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说:“我对孩子不打不骂,给足了自由和尊重,明明已经很人性化了啊,为什么还是不听我的话?”可在孩子的讲述里,却完全是另一回事:父母根本没有尊重,自己也根本没有空间。虽然现在的家庭很少有棍棒教育这种强硬手段了,但父母的控制并没有消失; 焦虑的妈妈,抑郁的孩子
放假女儿几乎很少学习,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手机或做手工;毕竟我和她爸当年都是学霸,但凡她多点上进心,都比现在优秀多了。
参加亲子教育课程,甚至不远千里去外地听网红家庭教育导师的课;经常跟女儿分享各种励志短视频或文章,见缝插针地讲道理;不惜重金给女儿请名牌家教、给她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可是,让她始料未及的是,前不久学校老师突然告诉她“你女儿可能抑郁了,最好带她去看一下。”“为什么?她的生活不好吗?有什么可愁的,竟然会抑郁!”不过,她虽然口头上百般否认,又无法忽视女儿看上去的确很不开心的事实——上初中以来,女儿脸上几乎没有笑容,全然不是青春期少女该有的样子;别人跟她说话,总是“嗯嗯”敷衍了事,有时候急了,还会大喊“干脆让我死了算了”;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既不跟家人聊天,也不跟同龄人联系。
“他们都说,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一想到这个,我就心里堵得慌、倍感无力。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搞不好,自己都要抑郁了。”诚然,相比于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芳芳对女儿的教育人性化很多。随着女儿开始加入到咨询中,我发现芳芳自己说的尊重和沟通,在女儿这边的感受完全不同。受过现代家庭教育的父母都知道要跟孩子共情,可是在实践时,很多人会无意识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孩子身上。好比学了技术,却没搞懂原理,一不小心就容易南辕北辙。女儿说想吃日料,但是妈妈觉得日料不好,就自顾自地说:我记得你一直很喜欢吃湘菜的啊,要不今天我们还是去吃湘菜;
妈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坚持一下就好了,我们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从始至终,妈妈没有问一句“你怎么了?”,而是自顾自地解释。不过,女儿也知道,即便自己说了,妈妈也不见得认同;第二:以退为进,在情感上给孩子施压,给孩子制造恐惧和内疚。每次芳芳跟女儿讲道理不欢而散时,都会一脸不悦大声说:“行,挺好,随便你。”表面上是妥协了,但每一个表情都像在告诉女儿“你不按我说的办就完蛋了。”有时候,芳芳还会一脸伤心地说“你这样说,我真是后悔生了你这么个娃。”然而,即便女儿照做了,芳芳又觉得和自己期待的不一样。动不动就说,“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孩子只能战战兢兢揣摩她的心思。女儿说:“无论我做什么,我妈都要千叮咛万嘱咐;一遍一遍重复她的想法,直到我点头同意。”你不要跟同学起冲突,遇到了事一定要保持冷静,否则就会……
若是一不小心真出了点岔子,就会给她持续上半个月教育课。她小的时候还好,虽然时不时反抗但基本上会听。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变得越来越叛逆,到现在干脆摆烂。听到这里,想必大家可能都跟我一样,有一种窒息的感受。芳芳没有用强硬的方式,但却擅长「软性控制」,通过讲道理、消极攻击等方式让女儿服从。很多时候她以为的尊重,并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发展独立自我是每个孩子内在最强烈的需求,尤其是中学生,一旦被阻拦,自然而然就会抵抗。
和很多家长一样,芳芳觉得孩子不听话,是因为自己给的自由太多,所以才没了规矩。女儿无法成长为自己期待的样子,亲子关系也会持续恶化。很多时候,父母控制子女,表面上为了孩子好,实质上是为了转移自己内心对失控的恐惧。同样的,芳芳之所以忍不住控制女儿,更多是自己的原因。所以,一看到女儿那样,她就忍不住担心女儿以后会和自己活得一样累。事实上,很多事情通过“如果你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会怎么样?意味着什么?”的追问,发现端倪。比如,她严格控制女儿的饮食,一看到她吃零食就忍不住疯狂输出。“啊,那真的太可怕了。连孩子都照顾不好,我这个人还有什么价值。”原来,她出生于一个高要求、追求完美的家庭,父母动不动就上家法。如果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推进,就会陷入焦虑、担心的状态。但因为这种追求完美、厌恶不确定性的倾向,当女儿表现地跟预想不同时,她内心就会时常浮起“好好训孩子一顿”的冲动。所以,对她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让孩子更听话,而是如何化解她内心对失控的恐惧。经过数次咨询,她终于意识到,很多时候她跟女儿的冲突,其实是自己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冲突。而女儿像是一块幕布,让妈妈把内心的冲突都投射到了上面。因此,只有将注意力从孩子身上拉回来,直面内心对失控的恐惧,才能走出“软性控制”的怪圈。第一步:是通过「如果……会怎么样」的追问,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对失控的恐惧。就像上面那个追问零食的问题一样,芳芳发现,她的很多要求都并不真的是为了女儿好,而是为了让自己心安。而且很多表面的恐惧都源于同一个深层恐惧:怕自己不努力,就没有价值。尤其是起冲突时,很容易按自己熟悉的模式来,芳芳通过觉察发现——跟女儿的拉扯看似无处不在,其实不过是类似的问题重复发生。冲突情境 | ……
|
不合理反应模式 | ……
|
替代反应模式 | ……
|
提示语 | 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是……,我之所以失控是因为害怕……,而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 |
这个转变的过程需要时间,不过只要开始练习,慢慢地就会有所进步。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一谈就崩,更别提用到上面说的替代反应模式了。B代表begin peacefully ,也就是开始对话前,让自己保持平和 ,不在情绪激动时跟孩子讲道理。可以这么问:“我看你(如实观察到的情绪、微表情、小动作等),怎么了?”只要关系没崩坏,你的态度又足够真诚,孩子是愿意倾诉的;毕竟他们骨子里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I 就是我,即试着以”我“开头,放下“你怎么又……”的指责。比如说“ 我很想知道,你是如何看待你的成绩的?”允许她畅所欲言。E代表echo,重复她的话,确认你的理解是否正确。听起来,你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了,并不是没有追求;
F代表feedback,即反馈、提出建议。一定要让孩子先说完,而后再提出你的看法,并询问“你是否需要我的建议?”如果他需要,就提;如果他说不需要,告诉她只要需要,随时都可以来找自己。通过这种对话,从「控制者」角度转换为「倾听」角度,孩子会更愿意听,而且也更有利于TA自主性的培养。而她发现只要女儿愿意听,很多话不用自己多说,她不愿意听的时候,说再多也没用。「软性控制」在育儿中很常见,作为父母我们常常下意识以为自己可以替孩子做决定。如果你不能够学会真正尊重她,她就会以“反抗”的姿态来获得自主性。只有放下控制,自己才能够从代际传递的创伤中解脱出来,活得更松弛、幸福。「在看」+「转发」愿我们都能拥有,松弛的亲子关系♥
非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英语译者,在一地鸡毛里修行的平凡人。
🌟 预约今晚8点直播🌟
❓咨询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工作?
行业前景如何?
❓心理咨询师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如何开展实践,如何突破实践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