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亡了?历史2023-08-27 09:081大清要亡,这是清末共识。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就曾预言大清灭亡。1867年,在与曾国藩的密谈中,赵烈文认为大清最多熬不过50年,结果大清44年就亡了,可谓是精准预言。大清将亡,这个人人都能感觉到,就像一个绝症病人,有很明显的迹象。但能预判大清能撑多久,这就像名医能够大致预测绝症病人的生存期一样,需要对病人的情况有着深入、全面的了解,和精湛的医术,加上一些猜测。大清末期多次遇上足以亡国的危机,但都在千钧一发之际,险之又险避过;但最终却在一片繁荣的景象中轰然坍塌,清末新政带来的经济形势好转看来就像是回光返照,其实究其原因,在历次危机之中,清廷并未做任何基础性根本性的改革,只是对老房子局部修修补补,架子虽然未倒,但基础已经被历次危机蛀空了,所以并没有大风大浪,保路运动之类的小风波就像这所百年老宅轰然倒塌。对大清统治基础伤害最大的自然是1900年的庚子事变,或者叫义和团运动。战前杀主和派,战后杀主战派,慈禧向11国宣战后,东南地区各督抚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与列强达成《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帝国中枢的权威荡然无存。经过庚子事变之后,清廷可以说是民心军心士心尽失,又一次处在亡国的边缘。2庚子事变看上去是因为外患而起,实际上是一场内乱,本质是戊戌变法带来的后遗症。由于康有为、谭嗣同假传旨意游说袁世凯“围园劫后”,慈禧对她的侄儿兼外甥光绪厌恶得无以复加,决心废帝另立。当年道光皇帝有九个儿子,不过前面三个都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老四咸丰事实上是皇长子,老五粗鄙不文不好读书喜欢跟贩夫走卒厮混,不得道光帝欢心,老七庸庸碌碌,老八老九年幼,道光选择接班人一直在老四与老六之间犹豫,最后同日立老四为皇太子,老六为亲王。因为老六恭亲王曾经是老四的竞争对手,所以咸丰一直不待见老六,将其闲置不令其参与政事,英法联军打进北京才让老六去善后,不承想就这一次放权,就让老六抓住机遇,勾结慈禧搞政变,把咸丰死前指定的顾命大臣一网打尽,自己作为议政王掌控朝政二十三年,直到1884年慈禧借中法战事不利之机,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史称甲申易枢。慈禧令世铎主持军机处,庆郡王奕劻主持总理衙门,并命遇有重大事件,先与醇亲王奕譞商办。老七醇亲王奕譞是光绪的生父,自此取代老六掌控中枢。醇亲王在1891年去世,老六在1895年去世,在去世之前,光绪前来看望这位伯父,恭亲王劝诫侄儿跟慈禧搞好关系,不要大张旗鼓搞改革,徐徐图之。但年轻气盛的光绪并没有听进去伯父的劝告,开启了声势浩大的戊戌变法,结果因为冲动冒进变法事变,自身也被囚禁直到被毒杀。慈禧准备废光绪,于是在近支宗室中,选了老五的孙子溥儁(jùn)为大阿哥作为储君,但这个立储计划受到西方列强的一致反对而作罢。列强公使一向都觉得清廷顽固不堪,好不容易有个年轻的皇帝愿意变法,学习西方的技术制度,自然不同意慈禧换掉光绪,这中间也有支持光绪的维新派游说之故。自然而然,清廷守旧顽固派就聚集在老五的周围,跟支持光绪的维新变法派呈现党争格局,双方在朝堂上党同伐异,激烈交锋。这时候由于华北大旱,民间动荡不安,会党组织义和拳、红灯照大肆在北方活动,而老五一向跟民间联系密切,于是把义和拳等会党作为打击维新派洋务运动的工具。义和拳等民间社团本来跟太平、捻军类似,是民间秘密社团,天然跟官府对立,一向是清廷大力打击的对象;但为了引导这些社团对付洋人和维新派,顽固派对慈禧言“民心可用”,改为与义和团等民间社团合作,义和团也见风使舵改变反清的宗旨,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双方一拍即合,共同掀起了庚子巨变。对于秘密社团而言,GM不是请客吃饭,说得再高大上,参与者的主要目的和动机,还是财富的再分配。无论是对抗官府还是维新派,只要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任何阶层均可以成为对象,谁没有自保之力选择谁下手。1900年6月11日,义和拳进京,首善之区马上就受到了反噬:6月16日,义和拳纵火将北京繁华商业区大栅栏烧光,约一千家民宅和大批商铺、饭店、古玩铺、银铺、妓馆……均被夷为平地,在这场大火中,著名的翰林院藏书阁也毁于一旦。义和拳指认富商为大鬼子、二鬼子乃至十鬼子,家中发现“洋火”(火柴)都作为通洋证据,上门掠劫一空,甚至谋财害命;顽固守旧派大臣也未能幸免,人家盯上的是财富不论其他;甚至连慈禧太后都受到了拳民骚扰,局势处于全面失控状态,京津地区怨声载道。群众性运动鱼龙混杂,可谓是玩火自焚吧。这也导致了慈禧西狩西安后,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大肆杀戮守旧派大臣,这些人确实也是“误国”,误导了慈禧,宣扬各国公使要求慈禧归政光绪的谣言,导致慈禧同意招抚义和拳抵抗洋人,向11国宣战。八国联军进犯京师,甘军董福祥部一触即溃,袁世凯部保存实力,只有聂士成的武卫军坚决阻击,最终聂士成战死沙场。之前聂士成为了维护京津地区秩序,杀了一些抢劫商铺的拳民,在廊坊之战中也曾经对义和拳溃军开火,因而跟义和拳和顽固派结怨,在聂士成跟八国联军作战之时,义和拳抄了聂士成的家宅和营地,导致聂士成部军心浮动,最终战死。聂士成死后,清廷朝议赐恤,为顽固派载漪(大阿哥溥儁之父)、刚毅力阻,后来清廷下诏称聂士成“误国丧身,实堪痛恨,姑念前功,准予恤典”。像聂士成这样忠心耿耿能打善战的军人上不见容清廷,下为义和拳所逼,殉国战死之后,最初连抚恤都没有,岂不令忠臣义士寒心?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清廷从这一刻开始,其实就已经走上了不归路,神仙难救。3庚子事变之后,太后西狩,京师被占据,东南各省督抚跟洋人签订协议东南互保,各省总督甚至秘密串联如果清廷倾覆,推举两广总督李鸿章为大总统。这个方案是洋务派督抚张之洞首倡,他的弟子门生心腹杨锐在戊戌变法中被慈禧下令杀害,三品军机章京甚至没有经过三堂会审直接拖到菜市口处决了,张之洞耿耿于怀,直言要“吓一吓那个老寡妇(慈禧)”。面对如此不利的局势,慈禧果断认怂了,前倨而后恭,战前有多高调,战后就有多卑微,“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名言就是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在“罪己诏”中说的:“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既有悔祸之机,宜颁自责之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总之,答应列强的一切条款:处死上百位顽固守旧派大臣,赔偿白银四万万两(当时大清有四亿人,取每人赔一两之意)。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4月21日,慈禧太后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为参政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全面进行变法,废科举、开学堂,比戊戌变法更深入,不用其人而用其政。整个社会的风气和导向也为之一变,在新政之前,李鸿章曾经在上海招收留学生,居然都招不满;郭嵩焘出使英国,找不到幕僚下人愿意去;而新政之后,出国留洋成为大热,招收留学生的考试爆满,公使出洋,幕僚下人要托人找关系递条子才能入门。民众都是随大溜的,慕强,风朝那边吹,草向那边倒。民意如流水,善变不可恃。倡导工商业发展,推动经济自由,制定现代法律……政策措施对头,清朝犹如枯木逢春,经济重新焕发了活力,其实只要放松管制,不去推行一些闭关锁国的政策和限制工商业发展,民间经济自然就会发展起来,给点阳光就灿烂。就如里根在演讲中所说的:ZF不能解决问题,ZF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ZF在经济中的唯一作用,就是使自己本身不要成为经济动荡的根源。清廷甚至筹备“预备立宪”,1905年,派以载泽为首的五位一二品大臣及大量随员出洋考察,准备改制君主立宪,这令革命党人大为恐慌,觉得清廷一旦改为君主立宪制,开议会获得地方立宪派士绅的支持,民间就不会支持革命与排满了,革命党岌岌可危。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9月24日,五大臣使团在北京正阳门车站上车准备出发时,革命党人吴樾炸弹袭击了使团,吴樾身亡,绍英等人受轻伤,徐世昌兼任巡警部尚书也走不了,最终只是延缓了五大臣留洋行程,换了几个人,依然未能阻止五大臣在1905—1906年考察了日本和欧美各国。事实证明,革命党高估了清廷掌权者的能力和眼界见识,肉食者鄙,不需要革命党动手,清廷权贵自会为了私利而为渊驱鱼,把立宪派推向对立面,把自己架在火上烤,自取灭亡。41908年,慈禧驾崩,在光绪尚未死之前,溥仪就已经接进宫准备继承大统了,为了防止翻案,慈禧毒杀了亲侄儿和妹妹的儿子光绪,立光绪的侄儿溥仪为帝,承嗣同治,兼祧光绪,弥补了当年为了掌控权力垂帘听政没有给亲儿子同治立嗣子遗憾,令光绪的皇后裕隆太后垂帘听政,溥仪的生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掌控外朝。这个安排兼顾了方方面面,就是没有顾及国家的未来。摄政王载沣,出生于1883年,1908年慈禧去世任命其为监国摄政王,掌控大权之时,不过25岁,虽然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但载沣显然不是英雄,他比起兄长光绪更为不堪,是一位庸才。时人评价载沣:“与王公大臣常相对无言,即请机宜亦嗫嚅不能立断。”他的亲弟弟载涛认为其“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既无用之别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内廷当差谨慎小心,这是他的长处。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作为一位庸才,载沣很难容忍能力出众之人,唯恐大权旁落,所以其一上任就抓权排斥异己,排挤中枢中汉人大臣袁世凯、张之洞等人,搞满清少壮亲贵集团小圈子。排挤袁世凯,还可以说是报复袁世凯出卖兄长光绪,导致皇位差点盘落老五一系;打压张之洞就纯粹是嫉贤妒能了。作为内阁中的老臣,张之洞跟新掌控权力的摄政王有过一段经典对话:1909年,直隶的士绅认为督办津浦铁路大臣吕海寰非去不可,庆亲王奕劻有意保举徐世昌兼办,张之洞闻听此事入宫直言相询载沣,有无其事:载沣回答是庆亲王奕劻作为担保,“才堪继任”。张之洞说:“虽然才堪继任,无奈舆情不属。”载沣说:“舆情不属?这可是直隶绅士的意思。”张之洞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不然!舆情不属,而且会激出变故。”载沣淡淡地回答:“有兵在!”张之洞退而叹说:“不意闻此亡国之言。”这段对话充分反映了载沣的狂妄与傲慢,载沣一是年轻,二是留洋去过德国,大概学了普鲁士的皮毛,觉得靠武力能够摆平一切。其实德国能够崛起,武力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铁血首相”俾斯麦在外交上的纵横捭阖,分化瓦解对手的盟友,从不两线作战。一战中德国抛弃了俾斯麦的路线,四处树敌,结果一败涂地。须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没有武力不会有安全,但一味依赖武力,好战必亡。1908年12月25日,摄政王接班仅40天,他就下令组建一个“统辖调遣”的“禁卫军”,借此将军权统一到自己手里。半年后,摄政王载沣宣布成立军咨府,军咨府类似参谋本部,是最高军事决策秘密机关,由他的弟弟载涛出任军咨大臣,代替他打理军咨府日常事务。他的另一个弟弟载洵任海军大臣,他本人则就任大清帝国统帅陆海军大元帅,不到30岁的兄弟三人,掌控了大清最高军权,然而军队是由人组成的,不是你坐在那个位置上就能掌握权力。最终武昌起义爆发,恰恰是新军武装力量将之赶下了权力宝座。为何朝廷供养的武昌新军和各地新军会反?从载沣与张之洞临终前的对话可以看出端倪:王(载沣)至,谓公曰:“中堂公忠体国,有名望,好好保养。”公(张之洞)曰:“公忠体国所不敢当,廉正无私不敢不勉。”王出,陈太傅(陈宝琛)入问曰:“监国之意若何?”公无他言,唯叹曰:“国运尽矣!”为何张之洞说国运尽了?作为一位地方督抚实力派和中枢重臣,载沣在其临终前来看望,总要听听老臣的政治遗言,或者推荐一二位人才稳住武昌,但自觉“有兵在”的载沣只觉得张之洞这等老臣碍手碍脚,只是虚言其好好保养,根本不将其放在心上。要是张之洞不死,或者载沣能够虚心听取张之洞的意见,提拔一二位张之洞的心腹掌控湖北,武昌的新军觉得有前途,也许不会反吧,即使革命党造反也能控制住局势。51911年载沣在立宪派的强烈要求下,搞出了个皇族内阁:内阁十三人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宗室成员又占七人。这是一个以皇族为中心组成的内阁,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不仅仅是立宪派大失所望,就是满人都觉得心灰意冷,毕竟满人中皇族宗室也是少数。皇族内阁一出,全国上下革命情绪高涨,载沣处于火山口上而不自知。在中枢机构受权搞亲贵小圈子也算了,对于地方督抚,载沣也信不过,收回其权力。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清廷不得已下放权力,地方督抚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可以办洋务、练兵,类似于开府建牙的藩镇诸侯,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载沣上任之后大肆削减了地方督抚的财权、事权与军权,而且将各地督抚轮换,避免其尾大不掉。在承平年代这种做法有利于加强中枢集权,但在动荡的年代,导致地方督抚根本无力控制地方,保路运动一起,武昌新军首义,湖南、陕西、江西等地新军群起响应,宣布独立,地方巡抚根本无力阻止,像湖南巡抚、山西巡抚均到位只有十多天,地方官员都认不全。地方新军起义,载沣还未觉得大势已去,因为他还有装备精良的中央部队北洋六镇,但北洋六镇一部在滦州反了,摄政王载沣才终于意识到大难临头。当初开革袁世凯后,满人中知兵的铁良,也流放到南京担任江宁将军的虚职,避免其影响亲贵掌握军权,载沣提拔学院派的荫昌为陆军大臣,载沣信任荫昌的原因是,荫昌之前从未带过兵,在军队没有基础,载沣用得放心。结果他们兄弟三和荫昌根本掌控不了北洋六镇,载沣觉得不用袁世凯大清马上就会亡,用袁世凯还有一线生机,不得已之下启用袁世凯,交出权力。是袁世凯覆灭了大清吗?其实不然,武昌起义之后,短短两个月内,大清18行省反了15个,清廷的统治在全国迅速坍塌,哪怕袁世凯想要做大清的忠臣,也回天乏力。一国统治的崩溃,有土崩和瓦解两种情形。土崩是底层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陈胜吴广、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就属于土崩;瓦解则是指统治阶层内部因为矛盾而分化坍塌,清廷的覆亡就属于瓦解。大清依靠朝廷和地方督抚上下一心熬过了太平天国、捻军之类的土崩之患,结果却在局势好转之时瓦解崩溃。为何会出现如此局面?皆因为载沣搞亲贵小圈子,让汉人官僚,甚至是满人都对清廷失去了希望,人人思变,不是靠“有兵在”就能稳住局面的。如果载沣能够顺应局势,搞君主立宪,说不定清廷还能像英国王室一般延续下来,只是载沣为了小团体的私利搞砸了,任何权力都想要抓在手中,结果失去了一切。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