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企业主导科创发展的城市有多强?
按实控人类型划分,深圳非国企在研发投入的总量和占比均远高于北京、上海。
换算一下,中国企业投入研发的每6元中就有1元出自深圳企业,每7位研发人员中至少有1位受雇于深圳企业。
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研发投入主要靠企业,企业投入占比约3/4,而企业的研发投向大多以试验发展为主,应用研究为辅,少量涉及基础研究。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90%的深圳,这一情况尤其突出。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15日《南方周末》)
文丨南方周末研究员 罗仙仙
责任编辑丨丰雨
2022年,深圳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工业GDP)达1.13万亿,首次超过上海的1.08万亿,成为中国城市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双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第一城”。
从小渔村、“三来一补”低端制造业,到以华强北、粤海街道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再到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深圳的科创标签越来越鲜明。
在深圳的科创发展进程中,企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2022年底,深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43家总量达2.3万家,在全国的占比为5.75%。同期深圳全社会约1779亿元的研发投入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高达94.0%。
来自官方统计部门的数字,很多时候过于概括和抽象。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数据库收录了截至2021年底注册地为深圳的公司533家,排除多地上市和去重后,有518家(上市公司517家,以及1家未上市但有连续披露经审计年报的公司华为)。它们身上映射出深圳这座城市更为具象的科创指征。
深圳非国企是研发主力
在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数据库,深圳为全国上市公司最多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北京685家、上海564家(多地上市去重后)。
在深圳518家公司中,420家披露了研发投入金额这一指标,合计3451.03亿元。这一金额远超同期深圳市统计局的数字(全市各类企业投入1582.44亿元),相当于全市研发投入的205.16%。(注:有部分母公司和子公司重复计算,以及部分在港美股上市的红筹公司纳入统计。)
按实控人类型划分,上述深圳非国企(含民营、外企、合资、集体)共422家,占比超八成,远高于北京、上海;同时,深圳非国企在研发投入的总量和占比均远远高于北京、上海两座城市。
随着深圳改革开放的推进,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发展为数量庞大的科创实体。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不进则退,将研发与创新深植企业发展,是常规操作。
1987年,深圳出台全国首个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营科技企业的文件,鼓励人才以技术专利和管理要素入股。华为、比亚迪、金蝶、创维等正是在当年成立,如今它们已是深圳产业发展的龙头。
在非国有企业超3000亿元的研发中,投入超千亿元的华为、超500亿元的腾讯控股(00700.HK),超100亿元的也有三家——中兴通讯(000063.SZ)、工业富联(601138.SH)和比亚迪(002594.SZ)。
深圳特区建设初期,工业、商贸和城市建设主要由国有企业支撑。1990年代开始,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性领域逐渐退出,只保留水、燃气和能源等公共事业及城市运行的一批企业。
平安集团是其中一个缩影,最初由央企控股,其后逐步退出,现为由国资、外资和个人等参股的混合制企业。截至2021年,深圳96家上市的国有企业中房地产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建筑业。
企业研发每6元有1元出自深圳
在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关于企业科创力的评价体系中,深圳在多项具体的科创指标项中表现不俗。
深圳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占全国的16.87%,相当于中国企业投入研发的每6元中就有1元出自深圳企业;深圳企业研发人员约占全国的15.24%,相当于中国企业每7位研发人员中至少有1位受雇于深圳企业。
细看指标项,深圳企业研发投入的平均值在2019年至2021年增加了1亿元,同时有超六成的企业研发投入同比为正增长。可见,深圳企业对研发重视程度的提高。
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迭代不断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来自政府端的支持也在加码。深圳于2022年11月出台《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深圳探索建立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社会组织布局投入大型研发项目,加大研发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企业研发投入的平均值是全国的两倍。这一指标关键在于华为一家超千亿研发的贡献。若剔除华为,深圳该指标仅为2.02亿元。可见华为之于深圳的重要性,贡献的不只是税收、GDP,更是科创力。
深圳企业的研发强度(研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值为8.09%,高出全国平均值2个百分点,但远低于北京、上海。
北京、上海的研发强度超高,主要由于医药行业中部分生物科技企业营收尚少、研发投入较高(北京有4家研发强度超100%的医药企业,上海有11家)。这也是深圳和这两座城市的产业差异。
研发人员被看作企业科创的核心力量。深圳的研发人员指标表现独特,平均值高于全国水平,但中位数却低了。这主要因为深圳企业研发人员的“贫富差距”极大,华为一家就有10.7万人,比亚迪、中兴通讯均超3万人,而“坠尾”的两家绿色动力(601330.SH)、盐港明珠(YGMZ.N)的研发人员分别只有9人、4人。
四大行业呈现“头雁”效应
不同行业之间,深圳企业的科创力也有着极大差异。
电子业在深圳建设早期就被作为来料加工的主导产业。截至2021年,消费电子及电气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就有146家,研发投入金额、研发人员均占了深圳的三成以上。
相比上市公司总量相近的上海,消费电子与信息技术两个行业仅有80家,同期研发投入约占上海全部研发投入的两成。
深圳146家消费电子与信息技术公司所覆盖的细分领域,包括半导体产品与设备、电脑硬件、电子元件、电子制造服务、互联网软件与服务、消费电子产品、信息科技咨询与其他服务等。由此可见该产业链完整度较高。
通信传输设备业的公司数量虽然不多,但华为和中兴通讯两家撑起了深圳、乃至是全国范围内该行业的绝大部分研发。两家公司在2021年的研发投入占了全行业101家企业投入的近九成。
华为以1427亿元研发投入,不仅排在中国企业的首位,在全球也排在第一梯队。在《2022年欧盟工业研发投入记分牌》统计的全球研发投入最高的2500家企业中,华为排在第四位。
2022年6月,深圳出台的《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几乎涵盖了深圳乃至全国、全球的科创的主战场。
其中,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就是上述政策中20个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第一项,目标为“打造全球网络与通信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处于支柱地位的电子信息产业,也衍生为智能终端产业集群、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等。
与通信传输设备业相似,深圳汽车制造业仅有8家上市公司,但比亚迪2021年研发投入106.27亿元,拥有超4万人的研发人员。它以一家之力,将深圳该行业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平均值拉高至全国该行业的近2倍、5倍。
2003年收购秦川汽车并决心开发电动汽车的比亚迪,带动形成了以其为龙头的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据深圳坪山区政府数据,比亚迪发挥“头雁效应”。2022年,仅坪山区就集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0余家,智能网联汽车规上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22家增长至2022年的95家。
同样是“20+8”中明确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大健康、海洋产业等仍需要深圳下功夫。
在11家进入“2022中国企业科创力TOP100”排名(详见《南方周末2022中国企业科创力研究报告》)的深圳企业中,尚无一家来自这些行业。
当然,上市公司并不是一座城市产业情况的全貌,以下几个数据可提供深圳科创力的不同视角。
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至2022年底,深圳科创板上市公司累计40家;同期,上海累计科创板上市公司76家,北京有65家,苏州有48家,深圳暂居第4位。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城市产业发展的中场力量。在2019-2022年工信部公布的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深圳累计入选企业共442家,不及上海的505家和北京的595家,排名第3。
基础研究的短板怎么补?
过去四十多年,深圳的城市定位,从“经济特区”转变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之城,在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角色,从“先行先试”转变为“先行示范”。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曾发布《关于推广和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共5方面47条,鼓励各地学习借鉴。但深圳并非高枕无忧。
“企业外迁”近年一直是深圳的高频词。总部在深圳的企业并不会固守一城一地,产业投资在外也是企业常态。2015年比亚迪在汕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汽车,2016年中兴通讯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华为终端落户东莞松山湖……深圳周边城市在积极吸纳深圳企业落户,同时中西部省市也在向深圳火热招商。
深圳从渔村发展为国际化都市,人口迁徙是其中重要因素,“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语在深圳几乎随处可见。2021年深圳常住人口约1756万人,其中流动人口约1243万人(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约七成人口没有深圳户籍。
当各省市喊着家乡、校友的招商引资口号来到深圳,对创业者、企业家也有着特别的号召力。深圳2019年迁出企业超千户,过去5年累计迁出企业近1.5万户。
深圳亟须应对的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基础研究。
研发活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在中国近年研发投入中,超八成是试验发展、超过一成是应用研究。2021年基础研究的占比达到史上最好成绩6.5%。而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看,欧美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投入占比约在20%。
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研发投入主要靠企业,企业投入占比约3/4,而企业的研发投向大多以试验发展为主,应用研究为辅,少量涉及基础研究。
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90%的深圳,这一情况尤其突出。2023年3月,深圳市科创委报告了一则喜讯:2022年深圳市基础研究经费投入122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达到7.25%,首次超过全省(6.9%)和全国(6.5%)平均水平。
这一成绩背后,是2022年深圳的基础研究投入同比增加了49.13亿元,增幅达67.4%。原始创新离不开基础研究。深圳需要也正在加快补上基础研究的短板。
2021年,深圳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措施》提出,每年把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围绕前沿基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学问题,开展长周期、高风险的原创性研究,努力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深圳一直在招才引智,从香港、北京等地引入高校、科研院所,成立南方科技大学、鹏城实验室。2022年从美国引入科学家颜宁筹建深圳医学科学院等等动作背后,都是在投入基础研究,同时串起产学研用链条。
不过,相比企业的研发投入,政府的科研资金太少。中国政府也鼓励企业投入基础研究。2022年9月,财政部、税务总局明确,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
一个客观现实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发展的同时,每一分投入都需要用在刀刃上,只有少数财力雄厚的企业才能兼顾。
202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一则有意思的数据,深圳企业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企业基础研究经费的47.9%。
确实,像华为这类走在全球行业领军者位置的企业,早已经投入基础研究,开启前沿探索,但这类企业不管放在全球哪里都是少数。
如果说企业研发撑起了今天深圳的繁荣和发展,它们能否助推深圳的基础研究再上层楼,这是一个留待政府和企业共同求解的答案,也是今天留给未来的悬念。
点击关注 i科创力 阅读更多科创研究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