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别再用“N年一遇”来形容自然灾害了

别再用“N年一遇”来形容自然灾害了

公众号新闻
特别说明:因为微信又......“改版”,现在如果没星号的话,基本就很难看到我们的文章推送了,所以拜托大家务必给我们公众号设成“星标”。多谢

设置的方式就是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名称,然后再点击右上角的“...”,就可以看到“设为星标”了。





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这两天帝都暴雨,山区受灾严重,尤其是西南的房山、门头沟等地区更是惨痛。永定河似乎又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旧称“无定河”,连更靠近市区,因冬奥会而被人熟悉的首钢园也有部分被淹。
在这里首先要祝愿受灾地区的民众平安,同时也要感谢这些天奋战在救灾第一线的人们。
而今天想跟主要大家聊的,是在这次灾害中,依旧可以看到一些媒体用“xx年一遇”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此次灾害。虽然相比上次郑州大雨的“5000年一遇”笑话,现在这个词用得收敛了许多。但看到连央媒依旧都没明白为什么这样说是错的,还是忍不住说几句吧。

首先,什么是“N年一遇”最早应该算是一种学术用语,来自英文的xx-year Return Period,也就是一个事情在一段时间内重现的平均时间。如果超过某个规模的洪水在过去50年出现了5次,那平均算下来,重现期就是10年。

如果有更详细的统计数据,也可以做个曲线或者公式,算得更精确一些,也可以像下面香港天文台所举的例子,根据50年每年最大降水量的数据分布,来做个曲线,然后确定某个降水量以上出现的概率是多少,比如下面虚构的曲线中,某地一年中最高降水量突破每小时100毫米的概率是2.9%,所以算下来,重现期是34.1年。
10-year Return Period(重现期10年)如果通俗一点,就会叫做 10 year flood,或者说成“10年一遇的洪水”。
这样的用法在一些领域,比如气象学研究,或者基建等方面,简单的区分等级,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在对公众的灾情介绍,新闻传播上来说,这种说法就存在非常大的问题了。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年的历史数据,来对小概率灾害做精确的预估。
我国的相关气象记录,是新中国之后才逐步完善的,也就是说到现在不过70多年。这个级别的数据积累,能判定10年一遇,20年一遇已经是有些难了。就算整合成曲线,用来推导出几百年、几千年一遇,这无疑是痴人说梦级别的事情了。 
就像郑州大水的时候,公告中搞出“5000年一遇”笑话的河南水利厅,估计就是根据一些建筑行业衡量公式来推算的。但那种公式基本就是用来做个粗糙计算而已,和郑州当地的气候水文历史,基本没什么关联性。作为专业机构,他们应该很清楚这种公式是不可能推演出本地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天气模型的。
估计他们自己也知道不好,所以现在再去官网看那条公告,不知道什么时候改成了“创历史极值”。
但还好互联网有记忆,web.archive.org上还记录着2021-7-21那天的真实样子。
上面还是引发全网负面讨论的那句,“重现期均超5000年一遇。

另外一个问题,即便在过去的记录中,可以证明是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不代表这个灾害未来就会按同样的概率发生
一方面如前所说,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所知甚微,科学仅仅能了解一部分的自然,所以灾害出现本身就有一定的随机性,一个“十年一遇”的灾害,很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都不出现,也有可能在连续多年出现。
而另一方面,整个地球的气候环境,现在的确是在快速“调整”,很多过去认为的极端自然灾害,已经似乎没那么“极端”,甚至几乎每年都出现。我们在给小朋友讲新闻的公众号“把世界讲给孩子听”中,隔三差五就要聊聊不同国家出现的自然灾害,其中不少都能被叫做“N年一遇”或者“历史极值”的。
虽然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仍然有很大的争论,但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必须认真面对:被叫做“几百年一遇”的极端自然灾害,未来说不定可能会变成“几年一遇”的常态。
所以,在这样一种现况下,如果在对公众的宣传中,再使用“N年一遇”的句式,就可能会造成副作用:不仅仅是因为它不准确,而且还因为这种用词所蕴含的主观情绪。
中文是一种拥有“感情”的语言,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日常使用的人来说,一个词汇往往代表的不仅仅是它字面的意思,而且也包括它所蕴含的情绪。
如果从纯咬字眼的话,把“重现期10年”说成“十年一遇”似乎没什么错,但别忘了,这个一遇”还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 看到“一遇”这个词的时候,基本就会理解“这个不常见”,甚至是“我这辈子可能就遇到这一次”,“估计以后见不到”等等。
毕竟在成语中,“XX一遇”都是用来表示极其难得的情形。
所以卖彩票的只会说“头奖千万!”,不会说“亿人一遇!”的原因。
而当我们用这个词来形容灾害的时候,也会引发类似的效果 —— 容易让人低估对于灾害未来继续再次发生的风险:既然样的灾害几十年,甚至五千年才一遇,那我何必要为了这个做准备呢?把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在其他方面不好吗?
对于个人是这样的,对于相关部门来说更是如此。防灾是要投入大量资源,甚至和一些其他城市建设相矛盾的,那如果一个灾害被定义为“50年一遇”,那么是否还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加以管制和预防?是否能为了一些日常更能见到效益的工作让路?x......
而且,因为前几年,各地的灾害新闻上,似乎出现了比拼谁的“n值”更大的竞赛,最终的极致,就是5000年一遇的郑州大水。这些已经让新闻手中往往在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就会往“推卸责任”方向去思考,起到反效果。

总结一下:正如之前我某篇已经不可读的文章所说,官方媒体在重大事件,尤其是负面新闻报道的时候,应该秉承的是及时、客观的原则。越是简单明了的事实报道,其实越能减少民众对于事件的担忧、恐慌、愤怒等负面情绪。
所以既不准确,还能反效果的“N年一遇”,这种词还是少用比较好。
毕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之前的小概率事件,未来有可能频繁出现。
就像仅仅在几天前的7月27日,北京门头沟的官方公众号,还在宣传自己的工作,如何给永定河“补水”,把水尽量留在永定河,别断流。而几天之后,“N年一遇”的永定河大洪水,就在我们眼前了。

当然,我们不可能真的无上限提高防灾准备的各种设施标准,将资源全都投放到预防极端天气灾害上。但如果我们意识到,极端天气灾害不再是“N年一遇”,而是“终将一遇”,那我们肯定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比如:增加对灾害预报的投入,更加精准地预判灾害,增加对民众的防灾意识宣传;做好应急方案,对灾害有更好的应变......

此外,我们还有明白,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都在面临的“大变局”,没有人、没有国家能置身事外,“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只是说说而已。那么。无论是任何国家、地区受灾时,我们都不能接受幸灾乐祸抖机灵的行为的。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更多相关文章,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文章搜索】,在搜索栏里输入“急救”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最近文章


本期团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别再用“暑假很可怕”吓人了,孩子做到这一件事,我就觉得没白过!山西小学生性侵男同学这事已经不能用丧心病狂来形容大火肆虐! 夏威夷州史上最大自然灾害”, 55死1000人失联,8.3高分剧教科书式“装X”告诉你,都市白领的“精致”,不再用“穷”做后缀!【交通安全】“对于我而言,简直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脱困的车主说乌克兰大饥荒:人为的“自然灾害”,超700万人丧生​用4个自来形容英国的收入“地震预警”APP冲上热搜,自然灾害能提前多久被预知?有了超算和大模型,就能预测任何一场气象灾害了?53死!千人下落不明!该州史上最大的自然灾害!居民跳海逃生!州长称破坏需数十亿美元修复《魅羽活佛》第329章 金光闪闪的备胎小学生性侵同学!这事已不能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了!千年一遇洪灾!美东爆发严重山洪灾害,西点军校变成“威尼斯分校”,1400万人受灾宽容年轻人疯狂追星,就是宽容经济、宽容自己别再用paper称呼“毕业论文”啦,这样表达更精准!别再用你很聪明只是粗心骗娃了,把思维能力搞好才对得起这份聪明别再用「代码量」衡量产出了!GitHub发布调研报告:92%开发者都在用AI工具写代码“千年一遇”,纽约州山洪至少一人死,房屋被毁交通中断,更多暴雨将至(视频)姬姜互美日本股市迎来了“十年一遇”利好:通货膨胀运营商已启用无人机恢复通信,自然灾害时通信不畅如何应对?行业人士这样建议1940亿美元!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损失或创12年新高特朗普高调"自首" 拒不认罪! 笑容自信 请所有人吃大餐 庆祝生日南加7月酷暑,专家:极端高温已成最大自然灾害杜鹃花,繁荣昌盛小学生性侵同学!这事已经不能用丧心病狂来形容!美国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州,德州排名第三科技爱好者周刊#268:生产力是形容机器,不是形容人家花,野花由《长安三万里》回望盛唐:世人皆想去长安,包容自由成气象 | 专访大同小学生性侵男同学这事已经不能用丧心病狂来形容大折!N年一次的VIP巨折福利,奥莱今天给我们了!安德UA玛狂更,还有哥伦比亚等别再用防晒霜啦!这件「防晒衣」UPF100+,全方位抵挡紫外线,比涂防晒更硬核!!别再用“仙女裙”定义高级定制了遇狗有不善者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