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抖快B红,10年困局

抖快B红,10年困局

公众号新闻

关注并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设为 ★ 星标

每天早上更新,与你一起成长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里面,最短的抖音也有8年左右,小红书更是前段时间刚过完10周年生日,这些平台里,都在拿凡人来说事儿。这篇文章,作者就来聊聊,这些互联网平台与「凡人」之间的关系。


最近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前段时间,小红书十周年,创始人毛文超做了一次十周年的分享演讲。在演讲的结尾,他提到小红书存在的意义是:以科技为笔,以人文精神为墨,勾画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且不说这句话是不是有语病。就在他做完这次演讲几天之后,同样在上海,快手创作者大会上,快手商业化负责人王剑伟也提到,描述快手最贴切的一句话,就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只能说,中文互联网人确实应该多翻翻《唐诗三百首》了。

虽说大家都拿凡人来说事儿,但大家也肯定都认可,快手说的凡人,和小红书说的凡人,肯定不是一种人。

在「凡人论」背后,我们会发现,如今中文互联网最主流的平台,对自己的定义正在趋于一致。

从slogan就能看出来,快手是「拥抱每一种生活」,抖音则是「记录美好生活」。看起来只是微微撞车,但你要知道,快手的上一个slogan,叫做「记录生活,记录你」。

这算是撞了个结结实实了。

而小红书呢?

海淘电商时代结束之后,小红书换过3个slogan,分别是「全世界的好生活」、「标记我的生活」和「2亿人的生活经验,都在小红书」。

这还没完,别忘了还有个微信视频号,人家slogan也很有特色,叫「记录真实生活」。

合着就跟生活过不去了是吧?

还是咱们阿B最朴实: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除了句式被小红书撞了,至少不是「你感兴趣的生活都在B站」对吧。

这期内容,我就来聊聊,这些互联网平台与「凡人」之间的关系。

前几年,我和北京几个做互联网的朋友聊天,那时正是抖音和快手争夺市场份额,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聊着聊着,一位朋友用了6个字,精辟地总结了这两家公司的定位:「宇宙条」、「人间手」。

「宇宙条」这个名号网上经常有人说:字节的早期核心产品今日头条嘛,这家公司主要的办公地点都在「宇宙中心」五道口附近,气质又是牛皮哄哄和国内外所有互联网大厂都要抢生意的样子,发展又特别快,被叫做宇宙厂,也算是有点道理。

「人间手」这个说法就很有原创性了。

你会发现,快手这个公司在公关和营销层面,总是喜欢强调自己的平台上能看到真实的生活,能看到真实的人间,能看到每个人的众生相。我翻了翻广告案例网站,快手几乎所有的广告,画风都很类似,我随便挑几个大家感受一下。

「你的小生活,都是值得记录的大事件」

「快手的500个家乡」

「在快手,看见每一种生活」

「快手十年,为更好的生活」

当然,我不是说快手吹牛啊,只是快手的公关方式实在太有特色了,也太适合这个公司了。从2015年靠着一篇《底层残酷物语》出圈以来,快手的标签一直是「接地气」、「土味」、「下沉」,「铁锅炖自己,鞭炮炸裤裆」,听着就不那么正面。

但是呢,同样的话也可以换个方式说——「接地气」叫「真实」,「下沉」叫「人间」,「土味」叫「生活」,听起来是不是就好听多了?甚至有点高大上了?

前两年,快手还出了一本书,叫《快手人类学》,就是告诉你我们这边有最真实最全面的人类样本。

这就是一种比较厉害的品牌营销小技巧了。

而这种技巧,后来也被抖音、小红书,视频号学了去,告诉你我们这边有千千万万的用户,每个人都在这里记录真实又美好的生活。

按理说,这些平台DAU都有好几亿,每天生产的内容条数都以百万计,这么说是没啥问题,但是合在一起看,就很奇怪了。

既然你们都是真实生活,都是世间百态,那何必有四个呢?一个不就够了吗?

这就要提到,如今大一点的平台,尤其是算法驱动的视频内容平台,大家都越来越像了。

在我看来,无论是slogan的撞车,还是公关话术变得像复读机一样,都只是表象。当所有平台都在逐步做大,走向泛化,结果就是平台之间越来越缺少差异化了。

如今快手光是日活跃用户就接近4亿,月活跃用户有6亿多。

这是什么概念?

中国网民数量不到11亿,有一半左右的人,每个月至少会用一次快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天天用。而抖音月活超过7亿,B站超过3亿,小红书也刚刚突破了3亿。

这意味着从绝对量上来看,无论是哪一个平台,都足以称自家用户为中国网民的基本盘。

既然大家都是基本盘,那么自然就会长得有点像。

从历史来看,「泛化」是几乎所有平台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在未经泛化之前,它们更多被叫做「社区」。

什么是社区?

社会学家有上百种不同的定义,但大部分都包括一定的人口,一定的地域,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由这些要素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而在互联网上社区的定义也是类似的,只不过地域变成了赛博空间,可能是一个网站、一个app,或者是一个聊天群组。

综合来说,互联网社区有三个核心要素:人群,共同文化,以及一定的互动方式。

在早年PC互联网时代,曾经出现过非常之多的社区,从大而全的论坛,到聚焦某一兴趣的贴吧,甚至不同的城市都会有基于本地人的网络社区。

在这个时代,人群规模是次要的,共同文化是最重要的。

甚至可以说,在那个互联网还不普及的时代,只要能上网,成为网民,大概率就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共识。因此,社区是非常容易建立的。

而网络社区的互动方式,则是协作。

网络社区发起的初期,几乎都带有很强的协作性质。例如在早期,许多论坛和社区,一般都会建立类似资料库一样的存在,数码论坛有各种数码产品的机型资料库,体育论坛有球员和球队的资料信息,这些都是社区成员协作搭建的。

此外,通过协作和内容创建,社区弥补了大众传媒领域里许多无法取得的信息,例如游戏、动漫等等。最终,许多网络社区成为互联网上的信息富矿。

当然,社区的管理,类似论坛版主建立社区制度,管理发帖删帖,也是一种协作。

哪怕是如今主流的平台,如B站、知乎、大众点评,早年间都有很强的协作性质。大家在这里分享资源、沉淀知识。可以说,社区是一种真正具备乌托邦属性的东西。

关于社区泛化这个话题,我在网络上看过不少分析,大部分都在集中讨论人群扩大,导致社区文化被稀释。

这个事情是没错的,但是这样的论述,缺少了一个关键的节点,就是互动方式的变迁,也就是人们不再协作了。

我们常常低估了协作的重要性。协作的本质是一种创造,而创造,尤其是在无经济利益驱动下,自我驱动去进行创造,是非常困难的。

即使协作是一个社区的核心互动方式,能参与协作,产出正面价值的成员也是很少的。而随着社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协作人群参与了进来,更加会增添协作者的压力。

这个属性在论坛时代非常明显。随着用户越来越多,版主不得不花更多时间用在管理论坛,删除水帖,维持秩序上。甚至不得不专门设置水区,扩大管理团队。

此时,以协作为互动方式维系的社区,就会达到它能力的上限。

接下来的路径,无非是三种,也就是在人群、共同文化、协作这三者里,放弃其中一种。

放弃人群,意味着不再接纳新的成员,守住原先的写作方式和文化认同。短期能让社区成为一个小而美的存在,但长期来看,也意味着不再有新陈代谢,最终必然走向消亡,这是个自杀选项。

放弃协作,意味着不再追求社区成员的价值产出,也不追求成员之间的社交连接,最终丧失社区的属性,成为一个非用户主导的产品,最典型的就是优酷,从可能成为中国YouTube的网站,变成了一家电视台。

最后,是放弃共同文化,这意味着不再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偏好,逐步走向多元化。但是一旦放弃了文化,就等于丧失了一个社区最为倚赖的「标签」。没有共同文化,大家为什么还要聚在一起协作呢?

知乎当年的开放注册,b站的去二次元,都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那么社区的泛化注定无解吗?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新概念,叫平台。

关于平台的诞生,要从互动方式讲起。

在社区中,能参与协作,产出价值的,如果永远是少数人,那么这些人就会和普通的社区成员区别开来,成为两个物种,彼此之间产生新的,不对等的关系。

于是新的社区形态就产生了,这两个物种可以简单将其称为「KOL」和粉丝。

在这个形态里,KOL负责创造价值,而粉丝负责消费价值,协作,不再是唯一的互动方式,甚至不再主流。双方变成了供需交易的关系。

而平台,就是供需交易发生的场域。

如今,我们发现一切都是平台。但有些平台是原生的,比如淘宝、滴滴,本来就是用来做生意的。但还有一种是由社区转化过来的,主要是内容平台,比如B站、知乎。

像抖音、小红书,虽然它们作为社区的历史很短,但如果我们回到2017年看抖音,回到2018年看小红书,依然可以从它们身上找到社区的影子。也可以归于这一类。

当社区转换成平台,互动方式从协作变成了交易,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人群泛化的问题。能参与协作的人少,但能消费内容,消费价值的人很多啊。如果只是来消费,那么再多用户,平台都能吃得下。

再比如文化的问题,以前你觉得人多了,社区文化就稀释了。但是在平台阶段,你只需要kol群体守住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那么整个平台就能维持一个基本的「标签」。

于是,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发现,平台这东西好啊,比社区先进多了,于是纷纷从社区转型平台。

但是呢,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平台也不是你说转就能转的。

中间有很多门槛要跨过。

比如消费模型。在我们普遍没有内容付费习惯的大环境里如何设计消费模型,让人们有足够动力继续创造,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这中间,广告商的引入,在线支付的普及,4G的兴起和风投的介入,都扮演了重要作用。当然,有很多平台直到现在也没搞定这个事情。

另外还有产品形态的门槛,过去的互动形式都是发帖回帖,还是保留了大量的「协作」印记,这些都要拿掉,改成点赞、收藏、转发、打赏这些更具备「消费」属性的互动方式。

也有不少平台一直没有设计好产品形态,最终影响了发展模式。

总之,从社区到平台的转化,并不是那么容易,反而是九死一生。

这里要补充一句,社区和平台并非泾渭分明的两个东西,相反,即使在如今的抖快红B,依旧保留了许多协作共创的属性,而哪怕是最早期的社区,也有KOL和粉丝的存在。

那么,平台之间为什么越来越相似了呢?

就在过去的社区大量转型平台的同时,另一个趋势也在悄然发生,那就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和风投资本大量涌入中国的互联网行业。

这两件事合在一起,结果就是大量新网民涌入互联网,行业进入了跑马圈地,扩张用户的奔腾年代。而社区转平台本身就需要扩充用户,尤其是扩充消费者,于是用户数过亿,月活过亿甚至日活过亿的平台陆续出现,直到现在,大家手上都握着几亿用户,都算得上是网民基本盘。

既然都是基本盘,那么需求也必然越来越趋近。

很多人对这些平台有个误解,提到小红书就是手握咖啡整天啥也不干就是citywalk,提到快手就是铁锅炖自己鞭炮炸裤裆,提到B站就是二次元宅男宅女。

这些个刻板印象不能算错,但绝对不是什么负责任的说法。

首先,平台上KOL的表达,和大部分粉丝的状态,完全是两件事。一个平台上能稳定输出价值的人,和普通消费者的数量之比,可能是99比1。不能拿1%的内容来套99%的人的状态,这是个最简单的数学问题。

再想想看,大家都几亿用户,不太可能出现某个平台的用户与另一个平台的用户完全处于「有我没你」,完全互斥的情况,也不可能出现某几亿人的品位完全高于另外几亿人,价值取向与另外几亿人完全不同的情况。

事实上,大部分人可能会同时使用2-3个软件。

既然大家的用户都是基本盘,而在供需交易的模型下,创作者必然要讨好消费者才能赚到人气和钱,那结果就是平台内容越来越相似,舆论环境也越来越相似。

这就回到了我们开头的结论。

所谓的「生活」、「烟火气」、「凡人心」之类的概念,只是因为这些词儿最大,属于万能的片汤话,啥都能包得下。我追星看剧也是生活,打飞盘玩桨板也是生活,捕鱼种地也是生活,每天在会议室和领导吵架也是生活。

啥不是生活呢?什么不是烟火气呢?谁又不是个凡人呢?

但是真正值得我们警惕的,还在这些词之外。

这里我简单说三个点。

随着社区逐渐淡化,平台越来越强势,也变得越来越相似,我们会发现,主流的赛博空间开始变得越来越无聊。加上算法的精确投喂,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平台,刷起来都没啥区别。你喜欢体育,快手也给你推体育,小红书也给你推体育,博主也都是那么几个人,大家都搞一处水源供全球,一条视频来回发。

但是呢,这些内容又都聊不深讲不透,形式也大同小异。

就像很多城市,虽然大家天南地北,叫不同的名字,有不同的地理位置风物特征,但走进去一看,都是差不多的钢筋水泥,宽马路大高架,公建化立面配封闭式小区。小区外面也都是差不多的蜜雪冰城和正新鸡排。也不是不好,就是没劲。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所谓的「生活」、「凡人」,看似美好,但背后也存在着某种霸权,也就是所谓「平凡」的霸权,它要求你接地气,但不可以土,不可以奇葩。它要求你表现出美好,但不能悬浮,不能昂贵,不能做作。

像我这种热衷于在各个平台围观吵架的人,如今也总结出一个结论。今日的互联网争吵,大部分最后会演变为「凡人」之争。即我的生活才代表大众,而你的不是。

关于互联网骂战的历史以及今日的骂战是如何形成的,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会专门做一期聊聊。

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平台们都热衷于标榜「生活」,并且要写进自己slogan的原因。

最后,也是我最想说的一点。

「生活」很好,「烟火气」也很好,但透过手机,你永远只是生活的观赏者。任何一个平台,越是鼓吹「这里有真实的生活」,越是把一个生活包裹起来给你看,你只能看到一个切面,你走不进去,也体验不到。

前几天看《盐镇》,作者易小荷在后记里写道:盐镇和我生长的自贡市区相距不过十几公里,很难想象,此前数十年,它是我对中国一无所知的那部分。

手机里的烟火气,不能真正抚慰任何人的凡人心。平台上那几百万种生活,也都不是真正属于你。你能拥有的,只有放下手机后,唯一属于你的生活。

参考资料:

《重新认识社区、社群及社区社群电商》——白树shu 

《在线社区的死与生》——Yourseeker 

《小红书是当下时代精神的样本吗?》——T中文版 

小红书十周年内部分享

作者:IC实验室

微信公众号:IC实验室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一文速览!淘天、京东、抖快双十一大促新玩法破题碳交易低迷困局:百亿碳市场,万亿路漫漫 |新增长故事马斯克拒用TikTok:感觉它们的AI会探测我的大脑,谁造成了TikTok的商业化困局“抖快红视”大战本地生活,谁是搅动市场的鲶鱼雅诗兰黛陷入“小棕瓶困局”千万豪宅容不下消防通道,火灾救援困局再现淘宝直播出圈,杀向抖快腹地!木心与陈丹青整本书阅读,用这8个方法改变“不爱读,不会读,读不好”的困局 | 精选谁造成了Tiktok的商业化困局?仅此一批,199元6支到手!原瓶原装法国进口干红,90年老藤,错过再没有啦!来自亚马逊雨林的野生坚果,10年开花10年结果,据说只有0.5%的人吃过……今日半价!20200629 《天涯客》定妆照发布“抖快书”与OTA:下沉市场 不期而遇上市药企“销售费用”困局我不懂这精神内核和诡异画风中国如何突破陆权国家困局?李雪琴同学爆红,3天涨粉100万:10年前高考考得最好的那批人,如今活得怎样了?开店100万元起步!奈雪的茶“急了”!开放加盟能否扭转亏损困局?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揭牌打破传统人力运维困局,贵州习酒引入锐捷乐享开启智能运维新局面李雪琴高中同学全班爆红,毕业10年现状令人唏嘘如何冲破“卡脖子”困局?三大方向是关键建仓期基金面临“夭折”风险 老牌公募申万菱信基金困局待解免费公开课|如何破解失眠困局?那曲久远的音乐谁造成了TikTok的商业化困局?【今晚直播】房地产困局与中国城镇化的新思路 | 对话《人地之间》作者陶然家庭破产,中国留美生陷断供困局…思想周报丨哥伦比亚政治困局;西班牙大选中的极右翼势力“抖快视”战争2.0:一场主动选择的败退【直播预告】房地产困局与中国城镇化的新思路 | 对话《人地之间》作者陶然争田、渡河与拆桥:“私搭浮桥”案背后11座非法浮桥的困局共享充电宝企业“困局待破”播放量超1900亿,这个赛道火遍红抖快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