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是个伪命题,答案就在常识里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276 篇文章
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 Pixabay
面对孩子,我们最容易陷入两难的困境里:到底自由与规则如何平衡?如何把握管教的度?判断标准是什么?在对谈中,一诺一直带着我们在常识中找答案。
跳出误区:自由与规则并不对立
当我们提出“教育中如何平衡自由与规则”时,往往把这两件事放在了对立的位置上,所以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本身已经有问题。
我们先看看大自然中的自由与规则是如何存在的,比如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植物。没有人给它们制定规则,但它们却会根据环境各自演化:长得高的植物,种子都是带“翅膀”的,这样种子掉下来时就不会摔碎,可以旋转着地。相对矮的植物,它们可以接触的阳光非常有限,所以它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伸展,尽可能地获取阳光。动物也是一样的,各有各的生存规则,但它们在这些规则之下,也享有各自的自由。
每个生命个体都知道自己的位置,有属于自己的生长空间,规则并非自由的反面,而是一定范围内的自由。我们看似无序的生长,其实都有着各自遵循的规律。
比如流水,它再怎么自由,都是往低处流的,因为有重力的作用。我们可以修水闸建堤坝去引导,但即使我们任其自由流淌,它始终还是往低处流,不会往上流。
同样,人作为社会动物,规则意识也是生命内在本来就有的,因为规则会让人的生命状态更舒服更稳定。当个体拥有自由意识时,内在的规则意识会更好地发挥作用,这种内生的规则感会让他更愿意遵守规则。
所以我们所说的自由和规则其实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去找平衡就是个伪命题。我们给孩子建立规则之前,需要先摒弃这个二元思维,才能把孩子内生的规则感调动起来。
(全村新书《亲子日课》本月上线,里面提供了很多帮助孩子理解生命、理解自我的亲子小活动,适合全家一起参与,现在下单可享5折优惠👇)
识别规则:提升与自由意志对话的能力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规则,孩子在不同年龄也有不同的规则,我们需要对规则分类处理。
一类规则是需要自上而下设定的底线,比如安全规则,不能摸电门,过马路要抓着大人的手,在外面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不许跟陌生人走等。尤其在孩子没有完全行事能力的阶段,这些底线规则是不需要商量的,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套自己的规则。
另一类规则是上限类规则,比如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这些规则本质上是在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形成的,也就是在孩子有自主意识之前,已经在慢慢建立了。这个阶段,就需要我们自己先按照我们想要孩子养成的生活习惯来认真生活,保证潜移默化的影响。
到了孩子开始有自主意识提出自己的想法时,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抵触,这很正常。但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只会接受指令的机器人,有想法就证明孩子的自由意志在发展,我们跟自由意志对话的能力也得跟上孩子的发展速度。
比如吃饭,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我的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会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去要求:比如每天吃饭需要有 5 种颜色才算健康。然后让孩子自己去挑 5 种颜色的食物,白米饭是白色的,西红柿是红色的,土豆是黄色的,青菜是绿色的……我发现他们很喜欢这种小游戏,让他们好好吃饭的目标也顺利达到了。用这种小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开心地遵守规则。
这种与孩子互动的过程,确实是在锻炼我们更高阶的对话能力。这样形成的规则,是孩子的内在所认可的,不会让孩子因为外在的要求而与自己的内在需求发生冲突甚至撕扯,也无需费劲与大人杠。
长远来讲,比“吼”省心省力。
建立信任:健康互动不埋坑
在具体的行为规则上,建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先让孩子模糊接触,再慢慢形成一套我们都认可的规则。
比如玩电子游戏,我跟他们的约定是,每个周末有一天晚上的某个时间点后,可以自由打游戏。有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们刚好有事,孩子们没时间打了,就问“妈妈,我们可不可以补上”,我就答应了他们。这个跟孩子商量可以补的过程,会让他们知道:妈妈承诺了的时间,我就会有,即使错过了也可以补。
这样,孩子心里反而放松了,不会因为错过了没得补,下次就要使劲多玩。更不会趁妈妈不在或看不到的时候,着急地给自己补上。当我们把这个规则的范围和操作空间给到孩子时,除了可以帮助孩子避免代偿心理引发的行为失控,同时也是在跟孩子建立信任。
关系中有了相互信任的基础,我们就可以通过良性互动去让原来模糊的规则慢慢清晰下来,共同达成大人和孩子都认可的明确规则。这样通过接触和互动所形成的规则才是真正属于孩子的,而不是大人说了算的。只有当孩子意识到这些规则是自己的,才有可能长期且自律地遵守。
当然,所有规则都需要动态调整,不是固化的。所以无需害怕原来的平衡被打破,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与孩子一起慢慢从模糊接触到形成规则,重新达到新的平衡。
只要我们允许模糊的状态存在,也允许孩子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就可以始终与孩子维持良性健康的互动关系,让这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
帮孩子理解规则、建立规则,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流动的亲子关系是基础。全村专门出了一本书《亲子日课》,从孩子成长的所需的积极品质出发,涵盖情绪认知、自我评价、文化认同、亲子信任、亲子阅读、专注力、批判性思维、好奇心、自信心、合作能力、自然教育等 49 个纬度,设计了 365 个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度愉悦、放松的家庭时光。
原价¥ 149,现在下单可享读者优惠,5折包邮。点下方按钮即可下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