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两个孩子,一个上清华,一个上大专,你会偏心吗?
成为二胎妈妈后,我会下意识地觉得,生活里到处都是关于二胎的讨论。
一方面肯定是因为心理学中的“视网膜效应”(当一个人拥有某项特征时,会比其他人更注意周围是否还有人和自己一样)。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养娃本来就是一条充满“不确定”的道路,二胎则是超级加倍的“不确定”,不多看看各种各样的经验,实在不放心,所以自己总是主动找相关的信息看。
前两天,我在某乎上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假如你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上大专一个孩子上清华,你会偏心吗?”
我一边感慨“大数据精准捕捉我”,一边兴致勃勃地点了进去。
毫不夸张地说,这3000多个回答,我花了好几天的碎片时间全都读了一遍,感触颇深。
两种父母:更爱孩子or更爱自己
“我有个舅舅,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被清华北大同时抢……二儿子成绩一直是中等偏下,从小学起就是一对一家教,然而作用不大。 今年刚上高一,老师已经明明白白跟我舅舅说了能不能过本科线都是问题…… 答主@强迫症综合患者,5800+赞同
拿我自己来说,生二胎前,我下定决心绝对不会偏心,对大宝和二宝绝对一视同仁。
直到有一天,我给他俩削苹果吃,发现一个比较甜一个有点酸。我犹豫了一下,最后把甜的那个给二宝吃了。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也会偏心。
我反思了一下我的做法,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宝不挑食,而二宝很挑,甜一些她更愿意吃。
偏心的背后:群体选择论
因为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基因,家长往往不是单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是从最大化自己基因存续性上来考虑。
同时,因为生存环境不同,有两个不同的策略来保持“最大化基因存续性”:
策略一:当资源非常紧缺和危急的时候,牺牲弱者,保护强者; 策略二:当环境正常发展的时候,适当从强者那里抽取资源,扶助弱者。
我们都清楚,同样都是孩子,他们之间的区别一定不只是大专和清华的区别,而是从性别到学历,从长相到性格,从职业到生存能力全方位的不同。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重男轻女”还是“宠爱幼子”,我们都可以结合“群体选择论”来分析,看父母的偏爱是否有利于“最大化基因存续性”。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再去回看我父母的偏心,就很好理解了。
他们选择了策略一。
小时候,无疑是我妹更让家长省心,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
长大一些,假设当时我家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必然是谁的成绩好,谁就能给家庭带来更大“收益”,此时,父母的做法就变成了我妹眼中的“偏向姐姐”。
而我们这一代人成为父母之后,相对优渥的生存环境让我们下意识地选择了策略二:一碗水端平,减小两个孩子之间的差距。
但问题是,无论是“策略一”下长大的我们,还是“策略二”下成长的新一代,都会因父母的偏心而感觉到不舒服。
孩子对公平的敏感,远超父母的想象。
父母怎么做才算“不偏心”?
她会明确地让稍微优秀一些的儿子(爸爸)知道她也很在乎他,虽然精力和物质给了稍差的一方(叔叔);
更会明确地让稍微差一些的儿子知道,我多帮你是亏欠了你的大哥,对大哥要心存感激。
在奶奶的引导下,答主的爸爸和叔叔一直兄弟情深,爸爸会主动帮助叔叔,叔叔也知道感恩,会力所能及地回馈。
第二个故事,是答主@林为珮 的亲身经历。
她有一个比自己大一岁半的姐姐,她考上了北大,姐姐勉强考上了大专。
她讲了两人中考时父母的做法。
姐姐成绩不好,分数不够读高中,缴纳高昂的“择校费”都没有学校愿意接收。
此时,妹妹在一所重点高中的初中部读初二,好成绩远近闻名。
这时,一般家长可能会选择的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就是和这所重点高中的领导沟通,让姐妹俩“捆绑”入学。
即先让姐姐破格进入高中部,约定妹妹第二年中考结束,直升本校。
但是姐妹俩的父母没有这样做。
为了让姐姐有高中可读,妈妈求遍了所有能求的人,遭尽了白眼才成功。
妈妈说,她上班攒的大半辈子的脸,那几天都丢尽了,但女儿能入学,一切也值得了。
即使这样丢脸,他们也没有考虑过利用妹妹让姐姐有书可读,甚至还想尽办法隐藏姐妹二人的关系,就怕学校知道之后,提出姐妹二人捆绑的条件。
他们的考虑是,我之后可能会考虑其他重点高中,不应该牺牲我未来的可能性,为我姐铺路……
同时,他们也怕我压力过大,毕竟我当时才初二,变数还很大。
如果那时候就背着“我姐能上重点高中是因为我成绩好、所以我绝对不能落后”的压力,对我也并不好。
她们的父母,愿意为了姐姐的学业而竭尽全力,也愿意为妹妹的选择权付出更多的金钱和精力。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父母,@林为珮 表示,自己和姐姐相处很融洽,从没有因为父母产生什么隔阂。
好,故事讲完,现在可以说结论了: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被偏爱,最好是无条件的偏爱。
解释一下,如果父母的爱是100%,我们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分到了其中的50%,而应该让他们觉得,自己起码得到了60%。
第一个故事里的奶奶,就用朴素的方法做到了这一点。
大儿子虽然能力强、很独立,但在她面前仍然是孩子,得到的“偏爱”是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小儿子得到的“偏爱”是实打实的物质支持,就要学会感恩,这样兄弟之间才能形成合作关系,一起向前。
第二个故事里的父母也是一样。
姐姐学习成绩不好,全家拼尽全力、豁出一切也要让她有书读,这是偏爱;
妹妹学习成绩好,但她对未来的选择权也一样需要被保护,这同样是偏爱。
总之,大专也好,清华也罢,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有着独一无二的需求,我们在表达爱时,更该好好考虑如何按需分配,采取合适的教养方式。
其中,有一点尤其需要注意:相处过程中,父母不该把自己当成“裁判”。
有裁判,就会有比赛。有比赛,孩子就会把父母的爱当成一张大饼,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
兄弟姐妹之间,从来不是、也不该是“零和博弈”的关系。
孩子越早懂得这一点,就可以越早走向合作,共同应对外界的雨雪风霜。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劳拉·E·伯克,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第4版
2.知乎:假如你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上大专一个孩子上清华你会偏心吗?
3.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