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了第十一个育儿嫂后,她辞职了
出月子会所前,若琦联系上朋友推荐的育儿嫂,订票让她从老家来上海。阿姨怎么都不愿坐高铁,非要坐慢车。若琦起疑,去法院官网查询发现阿姨在失信名单上,家庭有负债。若琦当然不敢请来带孩子,重新物色,经一家评分较高的中介,面试了两位育儿嫂,定下其中一位A。A讲话温软,面相和善。若琦把A留在月子会所观摩学习,让护士带教了三天才带回家。在会所小护士的眼里,上至喂奶,下至换尿布,这些月嫂育儿嫂手势动作的路数都极不规范,再培训花了一些气力。很多个月后,若琦回想起来,育儿之路的艰辛恐怕是月子里起点太高埋下的隐患。
《坂道上的家》剧照
第二个阿姨B,是中介强烈推荐的,高中生,面试时能言善道,口才很好,40岁,简历上说带过两个宝宝。面试时,若琦看中她整体素质高,年轻学得快,经验不多不少不会太油滑。结果来了之后,只会拿个球逗宝宝,其他一概不行,尿布不会换,菜做得不好吃,家务也不是很麻利。两天之后,B主动请辞,承认无法匹配家庭育儿需求。若琦问她带过两个宝宝怎么这样没经验,B说前两次都是干家务,给宝妈搭把手而已。若琦苦笑,原来家务阿姨培训三天拿个证就可以摇身一变成育儿嫂。后来据其他宝妈科普,不需要培训,花500块钱就可以直接买一张育婴师证。
《小儿难养》剧照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眼看若琦就要复工,家里还是没有稳定的育儿嫂。这时,外婆及时救驾。若琦的母亲之前在企业担任管理层,现已退休。虽然从小到大母女俩吵过的架不少,可毕竟是最可信赖的亲妈。于是若琦把孩子交给外婆,安心上班去了。没想到,母亲和自己育儿理念截然不同,还是秉持三十年前带若琦的那套理论,而且相当固执。育儿嫂不对可以批评,不喜欢可以开除,但是亲妈不可以。最后,母亲索性摆出长辈的姿态,“你们要求这么高,难怪找不到好阿姨了”。若琦很是胸闷,可是劳累母亲一把年纪还要操劳,自己确实颇为不孝。还是要找阿姨啊,若琦想。
2021年5月,国家出台三胎政策。若琦想,整顿一下家政市场,提升一下目标人群育儿体验,社会生育率保准提高。用群里妈妈的话说就是“给我一个神仙阿姨,我能生一打”。若琦退回原路线,开始找全能阿姨。其实还是中介的套路,号称全能,并非全能,包装升级而已,育儿嫂的工作能力没有实质提升,还是倾向少做家务。若琦又换了个思路,晚上自己给宝宝带睡,找不住家阿姨,可以避免很大一部分矛盾。终于物色到一个各方面满意的白班阿姨J,是一位外地来沪的上海媳妇,宝宝很黏她,全家欢喜。但是阿姨家住得远,每天来回路上要3个多小时,哪怕若琦爽气地给她涨工资,后面还是因为路程太远不做了。
时间到了2022年3月份,上海因为疫情隔离管控,幸好这时家里有了一个稳定的阿姨K。起初若琦比较庆幸封控期间有住家阿姨,不然做家务带小孩还要居家办公,简直要命了。但是没有人预想到封控持续了两个月。两个月的封闭足以让一名育儿嫂的不合理育儿方式无所遁形。
若琦发现,阿姨不可谓对宝宝不好,但依然避免不了使用威吓、利诱等有潜在伤害的方式来规训宝宝让她表现得“乖”,这一幕刺痛一个母亲的心。封控期有段时间买菜比较难,团一袋土豆青椒配两颗生菜的难,饭桌上育儿嫂说的最多的是“今天怎么没有绿叶菜啊”,若琦恨恨地想送她去物业体验生活。解封以后若琦直接辞退了育儿嫂,换了钟点工。这段时间若琦思考了很多,痛定思痛决定辞职自己带娃。
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也改变了有些人的人生。若琦不觉得自己的选择于世俗有何借鉴意义,但她不后悔。毕竟,孩子只能成长一次,而事业,她总相信可以从头再来。三个月后孩子上了半托班,若琦则开始规划起自己的创业之路。
排版:红蛋/ 审核:同同
投稿要求
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征稿说明】
稿件字数5000字以内为佳。
稿件请同时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期待你的文字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