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带8岁儿子去看“学习困难门诊”,获得近10份诊断报告 …

我带8岁儿子去看“学习困难门诊”,获得近10份诊断报告 …

公众号新闻

本文转自公号小花生网,ID:xiaohuasheng99,作者:橘子,已获授权



开学一两周了,大家还保持着“母慈子孝”的良好心态么?😊


记得之前澎湃新闻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学习困难”门诊的报道,上了热搜:



这个科室属于医院的儿童心理科,后来因为需求比较大,就开了专门的门诊。不少网友的反应是:相恨见晚。



据说,学习困难门诊的预约很紧俏。那什么样的孩子被家长带去看这个门诊呢?读了各种报道,最常见的有三类:


1、孩子成绩不好

2、孩子学习不专注

3、孩子不怎么听话,行为没那么“按部就班、中规中矩”


总之,这些小朋友就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让大人挠心。爸爸妈妈于是想:不如去医院检查检查,看看孩子的头脑、精神、身体上,有没有什么需要关注的问题 ...


”学习困难“门诊,应运而生。

今天,就这个话题,和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


1、来看看一位花友带儿子去医院看“学习困难”门诊的真实经历

2、究竟什么是“学习困难”症?如何诊断与应对?来自美国相关权威研究机构的主要发现(我们做了要点梳理,真心值得收藏)

3、三部关于孩子“学习困难”的优秀影视纪录片,极为形象地展现了被认为有”学习困难“的小孩的心理与行为,对于我们日常亲子教育也非常有启发价值。

内容比较多,干货尤其多,翻译梳理的信息如果存在一些“误差”,欢迎大家指正。



一位花友带儿子去医院看
“学习困难”门诊的真实经历


首先,分享一个真实故事,花友带孩子体验了一把“学习困难”门诊,发现原来自己对学习困难的理解有偏差……以下是她的讲述:

我家男孩,八岁四个月,开学三年级。刚放暑假我就带他去儿童医院看过“学习困难”门诊。

他的问题主要是老师经常反馈上课不专注、小动作不断。数学课玩教具被没收,语文、英语、音乐课看课外书也被没收过好几次,都不长记性。基本上,除了美术体育,各科老师都有批评过他。

跟他最喜欢的美术老师沟通过,老师虽然比较欣赏他的想象力和创意,但也很含蓄地提到他有点小顽固,不太接受别人的建议。

儿子平常喜欢写写画画、很有想象力

一年级时老师反馈这些问题,我还比较包容,想着孩子平时看书、玩乐高都相当专注,应该没什么问题,而且在班上算年龄小的,可能心智成熟晚吧。我也跟老师沟通,希望有机会多鼓励他,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儿子专注玩乐高

可是到了二年级,这娃还是我行我素。印象最深的是跟英语老师沟通,她知道孩子英语不错,英语演讲拿过奖,还曾把孩子的演讲视频在班上展示,但老师渐渐也看不惯他的各种表现,还说态度不认真以后很难有发展啊!

老师的话一下扎了我的心。

儿子参加希望之星比赛

除此之外,娃每天作业差不多都要带回家,直到我下班回来才做,经常一晚上的时间就是整学校的几样作业,订正、返工,鸡飞狗跳。

二年级期末,英语评A-,数学平时表现评B,语文A可能是因为班主任的课稍有些收敛。

面对这样的表现,我肯定是淡定不了,想想马上三年级,还有普遍的滑坡现象,照这状态不知还要滑哪去?跟我姐聊起这糟心事,建议带孩子检查一下感统。于是我看看儿童医院的门诊科室,意外发现康复科有个门诊—学习困难、多动症。

学习困难、多动症归属在康复科下

▷长长的检测清单,花费700元起步 ... 

娃有些抵触去医院,尤其看到门诊室门口还挂着“学习困难”的牌子,刚往那一站就像那牌子挂自己身上昭告天下似的。娃嘀咕着,干嘛来这?真是浪费钱。难得他突然人间清醒!要是平时让我省点心,我也不想来啊。我环顾四周,几乎全是男孩。

医生简单地问询之后,就开了一长串检测清单。


仔细一看有九项:儿童、感统综合评定、瑞文智力测验、SNAP-IV量表、IVA注意力测试、神经心理测试(Weiss’s功能缺陷+困难问卷+Conners父母问卷)、ADHD诊断问卷、骨密度测试、微量元素检测,总计费用777.4元。

如果是学业成绩确实不太好的孩子,另外有一个脑部测评,还得单独约时间,费用还得贵三四百。

整整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感统综合评定、瑞文智力测验,都是孩子单独和医生一对一做题测试。在等他的同时,医生交给我一叠厚厚的问卷,估计是针对神经心理测试和ADHD多动症诊断。
然后孩子又在一间有电脑的房间做IVA注意力测试和数字划消注意力测评。孩子抱怨电脑鼠标不好用,可能数字划消做得不太准。


得十几份报告,医生说没啥毛病 ... 

当时测智商的医生拿着报告说,你家孩子是不是平时挺聪明的?我不置可否,想想他平时油盐不进、我行我素的样子,感觉我可能真的还不太了解他。 

诊断报告七七八八有上十份,最后医生说感统正常,智商还挺高。至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家长问卷反馈的问题比孩子实际测评的问题多,也就是“家长主观觉得孩子有问题,回家后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

这些是我们拿到的部分检测报告:


心理测验报告:


神经心理测验报告:


感觉统合测查报告:


视听整合连续测试报告:


注意力测试报告:


Conners 儿童行为量表报告(父母问卷):


有了医生的诊断,我也算看明白了,他的学习困难不在于能不能学好,在生理上是完全正常的孩子。而这次诊断也有些地方值得我好好思考的。

首先,孩子从你肚子里出来,但你真的能足够理解与包容他吗?面对他表现的种种问题总能保持内心笃定吗?很多时候我们的担忧被未知的不确定性夸大,或是被环境影响焦虑不安。确实还是需要借助科学诊断的方法,排除一些不确定性,以更理性的方式面对问题。

其次,“学习困难”门诊能完全解决学习困难问题吗? 除了生理性问题的诊断,心理、习惯方面还是要孩子、家长、学校多方合力。

作为家长,感觉自己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增强对孩子的了解,包容、尊重、无条件爱他,而解决问题的钥匙还是在他自己手上。   

图片来自网络


“学习困难”到底是啥病?
来看美国权威机构研究发现


感谢花友分享亲身经历。
很明显,孩子有“学习困难”的症状,不代表有学习困难症。

那我们所说的学习困难、学习障碍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orders),到底是个啥病?

为此,我特别查了查国际权威医学机构对其的定义,一份来自全美最大医疗机构——梅奥诊所(Mayo Clinic),另一份来自美国学习障碍国家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Learning Disabilities"NCLD")

全美医院排名中,Mayo医学中心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美第一

竟什么是“学习困难症”?

首先,我们来看看梅奥诊所对学习困难症(学习障碍)的界定:

学习障碍主要体现为“信息处理“缺陷,即会阻碍人们学习和有效使用技能,比如阅读理解。

这类疾病通常会影响平均或高于平均智商的人,通常表现为:实际的学习成绩或表现并不匹配年龄或智商。

常见的学习障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会影响孩子阅读、书写、数学或其他非语言技能。
1. 阅读障碍(Dyslexia)

阅读中的学习障碍,即阅读障碍,一般由于大脑无法综合协调、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而导致。

患有阅读障碍的人很难将口语中单词和声音关联起来,如无法理解一个或多个字母如何代表一个声音,以及字母组合如何构成一个单词。

阅读困难症儿童往往无法流畅阅读
或有阅读障碍的人,即使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能,也很难做到以下几项中的部分或全部:

  • 用正常速度阅读书籍文字
  • 理解正在阅读的内容
  • 准确回忆出之前读过的内容
  • 通过收集到的文字信息,进行推论
  • 实现正确拼读
阅读障碍目前是学习障碍的最主要类型,占到所有被诊断为学习障碍儿童的70%以上。据研究,英语国家中有阅读困难的孩子高达10%-30%,而学汉语(中国)的孩子中患有阅读障碍的人在3%-5%左右。

汤姆克鲁斯就有阅读障碍

2. 书写障碍(Dysgraphia)

书写通常需要动用复杂的视觉、运动和信息处理技能,所以书写经常出错的孩子,更多是视动能力发展不足导致的。

比如,英文书写障碍患者常常写出潦草字迹,不好辨认 ...

中文书写障碍患者,也有类似表现: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


书写障碍可能导致以下情况:

  • 书写速度慢,事倍功半
  • 字迹潦草,难以阅读
  • 难以把想法写成文字
  • 写出来的文字结构混乱或难以理解
  • 拼写、语法和标点符号使用上有问题
2020年《Translational Pediatric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尽管美国书写障碍的确切患病率尚不清楚,但估计有10%到30%的孩子遇到写作困难,其中一些可归因于书写障碍。
3. 计算障碍(Dyscalculia)

数学学习障碍,即计算障碍,也称为“失算症”,常在数学符号认识和运用过程中出错。

计算障碍的孩子无比苦恼

计算障碍的儿童通常表现出这些困难:

  • 了解数字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 计算和理解数学问题
  • 记忆基本的计算公式
  • 使用数学符号
  •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组织和记录信息

4. 非语言技能学习障碍(Nonverbal Skills)
非语言技能学习障碍,表现在视觉空间技能、视觉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问题,比如一些专注力低下(非ADHD),社交沟通困难等。

非语言技能学习障碍的儿童,经常脑袋里一团乱麻

非语言技能学习障碍的儿童,在童年早期能发展良好的基本语言技能、较强的死记硬背能力。然而,他们长大后却往往在这些方面有缺陷:

  • 解释或理解社交中的面部表情
  • 在社交场合恰当的使用语言
  • 身体协调能力
  • 使用精细的运动技能,如书写
  • 专注某事,有计划和组织能力
  • 更高水平的阅读理解或书面表达(通常出现在更高年级)


习障碍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自测与预防?

1. 学习障碍的治病因目前仍未有定论,可能影响学习障碍产生的因素包括:


  • 家族史和遗传学:有学习障碍的家族史会增加孩子患上同种病症的风险。

  • 产前和新生儿风险:子宫发育不良(严重的宫内生长受限)、出生前接触酒精或药物、早产和极低的出生体重。

  • 心理创伤:婴孩时期的心理创伤或虐待可能会影响大脑发育并增加学习障碍的风险。

  • 身体创伤:头部受伤或神经系统感染可能导致患上学习障碍。

  • 环境暴露:接触高水平的毒素,如铅、汞。


2.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TA可能患有学习障碍:


  • 未达到或接近年龄和年级水平本该有的阅读、拼写、写作或计算能力

  • 不能理解或遵循家长和老师的指示

  • 记不住某人刚刚告诉他或她的话

  • 在步行、运动或握笔等技能方面缺乏协调

  • 容易丢失或放错物品的位置

  • 难以理解时间的概念

  • 拒绝做涉及阅读、写作或数学的家庭作业或活动,或者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始终无法完成家庭作业

  • 在学校或进行学术活动(如家庭作业或阅读)时常表现出敌意或过度情绪反应



3. 如何确认孩子是否存在学习障碍?

通常来说,要确定是否是学习障碍症,需要综合医疗检测结果、教师反馈、家长或监护人的意见以及对学习成绩的评估才能得出。
不过,在那之前,也可以通过美国学习困难国家级研究中心(NCLD)出具的自测清单进行初步判断。

自测清单地址:https://ncld.org/learning-disabilities-checklist/
NCLD成立于1977年,是一家专业帮助学习障碍症患者的机构,通过协调父母、学校、社会等多方关系来全面帮助学习障碍的孩子尽早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清单不能作为诊断学习障碍的依据,也不能给出治疗方案,但它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学习障碍的症状,并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
如果要确诊,还是要去国内正规门诊检测。

目前国内有很多医院,都开通了学习障碍(或学习困难)门诊,可参考以下地区医院:

  •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4. 孩子出现学习障碍,该怎么办?

学习障碍所导致的问题往往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例如,一个在小学没有学会加法的孩子在高中时将无法解决代数问题。且有学习障碍的人群还可能出现表现焦虑、抑郁、低自尊、慢性疲劳或失去动力。

因此,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早期干预十分重要,如果能从婴孩时期就发现且使用一些解决方案的话,以上这些障碍会被更好地处理掉。

以下这些解决方案也许能帮上忙:

  • 他人的协助:阅读专家、数学辅导员或其他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可以教孩子一些技巧,以提高他或她的学术、组织和学习技能。

  • 个性化教育计划:有学习障碍孩子的家庭可以和专业的老师一起为孩子设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策略,从而完成孩子在学校的学习。

  • 提升专注力措施:给学习障碍的孩子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作业或测试,可以多坐在老师附近来提高注意力,或提供有声读物以补充阅读。

  • 专业人士治疗:例如语言治疗师可以帮助解决语言技能问题。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爸爸,国王乔治六世,就有严重的“语言和演讲障碍”,这部奥斯卡奖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的就是一个优秀的语言治疗师帮国王克服这个困难的过程。

  •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用药物来控制抑郁症或严重焦虑。

  • 补充和替代药物治疗:如改变饮食习惯、使用维生素、眼保健操、神经反馈和使用技术设备。


于学习障碍,需要知道的9个基本事实

在美国国家学习障碍中心 (NCLD) 的一项大型调查中,总结出来关于学习障碍的九个关键发现:

1. 目前没有纯医学检验可以诊断学习障碍症

研究人员还在了解遗传在学习障碍中的作用,所以目前并不能通过血液检查或者脑部扫描来判断是否患病。

事实上,诊断学习障碍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首先需要去医院,让医生排除可能导致学习障碍的视力、听力或发育问题。对于学龄儿童,家庭还应该与教师和学校合作,观察并收集有关孩子学习和表现的信息。然后邀请专业人员对已有信息进行测试,了解孩子对此类信息的反馈(类似的测试也同样可以用于诊断成人学习障碍)。

2. 多动症 (ADHD) 不属于学习障碍

然而,多动症的确会干扰学习,但多动症本身并非“学习障碍”。专家估计,1/3-1/2的学习障碍症患者也同时患有多动症。

3. 视力、听力或运动缺陷不是学习障碍

这并不是说这些缺陷不会影响到学习;而且,患有学习障碍的人也更可能在上述一些方面同样存在缺陷。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存在一些困难时,在某些情况下,生理性缺陷(如视力或听力差)可能是核心原因;除此之外,也可能确实是学习障碍症在“作祟”。

4. 药物不能“治愈”多动症

药物对许多患有多动症的人确实有所帮助,但这不意味着多动症能够被药物治愈。目前,联合疗法通常是治疗多动症最有效的方法,辅导、培训和咨询可以帮助人们学会一些基础生活技能(如组织能力),并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和专注力,而药物治疗则在其中促进了这些努力的效果。

5. 学习障碍无法通过单纯药物治疗

不过,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帮助患有学习障碍的人,例如进行教学干预、辅助技术治疗或家庭适应疗法。因此,如果有人说:有针对学习障碍的“医学疗法”(如服药),我们就需要当心了。

6. 学习障碍和多动症常常在家族中并非个例

这里其实体现出学习障碍和多动症的遗传倾向。例如,家庭里如果一个孩子患了多动症,有大约1/4的概率,他的兄弟姐妹或父母也同样患有多动症。许多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的同胞在阅读方面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7. 学习障碍与智力障碍不同

这项调查结果显示,每10人中有超过 4 人认为学习障碍与智力有关,但并非如此。事实是,大多数患有多动症的人都拥有平均或高于平均水平的智力。

爱因斯坦也有阅读障碍

8. 与女孩相比,更多男孩患有学习困难症

调查里,占公立学校1/2的男生里,有2/3都曾接受过“学习障碍“特殊教育服务。目前这造成这种性别差距的原因还不清楚,但男性病患更多的现象在全球各族群体中都一样。

9. 学习障碍不是由孩子成长的环境引起的

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人都认为孩子生活的环境会导致学习障碍(其中2/5的老师也认为如此)。但又一次被“打脸”,目前并没有强关联证据体现这点。

看完这9个事实后,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原文里提到的一句话另我印象深刻,我引用在下面:

上面这9个事实不仅仅是些有趣的琐事,他们是我们在面对“学习障碍”这件事时,应该当牢记在心的要点。我相信,当人们对多动症和学习困难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有效帮助和支持这群“以不同方式学习和思考的人”。

汤姆克鲁斯与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雨人》中,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就是一个看上去不同于普通人、有认知问题但在某些方面具有超常才华的人

这里,特别提一句。梳理了这些权威机构对“学习障碍”的知识总结,我有两个感受:

1、感觉国内“学习困难”门诊主要诊治的是被怀疑有多动症的孩子,和经典意义上的“学习障碍/困难“不完全是一回事。
 
2、按照“学习困难”的定义,感觉大多数去“学习困难”门诊的孩子其实并没有严重的“学习困难”,也许更多是“家长觉得孩子有问题”。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欢迎在文末留言,帮助大家更好理解学习困难、多动症这些事儿。


最后,推荐三部影视纪录片
多一点了解,多一点关心


最后,这三部影视故事在呈现“学习困难”孩子的心理与行为上,做得很出色;有空看看,对于我们理解孩子、理解学习困难,会很有帮助……
1. 我不是笨小孩
——阅读障碍儿童不是笨,也不是懒


《我不是笨小孩》是一部长时间观察阅读障碍儿童成长的纪录片。通过对三个阅读障碍儿童家庭长达三年的系统追踪跟拍,真实而深入地反映了他们的生存困境和成长变化,以及家长、教师和孩子们的不懈努力。
片中,三位主人公校校、群晓和若汐都是阅读障碍患者,在他们的世界里,所有的文字都是一闪一闪不成行段的。


孩子看书的时候,断断续续、丢字落字,非常疲累。


甚至有遭遇过学校同学的白眼和嘲讽。

然而,对于这三个孩子来说,他们又是极为幸运的。

因为,他们的父母从来不曾放弃过他们。

校校妈为了让孩子能在其他场合施展自己的才华,找到闪光点,坚持组织各种各样的小聚会,给孩子创造更多和小伙伴交往的机会。

群晓妈妈为了找到一所能接纳孩子的学校,辞掉工作一个人到山西陪读。

若汐妈妈因为孩子的问题压力过大,得了免疫系统疾病,在自己需要治疗的同时,仍然坚持每天早上,陪若汐记单词,一年来从未间断过。

因此,在纪录片中,北师大心理学教授也说:“孩子们之所以进步了、成长了,都是基于这样良好的亲子关系。”


2. BBC地平线:多动症和我 
Horizon: ADHD and Me with Rory Bremner
——多动症孩子不是故意要淘气的

家里有多动症孩子,是怎样一种体验,会带来哪些困扰?

Rory Bremner是英国著名的政客模仿喜剧演员,但他有着不为大众所知的一面。他患有多动症(ADHD),导致他的家人跟他生活在一起非常困难,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成为一个“小恶魔”。

Rory Bremner受到多动症的困扰,因此他采访了很多专家,尝试新药,了解ADHD背后的科学,制作了这部纪录片。


片中还跟拍了一个五岁的小男孩Jaden,每日每夜他都会表现出多动症的典型症状:无法专注于某件事、冲动易怒。


这让他的妈妈感到筋疲力尽,更换了无数种教育方法都于事无补。


伦敦国王学院的教授指出,对于这些多动症患者来说,造成他们“一刻都无法安静”的原因可以归结于他们的大脑和普通人是不同的。


因此,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易怒的性格也会与常人有异。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们会了解多动症的孩子并不是所谓的“淘气鬼” 、“冒失鬼” 、“不靠谱”,其中是有很多因素在影响的...


3. 地球上的星星 
Taare Zameen Par
——有读写障碍的孩子,常被戴上“问题儿童”的帽子


对于8岁的男孩伊桑来说,世界是充满了惊奇和快乐的万花筒,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方式和这个陌生的世界进行着交流,同时也充分的享受着大地万物慷慨的赠与。

可是,这样的伊桑却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的成绩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后, 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在又一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将他送往了寄宿学校。

在这所高度重视成绩的学校里,他因为糟糕的成绩被冷嘲热讽,在学校里的日子过得极其压抑,甚至放弃了自己最爱的绘画。


然而,一切痛苦从美术老师尼克的到来后开始转变,尼克不赞成现行的教育制度,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

在一次意外中,尼克发现伊桑只是因为读写障碍而跟不上学习。

为了帮助他重新恢复信心,他在班级里讲述了很多有读写障碍的名人的故事,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

他还不断鼓励伊桑,做这个小男孩的倾听者。 因为担心伊桑父母责骂孩子学习差,他特意告知他们有关孩子读写障碍的事情,并讲述了有关所罗门的故事。


伊桑渐渐显露出自己独有的天赋,他简直就是个绘画天才!

为此,尼克特意为他举办了绘画比赛,伊桑顺利地拿到了第一名,得到了所有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尼克说:“每个小孩都有独一无二的本领、能力和梦想,但很多人都想拔苗助长。

是啊,如果能这么想,那我们看到的很多所谓“学习困难”小孩,其实都很正常。


也许“家长主观觉得孩子有问题“
才是学习困难门诊火爆的原因 ...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文章来源丨本文转载自小花生网(微信号:xiaohuasheng99),一个专注分享国内外先进而实用教育资源的微信公众号。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诊断了100个学渣后,美国儿科教授语出惊人,原来真的有“学渣变学霸”的解药!"英国最年长父亲"91岁高龄去世,留下12岁儿子和38岁女友…离谱,美国佛州18岁母亲欲雇佣杀手杀死3岁儿子,结果上了恶搞网站!​“跨越山海 链接世界”——第一财经带你去看“一带一路”产业链变迁自助餐想吃回本?老爸带11岁儿子去中餐馆 没想到按身高收全价!祈石(Priestly prayer-stone) 提供考古研究的重要工具(二)不要带8岁以下孩子去看《长安三万里》!30岁以上强烈建议去看!东方甄选旗下抖音直播间增至8个;薇娅公司发布AI数字人直播业务;快手创作者过去一年累计获得近900亿元收入 | 一周简讯用艺术点亮大山里孩子的童年,陆家嘴的这个公益展太值得带孩子去看看了先撒谎再撒泼,从一次门诊经历解析门诊医闹经典套路!回国见闻 – 和网约车司机聊天我后悔带娃去看“芭比”了掌握十种诊断策略,轻松搞定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断钱理群:“学人”的影响比“学问”的传授更根本|鲁迅逝世87周年为什么有了学习机和这么多学习APP后,我还要给孩子入个“学练机”一文了解,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亏大了!加拿大妹子去看霉霉演唱会气炸:飞机马桶出问题返航!《长安三万里》48首诗词汇总,带孩子去看你们能背出几首?凌晨2点,翻看了18岁儿子的朋友圈后,才发现当初“让他自己想办法”竟然是害了他13岁美国女孩从德州被绑架到南加州!!一个举动让路人果断报警!终于获救!!如何让牛娃、普娃、学习困难娃都很幸福?感叹芬兰的秘诀早鸟报|快手创作者过去一年获得近900亿收入;视频号正式上线“先用后付”新能力;9月起微信小程序须完成备案后才可上架...凌晨2点,翻看了18岁儿子的朋友圈后,才发现是我害了他网友:为了省钱,我带儿子出国补牙...祈石提供考古研究的重要工具(一)青少年厌学/网瘾/学习困难......父母怎么做才有用?加拿大9岁儿童惨死!肠梗阻诊断为流感,家人:医生无能 医院无视…美国18岁新手妈妈雇杀手 要杀自己3岁儿子 只给$3千 理由离谱…加拿大9岁儿童惨死!肠梗阻诊断为流感,家人:医生无能、医院无视…保姆儿子和丈夫长得一模一样,女子去做亲子鉴定后,结果这是她的亲生儿子诊断了100个“学渣”后,美国儿科教授开出了解药!5113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富金山战役閱讀閻連科的小說 風雅頌妈妈为病重的儿子开始举铁,儿子去世后,她意外靠举铁重获新生…13岁少女被绑架至加州 一个举动让路人果断报警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