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今天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因为我们的室内装饰和日用品已经有太多廉价合成材料来模仿昂贵材料,用合成地板仿制原木、用瓷砖模仿大理石,甚至用塑料模仿金属。
刘妍激情表白托尔金预告片👇
「中洲奇观」是系列视频「奇幻影视中的西方建筑文明史」的第二季,仍由建筑历史学者刘妍主讲。
讨论《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三部曲,聚焦建筑场景,考察原型,分析性格,追问——建筑在影视中如何参与角色塑造,在现实中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01 家园
这一讲我们将分享和分析奇幻影视中一组创世纪作品——托尔金与彼得·杰克逊联手创造的中洲世界。首先,请随我一起大声朗读:托尔金——永远的神。自带条幅进组
对于现代奇幻创作,它的创世之人也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英国语言学家、文学家托尔金。他在《霍比特人》《魔戒》《精灵宝钻》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中,构筑了一个超脱于银河系之外的平行宇宙以及壮丽的史诗所发生的中洲世界。大部分的观众是通过彼得·杰克逊导演的系列电影作品——《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三部曲来认识托尔金的。我自己也不例外,事实上我也就是在2014年第一次观看这6部影片的时候,才产生了用奇幻影视来讲解建筑文明史的念头。我们在电影当中所看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作中洲(Middle Earth)的大陆上。托尔金对这片大陆做了细致的地理的设计,这是他本人所绘制的局部地图。这片大陆上生活着不同的种族:永生不死的精灵、会死亡的人类、矮人和小种族霍比特人等等。除了身高,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种族差异,甚至他们本来就是来自不同的造物主的手笔。在《霍比特人》中,故事主要发生在中洲西部的夏尔,Bilbo和矮人们经过幽谷,在黑森林被俘,骑着桶顺河而下,到达长湖镇,最后到达孤山,面对恶龙史矛革。
在《指环王》当中,Frodo一行在布理遇到了大步佬,在幽谷得到救治,成立远征队,Frodo和Sam经过黄金森林得到精灵女王的帮助,再涉险到达末日火山。而甘道夫则和其他的朋友们往返于洛汗和刚铎,来团结人类王国之间的力量。作为一部史诗的缔造者,托金的人生经历、学术兴趣和思想,对于理解他的作品来说至关重要。理解托尔金的人生,其实是理解托尔金的阿尔达世界的钥匙。但对于我们的建筑学来说,这些背景太过庞大了。这里我们只是简单地提一下建筑学叙事相关的层面。托尔金是一位文学家和语言学家。他的学术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成果,是对于北欧英雄史诗《贝奥武甫》( Beowulf)的译注。因此,无论在文字还是在影像中,均遍迹着古代日尔曼诸民族的传奇。我们的建筑叙事当中也将要看到大量来自欧洲西北部的地理与历史元素。除了具有伟大的想象和语言的魔法,托尔金还有一种令人赞叹的超能力,就是他的绘画艺术。他的建筑绘画比建筑学院的学生画得还要好;他的风景画明艳动人,钢笔画线条灵动;他为孩子们创造的圣诞图像令人愉快捧腹;而他为神话和想象创造的画作,则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但是话说回来,细看托尔金的插画和彼得·杰克逊的电影,我们也会发现其实并不一致,比如说这里是《霍比特人》中矮人在孤山王国的宫殿。托尔金绘画当中的建筑,其实是简单的圆圆的山洞、圆圆的拱门,而电影当中的场景则要雄壮、华丽得多,色彩、光泽、线条,整体的感觉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其实也是我们这门课要探讨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电影当中的建筑场景好像那么地恰如其分呢,如果它添加了很多并不是来自托尔金本人笔下的图像,它又是来自于哪里呢?这些新奇、夸张、不真实的创作,为什么让我们有一种熟悉而认同的感觉呢?下面,我们就随着托尔金的图像和彼得·杰克逊的影像,来开启我们中洲世界的建筑历险。很可能是1929年,在批改无聊的学生作业途中,37岁的大学「青椒」托尔金,打开了通往中洲的圆圆门洞。托尔金曾经说,他自己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霍比特人,而霍比特的夏尔正是他的童年家园和永恒乡愁。电影当中的夏尔虽然是在新西兰取景,但它的地理原型正是英国中西部——托尔金的儿时童年天堂。▲托尔金笔下的霍比特人风光:前景是宁静的大河、忙碌的水磨,中景是典型的英国村庄,远景规则地排布着霍比特人的传统洞府。
他曾坦言,夏尔的原型正是19世纪末沃里克郡(Warwickshire)的乡村,这里直到今天仍然保留着一种避世安宁的田园风光。而袋底洞(Bag End)这个名字,则直接来自于托尔金姨妈的农场。在《魔戒》的第一卷《魔戒同盟》中,托尔金借用甘道夫的口说道:“我觉得,只要夏尔还在,安全又自在,我就会发觉流浪更容易忍受:我会知道还有那么一个地方,纵然我自己再也不能立足彼处,它仍然是稳固的安身立足之处。”“这是一个霍比特人的洞,而霍比特人的洞就意味着舒适。”舒适就意味着充裕的阳光、温暖的炉火、懒洋洋的家具陈设,永远丰盛的茶点、餐食与好客的主人。而这里是巴金斯先生的袋底洞,这意味着整个霍比屯最棒的洞府。这座豪华的洞府,正是来自于巴金斯先生富于探险精神的祖先们,在过去的神秘旅行中积累的财富。在托尔金自己绘画的插图中,袋底洞外露的圆窗洞就有七个,是直面花园的豪华园景房。在托尔金的绘笔之下,袋底洞的门厅高耸得像个宏敞的大厅。而电影当中对于这个空间则有不同的处理。首先是它的空间高度被压缩了,目测室内的净空被压缩了一半以上。这有一个很方便的好处,是为了突出矮小的霍比特人和其他高大种族之间身材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在空间的心理上,相对矮小狭窄的空间会给人带来更强的围护感、安全感,就像小猫咪和小朋友喜欢藏身的迷宫一样。将文字转化为视觉之后,为了营造温暖舒适的感觉,剧组也在袋底洞的室内设计上做足了文章。这两张图不是剧照,是片场的实景照,可以清晰地看见空间的布置上充满了细节。在托尔金的青少年时代,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我们在众多影视作品中所熟悉的城市中产的居住环境是这样的。在传记片《托尔金》中,室内陈设延续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典型设计——一种折衷主义美学:繁华的壁纸和地毯包裹着整个房间,线脚华丽的金色画框、亮闪闪的银器、东方的瓷器、复古的灯具,散布在房间的各个墙面和角落。这种室内陈设,在影视作品当中更为脍炙人口的影像,大概就是无数的福尔摩斯影像。这是伦敦的福尔摩斯博物馆,如琥珀一般保存下人们对于维多利亚时期城市生活的想象。
所谓的折衷主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各种历史和现代元素混合到一起,各种昂贵的、华丽的材料铺陈。它是一种和平稳定的时代、富足的社会阶层所喜爱的风格,其实也是一种贯通人类文明发展的社会现象。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历史的黄金时期正是其中的代表。我们知道19世纪是一个科学和技术大爆发的时代,其实不仅是科学技术,很多人文学科也是奠基于这个时期的。比如说建筑史,一种放眼全球各大洲的主要文明的建筑风格史,也是在19世纪中期进入了英国的建筑学讨论当中。而在建筑上,维多利亚时代表现的是各种复古主义的兴盛。这幅绘画叫作「建筑师的梦」(The Architect's Dream),是美国著名的风景画家Thomas Cole于1840年绘制的。在建筑师的梦境当中,我们看到金字塔、神殿、方尖碑、希腊神庙、罗马穹顶、哥特教堂等等依次出现。建筑师躺在柱头的书籍上,手里拿着一张设计图,他在进行设计时,可以从所有这些历史风格中选择他所需要的元素,组成他的拼盘。这就是折衷主义。但是显然,这种19世纪的城市中产的繁复装饰风格并不适合袋底洞的小日子,毕竟袋底洞的生活首先是宁静、安逸的乡村。那么乡村的经典图景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很容易想到17世纪荷兰绘画的黄金时期,在风俗画中又喧闹丰足又破旧混乱的乡村,或者又联想到四壁空净简朴、简单的陈设、木制家具和器皿带来的暖木色氛围。譬如像梵高的《在亚尔的卧室》,便是典型的荷兰乡村朴素的房间。不过反观袋底洞,巴金斯先生们舒适又豪华的家与二者都不相同。它有一种精致优雅的格调和干净简洁的形式,整体的氛围也是清新的、温暖的。木材本来就是一种温暖的材料,不仅是这种温和材料的色泽,也在于它表面能够更好地保留温度,带来一种真实上的触觉的温和。袋底洞的设计当中,木材勾勒了所有的结构和墙壁的转角、边棱,上部的墙壁则和屋顶浑然一体,采用温和的土色。这种圆洞洞的管道式的空间,再配上霍比特人矮小的身材和毛绒绒的大脚掌,不免让人想起了小老鼠或者野兔挖的地下洞穴。霍比特人的洞府,其实也是他们在山丘当中做减法挖出来的空间。圆形的截面是利用拱的受力原理,避免了土层的坍塌。我国北方的窑洞也是用这种原理的,只是下半部的墙壁为了便于安装家具而做成了直角,毕竟家具还是要做成方方正正的才最省事。再细看这些家具和装修的细部,虽然使用了诸如罗马柱等古典元素,但占据主导的仍然是大面积的素色平面和体块,古典的元素做了极大的简化。这种设计风格使我刚好想起托尔金所处的时代,一种兴起于英国的艺术运动,称为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工艺美术运动是建筑与艺术等领域进入“现代运动”之前的先锋。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随后风靡整个西方世界。为了理解工艺美术运动的宗旨,我们还是先要回头来看一下它所反对的东西。工业革命不仅生产机器,还给建筑史带来了一种具有冲击力的新的事物,就是像机器一样的建筑。铸铁建筑在19世纪出现的时候可不是一个惹人疼爱的宝宝。它作为一种巨大的体量、侵略性的构筑物,在受到时代和资本热烈欢呼的同时,在保守的社会阶层当中也引起了广泛的反感和反抗。钢铁建筑最著名的代表,是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The Great Exhibition)的展厅——水晶宫。当时要求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建成规模极大的展厅,所有的竞标方案都失败了,最终的设计者其实是一位园艺师,是以建造温室的艺术用铸铁和玻璃建成的。水晶宫是世界博览会传统的开启,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包括我国的上海世博会。它同时也是建筑进入钢铁时代的标志物。此外,另一个引起涛天反对的工业时代的纪念碑更加著名——埃菲尔铁塔。它的诞生契机也是世界博览会,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法国人想要借这个机会建造一个超过英国水晶宫的博览会建筑,一件能够象征19世纪技术成就的作品。为此举行的盛大建筑竞赛当中,埃菲尔与他的铁塔方案胜出,但是他几乎惹恼了大半个巴黎的文学与艺术圈。巴黎的文艺圈成立了一个“三百人委员会”——每个人代表铁塔1米的高度,为首的正是一位古典主义建筑师,Charles Garnier,巴黎歌剧院的设计者。“三百人委员会”成员当中还包括著名作家莫泊桑。▲ 古典主义建筑巴黎歌剧院 © Peter Rivera CC BY 2.0“至今尚未受到玷污的作家、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对美丽的巴黎怀有无限热情的人们,我们以法国文化的格调受到蔑视的名义,以法国历史和艺术受到威胁的名义,来反对在巴黎市中心建造埃菲尔设计的铁塔——这个无用的怪物。它如同一个巨大的黑色工厂烟囱矗立在巴黎的上空,这个由钢铁铆接起来的丑陋的柱子将给这座有着数百年气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厌恶的影子。”当然,文艺圈的反对并不能阻挡铁塔的建立。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在铁塔建成之后,人们发现反对声音最强烈的莫泊桑本人,经常到塔上的咖啡厅去用餐和喝咖啡。因为他说,这里可就是巴黎城里唯一看不见这座怪物的地方了。除了反对工业和机器,工艺美术运动还有一个特征或者说追求的焦点是提倡本土材料,强调材料的“真实”和天然的品质。这一点我们今天理解起来其实并不困难,因为我们的室内装饰和日用品当中已经有太多的廉价合成材料来模仿昂贵材料,用合成的地板来仿制昂贵的原木,用瓷砖来模仿大理石,甚至用塑料来模仿金属。这种追求和手段在19世纪一样存在,而且其实正是这种追求,使19世纪成为一个新的人工材料层出不穷的时代。在建筑上,从18世纪开始,人造石材就已经大量地用在建筑行业当中了。用石灰、混凝土或者用制陶的办法,烧制类似石材肌理的替代品,应用在雕塑以及建筑表面的装饰当中。这个时期,人工材料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用低廉的工业生产来取代昂贵的原材料,形成一种假的表面材料的品质。同时,作为一种钢铁时代,大量的铁可以使人们更轻松地建造更宏伟、更巨大的建筑物。用铁结构藏在内部,将建筑的体量、结构支撑起来,再在外面包裹一层表皮,就可以打扮一座宏伟的古典建筑,或者是高耸的哥特尖顶。▲ 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 © Diliff CC BY-SA 2.0
所以18-19世纪也是各种古典风格轮翻复兴的时代:古典复兴、哥特复兴,在英国还有都铎复兴等等他们本民族的历史复兴。这背后的时代背景,就是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允许人们更轻易地“复兴”“造假”。不过恰恰因为这样一种对于真实的追求,在工艺美术运动的各项宗旨当中,服务大众这一项其实并不太成功,毕竟在人力成本上,手工艺无法与工业生产来抗衡,原材料也远远比人造的材料更加昂贵。工艺美术运动在英国的先驱当中有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叫作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他是一位艺术家、设计师。莫里斯在17岁的时候曾经参观过水晶宫,对里面的机器展品非常反感。他认为工业生产的生产链带来的劳动分工,割裂了工作的一致性和整体性,因此造成了不负责任的装饰。他认为装饰应该更加顺应形式和功能的自身,而不是去掩盖它们。工艺美术运动可以说正是从莫里斯本人的住宅发端的。这座房子位于伦敦,是莫里斯结婚用的新房。为了筹备婚礼,他跑遍整个伦敦竟然找不到合意的家具,于是决定亲自动手来设计。▲ 建筑设计:菲利普·韦伯(Philip Webb) © Velela
这座房子采用了哥特复兴的做法,大面积的坡屋顶带来中世纪童话般的气息,圆窗等活泼的元素也增加了这种氛围,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来袋底洞的圆窗。房子的外墙使用本地所特产的一种红砖,没有施加粉饰和贴面,因此也得到了“红屋”(Red House)这样一个称号。▲ 红屋 © www.extreme-design.co.uk
莫里斯完成的室内设计当中,我们同样看到了诚实的材料——砖的拱券和木的结构,砖与木材都以它们自然的颜色和光泽呈现,装修和家具的细节保持着和建筑整体一致的设计风格,没有一个节点未经推敲,没有一处转角是生硬的。而家具的造型保持了同样的风格,在形式上是相对朴素的。这个特点其实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可能并不算什么,因为中国的建筑和家具具有同样诚实、真实的特征。同时工艺美术运动在英国的兴起也有着直接的东方的影响,不过相比中国,更多地是来自日本的影响。为什么日本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这里面有主观的原因。相对中国来说,日本和西方的接触更早,从明治维新开始,他们就一边在努力地学习西方技术,一边极力地推销本国的文化。另一方面,从客观上说,晚清时候中国的建筑艺术呈现的更多是繁琐、艳丽的风格。而日本艺术表达的素净、微妙的一面,更符合现代性所需要的口味。简而言之,工艺美术运动的核心特征包括:自然、真实的材料;设计表现关注天然的品质,简单的形式;设计主题和纹样来自自然的启发;注重本土传统和工艺。但它也不完全是田园的、乡土的做法,因为毕竟是由职业艺术家所主导的设计和规模化生产。它在世界产生剧烈变化之时,是传统与现代之间一声通往现代主义的冲锋号。托尔金本人的思想和作品明确无误地受到来自工艺美术运动,尤其是威廉·莫里斯本人的影响。它的历史背景和宗旨,对托尔金的个人观念在另外一个问题上是高度一致的,也就是某种反工业的姿态。托尔金对于自然有着深刻的爱,对于工业对自然的破坏有着深痛的悲哀。这在他的寓言化的表达当中,表现在黑化的白袍巫师萨鲁曼的塑造和命运当中。顺便一说,在电影当中,萨鲁曼从他据点的高塔上坠亡之后,在原作中,他的命运其实并没有结束,他在逃跑之后,还跑到了霍比特人的家乡夏尔做出了许多报复性的破坏——正可以理解为工业对于心灵家园的污染。稍显奇怪的是,在电影的各种幕后故事、设计手记当中,电影导演以及美术设计曾对许多场景做出解释。但我没有找到把霍比特人家乡的场景设计与工艺美术运动结合在一起的解说,至少不是大张旗鼓地表达出来,也许这太过不言而喻了?当然,托尔金的家园情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田园牧歌的歌颂和对工业世界的憎恶。但毫无疑问,在霍比特人的家乡,在托尔金的心灵家园,如果一定要赋予一种艺术风格的话,那只能是与托尔金产生了强烈共鸣的工艺美术运动。
「中州奇观」为免费视频,
请扫描如上二维码观看全部视频
● 一席会员
一席会员可在会员有效期内免费观看包括本课程在内的全部已上线的万象课程。识别下方图片中的二维码,加入一席会员。
方法1:一席App(用安卓、苹果手机或iPad下载「一席」App,支持投屏、音频播放、文稿、缓存等功能)
方法2:一席网站(www.yixi.tv)
*购买和观看中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
微信:yixihuiyuan(一席会员全拼)
或 yixikedaibiao(一席课代表全拼)
▼ 奇幻影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