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杀死一只知更鸟 | 文化战争纵横谈之二
本文系作者原创,授权“美国华人杂谈”独家发布。转载需征求许可,规范署名(公号名/ID/作者),违者必究
由于上周发生的情况,我们鼓励大家使用网站justicepatch.org查看更多内容,为防失联,请通过邮件订阅网站。
本篇接着谈美国的文化战争(往期阅读:那些年,一个华人移民作家的美国文化战争)。缔造种族与文化多元的合众国,是文明史前所未见的创举,要有宽广博大的文化包容襟怀。在这方面,堪称人类先驱的美国很了不起,却并不代表已经做得很好,过去种族问题没少给美国蒙耻,哪怕到了21世纪,也未能摆脱沉重往事的阴影。
然而这个国家伟大也在于它的立国精神,宪法是庄严承诺。哪怕立宪时这些承诺并不荫佑某些族群(比如黑奴),但美国生命之树枝叶繁茂,叶脉如同掌纹命运线,看去紊乱,却不懈蜿蜒生长。当下美国正处于倒退中,不幸的是,这个混沌期不会很短,十年廿年熬过去,基本上这代人就在岐见纷争中耗尽了。然而长远来看,这个国家依然循着螺旋式轨迹向前走。
黑雪公主的省思
我初来美国时看过几部描写黑人的低成本电影,主角都是非裔,影院通常安排在小放映厅。刻画黑人的主流电影也有,1989年《光荣战役》,打造了丹佐·华盛顿、摩根·弗里曼等顶级非裔明星,但它的故事主轴是白人军官率领黑人战士勇敢战斗。1990年西部片《与狼共舞》有意重建国家叙事话语结构,正面描写苏族印第安人,但价值判断仍是白人视界和白人自省。在彼时,这两部电影已是翩然飞来的春燕。
时代页面一再刷新,国家叙事关于少数族裔的空白不断被填补,主流影视少数族裔面孔越来越多。这种变迁难免带来不适感,看费雯丽、英格丽·褒曼、伊丽莎白·泰勒、奥黛丽·赫本、克拉克·盖博、格里高利·派克、马龙·白兰度……长大的一代,这些面孔就是女神男神象征。哪怕是长着有不同面孔的移民,也被这种既定审美趣向所统治。记得有新移民说过初来乍到的困惑,他此前以为美国是白人国家,怎么打开电视,尽是五颜六色的面孔?
确实,多元文化进入主流并握有话语权,是近几十年的事。美国新世代对此审美流变完全接受,老派长者或有点抵触,也很快习惯。毕竟这五色光谱就是社会棱镜的真实映射。我儿子就在不同肤色的孩子群里成长,种族多元就像呼吸空气一样的存在。如今儿子早已走上社会,我看他推特照片曾问:你和华人交往很少?他答:有亚裔朋友,但没问过人家是哪里人。在儿子眼中大家都是美国人。
九十年代初在普林斯顿,儿子年纪还小,却已给父母“启蒙”。平时我说起公寓小区某人某事,常用那个“保加利亚孩子”、那家“印度人”、那个“墨西哥大叔”怎样怎样。儿子大觉碍耳,他和保加利亚移民小克里斯是好友,便抗议:“你们怎么这样说话?人家有名字,他叫克里斯!”我却觉得在中文表达里用族裔标记更简易,辨识度高,说英文名字还要想一下是谁。此为初代移民的语言困窘,亦有自身陋习。在我的文化背景里,国族、地域、集体的意义都比个体重要,这会深刻影响人的思维和话语系统。
然而,美国已接受的事物,大洋彼岸追看盗版大片和美剧的影迷却很不爽。他们对银幕荧屏面孔的多元化啧有烦言,斥之为“政治正确”病症,要挺身捍卫西方价值,包括他们喜闻乐见的审美范式,为古人担忧变成为洋人担忧。美国主流影视即便多了亚裔面孔,他们也不开心,只缘“五官不正”,不符合他们关于美的定义。更有甚者,白雪公主居然有了黑人版,彻底颠覆和撕碎了他们昔时的童真想像!
念及中国打开国门之初,连续举办美国、英国、日本电影周,一些脍炙人口的外片台词和插曲成了一辈人的记忆。他们或许不记得当时反对放映这些电影的声音非常强烈,比如指电影《望乡》毒害下一代玉洁冰清的心灵,以致报纸展开讨论来开导这些遗老遗少。没想到,以邓丽君、喇叭裤、迪斯科、拎着立体声录音机满街跑为代际徽记的后生,渐又老成了他们曾讽刺嘲笑的那辈人。
反观美国,文化战争的摇旗呐喊者针对的是其他社会话题。至于黑皮肤白雪公主,孩子们坦然接受,白人家长对此新形象亦无异议。须知在种族隔离年代,黑白孩子就读不同学校,非裔学童觉得自己是“次等品”;不同种族使用各自的公共饮水器,非裔孩子都有过童年猜想,“白人喝的水是不是味道更好?”同样,非裔孩子读童话白雪公主,会产生黑女孩当不了公主的心理暗示,这对是儿童成长是永久伤害。
美国擂响价值之争战鼓的斗士,不会纠缠白雪还是黑雪公主这类细微末节。他们关注的热点同样是学校,却是更宏大的主题。比如保守主义认为,进步主义在课堂讲美国殖民时期对原住民的剥夺,以及黑暗蓄奴史,是教导孩子仇恨自己的国家和历史。
说不得,不许说,这种话语我听来很耳熟。环顾天下,漂白负面记忆的教科书何止一家?任何国家都有不光彩的历史,直面其非抑或掩盖粉饰,正是文明分野。在国家碑林刻上昔日污痕,要比记录民族荣光更能警策后人奋进。这是深刻哲理,但即使智识者也未必能过这道坎。
知更鸟之死
当然,另一边也没闲着,激进的“取消文化”攻伐无度,到处“破四旧立四新”。左右两边都争相设立言论与学术的路障,记得《飘》被亚马逊下架,一时溅起文化保守主义者的集体愤怒。不少远方朋友虽身处彼岸,也义愤填膺地赶这趟浑水。不管有无读过原著,毕竟《飘》之盛名如雷贯耳,是可忍孰不可忍!
却须说明,电影《乱世佳人》并未被波及,只缘该片已将原著的敏感内容基本洗白。即使是小说《飘》,也只是暂时下架,补充时代背景注释和阅读指引之后再重新上架。但这已成了文化战争一发信号弹,引致群情汹汹,炮声隆隆。
再观南方红州之禁书热情不遑多让,学校图书馆奉指令下架一批书籍,多涉及同性恋和跨性别题材。相信华人家长大多对此衷心赞成,但他们不知道,南方多个州“清除精神污染”,居然把文学名著《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也剔除出学校教科书。
介绍一下,这是女作家哈波·李(Nelle Harper Lee)创作的小说,此书以六岁女孩的视角叙述南方一宗强暴事件,这是1936年发生哈波·李家乡的真实故事。作家在小说中揭示美国种族歧视与司法不公,笔法充满人性温暖。简单介绍一下故事线索——叙述主角女孩史考特的父亲是正直的律师,他为被诬陷强奸白人女性的黑人辩护,力证原告方白人父女撒谎,但黑人依然判罪收监,后越狱被枪杀,这是“知更鸟”的象征。小说另一深意象是鬼影般的隐形人,他被家人和整个小镇视为疯子怪物而幽囚起来,但有时他会偷偷出来游荡,既成了小镇的惊悚传说,也成了孩子想像力的源泉。
此书的内在力量在于人性之启蒙与绽放,史考特和哥哥吉姆还有玩伴迪尔混入法庭旁听席,目睹判案过程,成人世界的扭曲和冷酷让孩子心碎。那个迪尔是弃儿,见到被定罪的黑人原来比他更低贱更不幸,竟放声大哭。史考特和哥哥吉姆受到原告醉鬼父亲的袭击,那个影子传说中的疯子突然现身救了这对兄妹。是非美丑善恶原来是另一个样子。读毕此书发觉,孩子们在故事结束那一瞬间都长大了。
《杀死一只知更鸟》被评论界誉为富于道德勇气和同理心的一部杰作。此书被列为美国初中英文课必读的老三篇,另外两本是《人鼠之间》和《蝇王》。而《杀死一只知更鸟》影响力更大,尤其对青少年,这是开启爱心与良知的钥匙。
美国高中英语课必读也有老三篇——莎士比亚的《凯撒之死》、《麦田守望者》、《白鲸》。近年在进步主义浪潮冲刷下,只体现“老、白、男”陈旧价值观的《白鲸》已被淘汰。这本可撩起保守派又一波愤怒,但抗议之声寥落,只缘时下高中生实在不爱读。老实说,令我有点伤感,《白鲸》是我的美国文学入门读物之一,但时代变了,不想变成老朽绊脚石,就只得向前看。
哈波·李的书却跨越几辈人而畅销不衰,美国有此说:读完《杀死一只知更鸟》,初中就可以毕业。哈波·李出生于阿拉巴马州 ,那是深南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州之一。她从小目睹耳闻的种族欺凌事件,并非偶然;她长大后写出这部小说,亦非偶然;多位知名民权活动家都出生于阿拉巴马州,更非偶然。如今一些南方州禁止此书进入公立学校教科书,你认为这是偶然吗?
乱世佳人《飘》往何方
《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是南方乔治亚州人,她和马丁路德·金出生于同一城市亚特兰大,却相隔了30年。另一南方女作家哈波·李和马丁路德·金倒是同代人,只差了两年。《飘》1936年出版,次年获普利策奖,改编成电影《乱世佳人》,获奥斯卡金像奖;《杀死一只知更鸟》1960年出版,同年获普利策奖,1962年改编成同名电影,获奥斯卡金像奖。两位不同辈份的作家没见过面,玛格丽特不到五十岁就被醉驾司机撞伤,不治去世。
写《汤姆叔叔的小屋》(旧译《黑奴吁天录》)的女作家斯托夫人,要比玛格丽特早几乎一个世纪,却是充满人性关怀的废奴主义者。林肯总统曾对她说:这本书引发一场内战。意指斯托夫人小说的废奴思想对美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反观玛格丽特却深情缅怀南方蓄奴制度,其实她并无乡下庄园的真实经历,玛格丽特降生时南北战争已过去半个世纪。她的童年记忆来自祖辈的怀旧口述,长大后她以非凡的文学想象完成了这部小说,情节环环相扣,笔法细腻舒卷,渲染勾画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画卷。
庄园主的幸福生活植根于肥沃南方黑土带,其基础是蓄奴制,驱策黑奴种植棉花是土地主人的聚宝盆。玛格丽特的绝顶才华并不能改写这个事实,她也没打算改写。奴隶主有的较为仁慈,有的则不,但都改变不了奴隶是财产不是人这个事实。
玛格丽特笔端倾注这幅绮丽祥和的图景被战火摧毁的悲情,那是一曲痛入心扉的挽歌。我自己耕耘过文学,觉得作者历史观是否正确,只是评介作品的参数之一。《三国演义》历史观正确吗?《水浒传》对人命杀戮和对女性的态度正确吗?这都无妨入列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我对《飘》的文学定位亦如此,这是一部优秀作品,给后人展开了南方蓄奴时代原生态社会的一卷画轴。
南方多州将《杀死一只知更鸟》踢出学校教科书,理由是书中有强暴描写。这倒不假,此书在学校荐读书单里注明“有一定争议性”。是否将高中英文课必读的《麦田守望者》一起禁掉?该书也写到了嫖妓。相信不少华人为孩子的身心健康会赞成此举——虽然他们多半没有读过原著。
问题就来了,强暴笔触“儿童不宜”,何以讴歌南方叛乱和蓄奴制就“老少咸宜”?前者在学校必读榜上已有“争议性”的指引,依然被禁;缘何《飘》下架重新注释时代背景和加上阅读指引,保守人士就大肆鼓噪?
更要问一句,让青少年了解往昔蓄奴制,知道本国和别国一样,都曾有不光彩的历史,这就是诱导下一代仇恨美国?这种逻辑和语境我耳熟能详,以前实在听够了!
上述几波文化战争,只属“纸上谈兵”,都围绕图书与课本打口水战,举目壕堑纵横,刀光剑影,却堪称美国社会岐见日益极化和锐化的缩影。欲知更深层的文化撕裂,且待下一篇再作分解。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