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gao2@lifeweek.com.cn上周,妈妈来北京看我了。这是我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也是她时隔八年再次来北京。上一次还是在我18岁刚上大学时,她送我来学校报道,我们一人一只行李箱,就从南方的小镇来到了首都北京。
从此我一个人在北京上学、工作,除非放长假,很少回家,尤其是工作以后。在这八年间,或许由于路途遥远,大家又都忙着各自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家乡的亲戚朋友来北京探望过我,所以这次妈妈的突然到访让我惊讶、欣喜又不可置信。其实妈妈的这次来访有迹可循。两个月前,我和朋友在吃大餐,发给妈妈几张美食照片,开玩笑地说:“妈妈你来,我请你吃”。她回复说:“这太好吃了,妈妈到你那来蹭一个星期,欢迎吗?”我有点开心,但没太把这话当真,毕竟八年间已经听到过不少类似的“承诺”,但还从来没有谁“兑现”过。情感上我当然希望妈妈能来北京玩一玩,但理智上又担心她的工作被耽误,一个人大老远跑来路上没有照应,舟车劳顿,和我在出租屋挤着也会住得不习惯。然而就在上周,恰逢室友出差,妈妈又刚好完成了手头的工作,便当机立断买了来北京的车票。接到消息,我就开始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想让妈妈知道我在这儿过得还不错,没有那么浑浑噩噩。并计划着之后几天的行程,搜索着北京旅行攻略、citywalk路线,想着怎么让妈妈不太劳累又能觉得没有白来。两天后,我出发去车站接妈妈。说实话,在地铁上有点忐忑,短短四十分钟经历了复杂的心路历程,为长时间不见的尴尬,以及未来几天在狭小空间里的局促担忧,又为一星期后终将面临的离别难过。来到出站口,前来接站的人们乌泱泱的,都直愣愣的站着,翘首以盼。有人举着指示牌,有人拿着几个爱心形状的气球,他们大概也和我一样,在期待又紧张地等待亲人好友的到来吧。我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妈妈,她拿着一支并不算小的黑色行李箱,风尘仆仆,看来路上确实不轻松。我们果然经历了一小段重新“熟悉”的过程,我故作轻松地用家乡话寒暄了几句,妈妈看着我,那眼神分不清是担忧、焦虑还是同情,对我说:“太瘦了。”我连忙回答说:“没有没有,一直这样呀”,然后迅速转移了话题,心想着可不能在此时释放出憋了一路的眼泪,太丢人了。回到出租屋,一向不爱做饭的妈妈从行李箱中拿出两只土鸡,全部都已经在家砍碎并用真空包装封好了,还有几包已经炸过的家乡野生菌,合着几瓶冻好的矿泉水,规规整整地装在了饭店专用的保温袋里,说是来给我做饭改善生活。我这才明白了,为什么行李箱会那么重。之后的几天,我没有带妈妈去挤满游客的传统景点,一是因为那些景点她曾经都去过,二是因为妈妈说她不是来旅游的,只是来陪我几天,这样就很开心了。于是我带着她去我上班的地方,去最繁华的商场,去我常去遛弯的公园,带她感受我的北漂生活。也许是因为今年我生病去了太多次医院,又或者是很多个晚上我说出的那些有点极端的消极言论,加速了妈妈此次的北京行。在“报喜不报忧”方面,我确实做得很差劲,只要一和妈妈打电话,那些平时无处安放的压力、焦虑就一股脑地释放出来了,神奇的是,内心无比强大乐观的她每次都能接住,很多个崩溃的夜晚,妈妈都用她那些发自内心深信不疑的“鸡汤”安慰着、鼓励着我。但说完我就有点自责,责怪自己好像把妈妈当作了情绪垃圾桶。出于种种担忧,妈妈亲自来北京和我过了几天“坐地铁,站地铁,挤地铁”的日子。几天很快就过去了。妈妈回家的那天,我们一起坐上了地铁,我去往上班的地方,她提前下车换乘去车站。地铁还未到站,我鼻子一酸,眼眶一红,眼泪就要流出来。幸好有口罩的遮挡,才不至于在挤满人的地铁里引来注视,也能压制住离别的伤心情绪,继续装作淡定冷漠的样子。父母和孩子在车站泪眼婆娑依依惜别的场景,我只在影视作品里见过,这样的煽情桥段,绝不能出现在一贯“高冷”的我的生活里。换乘站一到,我爽快地对妈妈说了一声:“拜拜”,就被上车的人群推到了地铁里边,妈妈也拿着行李箱快速地下了地铁,非常默契地头也不回地离开,平静的背影很快消失在人潮里。地铁门关上,我终于没忍住咧开嘴哭了几十秒。然后像梦游一样的,穿梭在换乘通道里。北京地铁换乘线很长,正好给了我缓冲的机会。换乘后又刚好途径北京站,看到来来往往提着行旅箱的旅客,不禁想他们多久之后又将面临分别呢?他们又是因为什么要两地奔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在他乡,人难免孤独,即使有朋友在,很多困难依然要独自面对。离开家乡和家人,只有自己能兜住自己,总是会不自觉地对陌生的人和事物保持戒备和警惕。无助的时候情绪崩溃,也就是哭一会儿,继续想办法解决问题,因为知道结果只能是自己扛住。而妈妈来的这一周,是我今年最安心的一段日子,好像也有了“靠山”。每天下班会想着早点回家,因为妈妈在家做好了饭等我回去;稍显破旧的出租屋干净敞亮了起来;我们也时常光顾楼下的超市,像小时候在家那样,这样充满烟火气的日子太久违了,去医院也可以不用一个人打完针跛着脚,一到九楼的来回奔波,长久紧绷着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些。但我时刻清醒着,不要沉沦在这短暂的安逸之中,家里还有盼着妈妈早日回去的亲人和朋友。人终要独自走完自己的旅程,每年能有那么几个高光时刻,有那么一段感到幸福的日子,足矣。“妈妈来了”,是我今年的高光时刻,也是我今年最幸福的时光。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来稿请注明联系电话,方便沟通。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岗位要求:2—3年或以上微信公众号内容运营、小红书内容运营经验,有强烈的想搞点事的愿望,执行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