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未来又会走向怎样的未来
翻开这本书,人类的过去就有如一幅由远及近的画卷,一幕幕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这里有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嬗变,有帝国的更迭,宗教的扩散;
有对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运的宏观思考,也有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的详细介绍;
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辩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灾难的渊源……
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变革的忧虑与警示。
媒体人梁文道先生曾说:“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就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的书。——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享誉世界近50年的力作:《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全球通史》是全球史潮流的一部奠基性的杰作,被称为“经典中的经典”。它最初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它的杰出,问世以来,赞誉如潮,一直畅销不衰,不断再版,不仅为英语国家读者所喜欢,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如今,它已经是一部风靡全球的全球史经典了。
有人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与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等并列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可见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我国的读者对它当然也不陌生。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它就一直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教学的首要参考教材之一,并且对我国高校世界史教材的编写,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7版修订版《全球通史》,在2017年6月,已经第75次印刷,其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所以,考不上北大没关系,我们还有好书可读。
失落的时候,走投无路的时候,可以在心里重温台湾作家王鼎钧的话:
没有好的家世(不要紧),只要有好的学校;
没有好的学校(不要紧),只要有好的老师;
没有好的老师(不要紧),只要有上进的志气!
系统的历史框架结构
如果您一直对于历史比较感兴趣,但总感觉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零零碎碎的,不成系统,那么,您可以读读《全球通史》。
我们所选择的版本,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7版修订版,这是《全球通史》的最新版本,也是最后版本。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研究成果,新增了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使得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
全书分为8个部分,共44个章节,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把史前人类社会到21世纪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斯塔夫里阿诺斯着眼于全球,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正如书中序言所说:
翻开这本书,人类的过去就有如一幅由远及近的画卷,一幕幕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里有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嬗变,有帝国的更迭,宗教的扩散;
有对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运的宏观思考,也有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的详细介绍;
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诅咒”还是“福音”的辩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灾难的渊源......
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变革的忧虑与警示。
新世界需要新史学
我们刚刚提到说,《全球通史》是在1970年初版问世的,但是我们今天推荐的,已经是第7版了!为什么第1版问世才几十年,就又要出版面向21世纪的新版本呢?
对于这个问题,作者的答案是:新世界需要新史学。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样解释道:
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
《全球通史》分为上下两册,全书共833页。阅读这本书,对人的体力、毅力和耐力都是巨大的挑战。但通观全书,读者就会发现,《全球通史》虽是史书,却不是那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读者的历史学作品,而是心平静气,娓娓道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随时把历史上的重大变故,与当今世界的现状联系在一起,提醒读者认清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与历史的内在联系。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全书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这样,阅读历史就成了一种乐趣,成了一个对历史和现实两个世界产生疑问,同时又不断探寻答案的过程。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阅读了《全球通史》的上卷后曾撰文指出,尽管上卷结束于1500年,但却给他强烈的现实感:
它是一种思想武器,可以用来医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机;它有助于人们理解未来——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
关于《全球通史》所具有的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深刻的现实感所能给予读者的启发,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刘德斌教授说得更为“走心”。他在第7版推荐序中这样写道:
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进入《全球通史》的意境之后就会发现:
你不仅在阅读历史,而且也在了解现实;
你不仅在与过去沟通,也在与现实对话。
可以肯定,当你阅读了《全球通史》之后,会对我们生活其中的当今世界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会对这个世界的走向有一个自己的判定。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更可知现在何以成为现在,未来又会走向怎样的未来。
在熙熙攘攘的现代社会,历史这门学问,冷清而遥远,从大学生选择专业时的方向就看得出来。——“学历史有什么用?”很多人这么问。
作家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里提到,他的大学数学老师对他们说,我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许一生都用不到,但我还是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王小波为此深深地感动了。
北京大学历史系的阎步克教授也为此而感动,他说:
别把历史学习看成就业求职的培训。史学提供一种特有的训练,我们从一些看似枯燥艰涩的东西开始,逐渐去领会一种学术的境界,去掌握一种求真的技能,去积累一种贯通今古的智慧,去培养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理性和良知的训练,才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东西。
这也是我们推荐大家阅读《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的初衷之一。
人类现在正在“被迫地”致力于找到避免成为“经济动物”的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正致力于寻找一个“伦理指南针”来引导技术的发展。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所遭遇的最大挑战。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利用其超群的智力主宰了环境,从而获得了他在地球上的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这一地位的获得,以及随之而来的遍布世界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人类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一挑战要求他从聪明的灵长类转化为明智的人类——即从聪明转变为明智。
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实验和革新,而当今遍布全球的变革,则见证了这种革新的广度和重要性。
在这个沉疴遍地狼烟四起的世界,能够活出时代的矛盾,将所有的毒药转化成养料,并孜孜不倦地追求自我的心灵建设与知识视野更新的人,就是一种真正的青春状态。
21世纪在拥有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危险。虽然历史学家没有魔法师的水晶球,不能够准确地预知将来,但是他们能够基本确定地预测到,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拥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纪。
这在变化节奏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
至于这些可能性中的哪些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本书的读者,大家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所作所为将是有决定意义的。
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
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
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风格前后一贯,令您在颇具历史韵律的行文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温馨提示:添加客服小哞微信mr_moo123,咨询商品和订单详情。推品推荐、商务合作,请添加Shidaizoe微信。下单添加公众号“老牛的每周推送”可随时随地了解订单状态,让您做到购物全程无忧。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