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孩子闲下来就心慌,你是不是也这样
前段时间,某网红举报新东方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他打着“拯救家长、拯救孩子”的旗号,但大部分家长并不买账。
且不说他这个人如何,难道广大家长真就想着让孩子暑假补课,不停地学习?
为什么很多家长一边骂着内卷,一边又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
最近,《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工作主义让美国人痛苦不堪》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教育内卷的新视角。
作者Derek Thompson在文中写道:
“相信良好的教育能给孩子更好的工作,相信辛勤工作总能保证向上流动。这让美国在近一个世纪,一直痴迷于物质上的成功,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付出不懈努力。”
《大西洋月刊》特约作者Derek Thompson
在工作主义思维下,人们把“找到好工作”视为个人身份和人生目标的核心,认为它是衡量孩子人生成败的唯一标准,并用工作思维看待一切人与事。
受这种思维影响,为了保证孩子未来有更好的工作和收入,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也像对待工作一样,认为学得越多越好。
一旦尝到了一点点甜头,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正反馈,他们也会不惜牺牲孩子的长远收益,要求他们忙个不停,进入饱和式学习状态。
在国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你也有“看到孩子闲下来就心慌”的时候,就可以“对号入座”了。
Derek评论说,长时间忙碌的工作已经成为精英们争夺地位与收入的重要方式,是他们作为社会人身份的信仰;
而饱和式教育,则是他们作为父母身份的信仰。
把自己的工作日程排满,和把孩子的学习日程排满一样,都能让父母们感到安全、踏实。
有少儿频道曾做过调查显示,超过⅓的家长希望孩子们在休息时看的电视节目也是有教育意义的,看完能学到点什么。
就连休息,也要休息得“有用”(休息时可以跳绳,因为升学要考;休息时可以读读名著,因为这是大语文的考察要求……)。
于是,孩子们开始失去自由支配的时间,开始失去发呆的时间、游戏的时间,以及纯粹的快乐时光。
关键是,这样的忙碌,这样的饱和式学习,真的有效吗?
斯坦福研究表明:
忙碌,更可能是无效的
有研究表明,越是高收入、高知的家庭,越看重孩子的大学学位。但是,父母们也时刻处在危机之中,因为成功的可能性似乎越来越小了。
所以,我们都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往前赶,父母们加班越来越狠,孩子们学习时间越来越长。
但是,“忙碌=有效”吗?
斯坦福经济学教授John Pencavel在研究中发现:忙碌,更可能是无效的。
“一个人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每小时的工作效率就会急剧下降;每周工作70小时的人完成的工作量,和每周工作55小时的人相同。”
对于孩子来说,情况也没有更好,许多研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比如,南佛罗里达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过度学习在短期内效果很好,但长期来看基本没用。
他们的实验采用抽词汇卡测试的方式进行。参与者被分为两组,第一组共抽5轮,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够在一轮内全部正确;
另一组是过度学习组,一共抽10轮,结果每个人都至少拿到了3轮满分。
这样来看,过度学习是有效果的。但别急,过一个月再测,两组的成绩就已经没有差别了。
这说明,如果想临阵磨枪,突击考试,过度学习或许有些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它并不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而且不单单是学习,还有研究表明,看起来不费脑子的课外活动,也不能过度。
比如,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参加一项学校体育活动和另一项非体育课外活动的学生,在选择大学时的确更有优势。
但是,参加任何一种类型的两项或多项课外活动,并不比只参加一项有优势。
也就是说,孩子足球踢得好,值得点赞,但同时家长又让孩子打篮球、游泳,反而会因为精力消耗过多,影响学业。
这就离当初“升入更好学校”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因为好学校都会看学业成绩。
那么,有聪明的同学可能想问了:
我们交换着不同的项目进行,比如学一会儿语文,去跳绳,回来以后再换成数学,这样的时间安排怎么样?
能够劳逸结合,自然是没问题的。但大家需要留意一个问题:
那就是孩子有没有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有没有真正由自己决定做什么的时候。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留白”时间。
在《自驱型成长》一书中,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和启发型教育家奈德提到的“默认模式网络”,就是一种留白。
书中说:在21世纪之交,科学家开始研究我们在和自己的思绪静静独处时,大脑里会发生些什么。
他们的研究发现,在大脑中存在一个复杂而高度整合的网络,只有当我们“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才会被激活,这被称为“默认模式网络”。
目前对它的功能的理解还很初级,但我们已经知道,它一定至关重要,因为这个网络消耗了大脑所用能量的60%~80%。
默认模式网络集中在大脑前端和后端的阴影区域内,当我们思考过去或未来,想到自己和他人,甚至是让思想自由延伸时,这个网络都会被激活
不管是做做白日梦,还是身处某种冥想之中,甚至是在睡觉前躺在床上的那段时间里,默认模式网络都会被激活。
这是一个用于自我反思以及反思他人的系统,只要我们不关注某项具体的任务,大脑的这个区域就会非常活跃。
健康的默认模式网络可以帮助大脑恢复活力,并将信息存储在能永久保留的位置,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看待事物,处理复杂的思绪,还能促使我们发挥真正的创造性。
对于年轻人而言,它还与培养强烈的认同感与充足的同理心有关系。
然而,现在很多孩子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没有时间和自己独处,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这会弱化大脑的高级功能,也会遏制孩子的情绪反应。
所以有些孩子,任由家长怎么催促,都好像“宕机”了,连作业都不想做。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都可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不仅如此,长此以往,过载的压力系统还会大大提升孩子患焦虑症、抑郁症和其他身心疾病的风险。
对抗无效忙碌,
要会“舍弃”、懂“留白”
既然饱和式学习带来的忙碌往往是无效的,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是有效的,或者说要怎样帮助孩子规划学习和生活?
今天和大家分享两个方法。
1.学会“舍弃”,记住:有舍才有得
在时间管理中,有一个很好用的四象限法则,非常适合帮助孩子规划日程。
它有两条坐标轴,一条是紧急性,一条是重要性,把平面空间分成了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紧急且重要。这是不能回避的、必须立刻去做的事,比如每天的课后作业;
第二象限:紧急不重要。这是突然发生的,且与目标和需求关联较小的事,却要立马处理。比如同学突然来家里,想借一本书;
第三象限:重要不紧急。需要处理,但不必立刻、完全解决,比如学习书法、乐器,是可以分散到每天/周里的;
第四象限:不重要也不紧急。其他闲杂事项,可做可不做。
按照四象限法则,紧急的事要先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可以慢慢做,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可以不做。
四象限法则虽然不难,但在实际应用中,大家很容易跑偏,把时间安排得太紧、太严,妄图用这个方法完成所有事。
其实,在应用它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白:时间有限,我们无法完成所有事。
即使有时候在做规划时觉得可以完成,但到最后发现还是完不成。
因此,我们必须清楚什么事情紧急到今天必须完成,什么事情重要到每天必须做,还有哪些事情不必较真或立即处理?
比如,老师要求孩子每天都要做一件家务,洗碗或者刷马桶等。那么,如果孩子的时间不够,改成每两天做一件行不行?
比如,可以挑出你认为每天放学后必须做的三件事,也让孩子说一说他认为必须要做的三件事,协商一致后就认真执行。
那么,剩余时间的安排,可以灵活一些、弹性一些。
P.S.如果有同学好奇大宝每天放学后做什么,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我家四年级小学生放学后:学习第二,这件事第一》
2.会“留白”,给孩子跟自己相处的时间
德国科学家洪波尔特说过:
“对于个人的心智进程来说,过量的、消化不良的知识也可以说是给心智带来的负担。作为心智的脂肪储备起来的知识并无用处,只有变成了心智的肌肉才有用。”
留白,就是让知识变成心智的肌肉的一个契机。
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决定要做什么,让他有时间和空间跟自己的内在独处。
这不仅在眼下对孩子的思维力、记忆力、创造力有帮助,从长远来看,还会让他懂得自我照顾、自我接纳,激发他的成长内驱力。
具体怎么做呢?其实没什么特别的。
就是允许他偶尔发呆、放空、走神儿,允许他漫无目的、安安静静地待着,不去干扰他。
这样的时光,对于久在职场的我们很难得,对于天天学习、有任务有考试的孩子们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
参考资料:
①文章《工作主义让美国人痛苦不堪》
②图书《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