛得下来吗?
于是,自然就出现了“紧绷的松弛感”这样矛盾的景观,变成了新时代的都市寓言:努力半生,最后只为了得到一个显示自己毫不努力的机会。
而这种极致的矛盾感,最终会让人看了产生“恐怖效应”。一边不知疲倦地往身上堆叠消费主义符号,另一边又担心自己的姿态不够优雅。
于是,越来越多抖友开始嘲笑他们是“上海萨普”。
萨普协会(La Sape),是“格调营造者和优雅人的协会”(Société des Ambianceurs et des Personnes Élégantes)的简称,“sape”一词在法语中既有“服饰”的意思,该协会集中于刚果民主共和国。
萨普协会的成员被称为“萨普洱”(sapeur),他们家徒四壁,却喜欢一掷千金购买华服,用西服领带在垃圾堆中保持优雅高贵的绅士派头,宁愿饿肚子也不愿穿山寨货。但抖友们有所不知,从殖民历史的角度看,萨普们离奇的消费观念,其实是为了反抗殖民者“不让非洲原住民穿西装”的压迫。
国人假借这个概念,一股脑安在了安福路上的网红身上:
他们的生活没有达到可以肆意挥霍的水平,却要勒紧裤腰带追赶消费主义的早班车。坐在20平的合租房里,堆满了在消费主义诱惑下买来的身份符号。
而这些身份符号,并不能换来任何实质性意义。
在社会中人际接触最广泛、人口流动最频繁的部分,消费被最为充分地当作提高声望的手段,人们也最为坚持于将其当作体面性的一个要素。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相比,炫耀性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消费的要求也更具迫切性。其结果是,为了表面上的体面,前者比后者在更大程度上习惯于勉强维生的拮据生活。(《有闲阶级论》)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一个人在大城市最大的松弛感,就是拥有一张110或者310开头的身份证,外加一套或者几套房产,以及一份不打工也能过得很舒服的生活。
想要在中国寻找本土的松弛感,建议去真正的松弛感vibe圣地广东、川渝和东北。
一边是拖鞋裤衩喝早茶,一边是搓麻喝茶吃火锅,一边是沈阳劳动公园里肆意热舞的中老年人。
这里没人在乎谁今天买了什么牌子的帆布包,毕竟穿什么牌子,最后还是要坐在板凳上吃一碗7块钱的小面。
那些发在社交媒体上的松弛感,在现实中又能抵过碎银几两?
人们厌烦的其实不是松弛感本身,而是为了松弛感的标签越来越精细的消费需求,卷天卷地最后还要卷松弛——最后变成了人人紧绷的“假松弛,真焦虑”。
每天通勤2小时的小王小李小张们,在加班之余对付的那口饭也叫brunch;躲在厕所里刷手机的几分钟也叫gap minute;下班回家钻出憋闷的地铁,走在便利店的路上,就是他们自己的city walk;在合租房的浴室里,或许他们也有过几秒短暂的无声dancing。
他们也知道,那些漂亮的生活方式与精致的九宫格朋友圈,终究不是他们真正的生活。
本文系授权发布,by 黄瓜汽水, From 那個NG,微信号:huxiu4youth。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