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印度改国名是个玩笑, 没想到真有重大隐情”
作者: 禾木隹 (编译)
来源:文化纵横
文章已获授权
【导读】近期,“印度要改国名”一事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在近期举行的G20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的座位桌签上写着“BHARAT”(婆罗多,或译为“巴拉特”)。而三年前,印度最高法院曾驳回印度改名的申请,强调宪法已明文规定“印度”(India)就是“婆罗多”(Bharat)。为什么印度宪法要把婆罗多和印度相提并论?这一命名方式带来何种后果?
本文考察了印度独立后,其制宪会议将印度等同于婆罗多的历史过程和当代影响。作者指出,婆罗多一词源于古印度的梵文经典,描述的是一定空间中的社会秩序,属于“宇宙论”范畴,而非政治实体。在殖民时期,通过宣称婆罗多是印度的古名,印度知识分子为其赋予政治化内涵,借此对抗殖民者提出的“印度”概念。出于同样目的,在独立运动中,莫卧儿帝国期间产生的“印度斯坦”(Hindustan)也被用于凝聚爱国共识。
作者指出,印度独立后的制宪会议围绕国家命名有过激烈辩论。与会代表希望建构一个新兴的世俗国家,最终“印度斯坦”被抛弃,“婆罗多”因其历史文化传统得以保留,但被“印度,即婆罗多”这一特定司法-政治概念所限定。这一历史,折射印度本身巨大的文化政治张力。
不过,宪法的颁布,并不意味着印度“命名政治”的终结。事实上,命名政治的遗产仍在发酵,一直有人推动重改国名,坚持要用婆罗多取代印度,成为唯一合法名称;至于要不要启用印度斯坦,也意见不一。一旦出现新的情况,为了赋予印度民族性新的内涵,所有这些名称都将被继续阐释。当前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盛行和莫迪政府意欲重改国名的动作,就是最新例证。
本文编译自《“印度,即婆罗多......”:一个国家,两个名字》('India, that is Bharat…': One Country, Two Names),原载South Asia Multidisciplinary Academic Journal。
“印度,即婆罗多......”:
一个国家,两个名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