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人全都在鸡娃,我不鸡行吗?
01
上星期我写英国小朋友暑假期间都要做些什么,留言里好多朋友表示:
英国孩子太爽了,国内的娃总是被各种班安排得满满的。
我一个朋友甚至专门私信我:
我娃暑假有四个班要上,这都算少的,他们同学有上七八个班的,几乎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了。唉,真羡慕你们不用鸡娃的环境啊!
我问她:
是什么让你觉得必须得鸡娃呢?
朋友说:
周围人全都在鸡娃,我不鸡行吗?
朋友的话真的很有代表性,道破了很多家长鸡娃的心理:我也并不想,但是不得不。
02
这里面其实包含两个社会学效应。
一个是大家估计都听过的“剧场效应”。
本来大家都好好坐着看戏,结果前排有人站起来了,后面的人看不到了只好也站起来。
先站起来的人短时间内看得更清楚了,可是很快所有人都会站起来,大家看到的效果又都一样了,可是观影体验却更差了。
悲剧的是,虽然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却不会有任何人选择坐下来。相反,还会有人开始站上椅子,引发更多的人也不得不站上椅子。
于是,奇葩的“内卷”就出现了。
所有人都付出了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却只收获跟当初坐着一样(甚至更差)的结果。
剧场效应下,破坏规则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
这就是为什么“双减”落地这么久了,很多人却没有感到轻松,反而更加焦虑。
因为总有人会想办法站起来、爬椅子。
可是能站的空间和能爬的椅子更少了,大家需要费更大的劲去抢“破坏规则”的机会。
这种循环真是让人既无奈又疲惫。
03
但是除了剧场效应,很多人忽略了这里面还有个效应,也是大家焦虑的来源之一。
它叫做“视网膜效应”。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
怀孕以后发现满大街是孕妇,买了新车发现到处都是同一款车,拎个新包走哪儿都能跟别人撞包⋯⋯
其实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心理投射。
很多心理学家也用更通俗的“孕妇效应”来描述它。
也就是说,由于自己的过度关注,偶然因素会“变成”普遍现象。
育儿过程中,这个效应会深深影响我们。
我们会关注到同班同学暑假报七八个班了、隔壁邻居家孩子上早教学英语了、二大爷家三表姐的娃托关系找老师补课了......
尤其现在媒体那么发达,有些本来八竿子都打不着的“牛娃”和“虎妈”一下子全都出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能看到这个娃3岁能背唐诗300首,那个娃4岁能跟外国人对话,还有人8岁跟郎朗同台演出、15岁被重点大学提前录取......
哪怕身处十八线,我们都对“海淀妈妈”“清北爸爸”“中关村牛小”“上岸”“爬藤”等词条耳熟能详。
一时间,仿佛整个社会都在鸡娃,牛娃简直满天飞。
我们要是再不鸡娃的话,自己的娃岂不是只能落于人后了?
04
剧场效应引发了我们的焦虑,视网膜效应又放大了这种焦虑。
咱们都知道人是环境的产物嘛。
说实话,在这两个效应的加持下,要想做到气定神闲是非常不容易的。
就拿我自己来说,明明看起来是“远离战场”的,可是都免不了担心自家两小只“不学无术”。
曾经有个很火的段子大家看过吧?
这么看,我才该焦虑对吧?
我们家娃不仅中文不如国内孩子,连英文都不如啊!
语言优势都没有,更别提数学了。
才艺也拿不出手啊,这年头谁家孩子没几个特长的?
我都跟好朋友吐槽过,我们娃要是带回国去,怕不就跟两个大傻子似的。
再一想,孩子们这一代以后可都是“世界人”啊,不能只跟英村儿这些“玩傻了”的孩子竞争,还要面对全世界的青年才俊啊......
哎呀呀,这么想下去可不就完蛋了吗?
暑假还玩什么玩,还不赶紧报10个班!
很多人正是在这种心理下,加入了“不得不鸡娃”的行列。
可是大家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几个问题呢:
1. 真的有那么多牛娃吗?
不可否认现如今的娃越来越强了,跟咱们上学的年代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水涨船高,牛娃在人群中的比例仍然只占极少数。
我们之所以感到遍地是牛娃,是因为现代通讯手段把十里八村儿的牛娃都“集中展示”了。
曾经有个很经典的例子:
一位记者在高铁车厢里采访乘客“大家都买到火车票了吗?”
那你说呢?没买到票的能遇见你吗?
类似的道理,不是牛娃能被我们看见吗?
要是换做以前,我们连隔壁学校的学霸都不认识,可现在连哈佛牛剑的学霸都跑来做“榜样”了。
记得高考放榜那一阵,网上各种晒清北录取通知书的,搞得好像清北大酬宾了。
其实清北也没扩招啊,主要是人家考了二本三本的都不爱晒嘛。
到底是学霸多?还是当不了学霸的多?
这道理理性一想就明白。
2. 随大流鸡娃真的有用吗?
不能否认,很多家长确实鸡出了好效果。
牛娃之所以成为牛娃,肯定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绝对是家长和孩子都付出了很多努力。
咱自己就算鸡不成牛娃,也得缩小一下跟牛娃的差距吧,要不以后上学岂不是只配垫底了?
其实大部分家长鸡娃都是这么想的:
不求领先,只求别落后。
问题是很多人所谓的鸡娃,并不是像很多牛娃家长一样,有针对性、有建设性地根据娃的特点去鸡。
而是看见别人鸡我也鸡,报各种班上各种课,提前学或者额外学,有多少回报无所谓,至少我尽力了,焦虑心情缓解了。
这种“鸡”短时间内可能见效。
但是别忘了,做任何事情都有机会成本。
孩子在“被鸡”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自由生长、发掘探索其他可能的机会。
谁能断定,在奥数课堂上打瞌睡的孩子,如果有机会多看看蚂蚁搬家,以后就不能在生物学领域找到自己的兴趣呢?
育儿的难点之一,在于巨大的不确定性。
而“盲目鸡娃”相当于用家长的焦虑提前预支了娃的可能性。
人生的赛道那么长,社会的变化那么快。
那些我们今天觉得非做不可的事,明天是不是还一样有用呢?
3. 我不鸡娃,娃落后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是最难回答的。
因为确实在“内卷”的环境下,谁不卷,谁就可能是那个在剧场里选择坐下的人,前面的好戏都看不到了。
但是这场戏没看到,一辈子就完了吗?
英国孩子看上去要轻松得多,对成绩也不那么执著,主要是因为英国社会比较多元化。
换句话说,“赛道”多,就不用总在一条路上被堵死。
做不了学霸,当个面包师也很幸福;
学习不好,体育好也很受欢迎;
身无所长,做个普通人也过得不错。
肯定有人会说:
可别被“快乐教育”那套给骗了!
这是阶级固化,西方的精英一样超级拼!
没错,精英在哪儿都超级拼,要不凭什么能成为精英?
但是“拼”和“不得不拼”却有很大区别。
国内之所以下那么大决心“双减”,就是为了消除“内卷”带来的“不得不拼”!
因为咱们前面也说了,剧场效应下的“不得不拼”,换来的是所有人都要付出更多无谓的努力。
虽然中西方社会各有其特点,但随着咱们快速往发达国家迈进,可以预见以后很多方面会跟如今的欧美越来越相似。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
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不同能力、水平、性格的人都有通往幸福生活的途径。
我以前写过不少相关内容,链接放在文末了,感兴趣的可以再翻翻看。
回想一开头提到的例子,其实我自己为人父母,也对这种“怕走弯路”的心情感同身受。
毕竟一切改革都要经过长时间的摸索,谁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实验品”呢?
鸡娃本身并没有错。
如果家长对“鸡娃”甘之如饴,懂得如何“鸡”,娃也不介意“被鸡”,那完全没什么不可以。
但在被动跳进“别人都鸡,我不得不鸡”的无底洞之前,咱们都先主动思考、保持理性,也许很多育儿焦虑都是可以避免的。
与亲们共勉。
大家有什么看法都欢迎留言里交流,也别忘了多多点赞在看,你们的支持是我坚持原创的最大动力!常来喝茶哦~
1
END
1
★
正在团
★
WONDERLAB益生菌,儿童+成人
帮助缓解调理各种身体小状况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