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出情绪稳定、幼儿园老师都夸的娃,她到底做对了什么?答案是这个不起眼的小习惯
一直都会跟大家分享带发糕读绘本的日常,有的妈妈已经跟着我们共读了好几年,也有的每次挑书遇到困扰会来找我们推荐。
偶尔我会看到类似这样的留言:
“糕妈,孩子最近有 xxx 的坏习惯,怎么读了绘本还是改不掉呢?”
妈妈们的心情我很能理解,但其实,读绘本更多的功能还是跟孩子分享我们认可的世界观,以及交流情感。
有时候,它的结果并没有非常直观,但是相信我,亲子共读是一件值得长期投入的“养育事业”,并且一定会在某一天让你惊喜。
今天想分享我们编辑部一位妈妈的故事。
大概 1 岁多,我就开始给女儿买绘本,那时候大部分是翻翻书,以及一些简单的晚安故事。孩子也还不会说话,大部分时间就是指指认认。
真正建立起亲子共读这个习惯是在她大概 2 岁半的时候,那会儿碰上口罩期间,我的心理状态很不好,到处都是坏消息。
有时候看她哭闹,就难免不耐烦地凶她。在负面情绪挤压最严重的时候,白天她哭,半夜我自己哭。
每天要陪她 12 个小时,总是玩玩具也不现实。于是等快递一恢复,我就狂囤了一堆绘本,用来打发时间。
△每次一买书就是好几百
从那时候开始,每天读好几次的绘本成了我们一起最喜欢做的事(以前都是只有睡前读)。
绘本同时还是我俩的“和好暗号”,有时候因为什么事闹点小矛盾,过不了一会儿,她就会屁颠屁颠拿着绘本在我面前晃。
渐渐地我发现,在抱着女儿读绘本的时候,觉得她特别乖特别可爱。
而我的心里也会非常地平静,对 yi 情的担忧和焦虑也短暂地放到了脑后。
与其说,那段时间是我帮助孩子建立了读绘本的好习惯,倒不如说是孩子和绘本拯救了乌云密布下的我。
独自带娃的那半年,她没有上任何的早教和学前班,但语言能力却突飞猛进,从只能蹦两个字变成可以自己编故事,甚至还能吟两首不工整的诗。
一开始我也不太会挑绘本,哪本畅销买哪本,有的她才读一页就跑开了,有的却能陶醉地一直听。
没想到,这么点小家伙都很有自己的 taste 了。
后来读得多了,我逐渐掌握了她的喜好,挑的绘本也越来越合她心意。
比如她不喜欢听直白讲述的科普类,喜欢听想象力丰富的故事类;又比如她更偏爱幽默搞笑的,不喜欢有挫败感或者冒险的剧情。
买的书多了,我也渐渐了解了更多的绘本作家以及出版品牌,有时候自己都对那些好书喜欢得不得了,陪她看了一遍又一遍。
现在想来,是不是给她选书读书的过程,也弥补了自己童年匮乏的那部分。
有一套书我俩都太喜欢了,从 2 岁到 4 岁,几乎每个月都要翻出来读一次,每次都陶醉地读上一个小时。
那种感觉就跟长大之后同闺蜜一起远途旅行一样地愉快。
我们除了在亲子共读里分享快乐,也会有很多日常生活里无法感受的,更加细腻的情感交流。
△出去也喜欢钻书店
记得有本书是讲一个小男孩去乡下奶奶家,渡过了一个有蒲扇和西瓜的美好暑假。
我说:“妈妈小时候也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摇着蒲扇,吃着西瓜。”
女儿问:“后来呢,你怎么不跟他们住一起了?你的爷爷是谁,我怎么没见过?”
我说:“我长大了有了新的家,爷爷也去了另一个地方,就不太回去了。”
她特别阳光地搂着我的脖子说:“没关系,我可以永远跟你一起吃西瓜。”
虽然 2 岁多的她,话都还说得结结巴巴,却在那个共读的下午治愈了我。
除了在家里读绘本,我们有时候去到外面也习惯在包里塞上一本。
去公园野餐的时候:
坐飞机旅行的时候:
还有,回到我跟爷爷奶奶一起度过很多个暑假的老房子的时候。
我特别喜欢拍下她读绘本的画面。
上幼儿园之前的整整半年都是我一个人带她,一开始觉得有点煎熬,后来试着用绘本把一天的时间打碎,竟然变得非常地充实。
比如吃完早餐,我们各自看会儿书;下楼玩,也带本书坐在池塘边看一会儿;午睡之前读一本,午睡醒了拿出画本一起临摹好看的绘本插图。
我还在家里布置了 N 个不同的绘本阅读区,放着大大小小各种书架。
不同的地方阅读,有着各不一样的感觉。
餐桌边的榻榻米上放着一个小书架,特别适合上午光线好的时候读,我在厨房忙做饭,她也可以一边看书一边跟我聊天。
沙发边也放了一个大书架,一层她的绘本一层我自己的书。
有时候我累了需要躺一会儿,她就窝在沙发缝里,自己翻上一本。也有的时候各看各的,但无论如何她就是要跟我腻在一起。
房间的小阳台,我们放了一个宜家的收纳桌,下面放玩具上面排着书。周末的夜晚,两个人挤在懒人沙发上特别温馨。
床边自然也放了一排书,每晚入睡前一起读一本,再香甜地睡过去。
一直到现在,她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了,我们俩还是习惯在同一个地方阅读,总觉得这样特别温馨。
那些小时候看了几十遍的书也还是不舍得收起来。
虽然我们家没有豪华的装修,但是这几个阅读区,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家特别可爱。
我想,一个能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家,除了有书架有书桌有阅读灯,也少不了一些想起来就很温暖的亲子共读的回忆吧。
妈妈们,都来留言区分享一下,你们亲子阅读的故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