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死亡万人中毒,日本校园预制菜曾引发史上最大大肠杆菌疫情
地球是一个奇迹
2015年,大阪府堺市25岁的幸子突发脑溢血身亡。
经医生判断,死因或与19年前学校供餐食物中毒所引起的后遗症有关。
当时,幸子刚上一年级,在吃了学校统一配送的午餐后,出现 腹泻、发烧和腹痛等症状,经住院治疗后症状消失。但却在8年后发现患上了肾血管性高血压,直到去世。
幸子的死亡,引发日本民众对史上最大O-157大肠杆菌污染事件的二次恐慌。
据日本厚生省统计,疫情在日本43个地区发生。患者人数近万人,住院病历近千例。更严重的是,死亡人数达到了12人。
为何小小细菌会引起如此多感染?
一切要从二战后“预制菜”进校园说起。
最先让“预制菜”进校园
校园“预制菜”拯救了一代日本儿童。
二战战败后,日本变得一贫如洗,食物也十分匮乏。很多孩子都无法带午餐去学校,政府对此也无能为力。
最先提供帮助的是美国,1950年向日本运送了大量面粉和脱脂奶粉。尽管这些食物并不美味,但却能为食不果腹的日本儿童提供最基本的营养。
同一时间,日本沿岸的渔民开始全力致力捕鲸,组成捕鲸船队去远洋捕捞,日本学校供餐开始出现“炸鲸鱼块”;1964年,几乎所有学校供餐中都开始全年供应鲜牛奶。
据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介绍,为确保安全和营养,这些食物全都由各地的中央厨房统一制作配送,称为“给食制”。
制作菜单的营养师为此绞尽脑汁,孩子们变得非常喜欢学校供餐。
在厚生劳动省调查“什么是快乐的饮食”时,孩子们给出的回答中学校供餐遥遥领先,达到家庭晚餐的近2倍。
那是1996年7月10日,暑假即将开始。
大阪府堺市的中小学里,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开心地吃了学校的午餐,放学时活力满满地离开了学校。但第二天开始有学生说肚子不舒服。
从7月12日傍晚开始,因腹泻和腹痛而到医院就诊的孩子多了起来。医生觉得这种情况不太正常,于是向保健所报告,结果发现相同症状的患者遍布市内各个医院。
学校供餐首当其冲受到怀疑。
保健所立即对患者实施了便检。7月14日宣布,从13位患者的便检中检测出O-15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O-15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严重的会引起以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为特点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上世纪无特殊疗法,病死率曾高达77%以上。
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一条重磅新闻在日本全国引起了轰动,7月23日一名10岁女童因此而死亡,8月16日又有一名12岁女童死亡。
这种病原从何而来?又为何会引起食物中毒?
深入调查:萝卜苗被污染了
萝卜苗没洗干净导致了O-157大肠杆菌污染?
1982年,美国科学家在因吃汉堡引起食物中毒的病人粪便成功分离出这种大肠杆菌。人们也认识到了它会引起腹泻或是血腹泻,并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据专家调查,大量养牛的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牧场附近偶尔会发生O-157大肠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原因是牛舍中的粪尿与水一起流到外部,不知不觉间经口进入了人体内。
由于日本从美国等地进口大量牛肉,因此推测可能是进口牛肉上附着的O-157大肠杆菌扩散到日本各地,引起了食物中毒。
“给食制”重大转折
日本并没有因此放弃“给食制”,而是重新审视学校供餐卫生状况。
文部省专门制定并细化了《学校给食卫生管理标准》,要求配餐中心只为周围数所学校提供配餐,一般配送距离在4公里左右,可以保证午餐在10分钟以内送达。
从原材料开始,各类菜要分开存放、清洗;所有操作有防溅水设施,避免交叉污染;各操作间有固定的工作服,进入工作间前要负压消毒。
日本中央厨房预处理蔬菜。|Youtube
原材料要从多家公司进货;取消营养午餐中的生冷食品,所有食品必须高温加工,在75摄氏度以上高温煮1分钟以上;
从做菜到学生吃饭,不能超过两个小时;每顿午餐要留样,并在零下20摄氏度保留两周(感染大肠杆菌在一周后才会发病)。
学校校医每三个月要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当地卫生部门每年要对学校食堂及配餐中学进行两到三次检查;教育部门也要定期进行检查。
日本教育理念认为,45分钟的午餐时间,同样也是学习时间,跟他们的数学课或是阅读课没有什么不同。
伸出小手
点赞和“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