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西力
来源 | 她刊
ID | iiiher
短视频上刷到一位妈妈,带女儿坐火车,特地给她买无座车票。火车过道狭窄拥挤,小女孩屈着腿靠在座椅旁,吃饭时端着泡面坐在行李箱上,还要时不时避让路过的乘客,看上去有些窘迫。“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无座慢车,给我好几个白眼,下次继续。”
显然,小女孩吃的苦,倒不是因为坐了一趟无座慢车有多辛苦,而是家长刻意“创造”出来的苦。原本可以舒舒服服完成的旅途,却被打造成了一次吃苦教育的实践。在这段实践中,我们看到的只有一个一厢情愿的家长,和一个心怀不满的孩子。似乎很多人都相信,孩子吃的苦越多,承受能力就越强;现在多吃苦,是为了以后少吃苦。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大家都以让孩子“吃苦”为重任。于是一到暑假,就催着孩子去餐厅、去工厂找一份暑假工,美其名曰“积累社会经验”。知乎上有位爸爸提问,如何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什么样的“心”呢?原来是让小升初的儿子每天做两个小时公交车上学,这是他心目中“宝贵的锻炼”。于是一到暑假,争相把孩子送去各种“军训夏令营”“军事夏令营”“拉练夏令营”......这类夏令营通常也被称之为“吃苦夏令营”,其特色就在于一个“苦”字。2021年,从河北“石家庄军尚少年军校基地”传出的三张求救纸条令人触目惊心:在为期两周的军事夏令营里,多名未成年人遭到教官的暴力殴打,严重的甚至被打到吐血。一名7岁的小男孩在烈日下暴晒,他的双手被绑在铁柱上。家长在他的手臂上发现了被绳子勒青的明显淤痕,但该夏令营的负责人却表示:▲ 图源:网络 书中刘亦婷母亲为了锻炼孩子意志力,提到了每天让她手握冰柱半小时的训练方法,结果引发众多父母的跟风效仿;▲ 图源:网络 湖南卫视推出的爆款综艺《变形记》从2006年一直拍到2014年。于是小孩说不喜欢上学,就把她扔到齐腰深的泥塘里,逼着她下地干活。孩子爸辅导作业崩溃,觉得小孩学习不认真,就甩给她一个塑料袋,赶她出门去捡垃圾。充分展示家长权威的父母,完全陶醉于“不吃读书的苦,就吃生活的苦”这一吃苦叙事中。而不是陪孩子一起面对“苦”,一起克服具体的“苦”。而是通过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培养孩子一种面对挫折、面对苦难的能力。遗憾的是,大部分崇尚吃苦教育的家长,对吃苦教育的理解和实践,都仅仅停留在“吃苦”的阶段——吃苦教育,“教育”效果不好说,但“苦”确实没少吃。比如《哈佛女孩刘亦婷》,至今都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作为当年最为畅销的教育类书籍,刘亦婷手握冰块的故事大火后,不少父母开始照本宣科。父母们试图通过让孩子吃苦的方式,来锻炼他们的意志。那时她才几岁,每天捏冰块捏到哭,捏到整个手失去知觉......
有的家长则照猫画虎,网友@开部落比我更重要吗 小时候虽然躲过了捏冰,却没能躲过另一类磨练意志的办法——“冬天洗冷水澡”“夏天不准开空调”“生病不许请假,只能强撑着参加长跑测试,跑到喉咙吐血昏倒在操场”......“但其实我觉得这并没有锻炼我的意志,只是在以前训练了我对她的绝对服从和恐惧,还有怨恨......”
吃苦教育,在年轻一代身上留下的另一烙印,就是享受羞耻症。脱口秀演员@张踩铃 说自己从小接受的“吃苦”教育,就是妈妈会让自己一直穿打补丁的衣服,为此她经常被同学笑话。这导致她长大后觉得在打扮上花钱很可耻,也完全没有办法享受购物的快乐。小时候她甚至不敢带同学来家里玩,因为妈妈每天都在找活干。
传统观念认为,“享乐是罪恶,吃苦是光荣”,“居安”永远都要“思危”。我们被教导要多吃苦、吃亏是福,但没有人教我们该如何享受快乐。这导致大家似乎总是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快乐,无法摆脱一种莫名其妙却又挥之不去的负罪感——上学时,好不容易放假休息几天,多半不是收获了快乐,而是今天没有学习的内疚;上班时,周末玩两天手机都负罪感满满,感觉自己虚度光阴;裸辞时,好不容易有了喘息的时间,但真正空闲下来又开始焦虑不安。
除了很难享受快乐,我们甚至还很难向父母“诉苦”——“天天熬夜干活,跟爸妈说不想干了,他们说你怎么就这点苦也吃不了。”“跟爸妈吐槽自己全月无休,还没有加班费,结果我妈说我一点不如意就会沮丧,我爸说这都是磨练。”“得了抑郁症,我妈说是因为我生活过得太好了,不知道什么叫吃苦,让我回农村插秧......”
在不少年轻人看来,父母好像永远都没办法理解自己的辛苦。哪怕因为工作让自己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出现了问题,在他们眼里也只是故作矫情。不同时代背景的人,显然对“苦”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工地搬砖是吃苦,下地干活是吃苦,但吹着空调坐办公室就不能叫吃苦了。然而跟上一代相比,年轻一代的劳动形式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多的是坐在办公室,每天996、007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娱乐时间,年纪轻轻就发际线堪忧,难道不是一种苦吗?他曾经遇到过一些所谓的艺术大佬,大谈年轻时候吃过什么苦头。在这些大佬看来,“凯歌插队”“老谋子卖血”这样的苦才算苦。因此有人便习惯性地要去占有“苦难”,将自己经历过的自认为风暴;而别人,下一代经历过的又算什么?至多只是一点坎坷。在他们的“苦难”与“经历”面前,我们只有“闭嘴”。
对于那些试图霸占“苦”的定义权的人来说,他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是——
环境变了,吃的苦变了,吃苦带来的结果变了,关于吃苦的看法与态度自然也随之改变了。也许大多数人都能通过吃苦获得极大的正反馈,因而他们对埋头吃苦必然造就成功的因果关系深信不疑。但在如今卷生卷死的环境里,这一套叙事显然完全丧失了它的蛊惑力。看到宣扬吃苦精神的新闻,大家更认同的观点变成了反思如何让苦少一点。比如前段时间一个工人高温劳作的视频,留言高赞是——“他很辛苦,所以要给他高温补贴,高工资,防中暑物资,不拖欠工资;
从前人们总以为,似乎所有伟人都是从苦难这所大学毕业的。司马迁因为遭受宫刑才写下彪炳史册的《史记》,曹雪芹因为家道中落才留下传世之作《红楼梦》......但所有这些苦难的伟大和崇高,显然只是一种事后的追认。他说曹雪芹一生只写了一部红楼梦,且是在贫病交加之际,就着冻高粱米饭团完成的。但如果曹雪芹的苦少一点,有条件讲究一点饮食营养,多活几年,说不定除了《红楼梦》,还能为后世留下更多文化遗产。贫病交加和冻高粱米饭团构成的人生,与世界名著之间也并没有某种必然的联系。“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他不会带来成功,也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避开。”
另一种认为人要吃苦的观点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先不论因果关系,这句话本身的价值取向其实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有一位女学生,曾站在演讲台上大喊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上人。”
我们不要成为什么“人上人”,我们希望人人都能成为自己,人人都能享受自己的人生,人人都能少吃一点苦。“有一个使命我们不该遗忘,我们生于这片土地,并非为了承受苦难,我们是为了幸福而生。”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她刊(ID:iiiher),她刊,千万女人都在看。
你是否曾经想过你的童年经历
如何影响了你的成年生活?
你是否感到内心深处有一位
内在小孩需要被重视与照顾?
⏰今晚18:00,准时开播
心理咨询师曾铮和你一起探讨
『疗愈童年创伤,重育内在小孩』
✓解析童年经历对你的影响
✓帮助你探索、发现内在小孩
✓学习实用技巧,踏上疗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