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死这部片,之后呢?
写在前面
今晚聊最近家暴题材的国产新片——
《我经过风暴》
虽然说是家暴题材,但好像在这几天的宣传之下,已经没有什么人关注这部片是怎么拍摄家暴的了。
从早期海报上那个不严谨的数据,到昨晚叫陈思成站起来对话佟丽娅、请那两个带着同样标签的女性艺人前后发言。很难想象一部家暴题材的作品,首映之后上的热搜词条,大众的讨论都是和家暴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内容。
现在大部分关于这片子的微博,底下都是各种不同立场的人在从不同角度在声讨和讽刺,至于片子的好坏,都成了次要。
虽然根源并非来自大众,片子有它不无辜的地方,但这都不妨碍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这部片在这个题材下做了一些我们以往很难看到的表达尝试,甚至在家暴片中纳入家暴后杀夫的法律责任问题的讨论,包括电影本身的问题和妥协,都能够看到一些女性困境的影子,这些本身都是非常值得讨论的银幕内容,也是这部片的价值。
虽然现在围绕这部片谈这些优缺好坏已经没有什么人听了,但我们也写不了什么别的,还是想多跟大家聊聊这部片本身的一些东西。
正文
《我经过风暴》无疑是题材取胜的作品,女性遭遇的家暴困境极少被影视创作者正面关注,议题自带的敏感性也让创作布满红线,而在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前提下,导演选择了比较聪明的一种表现方式,也就是凭借女性视角的细腻,刻画出一位受害者从生理到心理,从家庭到社会的受困处境。
这个女性受害者从人物设定上就很接近大众认知,始终被亲情羁绊、在孩子和离婚以及丈夫的说辞中摇摆不定、试图自救又屡次妥协,正如海报说的“如有雷同,不是巧合”,强调的不是特殊性而是普遍性。
因此让观众无论有没有家暴相关经历,都不妨碍代入女主的恐惧和疼痛,达到一种同频的愤怒,以此加深对家暴的认识和警惕。
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和优点之一。
导演用了不少技巧去达成这种写实感,一个是把家暴实情作悬念化处理。
故事固然讲的是女人徐敏(佟丽娅饰)在遭受丈夫陈均(吴昱翰饰)家暴后,意图离婚却因孩子隐忍挣扎,最终冲动杀夫,是相当极端化的案件,但却没有直接切入受害者状态,而是让徐敏受家暴的真相作为一种反转,一种对常态生活的撕裂。
开头呈现的就是徐敏的精英女性日常,她在提出离婚而被驳回后,照常参与酒局应酬,夜晚也照常回家;
陈均也看似寻常,跟徐敏律师客套,等徐敏回家后,劝她不离婚的语气很温柔,对孩子也很慈爱。
因为没有任何可见的异样,这种外部视角的观察,让这对夫妻看似非常正常,似乎只能归咎于“感情破裂”而非其他,也为法院驳回离婚申请构成了某种不合情但合理的表面支撑。
直到徐敏对律师袒露家暴实情,回放自己因为晚归而遭受家暴,被陈均推出门外,听见殴打声响的直接展示,这种外部打量才开始粉碎,转入了徐敏真正的遭遇和生活,于光鲜的先前造成了巨大反差。
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由外转内的视角?一个就是为了让日常与家暴,形成了更鲜明的对冲,直观地放大了家暴的可怖。
同时,也是在表示家暴作为“围城中事”的隐蔽性,和普遍化。这两个特性几乎是同时存在,彼此作用的,正是因为它隐蔽,所以它很可能是看似正常的人群里,并不少数的秘密;
也是因为它隐蔽,它被家庭和法制所庇护,所以它可能越来越普遍。
另一个技巧是全程尽可能少地去除了殴打、流血的奇观化展示,减少对受害者的二次围猎,而尽可能多地呈现心理层面的受迫和窒息,用这种内在的恐惧去反写肉体和心灵所遭受的伤害之重。
陈均对徐敏施暴的时候往往是侧写,很少有正面镜头,只放大了碰撞、反抗以及徐敏发出的声响,以留白来放大恐惧;
对陈均“高智商犯罪”的医生设定,就是避开显要部位来让徐敏感受疼痛,也很显然是为了规避一些直接的受创镜头,让观众更多地从心理而非视觉上感知不适。
这两处表达都可以说非常具备人文性关怀了。
在把观众拉入受害者视角的前提下,电影还完成了一个主题上的难得表达,也就是刻画了全景式的加害者,家庭、社会、街道基层、亲友、法制等多层面、多维度的忽视和劝阻,共同孕育了一种内在的循环,同时用女主弑夫的结尾去表示对这一切的反对。
比如徐敏婆婆代表的是传统婚育理念的束缚,始终强调“忍忍不就过去了”;律师代表的则是法制的疏忽和漏洞,男律师以及一个前辈都表示离婚取证以及家暴认定非常困难,几无胜算,劝她别再挣扎。
还有徐敏亲戚在家庭聚会上,强调的是社会性的母职绑架,“为了孩子还是好好过吧”等等,让女主反复陷入困境,由近及远地致使了个体的被抹杀,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内消化闭环。
而徐敏对丈夫的反杀,以及最后刑罚的从宽处理,就是在抗争这种受害者内化论调,这也正是电影试图完成的最终表达。
但这些表达也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全景式的加害者刻画这一点,想法很好,但执行不当,让故事只流于情绪,而经不起审视。
最明显的是主线冗杂的问题,为了融入更多议题讨论,电影把一位菜鸟律师的成长线和徐敏遭受家暴的起伏线联结在了一起,但融合得并不合理,一切变化都缺乏强有力的逻辑支撑。
比如为什么前面女律师对徐敏如此冷漠,能力也存疑,而作为精英女性的徐敏仍然要寄希望于她?
比如女律师从业务不精,到突然开窍,她的自我的成长究竟和徐敏的家暴自救之路,构成什么互相影响的关系?女律师最后又是为什么突然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帮助徐敏的?
统统没有交代,就像是为推进而推进。
对家暴问题尤其加害者的全景式聚焦,还导致除了女主之外的角色,因为缺少个性展示空间,全都非常符号化,都只是在一致地执行驯化女主、阻碍女主自救的职能。
徐敏婆婆,就是典型的封建理念的顽固信奉者,先被害后转为加害,身上有藏起来的烟疤,对儿子也执行了同一套精神戕害“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头至尾都没有一丝转变空间,坚持自己儿子没错,即使听孙子说了家暴的事实,还是坚持说“你忍忍不就过去了”。
固然是在强调家庭给徐敏造成的坚硬壁垒,但同为女性受害者没有一点怜悯,身为人也没有一点感触变化,整个塑造很是刻板。
徐敏闺蜜也是之前不出现,一出现就只是为了说“我以为她只是不开心,对她一无所知”,可以看出是为了表达身边人对于被家暴受害者的漠视,指控的是沉默的加害者,但由于刻画过分突然和简单,很难令人相信。
包括早期的两个律师,也贯彻了很明确的符号作用,就是作为不完善的法律层面对于家暴案件得以解决的阻碍,他们的共同态度就是对受害者的拒绝和质疑,是难以与女主共情的外部视角,就比如女律师对徐敏提出的疑问:“陈均有那么不堪吗”“你还爱他吗”等等。
甚至男主,作为家暴的当事人,也缺乏完整清晰的人物刻画,似乎就仅仅是一个施暴者的符号。前期铺垫了他的聪明审慎,后面却变成了非理性的性格,直接在停车场、在街上、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就开始殴打,前后矛盾,形同自反。
铺垫和解释的欠缺,让角色们只显得干瘪,就像一张张打印好了口号的纸。
这种全景式聚焦,还同时给电影带来了一个很大的灾难,就是本应作为重头戏的结尾,非常糟糕。
导演想要用徐敏杀夫并得到轻判的情节表达,去反抗家暴对于女性不同层面的加害,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态度和情绪的表达,现实中,受害者究竟应当如何自救,在围困之下杀夫,在法律和情理上又到底应该被如何看待,这些其实都是很难回答的,导演也很显然没办法说清,所以最终选择了用一场类似说教的戏码,来煽情收尾。
这场戏首先台词就非常轻浅,只是让女律师和徐敏,重复了家暴的危害以及自身的悲哀,倡导大家引以为戒,比如让徐敏高喊“在座的有爸爸妈妈吧,也有孩子吧,如果发生在你们孩子身上,你们不害怕吗“”我就是你们的警戒线”,缺乏更深度的议题探讨内容。
加上演员本身表演功底有限,没能很好地展现情绪、诠释苦痛,只是一味抬高声音,念着台词,导致整场戏割裂且生硬,就像上了一节反家暴教育课,根本就兜不住前面那么多的议题表达。
虽然我们都能看出来,有的问题的确是出自剧作,有的问题却并不是电影能够、以及应该解决的,但无论如何,对于这样的题材而言,这样的水准呈现,不是一般的可惜。
配图/《我经过风暴》预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