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消失2年后,轮到她爆火!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看完……教育2023-09-07 14:09“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好久。”“你要带我回中国吗?”扒扒这几天的各大热搜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算是彻底火了。(截至目前,该短剧全平台播放量已超3亿 | 图源:B站)这部由2名中国自媒体博主@煎饼果仔、@夏天妹妹不计成本地奔赴英国、几经打磨的3集短剧,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一只玉壶从大英博物馆逃出,撞上来自中国的华人记者,凭借不需多言的信任和默契,他们成功回到了祖国。但最终,小玉壶又回到了馆内,因为,她想要“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起初,这部短剧被网友溺爱地评价为“质感完全不输电影”、“立意属于自媒体网红天花板了”。甚至有网友直呼,夏天妹妹将成为下一个李子柒。有不少网友说自己反复看了十几遍、几十遍,每次都会泪流满面。(截图自小红书)但巨大的争议声,也随之而来。有些观众认为,将文物拟人化的叙事策略早就不足为奇;而一旦剥掉这层主打文物情怀的核心设定,《逃出大英博物馆》就是个俗套的恋爱短剧,全靠同行衬托,根本承担不起现在的热度。还有人锐评道,从设定和立意,这部短剧不过是一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一种民族自尊心惨遭打击后可笑的心理补偿,同时也是一种对大英博物馆的“道德绑架”。平心而论,《逃出大英博物馆》在剧本、演技、拍摄方面,或许确实无法与专业的影视团队比肩;而后者的所谓“锐评”,其实更值得讨论。因为这背后,才是《逃出大英博物馆》火出圈的根本原因。一个必须要承认的事实是,从互联网传播角度,《逃出大英博物馆》确乎是踩中了流量热点,吃到了题材红利。就在《逃出》发布的前后,关于“大英博物馆有大量文物失窃”的新闻,正在国内发酵。8月底,大英博物馆尴尬宣布,其在2年间遭遇了一连串的盗窃事件,超2000件珠宝馆藏被盗;这其中,包括有3000多年历史的黄金首饰、宝石和玻璃制品,被疑内鬼作案、监守自盗。作为全球四大博物馆之一,这一失窃丑闻无疑震惊世界,其馆长被迫引咎辞职。(图源:大英博物馆官网)要知道,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在近代“日不落帝国”的殖民扩张中迅速完成原始积累的巨型产物;目前,馆内有多达2.3万件珍贵藏品来自中国,光是长期陈列的中国文物就有2000件之多,是海外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按文物价值论,或许能去掉之一)。近年来,许多中国留学生在游历大英博物馆后,都纷纷在社交平台心痛表示:“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我身后的这座(大英博物馆)博物馆离开”。(图源:《逃出大英博物馆》 | @煎饼果仔、@夏天妹妹)一名于英国留学的中国女生曾在vlog中表示,此前常听别人说“最好的中国文物并不是在中国,而是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内。”但即使预先有心理准备,当她真正前往博物馆,“只看一眼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因为,那些为国人信仰的佛像、受人跪拜的佛祖,如今在大英博物馆竟“只留着一颗佛头”、沦为“楼梯间的石柱”。而馆中那个”没有丝毫保护的罗汉像“,全世界共有16尊,但却“没有一尊在中国”。连那幅雕刻着”龙“—— 中华儿女心中神圣图腾的琉璃,为了搬运竟然“被硬生生的切割开”,一道道的裂痕,就像道道伤疤刻画在中国人的心上。这些所展出的文物遭到抢劫、掠夺、盗运的惨痛历史,与我们近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命运相通。可以说,站在大英博物馆里,每个中国人都会被瞬间带回那段战争战乱的悲怆岁月,唤醒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而此次的失窃恶性事件,更是让人担心这批流失文物的安全,牵动着全体国人的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8月26日,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适逢其时地发布了预告片,随后几天正式剧集陆续上线,契合了当下无数网友的心声,承载了国人希望文物回家的渴望。而剧中的许多精巧设定,也点燃了观众的讨论热情—— 比如,被拟人化的主角小玉壶,即中国缠枝纹薄胎玉壶,并非战乱年代英国从中国掳走的文物,而是2011年由苏州玉雕大师制作,于2017年被大英博物馆收录的藏品。 许多网友就此展开了浪漫的阐释:正因为是和平年代被送去的,才不会被装进麻袋面对未知的恐惧;而对于那些被掠夺的文物来说,记忆中回家的路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以及,小玉壶之所以脸上脏脏的,一是因为逃难,二是因为在大英博物馆,摆放玉壶的展台没有玻璃罩遮挡,可以被游客随 意 触 摸。那么,如此贴合时事、情节考究、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剧情逻辑,为何还会被某些国人讽刺成“精神胜利法”呢?答案,不在中国,而在英国。不止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8月27日,官媒@环球网发表了一篇社评,要求“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也同样收获了某些国人相类似的嘲讽。(原文部分截图)当我们试图带入这些人的视角,就能发现一个不可忽略的冰冷事实:无论中国官媒与网友的呼声有多大,大英博物馆馆方主动归还文物的可能性,是零。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近年来,我们已经和美国、意大利等24个国家签署了协定,不断推进文物追索的进程;对于流失在外的中国文物,国家一般会以外交谈判、国际执法合作、民事诉讼、商业回购、第三方斡旋等种种方式,把它们妥善地“接回家”。但落到英方,中国的合理请求,却被多次以各种滑稽荒诞的理由拒绝:比如,搬出1963年《大英博物馆法》“禁止归还其收藏的物品”的规定,以法律为由,拒绝归还(尽管这是英国自己设计的障碍)。此次面对被盗的世界级丑闻,英国政府也同样表示,无意改变现行的英国文物保护法律。除了灵活运用业以过时的法律条款,针对声讨归还文物的原籍国,带英还有诸多狡辩:什么运输过程中会受损啦,原籍国的局势不稳定啦,连“获取途径完全合法”也能堂而皇之地说出口。甚至于,有一种论调,已经获得了强大的民间支持力量——在大英博物馆,这些文物遗产,能够得到比原籍国更好的保护。这种鬼话,不止很多中国人相信,作为同样被英国掠夺过无数精品珍宝的国家,比如尼日利亚、希腊、埃及的很多人民也曾经一度对此深信不疑。(希腊帕特农神庙雕像,陈列于大英博物馆展厅内)而此次大英博物馆被盗的丑闻,无疑让这种论调不攻自破。据大英国际艺术品追讨组织CEO克里斯托弗·马里内洛指出:从实际被盗到发现失窃,已经足足过去了2年时间,这些无价之宝很可能已被熔化、分割,换成现金,再也无缘一见。更令人诧异的是,其中大多数藏品已在馆内百年之久,却连个正经的编目都 没 有,极大地拉升了找回难度。要知道,在如此便捷的数字化时代,电子编目对于任何博物馆来说都是最基本的操作;所以这就是个态度问题,绝非技术问题。而且,这并不是大英博物馆首次经历被盗。再往前倒倒,短短30年间,其光是被曝出的失窃丑闻就有6次。2004年,在对公众开放的时间内,15件中国铜镜、盔甲和宝石,竟突然不翼而飞。当时,面对轩然大波,大英博物馆的发言人甚至表示:“馆内有2.3万余件中国文物,确保万无一失真的太难了。”事实,已经屡次证明,坐拥全球最多的“赃物”收藏,大英博物馆非但没有多加珍视,反而对毁坏、偷盗视若无睹,其作为老牌列强、前殖民者的傲慢图穷匕见。指望这样的文化流氓,因为官媒和网民的呼声而“良心发现”、归还文物,确实是过于天真了。而对于原籍国来说,物理意义的文物流失,倒还在其次;真正可怕的,是杀人,还要诛心。在观看《逃出》短剧的时候,有一个十分令主页君动容的细节:小玉壶向记者强调,自己是一“盏”玉壶,而非一“只”玉壶,并大声地讲出了自己的名字。是啊,正因为玉壶是由中国的工匠精心创作,我们用以形容的量词,自然最为独有、正确、专业;也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真正理解和体味“盏”与“只”的微妙不同,才能够认同和欣赏“中国缠枝纹薄胎玉壶”的名字是多么朗朗上口、富于诗意。然而,可惜的是,若非这部横空出世的《逃出大英博物馆》,除非专业人士和资深爱好者,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其实都很难意识到,自己已经遗忘了多少民族美韵。而另一方面,大英博物馆也并不(想)了解这些文化藏品,更遑论普及历史知识、宣传我们的文化。比如这次失窃案后,大英博物馆仅公布了失窃物品所在的仓库门类,至于其具体来历、意义和价值,则一问三不知。在写作这篇文章时,主页君还特意在线上文物查询网站(PAS)上搜索,发现大英博物馆登记的文物至今不到160万件——这个数字,不足其总藏品数量的1/5。在中国留学生拍摄的游客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对于中国任何一个博物馆来说都是“镇馆之宝”的文物,在大英博物馆内,却只能被拥簇在冰冷的玻璃柜里、躺在阴暗的库房中奄奄一息,成为没有名字、没有出生含义、也没有故事的瓶、盆、画、像。那一个个冰冷的编号,遮蔽着漂洋过海的辛酸苦楚,也抹去了它们背后的文化底蕴。大英博物馆霸占文物、拒不归还,不仅剥夺了我们作为普通民众接触它们的权利,更是偷走了我们保留历史记忆的权利。他们把器物带走了,并且,至今还霸占着我们的文明。他们让我们这些活在现代的普通中国人,面对漫长悠远的中国历史,面对真真假假的历史戏说,越来越茫然无措。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上来。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某种程度上,确乎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一种对于无奈现实的心理补偿。当我们知道,大英博物馆主动归还这些文物、甚至妥善保管,都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性的时候。想象这些文物开口说话、主动出逃,便是最大的安慰。这背后,是对历史文化遗忘的隐忧,自媒体人的理想主义,和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争口气”。《逃出大英博物馆》,是现代中国年轻人送给大英博物馆的,最温柔的控诉。本文系原创发布,作者:淑珍而已。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