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变动聚散别离,指引自动驾驶潮水方向
作者 / Jaz
编辑 / 叶方
5 年前的一个春天,吴新宙的领英更新了。
他的公司地址从高通总部所在地美国圣地亚哥,变成了湾区——吴新宙入职了小鹏。
此时,吴新宙并没有她的师妹谷俊丽更有名气,后者曾在特斯拉 Autopilot 机器学习技术主管,而后在 2017 年加入特斯拉。
吴新宙在高通累计的 100 多项技术专利和技术经验是他的护城河,在被猎头反复邀请后,2018 年,他加入小鹏汽车。
5 年后,低调的吴新宙早已成了小鹏汽车智能驾驶的灵魂人物。
正当小鹏 G6 迎来大卖、大众投资小鹏 50 亿,在产品、战略层面一片大好时,吴新宙辞职小鹏汽车,引发了行业激烈讨论。
这位灵魂人物的去向,似乎也成了自动驾驶潮水涌动的方向。
何小鹏与吴新宙的告别,堪称体面。
何小鹏在微博长文宣布得力干将离开小鹏汽车,文中释放了三个信息点:
第一,最不意外的是吴新宙离职是因为长期分隔两地的家庭原因;
第二,吴新宙的离职在内部经过了 1 年准备,也就是说从去年年初开始已经有离职迹象。
第三,小鹏也很坦诚在微博中「吴新宙将成为全球知名企业最高等级华人高管」,变相确认了吴新宙将入职英伟达,担任全球副总裁职位,直接向黄仁勋汇报。
对小鹏的真诚发言,吴新宙也立刻微博回应表达知遇之恩。
小鹏与吴新宙体面告别,或许是小鹏智能驾驶守正出奇的开始。
01
吴新宙,自动驾驶一号位的「养成系」
吴新宙的养成路线经历了清华培养——美国深造——企业高管,是技术大牛的代表性成长路径。
1998 年吴新宙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同年他清华直博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深造,2004 年他获得了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到这里,吴新宙就已经站在了的技术浪潮尖上。
吴新宙的职业生涯也开始得十分顺理成章,其一,专业对口,进入通信行业;其二,工作变动不大,十分稳定。
毕业后,他加入了通信创业公司 Flarion,吴新宙作为技术工程师主要负责 PHY\MAC 系统设计和仿真。
在 Flarion 的 2 年工作中,他展露头角,不仅是超过 10 项相关专利的共同作者,还参与了 FLASH-OFDM 技术的开发。这是一种拥有低延迟的无线宽带技术,是由使用多个正交载波进行高速数据通信的 OFDM 技术衍生出来的通信方式。
据汽车之心了解,吴新宙主要参与开发了 FLASH-OFDM 的蜂窝系统。
2006 年随着高通收购 Flarion,吴新宙顺理成章地加入了高通,并扎根高通 13 年。
这 13 年中,吴新宙稳中有进,先后担任资深工程师、主任工程师、首席工程师、资深工程总监。
2011 年是一个关键节点。
此前他在高通主要围绕移动通讯系统展开工作,如移动宽带互联网、仿真系统设计,2011 年以后在他的履历表上出现了深度学习。
作为首席工程师的他,开始带领高通圣地亚戈团队做智能驾驶研究,包括车辆连接网络、高精定位以及基于车辆路径规划与预测的计算机视觉及深度学习。
2015 年之后更为聚焦,他成为工程总监负责高通自动驾驶研发工作,聚焦于高精地图、摄像头、雷达以及深度学习。
约等于在高通的后半程经历,既为其积淀了管理团队的经验,同时他也沉淀了许多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为他在自动驾驶领域筑牢了技术壁垒。
一位猎头向汽车之心介绍,美国华人圈不乏像吴新宙这样名校毕业,知名企业工作的工程师,但他的优势则在于较早的接触、研究了新兴的智能驾驶技术。「当然,要是吴新宙选择回国,入选国家千才计划一定没有问题」。
吴新宙选择了小鹏,是从一艘巨轮踏上一艘增长速度惊人的快艇。
2018 年时,小鹏汽车成立不过两年,彼时离其发布首款智能 SUV 小鹏 G3i 还有 1 年时间,但何小鹏做智能化汽车的决心,让吴新宙看到了自己潜心研究的自动驾驶技术有了「技术落地」的可能性。
同时,彼时来自阿里巴巴、IDG 的热钱不断涌向小鹏,小鹏不缺钱但缺如吴新宙这般的人才。
天时地利人和,吴新宙纵身快步,完成了从通信到自动驾驶行业的纵身一跃。
02
小鹏智驾跃迁关键词:
打江山与惜人才
何小鹏是惜才的。
一位媒体人评论,王凤英刚担任小鹏汽车总裁时间不长,还没有开始发挥特长与优势,何小鹏便把王凤英挂在嘴边,毫不吝啬赞美,随时都要提一提这位干将。
对于吴新宙来说,更是如此。
去年 6 月,何小鹏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小鹏汽车城市 NGP 测试视频。
视频中何小鹏在主驾位置,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在副驾位置,两个人一边测评,一边有说有笑,并没有老板对员工的架子。
吴新宙在视频中对何小鹏说,做城市 NGP 最大的痛苦就是真的找不到一辆车来对标,开发没有终点,只能跟老司机对标。
吴新宙在小鹏的五年,是挑战的五年。
在这期间他首先在技术架构层面搭建了小鹏智能驾驶的基本格局。
2018 年时,吴新宙的师妹谷俊丽先一年入职小鹏,有基本雏形。
正如日前吴新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自动驾驶不是广告学,是非常扎实的工程,需要技术、团队、体系的积累。
让吴新宙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搭建好小鹏自动驾驶团队的地基。
2020 年小鹏对外亮相的自动驾驶核心团队成员
吴新宙来小鹏后,陆续挖来了两波人,一波是高通的技术人才,一批是国内华人技术工程师。
前者譬如曾主导高通 ADAS 芯片设计方案的 Benny Katibia。
后者譬如 LinkedIn 技术负责人林一树、百度 Apollo 成员李力耘。
同时吴新宙参与打造了规模 100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并将团队分布于中美两地。核心算法团队约 150 人,落在了美国圣地亚戈、硅谷;国内团队则主要在广州、北京、深圳等地负责测试和定义需求,与美国团队协同。
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格局落地,他本人也过上了中美两地奔波的生活,绝大多数时间,吴新宙都待在大本营广州,过着与家庭两地分居的状态。
从去年起意离职后,才开始主要待在硅谷,偶尔回国现身 1024 小鹏科技日等重要活动。
除了搭建团队,吴新宙也帮助小鹏陆续完成了 XNGP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开发,并且确定了完全形态的 XNGP 系统从有图进入无图的技术方向。
也就是说,到 2024 年,小鹏 XNGP 系统将不依赖高精地图,实现点到点辅助驾驶。
其实,城市 NGP 在广州试点,相当于帮助小鹏打下了一颗铆钉,使其成为了首个让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在城市场景中量产落地的汽车品牌。
吴新宙从打造团队再到技术研发功不可没,先后见证小鹏汽车记忆泊车、NGP、LCC 增强版、XNet、NGP2.0 等功能及产品的发布。
再者,吴新宙能掀起波澜与其本人为人处世的风格关联极大,在公开场合他总是保持着相对柔软的一面,在工作上却雷厉风行,要求极高。
在接受晚点采访时,吴新宙被问到 FSD 进入中国,预计多久会被超过,吴新宙在技术问题上斩钉截铁:「我觉得它永远都超不过我们,因为我们效率比他们高,工程师比他们努力。」
吴新宙的离开,短期内可能会对小鹏的智能驾驶造成波动。但并不意味着小鹏智能驾驶黄金时代的结束,而是要看接棒人李力耘的表现。
2019 年,李力耘加入小鹏汽车,担任小鹏自动驾驶规控负责人,可以算是从 Apollo 关键成员成为小鹏的核心成员。
李力耘老东家百度 Apollo 自动驾驶技术沉淀厚重,他也在智能驾驶决策规划算法等层面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入职小鹏后主要负责高速 NGP 与城市 NGP 的研发,并负责城市 NGP 的落地。
李力耘比吴新宙年轻约十岁,在职业发展中也有更多的上升空间。因此,在 2022 年吴新宙提出离职后,李力耘已经成为 XNGP 实际负责人。
纵观小鹏智能驾驶的一号位:
第一阶段:谷俊丽;
第二阶段:吴新宙;
第三阶段:李力耘。
这些一号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清华系出身,美国深造。
吴新宙和李力耘本科都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谷俊丽是清华与 UIUC 联合培养博士。谷俊丽与李力耘,都是吴新宙的师妹与师弟。
何小鹏显然看准了,清华大学这所老牌院校培育出的人才。
除小鹏三位一号位之外,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夏珩、何涛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03
人事变动聚散别离,
指引自动驾驶潮水方向
在过去一两年中,全球自动驾驶行业都在发生剧烈的人事震动。
震动往往能感受到震源和去向,从而洞察行业潮水的方向。
从去年 1 月开始,华为原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理想汽车 CTO 王凯、蔚来汽车副总裁章健勇、华为智能驾驶产品部首席架构师陈亦伦、特斯拉高级 AI 主管 Andrej Karpathy 、集度汽车智驾负责人王伟宝、百度 IDG(智能驾驶事业群组)首席产品架构师郭阳、飞凡智能驾驶首席科学家金杰盂博士等自动驾驶相关核心人物离职。
到了 2023 年,更为剧烈。
有媒体统计,2023 年国内自动驾驶人事变动至少发生了 20 起。
吴新宙只是其中的一位,但其离开小鹏,入职英伟达的变动,也反映了几个趋势:
一方面,能够看到国际芯片巨头正在下决心补足软件算法、服务及效率上的短板。此次,吴新宙将作为全球副总裁入职英伟达,一定程度上强化英伟达自动驾驶算法库的能力。
小鹏与英伟达交往甚深,小鹏 P7、G9、G6 均采用英伟达旗下 Xavier 或 Orin 芯片,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在国内销量尚可,但对比地平线、黑芝麻等一众国内自动驾驶芯片的地板式保姆级服务,还是少了点意思,差了点效率。
另一方面,吴新宙接受英伟达的邀请,除了家庭原因外,也很有可能是对自动驾驶「无限游戏」的考量。
正如吴新宙所说,自动驾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解决 Coner case,目前面临自动驾驶进入城市,不断开城更是加剧了反复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
过去两年的自动驾驶离职潮,一部分自动驾驶技术专家选择进入 AI 领域和芯片领域。
曾经为特斯拉开发 FSD 的 Andrej Karpathy 再次加入了前东家 Open AI,聚焦 AI 领域。
蔚来自动驾驶助理副总裁章健勇加入了辉羲智能,这是一家自动驾驶芯片初创公司。
还另一波人选择了自主创业。
如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负责人陈俊波创办有鹿智能,做户外清洁机器人,还有千挂科技联合创始陶吉、Momenta 产品工程研发副总裁王荣兴纷纷跟紧 AI 创业潮,投身大模型创业。
自动驾驶行业的人员变动浪潮,是不看好发展前景的说明吗?
——未必。
正如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曾在公开场合坦言,L3 自动驾驶恐怕十年以后都未必真正地实现,但不可否认自动驾驶一直在激流勇进。
汽车之心认为,恰好是自动驾驶产业作为千行百业中的新兴产业,其人员变动显示着行业高度的活跃和开放。
从这些技术大牛的入职方向也能看到,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也与自动驾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无论是 Transformer 模型引入智能驾驶领域后,对智驾能力的提升,还是芯片公司补足芯片算法库的动作,无一例外都是以底层技术持续赋能自动驾驶更迭。
百度集团副总裁袁佛玉去年公开表示:「整体的作战能力,才是自动驾驶这种极其复杂的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吴新宙、章健勇、Andrej Karpathy 等技术大牛作为个体的离职,其实不会对整个行业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反而是他们曾在各自老东家中沉淀下的团队、管理风格、技术指引,与企业的风格融为一体,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宝贵遗产。
无论是马斯克对 Andrej Karpathy 的由衷感谢,还是何小鹏对吴新宙的真诚欢送,都让我们看到了老东家对待自动驾驶一号位的尊重。
这些恐怕也是决定着这家公司能活多得多好、活得多久的根本性的气质特点。
推荐阅读: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往期「汽车之行家说」回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