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突破性的技术总是发生在西方?这是个伪命题

突破性的技术总是发生在西方?这是个伪命题

公众号新闻

文 | 通吃岛岛主


在知乎上看到这个问题。又是两千多个回答群魔乱舞,我都分不清楚是真蠢还是团建了。

不过细想一下,此问题虽是一个“伪问题”,但是“伪”的有代表性,所以还是回答了它,并转到公众号。代表性有二:
首先,国人习惯笼统地讲“西方”如何。可是实际上,西方是一个面目模糊的概念,如何界定其范围,以及弄清“西方”内部的区别,在讨论具体问题之前都需要明确。
第二,技术创新和经济繁荣孰先孰后,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纠缠于现在没什么意义,找到原点很重要。
最后我会介绍杨振宁先生对此问题的看法。

下面是原回答:
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成立。
什么是“西方”?先得给个准确的界定吧?
是地理意义上的欧洲+北美?还是说综合政治、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达国家?
如果“西方”是地理意义上的,那日韩绝对不是西方。但是日本的科技创新很发达,有很多突破性技术,在其黄金期的70-80年代仅次于美苏的存在。任何一个指标,如诺贝尔奖数量、专利数量等都可以证明。这个反例该如何解释?
如果“西方”是指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达国家,包括日韩,那么,
第一,这个定义有问题。凭什么在定义里面就加上“发达国家”这个条件?等于是把结论藏在了前提中,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肯定技术发达。
第二,照这个定义,社会主义苏联就绝对不是“西方”。(实际上,即便是根据第一个地理意义的定义,东欧常常也不算入“西方”,斯拉夫民族被西欧人认为是东方民族。)可是苏联的“突破性的技术”之多,恐怕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不会质疑。它在科技上和美国分庭抗礼,共同引领着人类历史上技术突破最迅速的40年。而在苏联解体为一众资本主义国家之后,这些地方反而创新乏力,经济衰落,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技术了。
日本、苏联绝不能算是“特例”。日本人口相当于英法两国之和,苏联人口几乎相当于欧洲五大国英法德意西人口之和。
而且,无论采取哪一种定义,“西方”这个概念都太大了,包含几十个国家。这些国家内部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荷兰虽小,但创新能力极强,西班牙人口众多土地广袤,科技方面却比较拉胯。美国的突破性技术恐怕比其他西方国家之和都要多几倍。所以,用“西方”这个概念很不妥当。
欧洲每百万人口诺贝尔奖获得数可视化地图,截至2014。可以看出差异之巨大
倒不如说在近一个多世纪,突破性的技术大多发生在经济上最富裕的国家。技术和经济成正比,略有滞后性。这个很好理解,不需要解释。中国也符合这一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技术创新越来越多。Nature和Science上面发表论文机构按照国家归属来排序的话,中国近些年已经是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下面是Nature Index 2022年5月-2023年4月的数统计:

技术突破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点像鸡生蛋蛋生鸡,这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寻找问题的原点。
在17、18世纪以前的古代世界,欧亚大路上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不大,甚至许多学者认为东亚要更加发达。那么,为什么英国和欧洲于17、18世纪率先取得技术突破经济爆炸,甩开世界其他地方?
这个问题的相关研究就太多了。以“李约瑟难题”“大分流”等为关键词在知网或者谷歌学术上面搜索,能得到很多优质的讨论,各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可惜的是,在知乎回答中,我没有看到任何相关的讨论。几乎所有回答都是在控诉或阴阳怪气自己遇到或听说的案例。这些事情不能说不存在,但你用这种方法论证此问题,可以说是毫无科学精神,与公园里大谈国际政治的退休大爷水平无异。
有关中国科技和教育制度的优缺点,以及未来是好是坏,推荐大家看杨振宁先生的一些采访。从七十年代以来,总有人看衰中国的科技的未来,并且问杨先生怎么看,估计都把他问烦了。杨先生每次都表示对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都是乐观的,但也不吝啬指出问题。他还抱怨说,很多人指责他只会歌功颂德,其实到他现在这个地位,歌什么功颂什么德呢?他只是客观评价罢了。
1971年夏天,杨振宁即访问中国
比如有人问说饶毅院士落选的问题,中国科技是不是没希望了。
杨先生说,中国院士当选确实靠关系。虽然全世界院士当选都不能脱离人际关系吧,但是美国差不多是3分关系7分成果,中国反过来,7分都是关系运作决定的。这是个大问题,需要改。但是中国科技并不会因为有这个问题就停滞不前,而会继续迅速发展。因为这并不是决定性的。
类似地,杨先生指出过中国科技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分别是造假和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但是他又讲,这并不会阻止中国科技的发展。


比如有人问,中国的留学生大都不回国,纷纷移民西方,人才外流严重,科技是不是没希望了。杨先生说不会。台湾省60年代经济腾飞初期也派出大量留学生,回台湾的只占1-2%,当时他们也很焦虑所谓“人才外流”问题,但是现在回看是杞人忧天。后来台湾经济发达了,回台湾的人才就变多。
比如很多人说毛时代科技不进步,杨先生坚决反对,多次说过这个问题。简言之,比较对象有问题。拿毛时代二十多年的发展和西方数百年的成果比较,说它发展慢,这很不公平。我出国的时候中国的科技水平是什么样?老百姓的科学素养是什么样?都是近乎为0的,结果建国15年原子弹就爆炸了,很快导弹氢弹卫星都有了。这速度太快,美国人都惊叹,都研究中国的科技制度是怎样的。杨先生也谈了毛时代科技制度的问题,就是缺乏成本计算的概念。这个对于尖端科技可以,但其他技术还是要物美价廉有收益才能激励其进步,这是市场经济后的中国需要改进的。
比如他还提到,其实中国在科学上做出过不少贡献,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还未被国际认可。

比如谈到中国教育制度,杨先生认为(改开后)的制度以考试为核心,这对60-85分的学生最有利,却压制了不少天才。美国的制度则对95以上的学生有专门照顾,所以美国有很多创新型顶尖人才。中国的制度在一定时期内有合理性,但一定也要参考美国这种有利于天才的制度。当然,改革过程中也要避免美国教育的诸多问题,比如过于自由散漫,导致许多学生基础薄弱。

杨先生也思考过为何17、18世纪后西方科技大发展而中国科技停滞,以后该怎么办。他1993年在香港专门有一个演讲《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看看。
他认为,许多当时人们担心的危机,比如领导人更替、意识形态混乱、贫富分化等等,都不会停止中国科技的进步。因为科学工作并不复杂,只需要四点就可以做好,分别是才干、纪律、决心、经济支持。他认为,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前三项,而21世纪的中国将具备第四项。最后的结论是,到21世纪中叶,中国极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强国。
当然了,把杨振宁先生的文章和这个问题下的大多数回答放到一起讨论,实在是侮辱杨先生。不过这一对比也能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科学家之一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又是怎样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如何Stand Out竟是伪命题?Yale SOM招生官谈申请的最佳实用建议有研究表明,你的老板可能是个精神病?难怪他总是发火....UIUC公布新生数据!中国留学生人数稳居第一!留美人数减少是“伪命题”?伪命题:识别AI生成的东西是不是“以假乱真”泽连斯基:达成突破性协议!俄方:这是核威胁!罗振宇:为什么说“躺平”是一个伪命题?太猛了!Web安全常用攻防技术总结(附思维导图)让一个妈妈保持情绪稳定,可能是个伪命题張艾嘉台灣出生父親空軍軍官張文庄宋美齡的專機飛行員反套路反英雄,这样突破性的作品极稀缺Chang Ai-ling, 14 yrs in USA为什么HRBP是个伪命题?活着就好公司里的硬件技术总监CTO,天天都在干些啥?Linux 越精通,运维的技术就会越牛、越能突破技术瓶颈“技术立业是整个金山系能穿越周期存活35年的原因”|对话金山云高级技术总监朱岩Nature简报图解ADC和CAR T两个突破性技术我,27岁技术总监,收入太高,心头慌得一比“管理层禁开理想,否则辞退”!广州一公司称被“专利霸凌”,对手反驳:这是国外公开多年的技术年薪超 600 万,比技术总监还高:电影行业 AI 产品经理的崛起年薪超600万,比技术总监还高:电影行业AI产品经理的崛起从《狂飙》到《宇宙探索编辑部》,为什么故事总发生在南方?卡里科访谈:mRNA技术突破性论文投Nature,24小时被拒稿,最后Immunity接收苹果一次次突破性的创新,都需要哪些设计领域的人才?除夕放不放假?调不调休?这是个伪问题印度超越中国到底是不是伪命题?迷上了!反套路反英雄,这样突破性的作品极稀缺怀孕后乳晕总是发痒,怎么办?求职者要求2w月薪,技术总监对他很满意,终面老板过来提问,假如你的女朋友……生成式 AI 与大语言模型时代的 NVIDIA GPU 生态 | NVIDIA 解决方案与架构技术总监张瑞华演讲预告墓地的思索JBD 徐慧文:AMμLED微显示的技术突破及商业化进展平衡是个伪命题,答案就在常识里凯风创投王立铭:first-in-class或为伪命题,中国创新药面临时代主题切换|36氪专访对话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