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都想让娃干这行,体面、挣钱 、不会吃亏上当,真相竟是…
文|大J职介所
图|网图&受访者提供
我真是没有想到,和一位律师聊天,并没有感到被雄辩的口才征服,却感到了一份平和宁静。
对Janet的这次采访,是在她的出差间隙进行的,背景音是车辆行人的来去匆匆和机场广播催促登机,但Janet的声音,永远是平和安定的。
“所以你看,律师其实有很多种,有诉讼律师也有非诉律师,有业务型律师也有技术型律师,也不是都很会侃侃而谈,我就不是一个很能说的人。”
01
学法律,能干的很多
—
2023年是Janet从业第15年,小时候她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律师。
“我老家是农村的,身边所有的亲戚都说,农村出身想站住脚,稳定挣钱,一个是做老师,一个是医生。”
一番阴错阳差,考进了医学院的她,被调剂到了一个新的专业:医事法律。
今天,文科生在面临大学选择专业时,法律绝对是炙手可热的TOP3。
学法律,不仅能够当律师,还能够在企业主管法律事务(in-house),参加公务员考试报考法院、检察院,以及接受法律专业毕业生报考的公务员岗位。除此之外,各类企业的人事、一般性事务工作也都需要一些法律人。
在很多父母眼中,律师是一个体面,能挣钱,而且学了各种法律法规,不太可能吃亏上当的好工作。
但20年前,Janet还没有搞懂,自己学的法律到底是什么,她跟同宿舍的小伙伴们凑钱买了台电脑,在那个靠碟片看看电影的时代,从老师手上、校内网、光碟店找到很多“法律题材大片”,包括很多欧美大片,看着看着,Janet渐渐感到,学法律,好像是可以帮助到别人的。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对个人生活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是我需要有那么一点价值感和使命感,我很想要真正能够帮助到别人。每年也希望有机会去做一些义务法律援助,不求回报那种事,让自己心安”。
真的能帮助到别人,让自己心安——这样的择业条件,我好像很久没有听到了。
“真的当了律师以后呢?”我问,“你真的感觉到,学法律帮助到别人了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有帮助的,比如能看到并陪着我服务过的公司一路成长起来,帮助他们少踩一些坑。”Janet回答。
法律专业毕业生,要想当律师,必须要通过司法考试(当法官、检察官也要):最近在社交网络大红的罗翔老师,就是一位“司法考试培训”领域的超级名师。
司法考试最出名的难点是“题量大”、“考点分布广”,总共涉及十四部法典,要考好几天,按照我们普通人的阅读速度,有可能看完题目都够呛,很多毕业生可能都在律所当助理了,还没考过,需要继续考证,当然了,考不上只是无法做出庭律师、法官、检察官,还是可以做其他法律类工作的。
再回头单说律师这一行吧,毕业了,也通过司法考试了,那就会找一家律师事务所,找一位“师傅”开始实习+当助理的生涯。
图源网络
最初Janet认为自己不善社交,不算“会说话,会来事儿”的人,所以既没有想要当法官、检察官,也没有直奔着律师去,她先进了保险公司,从事核保、核赔这样“更偏技术类”的工作。
后来她搬家了,15年前的苏州保险行业薪资比一线城市低不少,犹豫思考了一段时间后,Janet选择进入了一家律师事务所,遇到了一位好师傅,开始了自己专注于民商法领域的工作生涯。
“不太会说话”也能当律师么?
大致上,律师的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
诉讼——也就是打官司时出现在法庭或仲裁庭上的律师;
非诉——除诉讼之外的法律业务。有些律师以诉讼业务为主,有些律师以非诉业务为主,甚至整个执业生涯都不会出现在法庭/仲裁庭上;
大家印象中的律师,可能就只有“诉讼律师”,就必须在法庭/仲裁庭上靠雄辩的口才赢得胜利,这其实也属于影视剧造出来的“刻板印象”。
实际上,即便是诉讼律师,真正开庭也只是工作的一小部分。
首先要“能接到案子”,很多律师都需要自己“做销售,找客户”。顶尖大所也有自己要争取的客户,律师本人更需要在当地或者某个细分领域慢慢积累资源了。
等到真接到一个案件,律师可能有大量时间都在处理案头工作,跟当事人、跟法官、跟案件的相关各方去做各种各样的沟通,查看证据资料、筛选组织证据,做各种法律检索,帮助当事人确定诉讼策略,起草起诉状、答辩状、质证意见、代理词等等。
这些庭前、庭后工作都是律师履行职责所必须做的功课。参与庭审本身,只是整个代理工作的一个环节而已。
说到沟通和提供法律建议/意见,还想提一句,有时收到客户的咨询,客户可能觉得,我只是问了一个小问题,你的回复也仅有两句话,为什么需要那么久?
其实,有时律师的回复看上去只有两句话,但这两句话是经过了两三个小时的检索,查阅能找到的全部关联法条、司法裁判案例甚至法律理论后才能够给出的。
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就需要律师们“组队打怪”,所以一个新人律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其实就是找到一个团队,并且在团队中找到自己位置的过程。
就算你的特长不是口才,也不是销售拉客户,而是踏踏实实找资料,或者逻辑清楚能够精准地找对法条和切入口,那都能成为团队的重要力量——所以,学法律和当律师,口才好是加分项,但不是必须的。
非诉律师的业务范围现在越来越广,除去传统的法律顾问、法律咨询、证券业务等等,还有劳动、进出口、税务、数据、环保、安全、知识产权等各个领域的合规审查、并购重组及破产等等。
越是发达的商业社会,各类商业活动越是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去保证合法性,那就会需要很多有细分专长的律师。
“我过去在银行相关的金融领域、建设工程、商标领域做的比较多,现在的业务范围主要是证券相关的金融领域、公司和建设工程方向。”
哇塞,我说,这一听都是挣大钱的活啊!
Janet笑了:“首先这个职业细分领域并不是我自己选的,而是我进了事务所,带我的师傅就是这个专业领域,我也就跟着做下来;
但其实,无论是合伙人还是执业律师,业务范围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次,即便你服务的这些领域的客户们是挣大钱的,我们律师提供的是专业服务,也未必能挣到多少钱。”
02
挣大钱 & 顾家带娃
—
律师到底能不能挣大钱呢?
“当律师,确实有挣大钱的可能性。”Janet说,“有一些律师,可以挣很多钱,甚至是一个案件,就能拿到百万以上的律师费;相比之下,考了公务员,当了法官和检察官,那就按照铁饭碗的标准,拿固定收入。”
当然,在任何行业,挣大钱的都是极少数人,以Janet所在的苏州为例,她依稀记得一两年前看到过一个统计数据,虽然苏州律师年人均创收有五六十万,但青年律师有半数以上的平均月薪也就是一万多。
那是不是在大城市,进了大型外资事务所,或者“红圈所”(国内8大顶尖律所),才能挣到大钱呢?
Janet说,还真不一定,作为一个新人毕业生,一下子就进了顶尖的红圈所,当然起薪会相对高一些,如果是普通事务所,甚至二三线城市的小所,那刚刚入行的新人,收入是比较低的,薪水刚够交合租的房费,生活费还得父母继续支援一两年,是常有的事情。
起步阶段,确实红圈所、头部大所收入高些,相对的,工作强度也高得多,竞争非常激烈,后面晋升的压力也非常大。
而有一些小一点的事务所,甚至是二三线城市的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或者律师个人可能在当地的某个行业,某个细分领域,拥有很好很丰富的资源——也就是有源源不断的客户,那日子可能过得非常滋润,压力不大,钱一点不少挣。
“这么神奇啊!”我忍不住问,“光看规模大小,还看不出来哪个律所最挣钱,那刚毕业的孩子们怎么选呢?”
“有个人选择的因素,也有其它因素”,Janet说,“对有志于从事律师行业的毕业生来讲,如果毕业于优秀法律院校且个人比较优秀、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那么毕业后能够进入头部大所或外资所历练,是不错的选择。”
“但能够进入这些所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毕业生。对于大部分准备做律师或基于各种原因进入律师行业的毕业生来讲,都是在中小型律所开始执业的”。
本质上是看“师傅”,有一定运气的成分,律师这个行业虽然并没有公开的拜师收徒习俗,但“人带人”是确实存在的;
随着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的律师和律所,可能就在某些细分领域,长年经营积累,相当于创出了品牌,做出了口碑,客户资源也会一点点积累下来。
所以跟了什么样的师傅,可能比表面上你进了什么样的律所,是不是顶尖大所,是不是红圈所,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更大。
“还有一条你肯定没想到,我身边有一些女性选择做律师,是因为不用在意挣多少钱,但是时间自由,能照顾家,照顾孩子。”
律师算是半个“自由职业”,除了最初做新人,当助理那几年需要天天出勤,随着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的提高,资历越高,就越能自由的安排时间(越大越顶尖的律所相对可能越忙)。
啊?电视剧里的律师们不都忙死了么,不下班,不回家,不睡觉……
“这么说吧,在某些特殊阶段,该顶住就必须顶住,比如家里娃病了,但事先已经收到了传票,那这个庭该开还是必须得开,没有地方可以给你请假的。
但是除此之外,除非你是授薪律师,否则时间相对还是可以自由安排的。尤其是,如果你对金钱的欲望不是特别强烈的话”。Janet接着给我科普。
经常在路上的Janet👇🏻
尤其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也越来越纷繁复杂,律师们早就不“单打独斗”而是“团队作战”了。
比如她本人,并不是口才了得,滔滔不绝那种类型,那就不主打“拉客户、招揽生意”而是更踏实认真,擅长搞定“技术部分”。
“就是别人拉来的活,你踏踏实实帮忙干呗。”虽然只是第一次通话,我也深深感觉到,Janet就是那种,能帮助团队把每个活都干好,干踏实的人。
“对。”她很爽快的说,“你为人不错,做事不错,大家觉得愿意和你合作,那你也能有不错的收入”。
“这一两年我至少看见5、6个电视剧,都是演律师的。一会儿秦岚演,一会儿杨幂演,一会儿郭麒麟演,那电视剧里面演的律师职业生活,靠谱么?”我问。
当然有真实的部分,也有夸张演绎出来的地方。
影视剧的律师,大多就是在法庭上辩论,唇枪舌剑,好像真的是靠一张嘴厉害,就能匡扶正义,其实我们国家现在民事案件的审判公开做得很好。
可以在“中国庭审公开网”上看到各地、各法院的庭审直播以及直播回顾,甚至一些检索平台支持按律师姓名查找庭审视频。
真正看了这些庭审纪实,大家可能会发现,律师真不是靠辩论口才来赢一场官司的。
更多的是靠“逻辑策略”,组织一个案件时,用怎样的角度切入,具体来说,这个争议点,到底归哪条法律来管,不同的律师可能切入点不同,解释方向不同,那案件的走向就会完全不同。
“电视剧里还有专门为坏人做事的律师,坏人只要花钱,就有律师帮他逃脱法律的制裁,现实里也真是这样么?”我抱着一颗八卦的心追问。
“律师,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去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Janet回答。
律师唯一的准绳是法律,往往不是老百姓直觉的“正义”,有很多时候,看上去的弱者没有得到保护,老百姓心里最简单的“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种正义,并没有实现。
“正义”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很难去界定,对某个人是正义的事,可能换个角度又会损伤了整体的法律制度,导致更多“不正义”的结果。
可以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个60岁已领取退休金的老人,在某个商场找了一份当夜班保安的工作,有一天下班路上受了伤,家人认为是“工伤”,要求商场赔偿。
在我们普通的情感中,觉得老人很可怜,也确实是为了去上班才受伤的,商场那么强势,挣那么多钱,赔偿老人不是应该的么,这好像才是正义。
但根据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就不再属于劳动法律法规意义上的“劳动者”,也就是说,达到退休年龄的人,是没有办法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单位无法为他购买工伤保险,也就不能将这样的事故认定为“工伤”,无法按照工伤的标准来赔偿。
为什么老人是“弱者”,法律却没有保护他呢?
换个角度来思考,超过60的人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一定是下降的,如果跟年轻人一样,都要签劳动合同购买五险一金,或者单位没法为该类老人购买工伤保险以转移自己的用工风险但又要承担责任,那很可能就更没有企业愿意雇佣“老人”。
反而是按照“打零工”这种方式,用人成本下降了,全国可能就有几百万身体条件允许、又有工作需求的“老人”,能再找到一份工作,挣到一份薪水。
当然,律师工作的准绳不是“正义”,但我国法治建设的方向,一定是不断向着“公平正义”前进的。比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上面提到的退休年龄可能会不断地修正。
现行法律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完美的,但律师们必须以现行法律为准绳,在现行法律的框架中,去为自己的代理人争取尽可能多的权益。
大J叨叨叨
去年临时起意,想要自己的方式做个“职业启蒙”的栏目,没想到我们已经采访完了23个人了。
每次头条大家都看得热热闹闹,而我每次又都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不要忽略推送的第二条啊,那是专门写给孩子们听的职业故事。
如果你想看更多职业介绍,可以点击文章开头#大J职介所,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职业,欢迎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和我们联系。
对了,我们从西藏林芝回来了。7、8月份是雨季,大部分时间都是雾蒙蒙的,当地人说可以看到雪山是相当幸运的。
我们竟然看到了好几天,所以想把这份幸运和你们分享。并不大愿,但求你我平安喜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