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命,真的是空调给的
对今年夏天做一个简单有力的总结,会是:热,好热,怎么会这么热。
据统计,7月15日以来,我国有51个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多地地表温度超过40℃。高温之下,人们想尽办法自救。
浙江金华,一男子与一辆摩托车相撞后倒地,但疑似地面太烫,他迅速起身,捂着胸口小跑到旁边的树荫才躺了下来;江浙沪的一辆电瓶车被停在太阳下,将温度计对准车座,屏幕显示“90.8℃”;重庆,小红书用户@日均三碗饭 奶奶家的鸡被热死了八只,放假回家的她连着喝了一个星期的鸡汤。
在高温下煎蛋、煎牛肉已经不是超出想象的尝试,甚至有人试图通过40℃高温下的石墩子治疗痛经。医生建议,容易烫伤,不宜久坐。
这个夏天,随着高温酷暑一起进入大家视线的,还有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患者身体温度可能超过40℃,严重者会昏迷或者死亡。近日来,我国多地医院接治了热射病患者,浙江和四川出现死亡病例。
放眼全球,我们会发现似乎整个北半球正在被高温侵扰。英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常年温和多雨,夏日气温通常不超过20℃,但今年七月,伦敦希斯罗机场观测到英国历史极端高温,40.2℃。
而在葡萄牙和西班牙,高温已经导致上千人丧生。热浪中,法国多部接连发生山火。
为什么会这么热?高温已经成为某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了吗?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博士刘君言用“黑天鹅”和“灰犀牛”来形容气候的变化,“灰犀牛”进程缓慢,“可能需要一个长的时间来显现”,但极端天气属于“黑天鹅”,“是气候变化对我们现在的社会经济突如其来的一种威胁”。
极端天气为何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可能已经到来的气候危机?请看今天的文章。
对谈:刘君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博士
李朝:生态规划专业博士
来源 | 《气候告急!关于气候危机的20次讨论》
(文字经删减编辑)
01.
这一波高温到底怎么回事?
看理想:这次的高温大概已经持续了多长时间呢?
李朝:我们这一轮的高温大概从今年6月初开始,南方部分地区已经有持续一个多月的高温天气了。根据气象局的预警,35 摄氏度以上会发布黄色预警,37摄氏度是橙色,最近出现的40摄氏度就是红色预警。
看理想:这个是根据不同气温对人体的影响来划分的吗?还是说它是一个客观的标准?
刘君言:国家气象局现在发布的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数值,就是它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划定高温的不同等级。那我们同时也看到,其实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注意到人体感知到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即便可能是在同样温度的情况下,人体受到的健康风险也不一样,所以它们会有酷热指数(一种综合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热指标)或者湿球温度(是指对一块空气进行加湿,其饱和时所达到的温度)等多元的复合性温度指标。
看理想:这一波的高温还会持续多久?
李朝:根据现在气象局发布的一些预报信息,应该是至少会到8月上旬。
看理想:气象局预测高温天气的依据是什么?和这次高温天气形成的原因有关吗?
刘君言:其实这一波高温的形成,从普遍的气象方面解读,是由于异常偏强的大气环流造成的。中国的夏季本身会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在这个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空气会比较干燥炎热。同时整个伊朗高原上面又形成了一个高压系统,这两个高压系统一个往东走,一个往西走,连成了片,笼罩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上空,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大面积的、极端的高温情况。
其实对于未来的预测也是和大气环流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是看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两个高压系统会不会受到一些外部的冲击,比如说有一个冷涡过来或者形成了台风,就有可能带来降水或对流的天气。
另一方面,也看它会不会往别的地方移动。比如说往东退或者往南、往北,其实都有可能对高温的阈值以及它的覆盖区域造成不同影响。
看理想:刚才说高压带现在笼罩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但为什么感觉整个北半球都陷入了高温的天气当中呢?
李朝:因为高压带覆盖的范围是比较广的,现在这几个高压带已经连成一片了,其实就是在全球已经形成了一个环状的高压带,环上位置对应的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这种高温的天气。
刘君言:今年这一场覆盖整个北半球的高温热浪天气,还有很多有待解读的地方,一些科学家在说它是不是和西风带有关系,也有人在想和印度洋的洋流有没有关系等等。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场高温确实是超出预料的高,也是超出预料的覆盖面积之强。
看理想:过去有发生过这种副热带高压连成一片,造成大规模极端高温的事件吗?
刘君言:我们还没有关注相关的研究记录。但今年这种极端热天气,全球的科学家已经开始非常警醒了。虽然今年4月份发布的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已经一再地重申极端高温天气会在未来成为一个更加显著的趋势。
之前可能5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天气,现在有可能变成了10年一遇。如果还不再尽快遏制全球温升的话,就有可能每年都会遇到极端高温。可以想见对这类事件的影响以及对它的预测的研究,未来会越来越多。
02.
为什么天气预报总是不准?
刘君言:其实去年(2021年)真的是一个年景特别不好的年份,也是在去年我们开始注意到全球范围内同时在发生各种各样的气象灾害。在郑州暴雨发生的同时,西欧也在经历非常严峻的洪水,而且这一场洪水突破了大家对德国的想象。
此前可能很多人一直觉得整个北欧地区,包括西欧的很多国家,它们的雨洪管理系统是非常好的,德国应该有自己的洪水预警以及一套相应的措施,但是去年那一场暴雨击碎了很多人的信心,洪涝灾害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而且一下子就把他们引以为傲的洪灾应急响应系统给冲垮了。
而在太平洋的另外一端,同时发生的就是高温,而且是史上罕见的一场席卷了加拿大和美国大部分地区的高温热浪,造成了上百人的死亡。这一场高温,第一是它的极端值非常高。通常来说,在加拿大以及美国北部部分地区,夏季还是比较短暂的,气温也相对凉爽,几乎从没遇到过像这样严重的高温热浪的侵袭。
世界气象归因组织的科学家们也对这一场高温做了研究,他们发现,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下,这一场高温热浪发生的概率,比没有气候变化影响发生的概率提高了150倍,也就是我们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一场由气候变化导致的严峻高温热浪。
看理想:我们现在注意到极端天气似乎越来越常见,也意识到极端天气和气候危机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科学没有办法解释的逻辑链条,但基本可以相信气候危机的确导致了极端气候的发生。
我想到回到“气候危机”这个概念上来,为什么现在会更多使用气候危机这个词,以及为什么现在科学家会比较强调极端气候这个概念?
刘君言:我们常常用两个概念来形容气候变化,一个叫做“黑天鹅”,一个叫做“灰犀牛”。“灰犀牛”说的是,气候变化它是一个非常庞大、非常缓慢的巨大威胁,笼罩在我们人类发展之上。但是它的进程是缓慢的,可能需要一个长的时间来显现、来显影。另一个“黑天鹅”事件是说气候的这种突发性,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没有办法准确预测下一场危害什么时候到来。
其实极端天气或者极端气候事件它多数是这样一种“黑天鹅”事件,它是气候变化对我们现在的社会经济突如其来的一种威胁,还不是像“灰犀牛”一样缓慢的变化。
过去我们在讲气候变化的时候,会用到的时间尺度往往会非常长。比如2100年全球的海平面上升会是什么样的?2050年珊瑚或者是海洋里面一些特定的植物,可能会受到海水变暖,或者海水酸化导致的什么影响。我们会考虑平均气温升高1℃是怎么样的,2℃又是怎样,是一个缓慢堆叠的进程。
但是很明显,现在不是线性的。它是非线性的变化,它有可能会在过程中去出现一个极端的事件,从而打破过去所有的应对经验。
现在我们更关注的是气候对整个人类社会经济造成的灾害性影响,过去20年发生的极端性灾害,比我们过去四五十年、五六十年有气象记录的都要多。这种灾害恰恰是一个警钟,提醒我们气候变化是一个正在眼前发生的巨大危机,而不是一个未来缓慢进展的无伤大雅的变化。这个时间尺度一下子就把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拉回到现在,对当下、对自己,对每一个个体的安全顾虑中间去了。
看理想:我们之前对于这种“线性变化”理解的意思是说,可能比如要过10年,整个地球增温1℃,好像那时候才会发生一些极端事件。但事实上在这10年的过程当中,极端天气已经发生,而且是随机性的,也就是说,这个威胁现在已经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刘君言:没错。
看理想:之前其实在节目里也谈到过,极端气候的预测几乎是不可控的,但是对于气候整体性的预测, 这其中有没有确定性的东西?我们现在可以比较明确预测的未来气候是什么?
刘君言:国家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每年都会对一整年的气候整体情况去做一些预测,它预测的基准包括环流、洋流的状态,比如说今年我们会不会有拉尼娜年或者是厄尼诺年?其实就是洋流异常,比如拉尼娜年的时候有可能我们就不会遇到暖冬,可能会遇到一个寒冬。
基本上它会在一年或者每一个大季度的时候,对气候做一个整体性的评估。整体性评估北方地区有可能会旱还是会涝,整个长江流域它的降水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其实是提供一个大面上的评估,这个相对是比较准确的。
另外一方面,我们叫做“降尺度”,也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降尺度,当预测要做得越来越精细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问题。
它可能会受到地形的影响,短时的某一个或两个天气现象叠加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城市本身的影响等等,那这样的预测就会比较难,特别是对极端事件的预测,它准确落在哪,甚至落不落都有各种各样的可能。
比如最近发生的夏季风,广州人民应该叫它“龙舟水”,这其实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一个比较大的降雨过程,我们只知道今年会很强,云图上面也能看到基本上强降雨的落区就会集中在广东省这一片,但是它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今年就出现了广州“结界”,广州应急管理部门宣布了放假两天,中小学生都得在家,为了防止由于强降水或者极端降水造成的洪涝或者城市内涝等灾害性影响,威胁大家的生命安全,但最后这降雨就是没落下来。
这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我们预报的准确性、对我们现在的预报方法都是很大的挑战。一般来说是越远越相对好预测,比如以年或者季度为时间单位;与此同时,也是越近越好判断它会准确落在哪里,比如雨都已经下到眼前了,那么气象部门也是可以据此发出预警。
03.
别不舍得开空调
看理想:回到这次的高温天气,它对人会有什么样的具体影响?大家要如何适应这种高温天气呢?
李朝:有两个方面,可能在之前的高温天气里没有被特别提起到。一个是湿度对于人体感受的影响。另外一个就是热夜,热夜大概是指晚上的温度在28摄氏度以上。
如果晚上温度到28度以上,人体就会感觉不舒适,睡眠质量会下降。人们白天可能已经非常累,也很热了,晚上再睡不好,会加重身体的疲劳感。
看理想:那湿度对于人体影响的严重性是什么呢?像南方地区,可能夏天更多的情况就是又热又湿,为什么现在这样的天气会比较需要大家警惕呢?
李朝:以同样是30摄氏度为例,如果湿度在10%,我们可能只是感觉到干热,这个时候出一些汗,人体可以正常发挥降温机能来完成身体的散热过程。但如果湿度在百分之四五十,人体就会开始感觉到闷热了,因为汗更不容易蒸发,我们身体里面多余的热量很难被带走,人会感觉到更热。
在湿度比较大,温度又很高的状态下,人体的散热机能是受阻的,会对于身体的健康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刘君言:家里有老人的话,其实经常会有晚上不要开空调之类的说法,因为老年人本身对热的感知比较低。但是随着这种热夜的增加,如果没有恰当的降温措施,老年人非常容易高温中暑。尤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伤。我们这几年关于高温热射病和热夜的研究中都有看到相应的案例。
李朝:人们对于温度的感知是有区别的,而且年龄越大,感知能力可能会减弱。他们可能感觉上没有很热,但实际上出现了这种高温天气,对于他们的影响反而是更大的。
刘君言:其实在不少因为高温中暑而发生身体损伤的老年人案例里,有很多都是忽视了高温天气的影响,特别是热夜的影响。
看理想:那大概晚上多少度的时候,一定要建议老年人们开空调或者开风扇?
刘君言:现在很多南方地区的夜晚都已经在28、29摄氏度持续徘徊,在这个温度下,建议是要有降温或者通风的措施的。
04.
极端高温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恶性循环?
刘君言:在这次高危热浪情况下,比较突出的影响是对那些以往没有经历过这种高温热浪天气的地方。比如英国,它是一个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实应该是相对比较温和湿润的天气。但是我们看到今年英国的气象系统第一次做出了40度以上的高温预警。
对于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破极值天气的地区,这个温度对当地的影响肯定是冲击非常大的。第二,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英国有非常多的居民家里之前是没有装过空调的,首先他们可能确实认为自己不需要,因为难得遇到一次这样的高温;除此之外安装费用也非常高昂。所以会导致我们看到很多西欧地区有非常多人死于高温导致的热射病(heat stroke)。
我记得我上一次特别关注热射病,还是12年的时候,整个南方地区经历了高温,上海也出现好几例老年人因热射病死亡的病例,但是关注了一阵它的热度又下去了。
直到今年由于这种长期的高温,热射病又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登上各种新闻热搜头条。我觉得我们不应该一时一阵地去关注它,我比较担心的就是当这波热度过后,是不是热射病或者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高温,还会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点,或者大家还会去警醒气候变化带来的这一系列的威胁。
看理想:我看新闻的时候看到说葡萄牙和西班牙事实上比较早就开始了高温的天气,他们到现在为止大概有1700多人死于高温热浪,这个数字我是吓了一跳的,因为感觉这完全就不是应该在一个文明社会会出现的因极端天气而导致死亡的可能。
前面我们谈到的高温的影响,更多是集中在对人体本身的健康的影响,但是它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具体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刘君言:一个可能是电力系统会受到影响。因为夏季是用电的高峰,那在极端天气之下,用电的需求其实进一步推高了,因为会需要越来越多、越来越长期去使用空调或制冷设施,来确保大家的健康和安全。
另一方面高温也可能带来水库的干涸。比如在2021年5月份的时候,广东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提前到来的高温和极端高温天气,由于高温导致周围的水库干旱,这就导致水电的出力会减弱,与此同时高温天气本来用电需求就很高,当时对整个广东省的供电系统的压力非常大。
我们看到今年气象局也出了专门针对这种高温天气下电力保障的一张地图,去观测哪些地方由于高温热浪会导致供电压力进一步上升。其实这也是保障电力系统不崩溃,让它更加安全有效地服务居民的一种措施。
李朝: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高温热浪的天气发生的频率可能还会增加,持续的时间也会增长。所以,未来电力制冷的需求可能就会更大。因为我之前看到的研究是,到2050年,我们在制冷方面的能源需求可能会是现在的2.5倍,这远远超过了国际能源署(IEA)给出的一个碳排放的预算。
刘君言:李朝刚刚强调的那个关键点,就是我们电力来源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电力来源还是大量依靠化石能源的话,那很有可能我们为了应对高温,不得不去烧煤。烧了煤之后,高温天气则会越来越多,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
05.
脆弱的城市系统,我们如何自救?
看理想:我们还是来谈谈“适应”的问题吧,就是我们要如何面对这样的极端高温天气?整个社会机制应该怎么适应?尤其是很难快速预测到的这种持续性的高温天气。
李朝:如果从生态规划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角度来说,我们城市之中有很多绿地,其实这些绿地系统是可以起到一些降温的功能的。这需要我们对于城市的规划有一个整体的考量,包括怎样设置绿地系统,让它真正能实现这个功能,因为也有一些零散分布的绿地,它们的调节功能就相对会比较弱。
另外现在的城市之中会设置一些水体,但它们也有可能会增加局部区域的湿度,这一点也是我们需要多加注意的。还有就是,城市的公共空间需要为一些可能家中制冷条件没有很好的人,提供一个可以纳凉的区域。
看理想:城市规划方面的内容我们后面的节目还会再详谈,我想提前问一些比较基础性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绿地会帮助城市去进行局部的降温呢?
李朝:绿地、森林植物这些它可以遮挡一些阳光,然后让土地尽量少吸收一些热量。我们现在讲城市的热岛效应,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城市已经硬化的地面,白天吸收了很高的热量,晚上又把它释放出来,所以如果多一些绿地、植被,是可以帮助城市降温的。
看理想:就是自然的、有植被的土地它吸收的热量也少,释放的热量也会少,而且可以提供遮挡太阳辐射的地方,是吧?那还有什么其他可以适应这种高温天气的措施吗?
刘君言:刚刚李朝提到的那个公共空间,我觉得这是格外需要去关注的。今年我们看到有很多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是向大量不得不在户外工作的工作人员开放的,比如说商场,还有一些公共游乐或休憩的场所,它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为这些不得不暴露在高温下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遮蔽和适应高温天气的场所。
我们也期待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能够更多地把气候变化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和极端性的影响考虑到其中去,如何更好地为城市提供服务。
看理想:你说到这个,我就想到一个非常可怕的场景,假设整个城市突然断电了,在40度高温的时候,人们要怎么办呢?人们怎么能够自保呢?
刘君言:刚刚假设的这个场景其实是暴露了城市这个系统最令我们担心的一个地方,就是它的供给其实是来源于外部的,它的运行也是来源于外部的。一旦它的运作机制由于这种外部供给被打断,我们就会发现城市比我们想象中要脆弱得多。
那如何去重现城市的这种韧性,如何让它里面有一些小的自循环的系统?比如说一个社区,它有没有自己的小的供电系统,或者邻里之间能否建立一些互助系统,以便在这种大的危机的情况下,让人和物资都尽可能地调动起来,来保障最脆弱的群体的安全。这是我们要去设想的最坏情境的应对方式。
城市系统要从两个方面去发展,一方面是城市的不同的系统如何配合一致,去应对未来这种越来越频繁的极端性天气,比如李朝刚刚讲到的公共空间的设计、城市规划,城市的生态规划如何更好地有机地协调;另一方面是要为这种极端性事件做好准备,在最危急的时刻到来的时候,如何提前预判、提前预警,并且有一套响应的机制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两方面都很重要,是需要我们去共同努力的。
看理想:既然我们知道了将来这种极端高温天气可能会越来越频繁,可能我们身处的城市莫名其妙就会突然来一场暴雨,或者发生城市内涝,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需要做什么样的提前准备来自救呢?
刘君言:可能一些社区之间的小的互助机制是有可能去实现的。因为当这种大的灾难来临的时候,个体的力量是非常小的。你想要抓住一个扶杆,或者说想要在洪水中靠游泳解决被淹没的问题,可能性都是比较低的。我觉得更多还是,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能有一些小的行动机制,来弥合大的救援系统弥盖不住的地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