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观影预约 | 滇池陈酿:宏仁村系列纪录片
编者按:
今年 4月份在昆明云南大学观摩“深耕”——影像民族志工作坊,是次学术会议论题丰富,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朱晓阳教授主理的宏仁村系列,又一个深耕典范,历时性的优势极强,妥妥的时间炼金术。而且从跨学科以及代际传递的角度来说,宏仁村系列有效的回应了“纪录片只提出问题”的祖传回答,人类学社会学影像学,互为方法,拱曜之势可期。期待大家来到南头古城畅饮,滇池陈酿,分两个上午喝早酒,助您蠕动城市化食滞的哽咽。
此系列的两位年轻学者李伟华和林叶将会到场参加映后交流,并携新鲜出炉(新鲜到刚离开生产线那种)的《人类学电影》第一季电子音像出版物来到现场,其出版目的是让一些人类学电影可以更正式的被大众看到,就学科建设来说,是争取让业界承认发表人类学纪录片和发表一篇论文一样可以被认定为科研成果。
时间:9:00 - 13:00
地点:南头古城if工厂多功能厅
报名通道:
2023年8月20日(周日)
单元:滇池陈酿
时间:10:00 - 12:10
映后谈:李伟华 / 林叶(北大人类学者)
地点:南头古城if工厂多功能厅
报名通道:
《人类学电影》第一季电子音像出版物
可在本次活动现场订购
卷首语
“《人类学电影》出版了。”言为心声,让我们仅用这句平实的话表达一下心情。
数月以前我们曾在一篇征稿的短文中说过以下几句话 :“百年以来,人类学家一直使用影音设备作为研究工具,一方面用于收集数据、记录生活、传播经验见解和交流研究结果 ;另一方面人类学电影也作为一种文化表征被生产和传播。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当下的人类学电影被传播到非常广泛的观众群中。鉴于这些发展,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与云南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将合作出版《人类学电影》,每年出版四季。”
新鲜感现在已经不像开初那么强烈,但依然有一些想说的话。我们的初衷是创办一份影像民族志作品汇聚的系列学术出版物。我们希望用这个平台向外界展示人类学电影的形象,希望她成为人类学电影作者和学者的共同家园。我们希望《人类学电影》能够用与文本民族志相当的水准向观众 / 读者介绍人类学的成果。
让我们在 2023 年的春夏之交开启《人类学电影》之航。
《人类学电影》编辑部
执行主编寄语
经过漫长的季节的等待,《人类学电影》第一季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说漫长,是因为类似的以发行纪录电影为主的出版物,中文学界一直还没有出现,在世界上也仅仅北欧有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Film(JAF)一家,距离被认可为第一部人类学纪录片的《北方的纳努克》正式上映已经 101 年了。这份年轻的出版物如果去年出版似乎更圆满一点,但我们也很清醒,在纪录片创作和学术创作中其实一直没有圆满,所以我们更愿意将这份出版物当作献给学界的彩蛋。
另外一个漫长,就跟本季发表的两部纪录片有关。通常大家对于出版物的第一季内容总会特别关注,所以我们在选择的时候颇费思量。
毫无疑问,郭净是我们最先想到的名字。在个人可以拥有拍摄设备的上世纪 90 时代,郭净 成为了第一批有此特权的作者。他迅速地将镜头对准了卡瓦格博地区,展开了漫长的拍摄。本季选取的两部短片《牧人》与《麦子》,仅是他《卡瓦格博传奇》中的一部分,不过对于试图去理解作者的拍摄与观看之道也够了。选择郭净,当然还跟他是“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的创始人有关,正是这个影像展,让国内的独立纪录片作者有了自己的交流和学习平台,也培养出了一大批热爱纪录片的观众。“云之南”出现在 20 年前的 2003 年,20 年后的今天我们做《人类学电影》,也是想让作者有平台,让作品有观众。所以,必须向郭净致敬。
另外一部影片《老村》,其实不是第一季的第一选择,因为作者林叶和朱晓阳都离我们太近了。由于提交的另外一部作品走不完出版流程,于是我们果断想到了它。《老村》正式上映是在 2019 年,但片中最早拍摄到的镜头也有十余年了,同样是一个漫长时段拍摄的产物。现在看到的大部分纪录片都是“项目制”下的产品,对于拍摄对象的鲜活生命史的展开都是不够的。对于人类学电影来说,经过岁月沉淀,作者与拍摄对象的经历、情感融合,最终反映在作品上,尽管这不是编辑部选片的唯一标准,但至少也是值得鼓励的。期待今后我们能够挖掘或者培育出更多的这类作品。
这一季的主题借用近期一部热播网剧名称就是,漫长的季节。
李伟华
主编:李伟华
编辑:宋安琪
如果仅仅是观看已经无法让你过瘾,欢迎一起来创作,导师阵容和创作主题一定能让你心动。👇
展览信息
▲▲▲
推广/合作/活动加微信号:directubeee
▲▲▲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