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要了命”的初中, 女儿到新加坡留学三年, 我想说“值得!”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换条赛道,换个活法”的真实教育故事。
作者一家在宁波,一直在体制内公立学校读书。
花友女儿在小学时,还算得上是个性格开朗的“学霸”。但升入初中后,她很难再看到女儿脸上的笑容。用她的原话说,就是"真的是要了命了"...
她觉得这样的环境给女儿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于是三年前,作者一家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转轨到新加坡读初中。
这家人行动力超强,如今女儿已经留学三年,已然适应新的生活:
“笑容多了,还比以前更自信和阳光!”
回国后,正在做学习分享的女儿
同时,他们还算了一笔“留学开销”账,发现比起在国内接受相似教育,花费上其实也蛮划算。
今天,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 以下为正文---
在国内的时候,我们读的是家门口的公办小学,孩子学习情况还算是不错,在班级前几名。
在孩子小学阶段的时候,我开始接触到小花生,看到一些爸爸妈妈分享的一些国际教育经历和教育理念,我觉得都非常好。因为我和孩子爸爸都没有出去留学过,还是很想让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经历,出去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
那时候,就有了想把孩子送出去读书的念头,但没有很明确的规划要什么时候送出去。
当时的想法,是多借鉴别人做得优秀的地方,在孩子教育路上进行引导,为以后的留学暗暗做着准备。
所以从小学时,我和我先生就一直有意识地抓女儿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和各种素质教育... 。
比如,阅读习惯。孩子很喜欢看书,家里最多的也是书,我对书的投资毫不吝啬,中文的,英文的,只要喜欢的都买。
因为阅读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技能,甚至是一个取得快乐的能力。
比如,英语学习。并不是为了要去应付各种英语考试,语言是一门工具,最直接的就是要说它、要用它,用英语来阅读、写作和演讲。
除了原版阅读,从孩子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每个礼拜一到礼拜五晚上都有1个小时的外教私教课,这个课是一直到出国前都没断过的。
同时,也一直培养着她练琴、每日运动和自律学习的习惯。
正在学习网球的女儿
01
2019年,女儿升入了初中,读了半个多学期,真的是要了命的那种。
几乎每个月学校都会安排一次考试,而且考试后必定有一张排名表。后来我才知道,她们班的座位都是按照排名来安排的。这次你考得好,座位就靠前,下次差一点,就会离前排远一点。
除了排名,我们还要面对每天写不完的作业。老师上课讲得是很简单的,但作业全部超过了讲的难度,所以女儿每天回家后,要花很多时间去写作业。
同时,我们也没有放弃英文,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小时的私教英语还是要上的,时间真的不够用了。
女儿当时的书架
我觉得这样的环境给她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所以我和我先生就合计着,把留学计划提前。反正早晚都要出国,早走迟走都是走,不如早早先送出去。
我们其实也算过一笔账,考虑过要不要留在国内,转到国际学校读书。
但我们本地其实没有特别好的国际学校,如果去上海的国际学校,一年的花费也要30-50万,其实算下来和留学的费用差不多。
而且最主要的是,当时(2020年)疫情还比较严重,国内的新闻有段时间一直在集中报道外教问题,外教很不稳定,不能保证孩子能享受稳定的优质教育。
身边有熟人的小孩去过新加坡留学,所以我们对新加坡整体的印象还是比较满意的。
综合各方考量后,我们最终决定初中就走,把孩子提前送去新加坡留学。
女儿的英文手抄报
02
为什么是新加坡?其实我们也有考虑。
女儿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和我先生就一直在关注国外的教育情况。我们选择去新加坡主要基于这些考量:
新加坡的教育完全是跟国际接轨的。
他们的很多老师都来自世界各种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留学经历和教育背景,这天然就能给孩子带去一个世界视野。
而且他们学术管理相对比较严格,几乎不存在学术造假的问题,欧美等国家对新加坡学历的认可度也很高,这个是我比较看中的。
而且我们有熟人的孩子也是“走这条路”过来的,他们读下来整体感觉新加坡的教育非常不错。
参观新加坡的国际学校
再就是很现实的距离问题。
我们住在宁波,新加坡距离比较近。相比较去上海两个多小时,在浙江去新加坡的来回还是很方便的,我还能去陪读。
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也是我们家非常看重的。
像美国,可能会面临人身安全的问题,其次就是对孩子比较放纵,没有严格的管理可以保障孩子在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里成长。
而新加坡的管理就会比较严格。比如它从法律上就规定禁止向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售卖香烟,晚10点半至早7点之间所有上架不允许售酒。它也是全球犯罪率极低的国家之一。
对我们这种“小龄”留学家庭来说,安全也是需要严格考量的因素。
最后就是极具性价比的优势。按照朋友家小孩的留学情况来看,新加坡一年的留学费用大概在30-50万,其实和国内国际学校的费用是差不多的。
所以综合考虑下来,新加坡就是我们家的最优选择。
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找资料
03
2020年1月,女儿初一上学期还没结束,我就带着娃动身前往新加坡了。
其实走之前,女儿都没有什么顾虑,反而签证下来的那一刻,我有点害怕和退缩了。
我们家之前出国游其实都是比较依靠我先生的,比如他会带着我们在国外自驾旅游。但这一次,是我实打实的要带着孩子开启一段漂泊异国他乡的求学路。
前面一切都是未知的,会遇到什么问题?会有什么麻烦?会一帆风顺吗?这些我都不清楚。
那时候也快过春节了,我和女儿是第一次在春节前离家,心底还是有很多顾虑的。我先生这时候给了我跟多鼓励,他说:反正你也有自己去国外进修的规划,这次带女儿去就当先锻炼锻炼,而且还有女儿陪着你。
我想他说的确实有道理,何况现在签证已经下来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就走吧。
带女儿去书店
我和女儿当时是拿的旅游签去的新加坡,旅游签期效只有一个月,一个月后就必须要重新签证。
所以,“身份问题”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去新加坡之前,我先生就一直跟我讲:
你必须要做好准备,用最快的速度先让孩子读一个培训班,拿到一个可以留在新加坡的身份。接下来就是去报学校,参加面试和考试。
刚出去时,其实我对新加坡也是没有任何认识的。在各种机构、中介的“忽悠”下,也走过弯路,踩了坑,还花了很多冤枉钱。
但我们学校选得非常坚定,而且offer拿得很快,所以也很快从坑里爬了出来。
我们选的这所学校,背靠新加坡最顶级的中学。它是一所新加坡本地的民办国际学校,同时能招收新加坡本地学生和国际学生,并且这所学校的生源有一半以上都是新加坡本地的学生。
在新加坡目前只有三所国际学校可以招收新加坡籍学生,我们读的就是其中一所。我女儿的班里,基本上一半的学生是都来自新加坡本地的学生。
参观新加坡的国际学校
而且孩子也很争气,4月的时候就拿到了学校的offer,6月开学便正式入学开始读书,刚好赶上新加坡的第二学期开学。
因为我们时间抓得紧,所以女儿的学习是完全接上轨了的。
国内的教育学年是上下学期制。
上学期:9月-次年1月
下学期:次年3月-6月
而新加坡的学制完全不同,一年分为2学期4学段。
第一学期:1月-3月(学段一)、3月-5月(学段二)
第二学期:6月-8月(学段三)、9月-11月(学段四)
其实刚去新加坡的时候,女儿生活上适应得很快。第一周我基本上都会陪着她去培训学校,2-3天后她就能自己独立坐地铁、转公交回来了。
第二个难题:没有玩到一起的朋友。
比如每学期期末他们都会有coursework,需要找同学组队一起完成一个课题。刚开始的时候,她很难找到人组队。
因为我们还是属于插班进去的,而且班里很多同学都是从新加坡比较顶尖的小学毕业的,很多人已经组好队了,不缺队友,所以一开始女儿也是比较孤单的。
我只能说多花时间去陪伴。
比如有些单独的作业,我就会陪着她去各个图书馆、博物馆去找资料。
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找资料
玩和运动,这两点是我女儿迅速和班里小孩成为朋友的关键。比如Chinese New Year的时候,他们班里需要一些氛围布置,我女儿就很热心地参与到这件事里,为班级建设做了很多贡献。
加上她本身也是比较开朗的性格,英语也慢慢融入到当地,所以很快就很班里的同学玩到了一起。
无论多忙,都不会忘记每周的打球
第一年基本都是我在陪读,完全确定了女儿能适应这个学校和目前的学习生活后,我便回国了。
04
我女儿今年已经中三了,换到国内的年级就是初三。三年读下来,我们对新加坡的教育还是非常认可的。
首先,新加坡很多老师都来自海外,就算是本国人也有丰富的留学背景。欧洲方向的、北美方向的、澳洲方向的……国际氛围非常好。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跟我们国内的国际学校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且新加坡还有全英的教育、全英的环境以及英语的思维。
我们英文还是停留在刷分上面,大家衡量英文好不好的标准永远是:
“你分数考了多少?”
“我托福考了多少……”
“我雅思考了多少”
但是真正能用到英文的时间其实很少。很多小孩托福雅思分很高了,出国后听不懂的还是很多。
生活上的英语都搞不清楚,又怎么去跨越英语学习上的壁垒呢?毕竟学术英语比生活英语更难更深奥。所以提前在一个全英的环境中去学习英语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观展路上
还有多样的上课方式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形式。
我记得第一学期时我们是买了一些教材的,没几本书就要200多新币(约人民币1000元),也挺贵的,但是这些书买来后基本上没用过。因为每一个老师他都会给孩子发Note,上课就会根据自己的Note去讲。
所以任课老师有很大的空间去做一些,适合自己这一班学生情况的调整。
比如说我们同样是一个老师,他教不同的两个班。他就会根据班级的情况做教学的调整,从上课到作业都会有不同。
和体制内的教育相比,我觉得新加坡的教育会更注重对思维的训练。
比如我女儿最近在学“BBC、学杂志”,学习如何认识媒体。老师肯定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的。
第一课他们就是引导孩子们去回答,什么是媒体。答出来了还要通过具体案例去分析,媒体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怎么去分析真、假新闻?如何判断一个媒体的模式是怎样的?
如果是我们体制内的老师来讲,可能就是抓几个语法来讲解一下,至于更深层的回答,可能也比较表面。因为很多老师他其实也没有经历过的,因为也只有就是从书本上面去翻译一下。
正在阅读中的女儿
但是国外的老师他不一样,因为他们本身就有留学背景,经历的东西比较多。
特别是“欧美”方向的老师,很多都是从小在这种“媒体环境”中长大的,所以他可以给你讲解的更详细、更有趣、更生动一些。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本身,其实更多的是学习一种批判性思维。
还有考试,新加坡成绩综合了四种成绩,并非一考定终生。
孩子们的总成绩由作业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coursework 四种考核组成。
现在我的女儿慢慢开始进入了IB的学习,考核方式就变得更广、更立体。
IB会考察:
你的思考怎么样
你的inquiry是怎么样
你的知识运用怎么样
你的communication、leadership…等等能力怎么样
05
现在女儿所在的班已经开始从新加坡本地课程逐步转换到IB教学了,学业还是蛮紧张的,而且她们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方方面面都要兼顾。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我们报了两个课外班:一个是奥数,一个是辩论赛。
数学是我孩子的强项,也是考虑到以后如果要去海外留学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在为参加数学竞赛做一些准备了。
选择辩论,也是因为我想让孩子快速地把她的英文给提起来。我们虽然已经在新加坡读了三年书了,但是和本地母语就是英语小孩比,英语还是有一些差距。
辩论赛的压力是很大的,但也是让她英文提升最快的。
看展路上
我始终认为语言非常重要,语言并不是说你托福雅思可以考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去用,更要有英语思维,这样以后她去读本科、甚至读研,面对更加不同的语言环境才能融入地更快。
目前的话,我们已经决定直升本校高中了。
新加坡就是挺现实的,如果你成绩不好,那你就要被劝退,或者是被分配到不好的班级里面去。如果考试不过关,那你就会被清退,就得自己去找其他的学校。
成绩好的学生学校就会安排去学IB。按照我女儿目前这个情况,她是可以直升上去的,我们也不打算换学校了。
因为这个学校和学习环境她已经非常熟悉了,不用再花时间去适应环境,可以集中精力保持好GPA。
06
1、充足的资金预算
对大人来说的话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足够的资金,这个非常重要,也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我们读的就是本地的那种国际学校,费用相对于纯国际学校来说,会稍微便宜一点,但肯定是比政府学校贵一点的。
第一年因为我们走过一些弯路,还有我过去陪读这些硬开支,所以费用会比较高一点。
现在稳定下来以后,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这些加一加,一年大概要花30多万人民币。
但是如果你要补课、开小灶,都是另外的费用,我们家这一方面还是比较省的,综合下来一年整体花销大概在40万出头一点。
学校图书馆
2、坚定的学校选择
一定不要在选学校这件事情上过多纠结,孩子的时间是很宝贵的。
我见过好多家长,大人小孩一起去新加坡,一直在补习班学习,学校挑挑拣拣一直定不下来。
这里试试,那里试试,看看这个学校也好,看看那个学校也好,一直做不下决定。孩子就是这样子的,你给他的选择越多,他的心就越浮躁。
还不如说“差不多”就可以了,先去学校考一考,把孩子送到学校里读书,赶紧把学术成绩提高上去。
我女儿也不是说一进学校就非常出彩的,孩子进入一个环境一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一直换环境,那肯定是学不好的。
我觉得我也有义务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后面的家长,不要一直疑惑我到底要不要去尝试,然后这里也不想放弃,那边也不放弃,白白耽误了孩子的时间,一定要当机立断。
其实说白了读书还是要让孩子自己读的,学校环境当然有一部分原因,但是“成绩”好不好,更多还是取决于孩子自己的学习力。
好的学校也有不好的地方,不好的学校也有好的地方,要看你跟孩子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这个是必须要早一点明确的,也是我们家可以在2020这个特殊背景里成功留学的重要原因。
女儿的课程表
3、抛弃“刷题”思维
确定要留学之后,对孩子不要再有那种国内的“刷题”思维。我周围还是有很多人还是以国内的那种思维去看待新加坡教育和欧美教育的。
但真正好的教育,不只是刷题。
分数很重要,但是如果你把孩子的习惯培养好了——有阅读习惯、自律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她成绩真的自然而然会上去的。
如果要送孩子出去留学,不管去哪里留学,一定要给孩子打好预防针,千万不要抱着国内“死读书”的心态去,要让他多参与当地的活动,融合到当地的学习和生活中。
女儿读过的书
4、做好“陪读”准备
陪读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你至少能知道孩子在什么环境里读书,还有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
像我就是陪读了一年,帮助女儿去适应了环境和学校的切换。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她的整个学习流程和时间安排也有了大概的了解,比如她说要去哪里;课间该干些什么;当地人对一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我基本上心里都有数。
如果大人对这些都是一片空白,和孩子交流起来就会有壁垒。因为孩子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光听孩子讲,大人不能帮她去做正确的判断。
而且随着孩子在外读书的时间越来越久,如果你对她的生活没有充分了解,沟通也会成为很大问题,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可能,你就完全跟她没有共同话题了。
也正是有了一年的陪读经历,女儿中二、中三时我就放心回国了,留她一个人在新加坡读书。
正在拼图中的女儿
5、避开这些坑
第一年我们刚到新加坡的时候,还是比较盲目的。中介和机构告诉你要报XXX班,要学XXX,要考XXX学校,你是国内来的,必须学XXX才能跟得上新加坡的节奏……
我们也难逃焦虑,怕孩子万一跟不上,报了很多补习班。
但其实补习班的老师也是良莠不齐的,讲的也挺深奥,而且基本没有学校里的那种系统性学习理念,孩子能学进去的东西也挺少。
后来我们的生活慢慢进入正轨后我再回头来看,其实孩子的成绩不是靠补习班补出来的。
“成绩”更多是在稳定的学习环境下,靠孩子自己自律,然后加上正确性的引导,慢慢的升上来的,这些东西都是需要经过时间历练的。
还有不要太听信别人说"xxx学校"好就盲目选择。
比如考政府学校。正读学校初二初三是有分流的。如果孩子成绩不够拔尖,加上适应性问题,很可能考进去就遇到中二分流被刷下来了。
新加坡教育部中学介绍手册
比如考私立学校。新加坡虽然基础教育做得好,但也不是所有学校都是好学校的。
除了看学校的办学背景外,一定要去亲身看看感受一下这所学校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家。
最后,想说明这是我们家的“个性”选择,如果其中有一些元素能给大家带来信息参考、思路启发,我已经很满足了。
祝愿妈妈们都能带娃走上适合自己的教育路,我们共勉。
---全文完---
本文转载自小花生网(微信号:xiaohuasheng99),一个专注分享国内外先进而实用教育资源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