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盯着王俊凯,聊电影
今晚聊《断·桥》,聊之前想先讲点和电影无关的话题,关于电影的评价标准。
昨天我看完《断·桥》之后因为很多人都在问、都在催,所以在微博先发了一条短评,大概接近个中上评,给了7.5分,写了五段,缺点一段,优点一段,人物表演一段,现实联结一段。
原本考虑是大家能各取所需,自己判断去不去看,结果不知道是因为涉及流量艺人主演还是什么原因,还是有很多不好听的话出现,有人大概对优点那段感到触怒,直接说我信你个鬼,收钱了吧!还有人问我你能不能发誓,不好看我回来骂你。
特别是涉及王俊凯的评论,一句有进步就让很多人讲出“对你感到失望”。
因为我估计这篇文的评论区同样会出现类似的内容,所以有些话就还是说上前了。
我们所有人都不太希望关注我们的读者,是为了来寻求和我们的标准的统一的,我们也不是来给大家当所谓的“嘴替”的,我并不太喜欢这个词,因为人和人的喜好标准几乎是必然存在差异,这是常识。
带着这种目的来的人,看似平时非常支持我们,但一旦遇到与我们观点不一致的事件、电影的时候,便会恼羞成怒,自恋地觉得我们发这些是为了说服他、针对他,最后说出一些让我们很伤心的话。
我们不欢迎这样的读者,我们也不是付费推文,没有义务来承受这些话。
大家把我们当做看电影前后的一份参考就好了,如果愿意相信我们,我们很感激,并且也期待你们在评论区有理有据地说出不同观点与我们讨论,如果不相信,您静静取关去别家就好。
牢骚讲完了,接下来是灰白写的《断·桥》长评。
《断·桥》
如上面我们提到的,这部片在我们编辑部的评价还是蛮一致的,是喜欢的,剧本有瑕疵,但总体值得鼓励。
分数也都很一致,7.5,肯定够不上国产片年度十佳,但我认为冲着这部片中主创踩着红线作出的表达、以及表达中被删减的痕迹,还有范伟老师的表演,就值得进影院一看。
一
先聊缺点,我觉得大家对它的批评现在有些跑偏了——都聚焦在它不够悬疑这个问题上。
这点不能说是问题,是选择,主创在创作剧本的时候一定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是藏着幕后真凶讲故事,还是明着真凶讲挣扎。
最后应该是选择了后者,放弃了悬疑性,让位给了人物,以人物在这个黑暗故事里的挣扎、救赎,讲后面的故事。
你看故事一开头就因为豆腐渣工程,大桥断裂,给出了新闻上一个大人物的特写,也给出了范伟那个角色安抚民众的镜头,把幕后黑手点得很明。
之后带出了断桥里一具骸骨,牵扯到闻晓雨(马思纯饰)8年前意外失踪的父亲,之后叙述的便是她如何和目击者孟超(王俊凯饰)结为同盟,探查真相,最后选择不报警,自己完成正义实现的悲情故事。
但问题也出现在了这里,故事是合理的,可人物被设计的过分简单,每一个人在明晰动机之后,都陷入了宛如一条直线的执拗,直到结局。
王俊凯的角色在决定要帮助马思纯之后,几乎就是只是在做同一件事,无私牺牲,变成一个工具性角色。
马思纯就是在想各种办法复仇,王俊凯的角色对她的影响是被剥离的,她也没有任何转变。
范伟的角色也是,全程在一种伪装下的极恶里,看不出对马思纯演的干女儿矛盾情感。
因此,为了最后的悲剧浓度,人物在很多选择上也被写的过分极端了。像是要么在这条线段的最这头,要么在最那头,缺乏中间地带,也就缺乏了挣扎。
但是可以说是万幸,演员的表演都还可以,两个年轻演员虽然不至于说出彩,但都撑住了这两个角色,王俊凯相比之前进步明显,当然,最重要的一定还是范伟老师,如果说其他演员是完成了任务稳住了角色,那他就是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用表演弥补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剧本人物问题。
他让这个从电影一开始就被观众知道是反派的幕后黑手,朱方正,从脸谱化严重的黑心商人,演成了一个层次分明,非常好看、耐看的角色。
我举几个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一个是会利用时刻不离手的烟。
从一开始陪晓雨去挖雕塑的泥土,他看着周围因为断桥而失去亲人的百姓,就点了烟一直在抽,似乎没有烟就要被憋闷坏了。
后面他也是不断地抽烟,似乎只要稍微背过身去,有点自己空间,他就要用这个东西来解压。
范伟是把这个人物隐藏起来的情绪,还有那些因为手上沾血的内心压力,都排解到了吐出的烟里。
每一场戏里,他几乎都要利用一些道具来体现人物特性,也都在用肢体、神态补空人物的丰富度。
我最喜欢的是晓雨来给他过生日那一场,当时他们的感情已经因为晓雨得知真相而崩坏了,所以他就没有试图拉近距离,只是让她吃菜,用寒暄试探她的神情。
直到晓雨拿出蛋糕,他才趁着过去接蛋糕,离她近了一点,然后看她的确一副不再留恋往昔的样子,才带出了那句:“晓雨,你饶了我好不好”,语气和身子都软下去,一副等着她开条件的柔软姿态。
包括后面他去拿奖杯,想要带出和闻亮的往事来说服她,也是很小心地捧着,注视着,好像真的沉浸到了当年的往事里,“你看,晓雨,这个建筑设计奖还是我给你爸拿的。”
即使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也带着一点缅怀、一点讨好的混合感。
具体就不再细说了,总之范伟的戏真的特别好,可以说仅靠表演,把一个带笑脸面具,偶尔会流露真情的一面,但又会迅速利用真情来达成目的人,会存在的多个思考层次,全都带了出来。
二
当然《断·桥》最值得夸的一点,还是文本,是探讨议题的难得。
全片其实就是提出并回答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女孩有了明确的证据,依旧不报警,要自己复仇?
我们可以结合着片名来回答。
断·桥,中间要加区隔号,可见两者之间是分开的,断的不只是桥,桥也不只是桥。
表面物理意义当然是大桥的突然崩塌,因为豆腐渣工程,导致桥断。
但再倒推,豆腐渣工程是因为上面的人,从执行层到管理层,草菅人命。
这是那段视频明确给到的,因为上面无法交代,所以哪怕提前发现了问题,想要举报的工程师闻亮也不能提出,而且要被灭口。
豆腐渣工程要照常开展,真相不会被探查,只会被深埋。
所以断的第一层意义,指的一定是官商勾结,导致百姓对政府公信力的信仰断裂。
这一层在这个片子里是明显的,但又是残缺的,你看朱方正这个人其实身份有被模糊化的,表面的身份只是一个政府相关的建设公司老板,但他所行所为,都明显并不像一个商人,而更像一个官员,这里面或许就存在一些审查的原因。
而且他和唐副市长也有一些模糊的关系细节,比如打过两个遮遮掩掩的电话,有通电话直说“都摆平了”,还有在车上草菅人命的对话,说到要“处理”那个拿了u盘的女人。以及每次提到唐时,下面英文单词都是mayor(市长),即中文不是,但英文很明确。
然后你再去细看晓雨那个角色,便会明白她经历了从信任到崩塌的过程,她一开始很感恩朱叔叔,开追悼会和他站在一起。
包括一开始,她也是跟孟超说了很多次,一拿到证据就报警。
但随着孟超的目击揭露,“你爸爸和他们吵架后,第二天就失踪了。”
还有对曾美慧孜那个角色的跟踪,知道有一段目击视频的存在,而且她能够借此敲诈朱方正,一定和爸爸的死相关。
最后对视频的最终确认,是闻亮因为想要停止工程无能,最后想要举报,结果被朱方正阻止,被菊怀义推落而死,她的信仰开始不再坚定。
这一切都指向了,她信赖的朱叔叔,一个与政府可能有勾结关系的商人,正是凶手之一。
所以她不再信任叔叔,警察,包括后面看到变成孤儿的蓝莓,原本想让她去找警察,但还是把她喊了回来。
这便是在政府失力的前提下,个体意义的信仰崩塌,也是她犹豫报警的第一个答案。
第二层,是人性的断裂。
具体到电影里的人来说,就和现实一样,这指的是一种进行时,而不是上面那种彻底的完成时,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处于一种摇摆,闪烁的状态。
最明显的就是朱方正,虽然不是刻板化的纯粹的坏人,但也的确做错很多事,间接或直接地杀过人。
他一方面是有展示人性的善的,比如在闻亮死之后有很长一段的嚎哭,在新闻播出后,也把闻亮唯一的女儿晓雨接到了家里,好吃好喝对待,从闻亮妻子虽然总是面色冷静,但对晓雨也很关心,会主动给她拿包来看,他们平时就不会亏待晓雨。
包括有一个小细节是,他会跟办公室的官员说不要说方言,但他却会和上面的大哥、和晓雨说,这个区别处理是非常微妙的。
但在涉及自己安危、利益的时候,他一点都不会手软,也不会顾及善的那一面。
更往上的人,本应守护善与公正,但实际更是如此。
也是在这种断裂之下,晓雨目睹了身边人的犯罪,目睹了太多的污秽、丑恶的遮掩,对朱有着切身的愤怒,所以还是会选择拿刀复仇。
是人性的普遍晦暗,让她对体制下的不公更为愤怒,也更想要亲自讨回公正。
而从大的层面来说,这便是底层世界里,人性的动荡和撕裂,再也回不到原本善恶制衡的时候。
第三层便是正常情感羁绊的断裂。
《断·桥》里每个人的情感都趋于某种失常和破碎。
表面上当然是晓雨失去父亲,孟超失去姐姐这种血缘情感的断裂,但实际电影更多地是围绕活着的人来说,他们的情感状态普遍是复杂纷乱的,就没什么普通人之间的正常情感。
朱方正对晓雨,有出于愧疚的补偿,也忍不住的关心“油炸食品偶尔吃吃没事”,也有封口的掌控,让她不要再去追父亲死亡的真相。
孟超对晓雨,一开始会选择告诉晓雨自己的目击,是有对过世姐姐的情感转移。
也有救赎她的本能,大约本就是生活在黑暗里所以更想呵护阳光,替她承受罪恶,最后还变成了舍弃自我的极端守护。
晓雨对孟超,原本是因为孤立无援,所以有陪伴生情,有对同类取暖的珍惜,后面这种珍惜甚至大于失父真相的被揭露,所以她犹豫报警,怕牵连到他,这也是她选择不报警的第三个答案。
而你倒推回去会发现,第一个答案,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其实便是纵容延伸出后面两个答案的扭曲的前提。
说白了,也正是最后的悲剧发生,一个真正的因。
与其问晓雨为什么不报警,不如问问,什么前提下,百姓才会不报警。
那自然是,所有看似能通往公平的合理道路,都不再指向公平的时候。
总之,为了那三个答案也好,为了范伟的表演也好,大家感兴趣的,能看且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