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察】“多难”之下 央行货政报告的新提法和新信号
导读
你有没有发现,当“衰退”“通胀”频频见诸报端时,眼下的资本市场对其却暂不买账,照“嗨”不误——当地时间8月10日,低于预期(8.7%)的美国7月CPI同比数据8.5%公布后,美股再度狂欢;三大股指普涨。次日,A股也不示弱,做多情绪高涨,沪指站上3280点,涨幅1.6%。两市超3600只个股上涨。
此时,不知有“贩卖”焦虑之嫌,还是市场麻木了,全球经济迈向高通胀、低增长、高债务的危机时代,“末日博士”鲁比尼、花旗联袂警告股市风险。花旗认为,现阶段与2007年的市场乐观情绪相仿,而随后的金融危机使得美股从历史高位下跌超五成。
在西部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边泉水看来,本轮通胀顶点见到,意味着加息最鹰派的时间或已过,叠加经济放缓,通胀预期和实际利率对长端美债形成下行压力,美股估值压力消退。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赵耀庭则觉得,美联储将不会依据单月数据就判断通胀趋势正在放缓。他建议,市场参与者不要贸然下定论。深入分析便会发现,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走弱源于许多“暂时性”因素,但其他基本构成因素仍保持非常稳定。
与此同时,要么“紧缩”致“硬着陆”,要么“放松”致“通胀预期发散”,货币政策两难的全球央行还在苦捱中寻找平衡。虽然最新公布的中国通胀数据亦低于预期,且大概率可实现3%左右的CPI预定目标。但国内新一轮“猪周期”开启之际,中国央行对“通胀”格外重视,其在8月10日发布的2022年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44处提及“通胀”;并明确表示,坚持不搞 “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物价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同日公布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7月CPI同比上涨 2.7%,低于市场普遍预期。东方金诚宏观分析,这表明当前消费品和服务市场通胀形势依然温和可控。PPI与 CPI“剪刀差”将呈持续缩小态势,意味着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正在缓解。
但,怎一个“胀”字了得!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提出“高通胀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挑战;本轮全球通胀走高的粘性与持续时间比以往更加严峻”;认为中国“全年物价水平将保持总体稳定”,同时指出短期内要“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输入性通胀压力,物价涨幅可能阶段性反弹,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还首次指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面临通胀攀升、经济放缓、债务积压、货币贬值以及食品和能源危机的“完美风暴”风险。
对于全球通胀,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在本世纪前20年发达经济体先后经历了“大缓和”和“低通胀”时期,“这一趋势在2021年已发生转变,今年以来扭转为高通胀的态势更加明朗”。
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近期主要发达经济体面临几十年未有的高通胀压力,“与发达经济体央行前期对通胀形势有所误判、政策调整落后于市场曲线密切相关”。对此,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通胀在后续货币政策框架中的关注度将明显上升。
国内来看,央行表示,全年物价水平将保持总体稳定,但要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下一阶段,受消费需求复苏回暖、PPI向CPI滞后传导、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周期开启、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仍处高位等因素影响,国内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预计下半年 CPI 涨幅将有所上行,一些月份涨幅可能阶段性突破 3%。据熊园分析,CPI三季度有望站上3%(最快8月),继续关注猪价、油价、粮价等3大扰动因素。
显而易见,“通胀形势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稳物价也成为央行的首要目标。”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如此评论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此之下,温彬认为,下半年增量政策空间有限,更加强调抓好政策措施落实、巩固趋势。
“保持币值稳定是央行首要职责,维护通胀平稳是宏观大盘稳定的题中之义。”央行称,“任何时刻,中央银行都应该对物价走势的边际变化保持高度关注,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客观研判未来通胀形势,未雨绸缪做好政策安排。”
前瞻性政策安排亦意味着——如果说全球央妈面临“两难”之选,那么,“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下,中国央行则需要在“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之间做好平衡,或是“多难”之选。
现在,尽管中国央行不易,且Q2货币政策报告表述有诸多新提法,但该报告发布次日,或得益于外围市场的做多情绪提振,A股也“嗨”起来了。
8月11日,沪指报收3281.67(+1.60%),深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报收12474.03(+2.05%)、2721.49(+2.37%),总成交额达10673亿元;大盘市场情绪高涨。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净买入132.95亿,但本周净流入37.72亿。证券(+59.90亿)、消费电子(+38.50亿)、光学光电子(+14.10亿)居行业主力净流入前三大板块。
直观来看,外围市场的做多或缘于美股遭遇暴跌后迎来强势反弹,加之美联储8月休会。欧央行也同样在8月休会,但欧洲股市表现相对平淡,当天,欧洲股指涨跌不一,几乎弱中持平。
的确,走过跌宕起伏的上半年,以及衰退交易和复苏交易各自偃旗息鼓的七月,债市之外,全球金融市场一度趋于平静……眼下,则迎来了报复式反弹。喜之?忧之?可否持之?
当地时间 8月11日,美股三大指数一改前一交易日强势,有涨有跌,走软持平。
如中国央行所言,疫情前全球经济“低通胀、低利率、低增长、高债务”的“三低一高”局面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发达经济体同时面临高通胀和增长动能放缓,导致“货币政策面临两难”……以及高通胀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加快加码收紧货币政策,叠加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冲突、能源粮食危机等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转弱,金融市场震荡和部分经济体“硬着陆”的风险值得关注。
因而,此时也是考验一国经济韧性强与否、一国币值稳与否的关键时刻,在下半年增量政策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对中国而言更是如此。
颇为意外的是,中国7月出口数据再度大超预期。7月出口同比从6月的17.9%继续升至18%,在全球经济总体下行背景下,中国出口继续保持一定韧性,这可能部分得益于中国完整工业链,部分得益于中国能源成本优势;中金固定收益研究认为,7月进口同比从6月的1%升至2.3%,进口增速继续低位运行,反映中国内需仍然相对不足。
在保银资本管理公司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看来,出口继续超预期,在当前经济内需疲软的情况下是难得的亮点。贸易顺差强劲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避免资本流出。汽车行业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势头,这是中国受益于产业升级所带来的一个新增长引擎。欧洲能源供应紧张可能导致当地的生产收到影响,中国出口行业间接收益。
而7月贸易顺差达1013亿美元,也是有记录以来中国月度顺差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在出口韧性而进口较弱背景下,高顺差既部分支撑国内经济,又部分支撑人民币汇率。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11日亦是811汇改七周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8.5%。但中国央行在8月10日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并未提及811汇改;而是指出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22年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 23.3%,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42.9%,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 48.7%。
此时,全球央行的心思可能都一样:均乐见本国货币升值,以此对抗通胀之虞。
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较2021年末贬值5.0%、升值3.0%、升值5.8%和升值12.8%。可见,强美元周期下,人民币仍趋稳,目前堪称美元之外的第二强势货币。
而无论是6、7月超预期的出口数据,还是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表现,均昭示中国经济之稳。这在考验一国经济韧性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瑞再研究院有关2022韧性指数Sigam报告指出,宏观经济韧性,受制于增长放缓及通胀高企。今年,全球增长放缓、通胀飙升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产生的全面影响尚未可知,目仍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预计2022年的全球宏观经济韧性指数将达到0.53左右(比2021年上升7%),与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相当(0.54),但仍远低于全球金融危机前0.62的水平(2007年)。
Sigam报告认为,结构性指标继续拖累全球宏观经济韧性,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效率为主要负面因素,尤其是在新兴市场。未来几个月的经济衰退预期表明,政策制定者应着重优化结构性条件,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不平等,提升趋势增长率。
“当前的生活成本危机让不平等问题成为关注焦点。经济冲击通常对最低收入家庭造成最沉重的打击,由此产生不平等结果。因此,需要调整政策框架以支持更具普惠性的增长。”Sigam报告指出。
而“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国内稳经济的重要制约,加大普惠小微支持以稳就业”恰是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新信号之一。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央行对国内经济研判边际乐观、总体谨慎,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不再强调“三重压力”,指出经济趋势向好,但相较于一季度重点关注疫情散发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稳经济的重要制约,在“国内消费恢复面临居民收入不振、资产负债表受损和消费场景受限等挑战,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还存在一些难点堵点,服务业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青年人就业压力较大”环境下,稳经济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诚如,承压的人民币汇率表现不俗,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虽有贬值,但对非美货币汇率仍颇为坚挺。不过,硬币的反面是,人民币的另一种价格,即利率走势存惑;尤其是市场利率近来持续走低(暗示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宽松),究其根本在于——市场主体的有效需求太弱,可谓需求疲软与资金淤积共振。其潜台词是,房地产市场或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拖累项,足见稳地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提升。尽管中国下半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是不搞大水漫灌,但国内信贷结构尚需修复与优化。
正如,温彬认为,“信贷‘总量稳、结构优’,按照市场化、审慎经营原则平稳适度增长”亦是此次货政报告新信号变化之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