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7年,和老公过成了兄弟,却因为一个意外举动重燃爱火?看完只想说“渣”得漂亮!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婆婆把娃带去了老家,夫妻俩从互相抱怨嫌弃了 6 年的带娃搭档,突然一夜回到新婚燕尔的状态。
架也吵不起来了,约会时间也大把大把的,家里没老人孩子,想干点羞羞的事儿也能放开手脚了,说是“重燃爱火”也不为过……
今年杭州持续高温,编辑部的妈妈们不少都把娃送去了相对凉快的老家。于是就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拨人又要上班又要安排孩子的作息,每天焦头烂额;另一拨就很拉仇恨了,让老人把娃带去了老家,成了名符其实的“忘崽夫妇”。
公司走廊蹲个 5 分钟,都能从她们的脸色色号辨别出分别属于哪一拨。
“忘崽”的待遇,糕妈跟糕爸上一次享受还是去年冬天,去东北滑雪、吃烤串,重回“热恋时期”,开心得特地拍了 vlog 记录下来。
原来,所谓中年夫妻“小别胜新婚”,别的不是对方,是孩子呀……
不过,作为平时尽心尽力带娃的老妈子,孩子突然不在身边,难免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今天咱们就采访了编辑部的 3 位妈妈,说说她们“忘崽”之后,自己和老公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之前的寒暑假都是把娃放在假期托育机构,今年正当发愁时,奶奶发来好消息说正式退休了,让我们把娃送去老家给她带。
一开始我还犹豫不决,结果没等我开口,娃就自行通知我:“请把我送去奶奶家”。
原来她早跟奶奶商量好“去了可以养小动物”,本觉得把她送走是我不仁,现在不送倒变我不义了。
火车上,跟她反复叨叨“安全要注意、吃饭要乖、睡觉要规律”,她头点得像小鸡啄米,生怕我反悔似的。
本以为她要不舍得,谁想我刚踏上返程的火车,她就指挥奶奶去了花鸟市场,后面几天跟她视频,也都是这样“心酸”的画风:
“想不想妈妈呀?”
“想,但是想你们过来,我不想回家。”
“想你的小狗狗玩具不?
“我家也有,好几只呢,奶奶刚买的。”(好家伙,都开始分家了)
就这样,每天晚上视频结束,都是娃一点没想我呼呼大睡,我翻着她视频默默看上半个钟头。
她爸倒是适应得非常快,甚至打起了小学干脆就在老家上的念头,被我瞪回去了。
原本周末陪娃下楼都懒得动的他,娃不在家,竟然张罗着周末要开车 70 公里,去隔壁市吃一份正宗臭豆腐。
真是“渣男速度”了。
以前我俩总会以为带娃闹点矛盾,现在呢,稍微有点脾气,转眼又想通了:这大好的自由时光,用来生气不太划算,还是消停点儿吧。
于是我们下班一起看电影、周末开车去隔壁城市吃美食、还坐高铁去玩大峡谷漂流……感觉比恋爱的时候还嗨(那会儿还是穷学生)。
不过吧,大部分时间我俩还是因为太热,变成吃吃躺躺的“摆烂夫妇”……有时候家里太安静,竟也有一丝丝的空虚。
我们不算离娃太远,跟外婆家就隔了 15 分钟的车程,所以没有难舍难分的心路历程。
放暑假之后,我妈就把娃带走了,原本是说白天带去晚上送回来,慢慢变成 3 天“探视”我们一次。
再后来,一周过去了,外婆问娃想不想回爸爸妈妈家,回答是非常坚定的“不想”。
其实我早料到,娃更喜欢跟外婆呆在一起,因为爸爸对她的要求实在太多。每天睡前都要把玩具和书收拾好,还要做会儿口算题才能睡。
外婆对她呢也没有放养,但很有方法。
给她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劳逸结合,会把她喜欢的游泳排在口算题后面,娃就特别有动力高效地完成。
虽然这两位在我看来都有点“鸡”,但娃在外婆家被“鸡”得那么高兴,也就随她去了。
再说回我老公,这人实在双标得厉害。
平时对孩子都是“作息要规律,学习要自觉”,结果孩子一接走,他就请了一天假,连着周末打了 3 天的游戏。后来他打吐了,把游戏给卖了……这自我调节能力,还没有 7 岁的女儿强。
我对亲妈比较放心,忘崽生活只有“快乐”俩字。
约小姐妹逛街、K 歌、健身、剪头发……档期满到排不过来。也终于有时间收拾衣柜,反季的衣服一件件熨好收起来,该扔的扔,体会了一把断舍离的“爽”。
一直觉得,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真正需要锻炼“断舍离”能力的是咱们大人。
我婆婆说要把娃带回老家的时候,其实我是不太舍得的。但没办法,四世同堂的难处摆在那里,婆婆还要在老家照顾更年迈的老人。
婆婆家在镇上,那里的孩子们不会报各种班,也没有太多商场,每天所有小孩就在小区里“疯玩”。
这可把我娃乐坏了,每天趴在窗户边,看着楼下小姐姐们出动了,马上催着奶奶快下楼,小跟班当得非常乐呵。
看到婆婆发来的视频,竟然有些感动,回到小镇弥补了女儿一直住在城里缺失的那部分同伴情谊。
视频的最后,我娃还特别笃定地说:“我要永远住在奶奶家……”
一时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婆婆其实对娃生活习惯方面挺松散的,不过我也不太担心,等上了幼儿园每天都要被束缚,既然放假就随她去。
至于我自己,本来也以为要适应一下,结果,他们回家的车门一关上,我就闻到了自由空气的香甜。
立马约了去闺蜜家过夜,他老公夜班。都说有娃之后闺蜜友情不保,必须借这个机会找补回来。
时不时还会跟老公畅想,要是这会儿还是单身该多好?大概就像他那些单身同事们那样一起租房子、每天一块儿做饭打游戏、周末去爬爬山……
但闺蜜的一句话“惊醒”了我:只有有孩子的人,才能体会到孩子不在家的爽啊!
写在最后:
看到这里,忍不住想吐槽一下这些“忘崽妈妈们”,明明前面都在说自由有多快乐,最后都要加一句“其实还是挺想我崽的……”
???真是太没出息了!
“鄙视”之余又有点心疼,毕竟有过日夜陪伴的辛苦,才会对“自由”这么珍惜。等娃儿们一回到家,还是会瞬间切换到老妈子模式。
不过,Molly 妈也说,这次放手最大的收获,是养娃的焦虑又少了一些。
这些“乐不思蜀”的小家伙们,用他们惊人的适应力和“没心没肺”的安慰,让老母亲老父亲认清现实,学着往后退。
是啊,孩子的独立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