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结束了电影2022-08-04 15:08 写在前面半个小时前,第十六届FIRST青年电影展正式结束颁奖礼,在西宁的小雨里正式落幕了。下面是我三天前就写好的一篇文字,就是昨晚推文里提到的写今年在西宁FIRST的一些体验、一些好玩的事情。但是今晚的颁奖结果让我感到很意外,甚至有些难过,我无法去把这个结果去和这么多年FIRST所倡导的东西对应。这导致这一次的结束,更加趋近于了一种百感交集。从颁奖典礼现场出来的时候,我一直和朋友在叹气,有点不知该说什么,有些替另外的青年导演感到惋惜,回到酒店,看着这篇早早写好、本身情绪很雀跃的文字,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想了很久,还是照常发布吧,这个结果和我之前的所有体验不应该是抵消的,所以我就改了一个结尾,在标题里加了一声叹息。发吧。正文第六年来FIRST了,组委会的朋友影展还没开始前就和我说,希望我再像前几年一样在影展结束后写一篇游记,我说,行,那写吧。他们希望我写的原因,大概是我今年多了一个没什么用的新身份,超短片单元的初审评委。这个身份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前期参与今年Vivo超短片单元的入围审片,两个月看接近500部超短片,最后和其他几位初审一起选出20部入围,再交给张震、段奕宏等5位终审评委选出一部年度超短片。超短片,比较类似大家经常接触的短视频,限制5分钟时长,不能使用专业设备拍摄,这种竞赛规定很明显脱胎于当下的短视频创作习惯。我是没有接触过短视频软件的人,所以整个看片过程始终保持着一种新奇,像在进入一个我未曾了解,甚至本身带着些偏见的世界。你说500部看下来,我这种偏见本身有消解掉吗?好像也没有,我依旧坚持它所附体的大数据算法是作恶的,但我会多了一种理解,对这种表达方式本身存在意义的理解。当时入围会议结束后,FIRST组委会的朋友就有问我过这个问题,原话是问我,对这种5分钟时长的超短片有什么新看法吗?我用了一个现在都不太确定是否准确的比喻,我说影像创作就像是在画一个圆,我们永远画不出一个完美的圆,所以我们在画下第一个圆之后会去一直修正它,把不规则的,不被认为属于圆之内的边角部分涂掉,形成一个相对的圆形。最后留下的那个圆,就是我们习惯了的偏主流视野和精英视角的“长片”,而被修正、涂掉的,就是这种5分钟时长的超短片,或者说短视频。用一部手机镜头去收集这些“边角料”的价值,就是在通俗意义上,把我们现实生活的拼图拼得更完整。把影像创作去精英化,去中心化。被拍摄者成为一种俯拾即是的现象,包括把镜头直接指向自己。镜头成为一种更快速有效的子弹,可以在敌人还未逃逸、冷却之前,完成最直接的控诉。故事则成为一块奶油蛋糕,因为短时长决定无法把蛋糕的全貌展现,那故事必然走向一种生活的切面,这是对某种片刻的朝花夕拾。关于最后这一点,我还想提一部当时我们所有评委全票通过的作品,叫《吐车上二百》,vivo手机拍的,拍一个出租车司机送一个醉酒的乘客,为了让他提前吐出来而不是吐车上,想各种办法,整个没有头没有尾,就是一个时刻,但依旧做得非常有趣,最后一个镜头是司机把那200块塞回了不省人事的乘客钱包里,你很难说这不是一种人物建立。这次参与初审,还有一个让我很意外的收获。就是我发现,由于短视频或者超短片,有着短时长、高效率和大数量的特性,决定了它比其他任何影像工具,都更适合作为透视当下社会情绪的样本。这500部片子我看到最后像是拿到了一份巨大的Excal表格,里面你可以横纵分析出,当下大部分年轻人都在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里。比如,疫情焦虑。关于疫情封校封小区的短片我能记起来的就有30多部,聊失业的,聊迷茫的更是数不胜数,还有一个直接把镜头对着城市马路上一个又一个用于疫情防控的红色隔离障,做了一个有声版的动态影像集。再比如,谈爱情的越来越少了。罗曼蒂克和天长地久在非常明确的消亡,更有趣的是,年轻人转而在感情话题里去以私影像的形式拍婚姻制度下的父母。类似的短片就有好几十个,几乎每一个都透着一种对婚姻制度的巨大悲观,解剖自己从小看到大的所谓爱情和婚姻。还有年轻人更爱自嘲了,我个人最喜欢,也给了最高分的一部作品就是一位叫自己“小镇做题家”的女孩每天上下课路上,对着手机积累录制下的自白和自嘲。其余的还有一些关于失业,关于影迷,关于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的自嘲。这种自嘲背后,我不愿像互联网风向里那样,解读成一种躺平和逃避,因为至少有这些短视频告诉我,那更指向一种无处发泄的不满。以上,大概就是这次超短片评审的主要感受,接下去再写一下这次来西宁的一些游记碎片吧,之前大家老说爱看这种。今年虽然我又换了个身份来,但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初审这个身份到目前给我最大方便,大概就是机场落地后有接驳车接我了。我是7月27日傍晚落地的,我落地的时候已经只剩最后一班大巴接驳车了,全车就剩我一个人和后排几个忙得大汗淋漓的接机组志愿者,出发后没多久她们就睡过去了,司机师傅放了全程的凤凰传奇也没有吵醒她们,看得出来实在是很辛苦。西宁的机场离市区蛮远的,一路群山环绕,车窗外的西北景观会相似到让你分不清自己开出了多远,只有当你开始看到秃山上正在建着的商品房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西宁市区快到了。进入西宁市区,你又会有一种你压根没离开你出发的城市的感觉,西北风情被城市化剥离的很干净,车窗有很多在任何一个城市都能看到的一些东西——放学回家,低头走路的中学生,到处可见疫情防控的红色路障,瞧,这倒是又和超短片里的某些内容又莫名其妙对上了。还有一个新奇的体验,每年FIRST都会在闹市区放一块十几米长的大型广告牌,上面放着这一届每个单元的评审照片名字,顶上显眼的地方放着那些当终审的艺人、学者、导演,我本身以为我们这种小小初审应该不会放上去,但FIRST倒是依旧对所有参与者报以尊重,把我们也放在了上面。就是我第一天走过,发现的时候吓了一跳。那张照片是我花了289块专门拍的,高昂的价格决定了照片和我真人相差极大,这导致我后来影展全程都没敢往那条路走一步,望一眼都不敢,羞得很。其他就没什么大的变化了,接触最多的还是志愿者,志愿者依旧都很棒,也很可爱。有两个接我上会场电梯的志愿者,见面叫我老师,我说别叫老师,他们说,他们都互相叫老师的,我说,行吧老师。还有晚上深夜2点,和朋友去西宁有名的羊肉店吃宵夜,遇到一队穿着FIRST衣服的志愿者刚刚结束工作,可能因为我们背着FIRST的包,挂着证件,我们看向他们的时候,其中一个男生也看向我们,我就索性开口,问他们是志愿者吗?他们说自己是露天放映组的,我说,你们辛苦,我也是6年前的志愿者。我还顺着问他们,现在来的志愿者是不是都很小,你们都几几年的呀?其中一个女生笑着说“你猜”,我没告诉她这个“你猜”就已经是我们这个年纪绝对不会用的词了。今年想起来值得记录的事情好像确实不多,本身会和我们这些普通观众一起四处看电影的艺人,因为疫情防控怕引起聚集,都没有怎么出现,连映后都很少。一个FIRST特有的景观没了。今年的片子总体还行,但我没有看到像前几年《小伟》《春江水暖》《最后的告别》那样,让我看完就直接收入年度华语十佳的那种。总体上龙标片在增多,约束在增多,空间在变小,这一届FIRST像是一片叶子,让整个行业在进一步“知秋”。办电影节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比拍电影更难,我觉得我应该比很多人都清楚这个电影展背后在面对什么磨难,以及为什么磨难这么大,但还是要冲上前线。为什么要去做一个任何电影展都不能取代的“FIRST”可是当颁奖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我也突然进入了一种矛盾体,很多我本身确定的答案,我又不确定了。我没有像很多媒体朋友一样感到愤怒,我觉得不至于,只是这一切都太让人开心,也太让人难过了,弄到最后,成了一种困惑。音乐/配图/拍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