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评论员 与归
这个暑假,在甘肃天水,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修缮一新的天水古城在商业化运营后,文保院落内一些建筑被更改原貌,还存在私搭乱建、消防隐患等诸多问题。经央视曝光后,当地官方回应称,诚恳接受舆论监督,对天水古城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全市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大排查”“大整治”。
古城不古了,还染了一身“流行病”,这让当地市民、游客以及在网络围观的网友,心里都不是滋味,以至于这条新闻在某搜索平台高居热搜榜第一。人们在心疼天水古城整容失败的同时,更是有着诸多困惑,比如最直接的:媒体没有报道的时候,难道问题就不存在吗?
2021年12月22日,甘肃天水,俯瞰天水古城西关片区内的古民居建筑群落。视觉中国 资料图
历经岁月风霜,天水西关古民居建筑在前些年处于濒危状态。为了进行抢救性保护,从2015年至2021年,天水市拨付的西关古城保护资金就超过8.88亿元。按照公众朴素的期望,既然花了大价钱,就应该干漂亮活,但是看到整容后的天水古城,还是让人五味杂陈。显然,就事论事的排查治理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真正转变开发思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样的模式当然可以有,如果运用得当,以商业养古城,也是很好的保护路径,但是绝不能仅仅把文化当作工具,甚至只是一个幌子,挂羊头卖狗肉。如此,或许能够获取一时的旅游收入,但是长此以往,很难建立起真正的文旅口碑,也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快餐经济罢了。以天水古城内厚生巷13号为例,原本是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中式古建风貌,如今是一家日式风格餐厅。暂且不说,如此大变身,是否符合文物保护的相关章程,这种在文化属性上的混搭现象,也值得商榷。毕竟,保护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另起炉灶。须知,城以千计,镇以万计,本身没有什么稀罕之处,游客逛古城古镇,就是冲着这一个“古”字去的,是想深度体验一座城独特的历史、文化与风物,而不只是去吃烤香肠、羊肉串、臭豆腐,更不是为了买一两件全国统一产地的纪念品,这样的古城古镇丢了灵魂,也就没有生命力。天水古城是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区域内有众多的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这些才是古城的概念之基,也是潜力所在。如果这些古建筑不是被修缮,而是被“改头换面”了,实则是本末倒置。值得一提的是,天水古城的文旅化打造,尚处于起步阶段。也是在这一轮改造后,于2022年11月刚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好的开头又是重中之重,路子走对了,才能有长远的预期。不能还没得到一些知名古城那样的光环与经济效益,却先得了它们身上的“病”。近年来,不少所谓古城古镇的商业化路子呈现同质化、套路化、样板化的特点,一些后起的古城古镇,“抄作业”的路径依赖太严重。更有甚者,就如天水古城这般,出现了以破坏的方式“保护”,以舍弃本真的方式“商业化”的怪状。在这方面,其实有一个挺“古早”的前车之鉴——丽江古城。早在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然而,在“入遗”十年后,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为此,2007年,联合国曾派出检查组考察丽江,引发一股古城开发的反思潮。这几年,从对古镇“查重率”的吐槽,再到古城被改造得面目全非,这当中折射出的,其实是不少地方发展理念的跑偏。2021年8月,文旅部等8部门曾明确,坚持保护为先,合理利用文化文物资源,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一再提醒,不能再被当作耳旁风了。报道中还有一处细节,这些“改头换面”的经营均系未批先设、未批先修,而当地主管部门对此回应称,“没有收到任何报批手续,所以无从监管”。如果在古城修缮改造的过程中,连最基本的程序、手续都搞丢了,我们很难期待原汁原味的文化味道被保留下来,也就很难在这样的“开发”前面加上“保护性”的限定词。什么是保护性开发?是有章法、接地气、和谐共生的商业化。餐饮住宿娱乐,都应该成为古城锦上添花的加分项,应该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古城融为一体,不求浑然天成,至少不能够违和,拉低古城的审美价值,消解文化属性。暑假眼看着就要结束了,那些从古城古镇里走出来的游客,是一种怎样的观感和体验?是收获满满还是游了个寂寞?他们下次还会来吗?我想,这是所有古城古镇都应该思考并用行动回答的问题。无论是宏观的规划设计,还是一线的建设经营,都要对得起千年岁月,对得起绵绵文脉。当然,千篇一律的乱局中也暗藏机遇,谁能够摒弃浮躁的心态,经受住肤浅商业化的诱惑,深耕地方历史特色,真正打好文化牌,谁就能走出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的迷思,笑到最后。天水古城在整改的同时,不妨顺便认真想一想、理一理,自己现在到底有什么,又缺什么。
本期资深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