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GDP格局再变,安徽靠这座城市反超上海
疫情改变了中国GDP版图,而长三角的传统经济格局也同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数据显示,安徽上半年实现GDP总量21764亿元,同比增长3.0%。这个数字不仅首次在全国排进了前十,更力压上海成为了长三角经济第三。
合肥五里墩立交桥
需要说明的是,2021年一季度安徽也曾超过上海,但是全年GDP被上海反超。然而,今年3月份以来的疫情打击,上海经济前稳后降,经济增幅已在全国垫底。而这一涨一跌,无形中也把安徽的经济送进了上半年的全国十强。
安徽经济近年来的崛起,和一个城市的逆袭分不开。那就是省会合肥,合肥2010年GDP总量仅为2701亿元,在全国排名38位,到了2020年,合肥已经跃升为万亿城市,全年10045.72亿元,10年里合肥GDP在全国排名提升了18位,被誉为进步最快的省会城市。
新能源之城、科创新城、风投之城,合肥的发展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称号,究竟的合肥的崛起源自哪些成功的投资决策,未来的合肥经济是否有机会和其他长三角城市一较高下?
捡漏的投资逻辑
说到合肥的经济发展,跳不开的一个问题是风投的合肥模式。合肥国资在几年里连续成功投资了多家企业,一度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神话。和屡次扮演白衣骑士深圳国资不同,合肥国资显得更为低调务实。
2021年央视《对话》节目里,主持人提问合肥市委书记 “怎么看最牛风投机构?”“风险谁来担?”等问题。
当时的市委书记虞爱华表示,合肥国资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专家团队,“我们最近在合肥选了20多所大学里面的教授、副教授挂职我们市直部门副职,对于我们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然而除了科学决策之外,坊间的另一个传闻却是合肥的投资策略就是专找大型的处于困境的企业下手。
关于合肥入股落魄企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无疑就是科大讯飞。1999年12月,一群中国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创立的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当时的合肥国资看准时机,联合几家国企投资并使企业起死回生,几年后科大讯飞成为了国内人工智能和智能语音领域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而科大的回报是不仅在当地设定了企业总部,开发建设了人工智能小镇。在本次疫情中,科大讯飞产品还发挥了快速排查风险人员并进行动态跟踪、动态跟踪危急重症就医需求等功能,第一时间为合肥的防疫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实这样的故事还发生在京东方的身上。京东方的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说起来和合肥的关系不大。2007年,合肥国资几乎拿出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入股转型显示面板的京东方,最后赚了100多亿。此后的两年,京东方也投桃报李,将研发基地设在合肥。之后的京东方成为了国内半导体显示产品龙头企业,全球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显示屏来自京东方。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方的崛起对合肥的贡献不仅是经济层面的,就如同阿里在杭州钱塘新区,华为在深圳的龙岗那样,合肥也有一家企业带动一个市辖区的故事。那就是京东方和合肥的新站区。而在京东方和相关研发企业大批入驻后,新站区的房价直接从2016年的均价8000元涨到2022年6月的 1.4万元。而全面应用京东方物联网技术的京东方医院也于2019年3月在落户新站区全面开诊。
硬核的投资顾问
2007年,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就曾报道合肥,称其作为一个“以芝麻饼和豆腐出名的城市”,“已经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一席之地”。而坐落于合肥蜀山湖路350号的科学岛,被人戏称是全国博士浓度最高的岛之一,在岛上走两步,就能碰到一个博士。
中国科技大学校园
而合肥之所以能和科技创新联系在一起,和一所大学的落户密不可分,那就是中国科技大学。
中科大被认为是合肥史上最“持久”,且最成功的投资。甚至有合肥的领导说过“没有中国科大,合肥难有今天这样出彩。”
1966年,北京有13所中央高校准备迁出。中科大的校史显示,当时学校派出4个小组分赴中部地区四省选择新校址,当时有三个省的反馈都是“只能提供学校建校土地,对人员的食宿以及建校经费都无力支持”。而来到安徽之后,中科大最初还考察了安庆,因为地方小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合肥。
而合肥确实也在当时给了中科大最好的待遇。为了给到中科大最好的宿舍,安徽省决定腾出当时省里最好的合肥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迁到芜湖后成了现在的安徽师范大学。地处淮河以南,合肥本来不属于供暖地区,因为担心北方来的中科大师生冷,便破例建设了供暖设备。在当时那个年代电力供应非常紧缺,但为了照顾到中科大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合肥把中科中科大列为优先供电单位。
时间一晃50年,中科大的优势开始显现,合肥在进入21世纪后,迸发出了科研的优势。而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基础学科的研发周期往往较长,走向市场应用之前都会有一个漫长的培育期,而合肥通过中科大也将这些基础学科的研发很好地维持了下来,同时也为合肥打造一个优质的科研环境。比如量子科学到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中科大就给予了全程的支持。到了2017年,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拥有两院院士138人,各类人才近200万人。科技创新实力不言自明。
而具体到合肥的风投上,过去几年里合肥的重大投资项目投资决策都离不开中科大的帮助,合肥和中科大还建立了定期干部轮换机制。所以对于合肥投资科创项目的孵化、创新中科大的教学团队始终都是深度参与者。
目标:长三角第五城
融入长三角是安徽以及合肥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在2014年之前,长三角的版图仅限于江浙沪两省一市,安徽一直被定义为中部板块。到了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安徽的合肥、芜湖、马鞍山等8个城市划入长三角城市群,也标志着中国东部的区域经济板块正式改变。
合肥淮河路步行街
加入长三角,对于合肥来说意义非凡,合肥从传统的中部板块移位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前沿,不仅可以享受长三角的各类政策优势,同时从以往的参与国内分工为主转变为有机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媒体报道,今年的1-6月,合肥市进出口总额277.5亿美元,同比增长18.4%,高于全国,占全省比重48.5%,增速位居长三角万亿GDP城市第一位,显见在疫情之下,合肥已经可以承接了一部分江浙的进出口功能。
未来,合肥在长三角的区域经济的定位是怎么样的呢?从历史上来看,上海经济总量一家独大的格局不会改变。江浙地区苏州、杭州、南京三座城市,经济三强鼎立的局面在未来几年里也将持续一段时间。而合肥最有希望争取的是由宁波、无锡组成的长三角城市第三梯队。
合肥2020年常住人口940万,近五年总增量153.10万人,宁波2020年常住人口937万,年增长率4.4876%。从人口增量上来说,合肥和宁波的人口增长率都超过了4.7%左右,估计未来五年,两座城市都有希望成为人口破千万的大都市。
而如果再看高校数量的话,合肥的优势则更为明显。合肥市有各类本专科高校共计54所,宁波有15所高校,无锡有13所高校,从办学层次上看合肥有19所本科高校,宁波和无锡合计才11所本科高校。2022合肥市年高校毕业生达到20.65万,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未来对合肥的人口和产业发展必然将提供较大的推动力。
如果从GDP规模来看,合肥虽然还以2000多亿的差距落后于宁波和无锡,但合肥9.2%的GDP实际增速领先于不少长三角城市,加上安徽全省的资源扶持,未来确实有希望成为长三角第三梯队的领头羊。
从三座城市的产业结构来看,宁波和无锡的产业结构高度相似,第二产业的总产值占比都超过了45%,还属于工业型城市。而经过近十年产业结构调整,2021年上半年合肥的第二产业占比已经下降到35%,第三产业占比超过60%,这样产业结构已经接近南京这样的以服务业为主的新一线城市,也显示合肥作为一座省会已经逐步转型新经济领域。纯从产业结构而言,未来的合肥有望在中国城市GDP排行榜中冲击更高的名次。
无论是进军长三角还是投资科创,合肥在过去三十年里无疑是找准了产业发展的热点。有学者评论合肥的快速发展,不是某一领域、某个产业的局部崛起,而是一种全方位发展。然而面对经济正在复苏的上海和苏南地区,合肥未来在长三角的定位可能将又有新的变化。
参考资料:
1、成为中国「风投之城」,合肥不只是靠豪赌,豹变
2、合肥GDP何时能超越南京?星图金融研究院
3、合肥模式,你学不来,城市进化论
- END -
最新话题:一报还一报,你喜欢这种策略吗?
欢迎关注“首席商业评论”视频号留言讨论!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点击“在看”,拥有相互成就的关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