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蛋,赵丽颖、鹿晗!你好,许巍:我的文化乡愁
这些年来,我经常到网站或路边海报上,看到赵丽颖的名字。
我只知道,这个人是一个电视剧演员。至于她长啥样,演过什么,一直毫无兴趣特地去了解。
前几天,在电脑网页看新闻的时候,突然跳出边框。内容是关于赵丽颖的消息。
于是,忍不住百度搜了搜她的名字。
天哪,竟然在微博上坐拥八千多万粉丝!
再搜一搜她主演的电视剧。
一看介绍和剧照,我就毫无胃口。
那些现代都市剧严重脱离了现实,编得实在太离谱。
比如,平民家庭出生的女主角,被自己打工的公司的女总裁的儿子爱上了,自己却不知道对方是富家子弟。哪天意外知道了,却对对方的家庭背景却毫不动心......
这哪里是什么现实主义影视剧,分明是现代都市童话剧。剧情已经虚假肤浅到够让我反胃了,再看看剧照,几乎全是俊男靓女,一个个都是大长腿、白皮肤......
虽然长得都不错,但是,没有一个让我喜欢的,因为看面孔,看气质,都是毫无人生阅历和精神深度的花瓶,表演造作生硬。
这些剧目只能专门吸引文化程度低、年华逐渐老去、配偶不再爱自己的中年人,以及阅历不够、精神空洞、思想匮乏的年轻人观看,专供他们做白日梦用。
每次,看到赵丽颖、鹿晗、关晓彤、范丞丞、黄明昊、蔡徐坤.......这些名字,我就浑身发毛。
现在的影视界怎么变得这样了?实力派都去哪里了?
我真的非常怀念八九十年代的电视连续剧,比如,《上海一家人》、《情满珠江》、《上海的早餐》、《我爱我家》、《乌龙山剿匪记》、《十六岁的花季》......
那时候,编剧有水平,演员有实力。一部一部的电视连续剧,都好比手动雕凿的工艺品,看了让人感到余味不绝。现在回看,仍然回味无穷。
这几天,尽管刚刚买了新车,却丝毫不想出门。与其顶着酷热出远门凑热闹,不如宅在家里品茶、喝咖啡、看书、追剧。
当然,我追的全部是二三十年前热门的电视剧。
这几天,在追几部香港无线电视1980年代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真恨不得不吃不喝,一口气全部看完。
在80年代那个中国大陆刚刚改革开放,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的时代,香港正处于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的典盛时期。
那个区区六百万人口的弹丸之地,不知道在中国内地制造了多少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
人到中年之后,每次听到一首首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港剧主题曲响起,几滴眼泪经常会情不自禁地从我的记忆深处流淌下来......
思绪继续蔓延,我的记忆飘荡到了台湾。
我已经活到快五十岁的年龄了,然而,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几十年前,十几二十岁的时候,经常哼唱的台湾校园歌曲,竟然还会偶尔突然闯入我的心田,触发我的某根神经,让我忍不住轻轻唱起来......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荷把锄头在肩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呜喔呜喔喔他们唱;还有一支短笛隐约在吹响。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无论是香港电视剧、流行音乐,还是台湾校园歌曲,都承载了中国内地两三代人共同的记忆,如今已成遥远的乡愁。
学历史专业出身的我,不得不接受这种残酷性,因为任何文化潮流的背后,都有独特社会发展阶段做背景和铺垫。网络时代流行的快餐消费,兜不住大多数需要沉淀的文化产品。
不过,让人倍感欣慰的时候,幸亏我们还有许巍。
在俊男靓女们作妖的娱乐舞台上,他还在致力于为我们保留些许深度和内涵。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