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的“突变时刻”何时到来

中国的“突变时刻”何时到来

财经
今天是一些漫谈。
最近又陆续看了些书,我觉得看书是个好习惯,即使很多你看过的,再看一遍可能也会有新的领悟。

有一个常见的问题,那就是说中国现在工业增加值已经世界第一13年了(2010年我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科技水平已经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了,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却只有一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屠呦呦)。
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看今天全球公认基础研究最为发达的美国,到1930年也只有四个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要知道这个时候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和经济大国已经差不多四十年了。
根据《美国创新简史》,美国迎来的突变时刻就是二战。

在二战之前,美国并不是全球的基础科学领先国家,仅仅在实用的工程技术方面具备较强的实力,美国能自己制造火车机车,出现了一些实用技术的杰出人物,包括发明了轮船的富尔顿,发明了电话的贝尔,发明了电灯的爱迪生,还有特斯拉等等,但在科学方面,领先全球的仍然是欧洲国家。
诺贝尔奖是1901年首次颁发的,诺贝尔科学类最重要的三个奖项:
1:美国人在1914年才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到1932年才又获得第二个。
2:在1901-1932年,美国只获得了两个诺贝尔医学奖项,而这两个获奖者都是在欧洲出生和接受教育的。
3: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是罗伯特.密立根,发生在1923年;第二个是1927年的阿瑟.康普顿,第三个是卡尔.安德森,他到1936年才获奖。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荷兰就有四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这个数字比美国还多。

到1930年,全球共颁发了90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医学奖,其中只有4个颁发给了美国科学家,由于1930年代德国纳粹的大规模迫害,不少欧洲顶尖科学家到了美国,因此在三十年代美国获得了10个诺贝尔科学奖项,占到了28%,
而到了四十年代,美国有了飞跃的进步,获得了30个诺贝尔科学类奖项中的14个,占比达到了新高,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美国的获奖总数从未低于49%,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甚至达到了72%的顶峰,获得了60个颁奖总数中的43个。
所以说美国基础研究的崛起,是有一个突变时刻的,那就是二战,一举让美国获得了绝对霸主的地位。

这样的突变时刻对于历史也是同样的,
我们都知道清军是1644年入关的,这一年就是清军统一全国的突变时刻,李自成的大顺军灭亡了明朝,吴三桂率领的山海关守军投降了清朝,吴军和大顺军在山海关大战多时之后,清军突然杀出,大顺军无力支撑被击溃。
从这一年开始,清军统一全国就已经势不可挡了,但在此之前,关外的激战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已经对明朝取得了多次战争胜利,有了相当的积累,只是在这一年迎来了突变时刻。

同样的,在产业领域似乎也存在这样的突变时刻,
我上一篇文章里面也列举了中韩造船业全球份额的对比变化,这个突变时刻似乎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中国造船业相对韩国在份额上迎来了突变,2023年1-6月中国新增份额竟然超过了全球的70%。
最近看到的一个数据--中韩造船业苦战十余年后,中国制造似乎到了临界点

不只是造船业,电动汽车产业,半导体设备产业也有这样的突变时刻,
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从2020年开始突然爆发,这可以说让所有人都感觉莫名其妙,大感意外,大家都认为电动汽车产业会爆发,只是没想到会那么突然和意外。
2019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120.6万辆,2020年就达到了 136.7万辆,在2021年变成了352.1万辆,2022年则是6887万辆。
可以说2020年以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就迎来了突变时刻。

以上几个例子,我们都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在突变时刻到来之前,往往都有一个酝酿期,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基础科学大爆发之前,在全球第一工业大国和经济大国的宝座上已经坐了接近四十年,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和工业基础,纽约曼哈顿的帝国大厦,1930年3月开工,仅仅13个月后的1931年4月就竣工了,楼高381米,是当时全球最高的建筑。
同样的,清军1644年入关之前,早就已经赢得了多场战役的胜利,极大的消耗了明朝的统治,著名的萨尔浒之战已经是25年前的事情了。

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为何突然崛起,也是因为长期的技术和产业积累,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曾经在2022年1月以“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分析预测”为题,分享了为何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突然爆发的原因分析,下面的几张图片为其分享的PPT。

第一类是政府持续的政策激励,
除了各种购置补贴之外,全国范围内对燃油车的限购限行政策,以及新出台的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的强制规定,都促进了新能源汽车销售。
第二类就是技术的进步,如下图,A0级到B级车的续航里程从2018年的314.4-392.5公里提升到了2020年的357.5-499.8公里,进步明显。
与之对应的是每100公里电耗的快速下降,2016年A级纯电动汽车销量加权平均百公里电耗17.8度,2021年同级别车型百公里电耗下降到了12.5度。
技术的进步还体现产品车型的丰富和竞争力的提升,其中特别提到了特斯拉的引入中国市场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2018年中国市场推出的新能源车有90款,到2020年推出了高达128款。
特斯拉上海工厂在2019年1月奠基,竟然在当年的10月正式投产,
而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2019年还只有4.54万辆,随着上海工厂的投产,在2020年就变成了14.8万辆。
强大竞争对手的到来,也进一步的刺激了中国车企在新能源车上面的投入,中国车企的技术积累也带来了新车型竞争力的提升,理想,蔚来,小鹏等也推出了各自有竞争力的车型。像比亚迪在2021年1月发布的DM-i技术直接引爆了市场的销量。

可见前期不断投入的积累,以及“鲶鱼的刺激”都会带来突变时刻的发生,
类似的还有半导体设备产业,
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制裁,可以说让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厂家迎来了第一个“萌芽期突变时刻”,国内龙头设备企业2019年的营收还只有40.58亿元,到2022年的营收竟然变成了146.88亿元,而2023年上半年营收预计为78.2亿元至89.5亿元,同比增加43.7%-64.4%,其归母净利润16.7亿元-19.3亿元,同比增加121.3%-155.8%。
虽然国内有不少自由派经济学家反对国家产业政策,但是我认为,美国2018年-2019年连续对中兴公司和华为公司的芯片制裁,实际上就通过美国的长臂管辖,相当于对中国市场起到了“产业政策”的作用,以至于所有的中国上下游企业开始自觉的推进芯片产业链的国产化。

这是中国的半导体设备产业,那么中国的半导体制造产业突破何时迎来突破?我认为是当半导体设备产业持续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技术基础,半导体生产设备突破之后,中国的半导体制造产业也会迎来突变时刻,这一天何时到来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突变时刻之前往往都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酝酿期,然后突然走向爆发,我国半导体制造的突变时刻到来就取决于我国半导体生产设备产业的发展,而设备产业已经在2019年迎来了突变时刻,到今天已经四年多的时间了。

我为什么一直对中国芯片制造的未来有信心,因为基础的技术在不断进步突破,比如今年华为正式在高层讲话中透露14nm以上的EDA工具软件已经实现国产化,以及上游设备产品的份额一直在增长,这些基础的夯实,必然会在有一天对芯片制造迎来突变时刻有作用。

同样的,整个中国的崛起有没有突变时刻,其实今天的中国已经世界第二了,但是我觉得这个世界第二的位置,并没有真正的被全世界乃至于我们中国人自己从心理上承认。
体现在:
1:相同实力程度上,西方对俄罗斯的敬畏要超过对中国的敬畏,体现在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人口,工业增加值都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科技实力军事实力也不如中国,但是西方体现出来的对俄罗斯的畏惧或者说尊重却是相当高的,如果是反过来,中国的各项实力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我觉得我们很难得到像西方对俄罗斯一样的敬畏。
不仅是欧美,现在就连我们旁边的台湾,韩国,日本都在肆无忌惮的挑衅,而并不畏惧我们的抗议。

2:我们中国人其实大部分人内心直觉上并不认为自己是世界第二,体现在国内不仅崇美的人多,而且崇拜日本,欧洲白人国家的也很多。
国内的各个电商平台上,封面充斥着白人男女模特,各个消费产品广告也爱用白人来表示高端,
混血儿好看论在中国也被广泛接受,很多中国人想和外国人生个漂亮的混血宝宝,而实际上这个理论在欧美白人国家并不存在,没有西方国家女孩子说想和中国男人生个好看的混血宝宝,并认为普遍比白人宝宝好看。

中国不仅是需要,而且也会有一个突变时刻来改变国民的心理,这个突变时刻将不仅仅是半导体技术的突破,因为它的影响力其实主要还是局限于关心政治经济的人群,而是需要一个能够被中国各阶层广泛关注的时刻。
目前来看,最有可能的就是台湾统一。

因为届时我国可能要面对全球霸权国家联合其盟友可能的野蛮军事干涉,不管结局如何,对于胜利和失败的一方来说都将是重大的突变时刻,会对双方国民心理造成极为重大的影响。举个例子,战胜国的高端品产品,如果在做广告的时候用战败国的男性女性形象,会让战胜国的消费者感觉很奇怪,毕竟失败者的形象如何高端的起来。
这个时刻到来的时候,将会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如同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多次的提到,那些供应链高度依赖台湾的企业,应该提前的做好准备,以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以上是今天的一些随想和漫谈。
往期文章链接:
最近让人高兴的几件事情
查了下2015年以来中国大陆对日德韩台制造业发达地区进出口变化,发现台湾成了唯一的存在
中韩高科技产业高度重合,韩国是不是没有前途了?
日本工业发达,为何造不出民航客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引入33个大模型,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的“破茧时刻”苹果:即将迎来一个新的“iPhone 时刻”?每个人都在问“债市风暴”何时结束?敏感时刻,日本央行发声:坚持宽松政策!【财经风味】“市场底”何时到来?数据要素概念后市如何看待?券商股近期的操作如何把握?南加六月阴霾天何时到头?北方为何热过南方?高温何时减弱?南方降雨间歇期何时到来?比特币闪崩和马斯克减持有多大关系?“至暗时刻”或还没到来特斯拉:自动驾驶“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这条断裂带原来真的存在,山东下一场大震何时到来?刚刚,三大消息同时到来!苹果发布MR头显 XR的“iPhone时刻”来了?越跌越买!港股又回调,资金却坚定买入,行情何时到来?诺兰新作上映在即,导演警告小心人工智能的“奥本海默时刻”戴维营密谋:“比亚迪”们的“华为时刻”花儿换机油太难了!租金上涨、消费降级、难民游荡,纽约华人商户的春天何时到来....千人千面的“至暗时刻”,普通人的日常困境太惨了!业绩暴雷引发的血案...上半年净利润预降70%!股价盘中跌停,引发整个板块大跌!实控人已套现5.5亿!黎明何时到来?伟伟道来 | 第503天,拜登和普京的“艰难时刻”巨变时刻!ChatGPT掀起第四次AI浪潮三十四 渔镇叶檀辟谣去世传闻!曾自述罹患乳腺癌9个月的“至暗时刻”张勇卸任、马云回归,阿里的巨变时刻React 困境与未来,何时迎来自己的“Angular.js 时刻”?旅游节花车巡展日程安排新鲜出炉啦!看看何时到你所在的区?尾盘突击!芯片巨头突然暴涨,重要事件临近,行业拐点何时到来?深夜重磅!深圳突发大利好,存款利率也将下调?多家银行发声"存量房贷利率",关键一击何时到来?多伦多公寓何时到买家市场?价优新房哪找?旺市公寓又有哪些优势!沉沦与崛起!解码百亿私募大佬的“明斯克时刻”乳牙何时出,何时掉?恒牙何时长才正常,可以收藏这张图木心,陈丹青及王朔独家 | 三星VR头显曝光,其能否构建XR的“安卓时刻”三十三 回信“九天揽月”何时梦想成真?中外青年科研人员热议中国探月进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