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交出的期中答卷,让人十分意外……
◎海外掘金(ID:gold1849) | 杨轨山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海外掘金(ID:gold1849),为原创作品,其他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标来源,并同时转载文末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前两天,就在无数中国小伙为了一八旬老妪夜不能寐的时候,欧美默默交出了今年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
不得不说,这次的数据,着实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
虽然欧洲和美国的第二季度数据都实现了同比增长,但至少从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增长来看,欧洲似乎比美国的表现还要更好一些。
这无疑与人们的直觉形成了强烈反差,不是说美国已经赢麻了,而俄乌战争受伤最大的是欧洲吗?
现在到底算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增速为-0.9%。
好多人肯定会说,你看看,美国经济又倒退了,这是妥妥地要完啊。
也许吧。
美国最终可能确实需要一场衰退来砍掉过剩的需求,从根本上抑制通胀。但仅从今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还远远看不出美国要完的征兆。
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为0.4%,按环比口径来统计的话,则为-2.6%。
如果按照同比增速统计口径来统计的话,美国今年第二季度的GDP同比增速为1.6%,实际上是增长的。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已经刨除了通胀之后的数据,按未剔除通胀的名义数据算美国GDP,第二季度同比增长是10.16%。
如果说人们还在对美国当下的经济是否已经衰退进行争论,那么,欧洲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就颇让人有些意外了。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为4%,欧盟GDP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同样为4%。
很显然,无论环比还是同比,仅看第二季度GDP增速的话,欧洲是赢过美国的。
但之所以这么反常,恰恰是因为美国经济好于欧洲。
为什么这么说?
欧美如今同样都饱受通胀困扰。而今年上半年,美国总共加息了2.25个百分点,而欧洲呢?整个上半年硬是忍着没加息。
正是由于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底子仍然有一定的信心,才敢连续两次加息75个基点;
反观欧洲,饱受俄乌战争引起的以能源为主的输入性通胀困扰,加息根本不顶多大用,所以根本没加息。眼看通胀爆表,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在7月加息了50基点。
多次加息对于美国的影响是有一定效果的,包括房地产在内的需求正逐渐被打压。
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NAR)发布数据显示:
美国6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增加-8.6%,远超预期的-1%,同比数据则为-19.8%,同样超过预期的-13.5%。
而在零售数据上,美国现在已经处于一种库存过多的状态。相关数据显示,美国6月零售库存初值7230亿美元,环比上涨2%,高于预期的1%,前值由1.1%修正至1.6%;美国6月批发库存初值8960亿美元,环比上涨1.9%,高于预期的1.5%,前值由1.8%修正至1.9%。
换句话说,一些零售商品的物价指数将会得到大幅缓解。
美国的通胀是否见顶并不好说,但从某些数据来看,某些方面已经得到了改善。美国经济的关键指标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终于开始有了上升的迹象。
美国7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51.5,高于6月的50.0。
而欧洲这边,二季度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消费促成其经济数据还算不错的现状。
但是掰开来看,欧洲的经济数据实际上不容乐观。
德国联邦统计局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价格、季节性和日历调整,2022年德国第二季度GDP与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保持不变(0.0%)。
也就是说,在欧盟第二季度GDP总体环比上升的情况下,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的经济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许多专家和机构都开始讨论德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据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下调了对德国2022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将此前预期值大幅下调0.8个百分点至1.2%。
德国央行7月月度报告也指出,目前来看,德国本季度GDP增长有较大可能弱于央行6月所做的基本预期。
一旦欧盟经济的火车头都跑不动了,欧盟整体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受到影响。仅靠法国一家,独木难支。
毫无疑问,德国经济增速的停滞,与俄乌战争所导致的能源危机有非常大的关系。德国在能源上走得十分激进,而在天然气储备上更加依赖俄罗斯的进口。
其实,原本欧陆诸国都有恐俄症,其历史长达数百年之久。不知道是不是美国保护下的长期和平让欧洲人失去了对国际政治的敏锐判断,欧洲居然天真地把俄罗斯天然气当作自身激进能源改革计划的过渡品。
俄乌战争爆发后,随着欧洲各国不计成本地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制裁俄罗斯,如今卡欧洲能源脖子自然就成了俄罗斯主打的一张王炸。
要知道,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最新数据,2021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达5711亿立方米,其中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高达1844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2.3%。如此巨大的份额,正在成为俄罗斯反向制衡欧洲的利器。
据俄新社报道,6月中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有限公司称,因西门子公司未及时向俄方交付送修的涡轮机等原因,俄气被迫将“北溪—1”的输气量减少近60%,从日均1.67亿立方米降至6700万立方米。
根据德国天然气管道运营商Gascade数据,7月27日,受另一台涡轮机停止运行的影响,北溪1号管道的天然气供气量已降至最大运力的20%。
北溪1号通气受阻,对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等国产生重大影响。俄罗斯正在用钝刀子割肉,利用北溪1号大作文章,逼迫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就范。
那么,欧陆诸国会乖乖就范吗?
理想绝不会向现实低头。欧陆诸国,如今都纷纷在为过冬屯气。只不过,欧陆诸国们的选项中,似乎并没有向俄罗斯求饶这一选项。欧洲的各国首脑们,近期开展了一系列能源外交,努力“去俄化”: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问阿塞拜疆,希望阿塞拜疆能增加对欧洲的供气量;法国总统马克龙与阿联酋会谈,两国能源巨头签署了合作协议;德国宣布与卡塔尔达成长期能源伙伴关系,由于塞内加尔刚刚勘测出近海气田,德国也展现出浓厚的合作开采兴趣;意大利也与安哥拉、刚果签署了新的购气协议。
7月29日,据路透社报道,阿尔及利亚能源部长表示,非洲能源大国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和尼日尔已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修建一条长约4000公里的跨撒哈拉天然气管道,向欧洲提供天然气。
那么,欧洲的能源之渴能够得到解决吗?
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在6月底的时候,欧盟理事会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所有欧盟成员国必须在今年冬天前将天然气库存储存至其上限的80%。然而,截至7月17日,欧盟总体的天然气库存储存率为64.42%。
欧洲现下所有能源外交所做的努力,即便都能够最终达成。但是设施的兴建和扩建都需要时间,如何保证今年冬天有足够的天然气能源取暖,对于欧洲来说依然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远水救不了近渴,看来欧洲人注定不会安然度过一个暖冬。
除了今年冬天的供气问题外,眼下欧洲还在面对天然气价格飙升引发的供电困扰。在电力能源方面,法国还算好的,70%的电力能源供应都来自核电。而像德国这种极端的能源转型国,大量依赖天然气发电来提供所谓的“绿电”。
俄罗斯的天然气一断,让不少欧洲国家陷入了能源荒。
7月26日,伦敦电价曾飙涨50倍,法国电力价格也创下历史新高。
面对危机,欧洲不得不重新拾起了煤炭来发电。意大利、奥地利和荷兰相继表明,将增加燃煤发电产量。
据德新社报道,从10月1日起,部分火电厂将获准恢复运营,以确保电力供应稳定。此外,德国仅剩三座核电站仍在运营,政府正在进行技术分析,将决定是否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据德国媒体报道,至少一座核电站将在12月31日后继续运营。
但是,即便在能源短缺、经济面临衰退可能性的情况下,欧洲人的日子又能有多水深火热呢?
以德国为例,目前德国的电价已经飙升至0.374欧元/千瓦时,以每月用电量200千瓦时来计算,意味着每个家庭每月要花74.8欧元在用电上。而德国人月收入的中位数为3600欧元,以税后2500欧元来算,德国人在用电上的花销也不过就在总收入的3%左右。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你在中国每月实际收入1万,每月交了300多块电费,难道你就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了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不是现在欧美人现在过得太烂,而是原先过得太好了呢?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