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奸杀,对这座城市没什么影响
12年前,一部阿根廷电影,爆冷夺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口碑票房双炸裂。
6年后,好莱坞重磅翻拍,成片却很拉胯,还被影迷追着骂“东施效颦”...
两者相比,原版荡气回肠,惊心动魄,而翻拍却抓不住精髓,索然无味。
今天 ,一起来看看堪称经典的原作:
《谜一样的双眼》
又是一个梦魇的夜晚...
班杰明醒来,发现笔记本上赫然写着:我害怕...
他知道,这是他睡梦中写下的恐惧...
他已经被这个噩梦缠了20多年。
1974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这是班杰明见过最残忍的作案手法。
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被残忍奸杀,遍体鳞伤。
尽管他身为检察官,早就见过各种大场面。
又在腐朽的政治体系中,练就一身“老油条”的本领。
很快,隔壁警区就抓到了犯罪嫌疑人。
据说,是附近的两名建筑工人。
他执意要查下去。
殊不知,这一查,让他失去了爱人,朋友,事业...
电影《谜一样的双眼》于2009年在阿根廷上映,豆瓣得分8.2分。
网友评论:这是一部具有普遍意义的、以爱为主题、以真挚情感取胜的电影,它诉说了观众内心深处灵魂的呼喊和人生的教训...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有一场经典长镜头,是影史最精彩的追逐场面之一,被誉为“十年难得一遇”。
它从足球场远景拉到球场内部,跃过激烈的比赛现场,镜头推到人山人海的观众席,聚焦到主角身上...
但镜头并没有停止,紧接着又展开了一场看台上的追逐戏。
一镜到底,一气呵成。
这是史上第二部获奥斯卡殊荣的阿根廷电影,它曾被权威媒体评选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100部佳片之一”。
一提起阿根廷电影,也许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高分悬疑,层层反转。
但其实,这是一部情感浓度大于悬疑剧情的片子...
它在电影的中间部分,就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观众,“谁是凶手”。
而比起悬疑剧情,人性之间的博弈,才是整部电影最精彩的内容。
至于结尾的高能反转,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颇有几分欧·亨利的感觉...
要理解这部电影,必须要结合阿根廷的历史。
1976年,阿根廷爆发军人政变。
军政府夺权后,发动了残酷的镇压运动,全力清剿不同政见的国内外人士。
而电影中的奸杀案,发生在1974年,正是政权交替前夕,最混乱的时期...
党派分裂,矛盾尖锐,左右翼之间的暴力斗争升级。
老百姓人人自危,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
这也就不难理解,面对案件,警局的第一反应不是调查,而是找替死鬼。
在这种背景下,司法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摸鱼,拍马屁,下班后酗酒...
女秘书的工作,就是把文件,从这个角落,搬到另一个角落...
至于案件,由不同的警区、法庭,轮流负责。
跟以往的电影不一样,男主角班杰明,不是什么天生的正义者。
作为一名淫浸官场多年的老油条,他当然也不可能免俗。
最初听到这桩案件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轮到隔壁法庭,别来烦我...
只是,当他亲眼目睹受害者的惨烈,再冷冽的心也没办法继续坚硬下去...
尤其是,死者丈夫眼中的绝望和悲痛,时刻提醒着他:
这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绝不只是档案上冰冷的文字...
死者身上的鲜血,重新点燃了他对正义的渴望。
然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一个从根上烂透了的政府,注定无法保护它的国民。
所有百姓,都不过是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牺牲品...
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抓捕真凶后,却仍然没有等来迟到的正义。
因为派系之争,班杰明的死对头,不仅将真凶无罪释放,还将他安排进政府工作。
作为回报,真凶成了死对头手上的一把枪,替他暗杀政敌。
至于命案的真相和死者的冤屈,根本无人在意...
这也就是为什么,班杰明不得不亡命天涯,放弃他的爱情和事业...
从此以后,他每晚都深陷噩梦。
笔记本上写着的“害怕”,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对死者的愧疚,是对正义的渴望,更是对现实的无力和恐惧...
影片采用双线叙事的手法,回忆和现实并行。一点一点地挖开,当年的秘密...
一桩命案,将所有人卷进了命运的漩涡之中。
谜一样的双眼背后,藏着大时代下的黑暗与龌龊,藏着小人物之间的生与死,罪与罚、爱与恨...
死者的丈夫,从未放弃过追凶。
他每天辗转在这座城市的各大火车站,死死守着。
因为他坚信:凶手想逃走,一定会经过火车站。
班杰明的手下,一个吊儿郎当的司法人员。
他一事无成,翘班,酗酒,每天上班不是在缠文件,就是在接无聊的电话...
但是,当班杰明执意要查案时,只有他勇敢地站了出来;
也是他,从蛛丝马迹之中找到了真凶的踪迹,并将他抓捕归案;
个体的痛苦,是时代的悲哀,也是历史的伤痛...
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只会觉得他们以卵击石,可悲可叹。
但对正义的坚守,让他们的灵魂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 每天遇见一部好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