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长此以往GDP将减少11%?
极端气候事件趋多趋强
今年6月开始,国内多地又进入了高温时节,且温度纷纷突破了历史极值。
在高温预警下,不少地方出现了热射病致死案例,这也让不少人第一次认识到热射病这么一回事。
如陕西西安一位年过半百的建筑工人白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后,不幸在回家路上晕倒,送医抢救无效后离世;浙江一位车间工人也因长时间处于高温封闭环境而晕倒,经抢救无效去世;还有多地老人因舍不得开空调患上了热射病,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抽搐等现象……
这些事件背后的热射病,通俗而言就是重症中暑,会出现口干、昏迷、头晕、呼吸困难的症状。但是与中暑又有所区别,热射病会导致人体内部温度升高,继而影响到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甚至导致多器官衰竭,致人死亡。
作为一种致命性的急症,热射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70%-80%,而在室外长时间工作的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农民以及长时间处于封闭闷热室内环境的车间工人等群体最容易受到伤害。
作为一种高温环境下多发的病症,热射病的出现主要由高温导致,这和全球普遍的气候变暖脱不开干系。
2021年,我国气温创下了1951年以来的最高记录,全国平均气温较1981年至2010年偏高1℃。其中,2021年,浙江、江苏、广东、湖北、广西等11个省区,长江中下游、华南与西南区域都迎来了自1961年以来的最高温度。
今年8月以来,江苏、北京、四川、安徽等多地也都发布了高温预警作为警示。
然而,全国甚至全球的极端天气并不仅限于高温的出现,还有极端降雨、风雹等各类自然灾害。
提到极端降雨,2021年国内出现过36次的区域暴雨情况,其中河南受灾最为严重。2021年7月,郑州、鹤壁、新乡等地严重内涝,造成了多地交通、电力、供水的阻断以及重大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今年7月以来,河南多地也发布了暴雨预警,同时也发布了2022年首个洪水预警,以加强警惕。
与夏季高温形成对比,去年11月上旬,北方多地出现了寒潮,除了影响农业、交通、电力外,还导致了多地中小学停课。
至于今年的寒潮过程是否还具有极端性、范围是否广泛尚未可知。
各类极端天气的出现,意味着自然环境正在恶化,受影响的当然不止国内,亚非拉欧多国受到的冲击更大。
南亚、东欧、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因高温导致的年均额外死亡人数较高,分别近11万人、9.5万人、3.7万人、1.8万人。
此外,美国多地还遭遇了历史最低温度,而英国、澳大利亚悉尼则承受了洪水来袭的冲击,日本多地也出现了强降雪现象,加拿大多地则因野火肆虐导致当地居民不得不进行迁移。在高温的袭击下,加拿大与美国西北部去年就有至少近千人死亡。
在全球气候变暖下,极端天气出现得愈发频繁,影响也更广更深。
一笔大的经济账
极端天气下,受到冲击的总是第一产业。
提到农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其生产与收获都与自然环境气候息息相关。
如农业种植,二氧化碳和温度的升高固然会增加某些农作物的产量,但养分、水分、土壤环境的失衡却会造成作物的减产。长时间的干旱或者洪水都会给农民造成损失,冲击农业经济的发展。
去年河南在特大暴雨的影响下,当地农作物的受灾面积达到了75千公顷,如果按照一个足球场0.714公顷计算,则受灾面积约等于10.5万个足球场,其中绝收面积达到了4.7千公顷,也有6千多个足球场的面积了。
对于2021年夏粮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均全国第一的河南而言,暴雨冲击导致的粮食减产将会影响到全国的粮食价格波动,通过产业链冲击到其他食品产业。
作为第一产业的一部分,畜牧业也会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气温的变化以及酸性环境的强化,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影响渔业发展。
回顾2021年的风雹灾害,全年全国受灾面积达271.2万公顷,近百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8.7亿元。其中,江苏多地、湖北多地、江西多地分别遭受了1.6亿元、3亿元、1.4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连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直接经济收入也有所减少。
除第一产业外,第二、三产业也会受到极端天气的冲击。
极端天气的出现,会使劳动力工作时间减少,尤其在高温天气下,室外工作的建筑工人、环卫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会大幅缩减。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会阻碍生产进展,一些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的生产经营也会受到影响。
当多类企业受到的冲击通过贷款传递到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股票、债券市场外,贷款银行则需承担信用违约风险,股票、债券市场也会动荡。
同样,在外部环境恶化时,保险业也会由于赔付自然灾害保险而影响经营稳定。
据悉,2021年上半年,全球的自然灾害保险赔付额高达420亿美元,2021年发生的自然灾害赔付事件中,超过20起事件的赔付额达10亿美元以上级别。
与我国一样,德国、美国、加拿大多地也因极端天气遭遇了重大损失。如在2021年德国乃至欧洲前所未有的洪灾中,当地的公路、铁路网络损失超过20亿欧元,此外,房屋、道路、桥梁所需的重建费用需数十亿美元。
仅2021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就导致了全球经济损失约930亿美元。
按照瑞士再保险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经济学:不采取行动不是一种选择》,若气温上升2℃时,全球的GDP就会减少11%,温度上升幅度越大,损失越大。
其中,当气温升高小于2℃时,首当其冲的就是亚洲经济体,GDP降幅将会最大。
作为亚洲经济体成员之一,我国虽是个农业、生产与消费大国,但当全球经济都受冲击时,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很难独善其身。
如之前俄乌战争及疫情等因素冲击带来的国际粮食价格上升,也通过产业链、贸易输入到我国,影响了国内粮食作物经济、生猪养殖经济及股票市场。
企业受到冲击,又该如何应对
当宏观经济都受到冲击而产生波动时,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受到的冲击大小自然不言而喻。
如上所言,干旱、洪水、冰雹、寒潮等自然灾害都会破坏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及畜牧业、渔业的养殖环境。
或造成农作物枯死,或导致家禽产生热应激反应而破坏免疫系统及生长发育,又或加速细菌、病毒的繁殖,引起家禽大规模疾病的爆发。种种问题最后都会影响第一产业中企业的正常经营与收入。
而对于市场上的其他产业企业,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改变会通过冲击供应链、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使市场上各类制造企业、生产服务企业也面临风险。
如极端天气的出现会加大一些对气候敏感的原材料的开采难度,也会影响到原材料的运输,加大供应链成本。
以一些矿物质的开采冶炼为例,该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资源。在干旱环境下,矿物质开采提炼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影响采矿企业的前端开采供给及后续的生产制造环节。
另外,极端高温、严寒或暴雨的天气也会影响甚至破坏制造企业、供电企业、能源企业的生产设备,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而增加维护、更新替换成本。其中,每当面临极端降雨、洪水泛滥时,企业运输环境就会充满风险,尤其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面临的海上风险又会增加一重。
据了解,今年7月份,由于高温多雨,国内多地企业的排产检修频次增多,生产活动有所放缓,生产指数较6月下降了3个百分点至49.8%。
当然,除了这些制造生产企业外,第三产业中的服务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
无论是高温环境还是暴雨环境,都消减了消费者外出的热情,导致服务型企业客流量的减少,最后表现为企业营收的下降。
面对这些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去改变已有的气候条件,但归根结底,如今许多极端天气的出现都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在这一点上,企业能够做的就是减少自身的碳排放,促进自身企业生产经营的转型,无论是将气候变化纳入自身的经营发展战略计划中还是建立与气候、环境变化有关的管理制度,都是可行的长远之策。
再或者,也可以从自身的产品设计、项目设立出发,加大绿色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力度。
至于市场和政府,还有更宏观层面的事项需要关注和落实,如持续关注并发布天气预警以做出警示,在极端天气发生时尽可能调度有用资源对受灾区域形成保护罩,防止重大人员伤亡或巨大直接经济损失的再次发生。
且论如何在常态化下发展碳交易市场
根据中国气象局2022年8月向社会大众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显示,全球的气候变暖依旧在持续,在全球多国多发极寒极热、风雹、山林野火、暴雨洪灾事件的情况下,极端天气的出现愈发常态化。
如何在常态化下做出应对措施,目前全球也给出了答案——贯彻落实《巴黎协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努力控制全球气温的升高幅度。
在这样的举措下,碳交易市场迎来了全新的发展。
2021年7月,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启了碳市场机制。2021年至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取得的成绩还算不错。
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了1.79亿吨,成交额累计76.61亿元,成交均价近43元/吨,实现了99.5%的履约率。
今年以来,全国的碳市场依旧健康有序地运行,交易价格也稳中有升。至今年7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额已累计成交1.94亿吨,成交额升至85亿元,成为了同期全球规模最大的碳现货市场。
而由于实施碳配额制度,一些绿色企业依据自身的碳排放权及实际碳排放量可以在市场上进行配额交易,实现额外收益。作为一种碳定价工具,碳交易市场的存在有利于控制社会碳排放量及减碳成本,引导及激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鉴于目前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尚未允许金融机构的直接参与,但金融机构仍可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信托保险等绿色金融业务,助力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如2021年,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就推出了上海碳排放配额质押登记业务,推动了16笔质押融资业务落地,实现超150万吨的碳排放权质押数量及超4000亿元的融资规模。
与欧洲国家20世纪80年代已实现碳达峰及预计2050年实现碳中和、美国2007年实现碳达峰及预计2050年实现碳中和相比,国内预计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过程所需的时间更短。为达到目标,中国在30年时间内近乎要投入上百万亿元的投资,这也意味着碳金融、碳交易市场将会大有可为。
不过,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碳交易市场依旧还有许多需完善的地方。
如碳价需要得到合理制定,否则将会影响碳交易机制的形成与有效性,过高过低或过度的波动要么使得企业难以承受过重的交易成本,要么无法给企业施加足够的成本压力促进其节能减排,又或者容易造成金融市场过度波动;再如要考虑如何将更多的机构与交易主体纳入碳交易市场中,以扩大市场规模。
如此看来,在实现碳中和前的近40年时间里,中国的碳市场还有很多需要做的地方。
但好的是,与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但却未落实到位等各类操作相比,中国关于防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发生的态度与采取的措施已属实良好。
只不过,人类不得不和新冠病毒共存了,更有可能无法阻止气候变化,最终也不得不和气候变化共存。
在英语正式文件里,气候变化问题上也不是用“共存”(live with)这么老土的提法——也就要卸任的英国首相约翰逊才这么土,而用的是稍微好听一点的“适应”(adaptation)。
但不管怎么说,人类都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现象……
文章用图:图虫创意
本回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