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啊,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
对于每一位女性而言,“成为母亲”这件事,就像做一道「人生计算题」。
生产之前,倪诗对于“成为母亲”这件事,并没有具体概念。
结婚第三年,她和丈夫觉得可以进入人生下一阶段,于是决定备孕与怀孕,在孩子出生前,倪诗曾听已为人母的好友说过,母乳的营养充足且均衡,能够促进婴儿脑部发育以及消化吸收,对于孩子而言是“最好的礼物”。
然而,作为一名高三班主任,倪诗的孕晚期恰好与她班级学生冲刺高考的时间重合。
那段时间,一面是工作强度与压力倍增,一面则是孕晚期带来的腰痛以及连续起夜,倪诗总是睡眠不足。
那时她就决定,等孩子出生后,如果哺乳太疼或者母乳太少,那就算了:“没必要一定要母乳喂养,睡好觉最重要”。
然而孩子来到后,一切都变了。
在看到自己那个皱巴巴且哭声响亮的孩子的瞬间,倪诗感到身体里的某个开关像被突然打开了。
她对丈夫说:“我要母乳,我一定要母乳。”
倪诗说:“就像某种天性突然迸发,让我只想给孩子最好的。”
开始母乳喂养后,倪诗清晰地感到自己和女儿建立了更亲密的连结,每次看到女儿躺在自己怀里闭着眼睛吮吸时,倪诗常会感到难以替代的幸福——
“她需要我,也会更黏我,在喝奶的时候会一直看着我,就算使用奶瓶喂奶,女儿也只要我喂”。
产假结束后,倪诗重新回到学校,因为无法再像产假里一样陪伴在孩子身边,倪诗开启了吸奶与背奶日常。
每天,她都会背着一个奶包,里面放置着吸奶器、储奶袋以及用来标记日期的马克笔,工作间隙,她通常要进行两到三次吸奶,每次时长都在30分钟左右。
因为学校没有冰箱,倪诗还要带着一个便携冷藏箱,将吸出来的奶水先储存在箱里,等到下班后再带回家中,供女儿第二天使用。
她将这一过程形容为“甜蜜的负担”:“虽然有些麻烦,但想到女儿稚嫩的笑脸,就觉得这些辛苦都微不足道。”
最近,倪诗和丈夫有了要二胎的计划,和第一胎不同,这一次倪诗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一定要母乳喂养。
她说:“这是我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
成为妈妈后,倪诗常会想起,年幼时母亲总说的一句话:“有些事情,你成为妈妈就懂了”。
而如今,倪诗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以及重量。
和倪诗的“体验派”不同,同样是新手妈妈,于婷则是计划派。
比如,在决定备孕前半年,于婷便买来成套的育儿书籍,从备孕时服用的叶酸,孕期如何进行胎教,再到新手妈妈注意事项……
于婷在电脑里敲下十几个文档,缜密地计划着整个怀孕周期。那时她并未想到,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日后会成为一位职业母婴达人。
关于孩子的喂养问题,在怀孕初期,于婷就作出了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母乳亲喂”——
一是因为母乳是婴儿成长中,最自然、安全且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婴儿成长所需的营养和抗体,在帮助婴儿成长的同时,还能够预防疾病。
另一个原因则是,母乳喂养更加方便,且对于母亲的身体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然而,令于婷没想到的是,在整个孕期都十分顺利的她,却在被推出产房之后,迎来了“失控时刻”。
纵使在生产之前,于婷就已做好心理建设,但当奶水少、堵奶等状况轮番出现在哺乳期时,于婷迷茫了。
但好在,于婷从不是轻易向问题妥协的人。
为了寻找解法,于婷开始阅读专业学术文章,渐渐的,她对于母乳喂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掌握了许多应对方法。
与此同时,偶尔她还会在自己加入的母婴聊天群里,帮助许多新手妈妈解决母乳喂养出现的问题,并向她们推荐一些相关科普书籍与文章。
因为解答的条理清晰且有依据,有妈妈建议于婷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的育婴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以此为契机,于婷建立了自己的母婴账号,以短视频的形式分享母乳喂养经验。
在账号的评论区,每天都有许多新手妈妈向她提问。每当这时,于婷总会耐心回复,她说:“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助妈妈们少走一些弯路。”
如今,于婷的账号已有4万多粉丝。在她看来,“成为母亲”这件事,不仅联结了母亲与孩子,同样也联结起了每一个成为母亲的人。
如果倪诗与于婷的故事,是这个时代下“成为母亲”的一个切片,那接下来的这群人,则为这些母亲与孩子,带来了一份守候。
2011年,司徒文佑成为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的一名科研工作者。
长期投身营养科学研究的他希望将自己的知识,转化成更高品质的产品送到孩子们的手中,为中国母乳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院长司徒文佑(中间)
彼时,在国内乳业,婴幼儿奶粉行业早已成为重要分支,但大多数乳品企业在这一分支的科研水平,并没有取得太大优势与突破性进展。
很多国内婴幼儿奶粉的配方,都是根据欧美母乳研究数据得来的。
司徒文佑说:“因为母乳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会受到不同人种、地域、饮食习惯以及喂养阶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也正因如此,如果要想提供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必须要进行自己的母乳研究。”
而入职伊利之后,司徒文佑发现,早在2003年,伊利的科研工作者们,就开始进行中国母乳研究以及母乳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而在这些数据库背后,是一名又一名母乳采集员,花费数十年前往中国各地,跋山涉水收集来的结果。
如同一座不断被筑起的高楼,作为伊利第一代母乳采集员的郝万清,见证了这个拔地而起的过程。
从2003年起,每年,郝万清都会有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在路上”。每次进行母乳采集时,她总会拎着两个大大的冷藏箱,去往全国各地。
过程并不轻松。有时是因为采集地相对落后偏远,交通不便,需要搭乘摩托车才能到达;
有时则是因为“理解”——很多母亲在接到采集邀请后,第一反应是拒绝:“我的母乳是要喂孩子的”“定时采集会不会影响我的奶量”……
但郝万清却从不气馁,为了让采集更为顺畅,在采集过程中,她常常会根据研究经验,给产妇一些饮食上的建议,为她们提供帮助。
伊利母乳采集员郝万清
在伊利,像郝万清这样的母乳采集员,还有许多。如同一块不断扩大的版图,伊利的母乳采集员们横跨整个中国,前往56个市/县,收集健康妈妈的母乳作为样本。
纵使母乳采集工作并不简单,但在司徒文佑看来,一切却是必要且无法略过的:
“或许有更投机取巧的方法,但食品科学研究,靠的就是点滴积累,不这样做的话,我们怎么对得起消费者。”
如果将“母乳喂养”形容为一条纽带,那么除了母亲,没有人能够具体感受到,这条纽带的力量。
在这条纽带上,传输的不仅是母乳的营养,母婴之间独特的交流,同时还有母爱的力量、孩子的依赖,以及一个女性对于“母亲”二字的理解。
然而,在母乳喂养这件事上,并不是所有母亲都能实现。
有的妈妈可能遇到因身体原因暂时无法实现母乳喂养、宝宝乳头混淆拒绝乳房亲喂、公共场所哺乳困境等喂养难题,而倡导母乳喂养,深耕母乳研究,帮助更多中国宝宝健康成长,是伊利金领冠长久以来的宗旨。
2022年8月1日,第31个“世界母乳喂养周”开启,其主题是“母乳喂养促进,健康教育先行”。
作为长久以来倡导保护、促进和支持科学母乳喂养的金领冠,也希望在此节点,让社会与公众对母乳喂养拥有正确的认识。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金领冠将会继续坚持中国母乳研究,探索更多母乳奥秘,并成为每一位母亲身边的“陪伴者”,为她们的努力提供一份支持。
母乳是母亲送给孩子第一份特别的礼物,而每份母乳,都足够珍贵,且有力量。
注:*5项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80013841.3、专利号:ZL201510291739.7、专利号:ZL200810241156.3、专利号:ZL201510300587.2、专利号:ZL201510290842.X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