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长大后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的孩子,多半与父母这3个行为有关

长大后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的孩子,多半与父母这3个行为有关

公众号新闻


作者|钱志亮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类人:


不管你怎样肯定、鼓励,他们总是习惯否定自己,认为“我不够好,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即便真实情况是,他已经足够好了;


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值得更好的,所以也不会主动尝试获得,经常在机会和挑战面前退缩、放弃;


他们总是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认为自己的感受不重要,优先考虑、迎合他人的需要;


他们很在意别人的评价,任何一点负面的评价就会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难以释怀······


这些表现综合起来,在心理学中,我们称之为自我价值感低。


自我价值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认可程度。


自我价值感强的人认为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通常表现为自信、自尊和自强;反之,则易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


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在谈到自我价值感时指出:


“当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欣赏时,我就极有可能以一种高贵、真诚、勇敢的姿态,充满活力和爱心地来应对生活”。


“如果我不喜欢自己,就会贬低自己,对于生活,我总是很恐惧,觉得自己无能,从而形成了一种状态:以受害者自居,不思进取。


我盲目地责怪自己同时加罪于他人,一会儿屈从一会儿暴虐,将自己的过错推卸于他人。”


深刻点明了自我价值感对一个人身心健康和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和水平高低受家庭影响很大,尤其是和父母的养育方式及其对孩子的态度和评价关系密切。


生活中,父母常见的3种行为,最容易养出一个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的孩子。


1

情感忽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态度就像一面镜子,让孩子看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样子。


0-6岁的幼年关键期,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积极关注——看见并回应孩子。


如果能够得到父母的关心、爱护和理解,孩子在内心深处就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值得被好好对待的。


反之,如果家长经常性地忽视孩子,态度冷漠、拒绝孩子、阻止孩子的情绪表达,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从而怀疑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


比如,孩子有话想跟妈妈说,妈妈正忙,简单粗暴地把孩子推到一边,不理会孩子,或者孩子说完,当没听见;


孩子因为某件事伤心地哭了,家长觉得烦,制止孩子:“有什么好哭的!再哭我把你关门外去。”


如果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自然也不会尊重和重视自己。


因此,家长在孩子童年时期,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关注、回应和情感抚养。


多花时间陪伴,和孩子互动。与孩子对话时,认真看着他,耐心倾听,给予积极的回应。倘若没办法做到,最好如实地告知原因:


“宝宝对不起,妈妈现在要做饭,不能陪你聊天了,等妈妈做完饭,咱们再好好说,行吗?”


这样,孩子会明白,是父母“暂时做不到”,而不是自己不好。


另外,在孩子表现出情绪时,父母设身处地的接纳和理解,也会让孩子倍感温暖,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有价值的。


这一点上,家长要做到不轻易责备孩子的情绪,比如伤心、生气、后悔,而是允许孩子表达,带着爱和耐心去倾听,表示理解,必要时提供建议或帮助。


比如家里来其他小朋友了,看到妈妈陪他们玩,给他们好吃的,孩子不高兴,忍不住哭了,这时妈妈可以把孩子抱起来,问问他:


“是不是妈妈陪其他小朋友玩,你不高兴啦?怕妈妈不爱你了,是吗?”


然后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不论什么时候都永远爱你,对其他小朋友好,不影响对你的爱。”


亲子之间情感上的沟通和理解,更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形成较高的自我价值感。


2

给孩子过高的期待和要求


电影《伯德小姐》中,女主人公和母亲之间紧张的关系贯穿整个电影。


母亲总是不满于女儿的一切,常常贬低、攻击女儿,包括凌乱的房间,学习成绩、要去纽约读大学的计划等等。


在母女挑选裙子的一段情节中,母亲对伯德小姐挑选的裙子、身材不满意,于是便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我想要你的肯定,希望你喜欢我。”


-“我只是希望你可以努力成为那个最好的你。”


-“如果这已经是最好的我呢?”



这段对话,也真实反映了我们生活中的某一类亲子关系。


父母有了孩子后,对孩子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成为那个理想中的“完美小孩”,于是不断地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最怕的是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完美的执念过深,导致他们无法看到和欣赏眼前这个真实的孩子,给孩子的爱在不知不觉中附加了条件。


通常表现为:


孩子考试考得好、听话、比赛拿奖、表现令人满意时,父母就十分热情、欢喜;考试成绩没达到父母的要求,表现不够好的时候,就对孩子十分冷漠、打击否定。


当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时,父母不当回事,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和安排做事,并美其名曰“为你好”。


这样的教育方式,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只有你足够优秀、听话,我才爱你;没达到我定的标准,你就是不行、差劲。


长期的苛责、高标准、严要求,孩子很难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他会感觉自己本身是没有被接纳的,只有外在表现好了,自己才有价值、值得被爱。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这样一类人:不管自身条件、成就有多好,内心仍然觉得自己不行,没办法停止对自己的要求,时常被焦虑绑架,无法活得轻松、幸福。



因此,家长一方面给孩子期待和要求,帮助孩子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也要能够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目前的样子,爱他、欣赏他,尊重他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不要控制太多。


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同时,也要能够欣赏孩子身上的其他优点和闪光点: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而不是揪住成绩这一点,一直批评、否定孩子。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本身的爱,而不是爱自己的外在表现,自我价值感更强,身心健康地成长。


3

经常否定、打击孩子


曾看过一个网友留言:


“一个小时候长期被否定的人,即使现在在外人眼里很优秀,可内心还是价值感非常低,五十五岁的我就是这样,经常焦虑,太痛苦了。”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别人的评价和态度对自己的自我认知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成年人心中对自己已经有一套评价体系,但孩子不一样。


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周围人们对他的评价及态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水平,特别是作为他们“重要他人”的父母和老师,他们的评价和态度,直接调控着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水平。


因此,如果孩子童年时期,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否定、打击中,心理健康就会出现问题,自我价值感低,觉得自己不重要、不被爱,容易陷入抑郁的情绪,自我封闭。


想要养出一个积极乐观、自信阳光的孩子,家长一定要避免打击式教育,不轻易否定孩子。


在需要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时,就事论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批评,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指导他正确的方法,而不是用“蠢”、“笨”、“没用”这种侮辱性词汇攻击孩子的人格。


当孩子表现不够好时,他更需要的是你的鼓励和帮助,而不是用难听的语言告诉他他有多差劲。


否定和打击,只会让孩子对自己、对未来丧失信心,低到尘埃里;而鼓励和帮助,则会让孩子看到希望,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


可以说,家庭教育的基础与核心问题,就是让孩子相信:“我是有价值的,我是有人爱的。”


正如《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童年时获得的原始自我价值感,是我们心理健康的原动力,即使在成年后遇到了重大的打击和挫折,那种根深蒂固的自尊、自爱和自信,也会让我们鼓起勇气,勇敢地战胜困难。”


养出一个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就是送给孩子一把开启幸福人生的钥匙。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 qzlgzs),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给派妈点个“在看”吧~感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脚后跟干裂,真相不是皮肤缺水,多半与这几个原因有关!被“快乐教育”与父母分歧毁掉的孩子这一刻不曾被偏爱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再遇偏爱父母这 4 次「撑腰」,换来孩子一生的底气父母这样“关心”孩子,只会使TA的人生更艰难一位班主任的大实话:长大后有本事的孩子,妈妈都有这3个共同点!(父母再忙也要看)孩子行为经常“失控”,父母这3点要先知道孩子窝里横、外面怂、不听话?高情商的父母这样做!一位班主任的大实话:长大后没出息的孩子,家庭都有个共同点清平乐 知足常乐为什么孩子长大后不懂心疼父母?多半是父母犯了这3个错误,才养出了凉薄之人……坝上草原不听父母话的孩子,长大后基本都会混成loser!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川黔连环案: 第三十八节自卑的孩子,往往有这4种表现,你一定要注意!李雪琴高中同学爆红,现状令人唏嘘:北大博士迷茫,中产学霸自卑、活得最好的是……乙肝两对半与 HBV DNA 结果不符,把书翻烂总结了 19 种原因!俞敏洪自卑10年,看哭父母: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是这种家庭中产父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娃长大后远不如自己真正自卑的孩子,不是内向、敏感,而是……从小被允许吃冷饮,和被限制吃的孩子,长大后这几个方面差异巨大……福建夫妻收养了一个女弃婴,长大后带回家个男朋友,养女父母一看却傻眼了25岁人大硕士上传“一键脱衣“色情程序:父母这样养孩子,很难不翻车长大后依然“跟妈亲”的孩子,通常是妈妈做对了4件事长大后第一个养的孩子是自己历史名城耶路撒冷培养出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这3件事父母尽量少做从小和爸爸不亲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真相和你想的不太一样这个行为会扭曲孩子的价值观和人格,你还在做吗?很多父母不知道:“限制”和“放纵”娃吃雪糕,孩子长大后竟会有2种不同的人生李玫瑾:从小被父母逼着练专注力的孩子,长大后学习的差距有多大?父母这些行为,正在培养一个自卑的孩子|国庆伴读央视跟拍7组家庭,养娃现状令人唏嘘:孩子自卑、抑郁,根源在于2个字4 岁孩子高烧,父母这个做法让娃住进ICU!这些退热方法打死都别用!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