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伤孩子最深的养育方式,父母一无所知,孩子泪流满面

伤孩子最深的养育方式,父母一无所知,孩子泪流满面

教育
作者 | 非也
编辑 | 飞鱼
责编 | 陈沉沉


在咨询中,经常碰到这类矛盾:
 
家长会说:“我对孩子不打不骂,给足了自由和尊重,明明已经很人性化了啊,为什么还是不听我的话?”
 
可在孩子的讲述里,却完全是另一回事:父母根本没有尊重,自己也根本没有空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我的临床观察而言——

虽然现在的家庭很少有棍棒教育这种强硬手段了,但父母的控制并没有消失;

而是悄悄转变为「软性」的方式,伤害着亲子关系。
 

 焦虑的妈妈,抑郁的孩子

 

来访者芳芳因为女儿在学习方面不听话,来找我咨询。
 
她女儿今年读初二,成绩中上游;
 
可是,在她看来,这远远不够——

放假女儿几乎很少学习,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手机或做手工;

毕竟我和她爸当年都是学霸,但凡她多点上进心,都比现在优秀多了。

为了让女儿“走上正轨”,芳芳尝试了很多方法:

参加亲子教育课程,甚至不远千里去外地听网红家庭教育导师的课;

经常跟女儿分享各种励志短视频或文章,见缝插针地讲道理;

不惜重金给女儿请名牌家教、给她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
 
用她的话来说,“我真的为她操碎了心”。
 
可是,让她始料未及的是,前不久学校老师突然告诉她“你女儿可能抑郁了,最好带她去看一下。”
 
“为什么?她的生活不好吗?有什么可愁的,竟然会抑郁!”
 
不过,她虽然口头上百般否认,又无法忽视女儿看上去的确很不开心的事实——
 
上初中以来,女儿脸上几乎没有笑容,全然不是青春期少女该有的样子;

别人跟她说话,总是“嗯嗯”敷衍了事,有时候急了,还会大喊“干脆让我死了算了”;

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既不跟家人聊天,也不跟同龄人联系。

 “他们都说,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一想到这个,我就心里堵得慌、倍感无力。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搞不好,自己都要抑郁了。”

芳芳满脸疲惫地看着我,期待一个答案。
 

 

让孩子窒息的“软性控制”

 

诚然,相比于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芳芳对女儿的教育人性化很多。
 
可为什么孩子依然不配合呢?
 
随着女儿开始加入到咨询中,我发现芳芳自己说的尊重和沟通,在女儿这边的感受完全不同。
 
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第一:共情感受是假,主观臆断是真。
 
受过现代家庭教育的父母都知道要跟孩子共情,可是在实践时,很多人会无意识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孩子身上。
 
好比学了技术,却没搞懂原理,一不小心就容易南辕北辙。
 
与芳芳的女儿聊时,小姑娘提到了一个细节。
 
家庭聚餐时,妈妈总会问她“宝贝,你想吃什么啊?”
 
女儿说想吃日料,但是妈妈觉得日料不好,就自顾自地说:
 
我记得你一直很喜欢吃湘菜的啊,要不今天我们还是去吃湘菜;

日料有什么好吃的,你呀,就是图个新鲜。

女儿只能说:“那随便吧。”
 
可是,嘴上随便、胃却将就不了,女儿只扒拉了几口。
 
妈妈看到了却说:

宝贝,是不是最近学习压力太大呀?吃饭都没胃口;

妈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坚持一下就好了,我们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从始至终,妈妈没有问一句“你怎么了?”,而是自顾自地解释。
 
不过,女儿也知道,即便自己说了,妈妈也不见得认同;
 
因为过往类似的经历太多,所以干脆什么都不说了。
 
第二:以退为进,在情感上给孩子施压,给孩子制造恐惧和内疚。
 
每次芳芳跟女儿讲道理不欢而散时,都会一脸不悦大声说:“行,挺好,随便你。”
 
表面上是妥协了,但每一个表情都像在告诉女儿“你不按我说的办就完蛋了。”
 
于是,女儿为了不让她失望,往往会主动妥协。
 
有时候,芳芳还会一脸伤心地说“你这样说,我真是后悔生了你这么个娃。”
 
为了不让妈妈难过,女儿也会选择妥协。
 
然而,即便女儿照做了,芳芳又觉得和自己期待的不一样。
 
动不动就说,“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孩子只能战战兢兢揣摩她的心思。


 
第三:事无巨细,令孩子深感窒息。
 
女儿说:“无论我做什么,我妈都要千叮咛万嘱咐;一遍一遍重复她的想法,直到我点头同意。”
 
比如,周末,自己想跟同学出去玩。
 
妈妈会交待半天——

你不要吃冰激凌,垃圾食品,因为……

你不要跟同学起冲突,遇到了事一定要保持冷静,否则就会……

女孩子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毕竟……

若是一不小心真出了点岔子,就会给她持续上半个月教育课。
 
她小的时候还好,虽然时不时反抗但基本上会听。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变得越来越叛逆,到现在干脆摆烂。
 
听到这里,想必大家可能都跟我一样,有一种窒息的感受。
 
芳芳没有用强硬的方式,但却擅长「软性控制」,通过讲道理、消极攻击等方式让女儿服从。
 
很多时候她以为的尊重,并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所以内核依然是控制,而不是接纳。
 
而发展独立自我是每个孩子内在最强烈的需求,尤其是中学生,一旦被阻拦,自然而然就会抵抗。


 

软性控制的背后 ,是家长的恐惧

 

和很多家长一样,芳芳觉得孩子不听话,是因为自己给的自由太多,所以才没了规矩。
 
但当她看到女儿现在抑郁的状况时,不得不承认: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
 
女儿无法成长为自己期待的样子,亲子关系也会持续恶化。
 
她跟我说,决定试着放手;可没多久,又重蹈覆辙了。
 
这其中更本质的原因,源自芳芳内在对失控的恐惧。
 
很多时候,父母控制子女,表面上为了孩子好,实质上是为了转移自己内心对失控的恐惧。
 
试想一下:
 
你身边控制欲强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点?
你自己什么时候对孩子要求特别多?
 
你会发现:
 
内心不确定性越多的人控制欲越强;
内心不确定性越多的时候对孩子要求特别多。
 
同样的,芳芳之所以忍不住控制女儿,更多是自己的原因。
 
目前,她自己的工作不是很顺利,有太多不确定性——
 
为了不被淘汰,她每天都在学习,可依然觉得很茫然。
 
所以,一看到女儿那样,她就忍不住担心女儿以后会和自己活得一样累。
 
事实上,很多事情通过“如果你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会怎么样?意味着什么?”的追问,发现端倪。
 
比如,她严格控制女儿的饮食,一看到她吃零食就忍不住疯狂输出。
 
我就问她:
 
“如果她吃了零食,会怎么样?”
“身体就会变差。”
 
“变差了会怎样?”
我就不得不照顾她。可是,我没那么多时间。”
 
“如果她真吃坏肚子了,还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那又怎样?”
“那我就是失败的。“
 
“失败了,会怎样?”
“啊,那真的太可怕了。连孩子都照顾不好,我这个人还有什么价值。”
 
问到这里,深层原因开始浮出水面——
 
本质上,她对女儿的担心,是对自己的担心。
 
而她面对不了自己,于是投射到了女儿身上。
 
原来,她出生于一个高要求、追求完美的家庭,父母动不动就上家法。
 
长大后,这种追求完美内化成了她对自己的要求;
 
如果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推进,就会陷入焦虑、担心的状态。
 
在养育小孩的过程中,她知道打骂孩子不好。
 
但因为这种追求完美、厌恶不确定性的倾向,当女儿表现地跟预想不同时,她内心就会时常浮起“好好训孩子一顿”的冲动。
 
而这股冲动,大多数时候转化为了「软性控制」。
 
所以,对她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让孩子更听话,而是如何化解她内心对失控的恐惧。



如何做更松弛的父母?

 

经过数次咨询,她终于意识到,很多时候她跟女儿的冲突,其实是自己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冲突。
 
而女儿像是一块幕布,让妈妈把内心的冲突都投射到了上面。
 
因此,只有将注意力从孩子身上拉回来,直面内心对失控的恐惧,才能走出“软性控制”的怪圈。
 
第一步:是通过「如果……会怎么样」的追问,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对失控的恐惧。
 
就像上面那个追问零食的问题一样,芳芳发现,她的很多要求都并不真的是为了女儿好,而是为了让自己心安。
 
而且很多表面的恐惧都源于同一个深层恐惧:怕自己不努力,就没有价值。
 
第二步,建立应对卡。
 
我们教育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下意识的。
 
尤其是起冲突时,很容易按自己熟悉的模式来,芳芳通过觉察发现——
 
跟女儿的拉扯看似无处不在,其实不过是类似的问题重复发生。
 
所以这时要锁定特定情境,提醒自己换一种反应模式。
 
于是,我带着芳芳做了应对卡,这里包含几个内容:
 
冲突情境……
不合理反应模式……
替代反应模式……
提示语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是……,我之所以失控是因为害怕……,而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

这个转变的过程需要时间,不过只要开始练习,慢慢地就会有所进步。
 


最后,尝试BRIEF对话。
 
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一谈就崩,更别提用到上面说的替代反应模式了。
 
而想要真正沟通,可以借助这个BRIEF模式。
 
B代表begin peacefully 也就是开始对话前,让自己保持平和 ,不在情绪激动时跟孩子讲道理。
 
R代表relate即保持共情。
 
对孩子的感受保持好奇和开放心态,避免主观臆断。
 
可以这么问:“我看你(如实观察到的情绪、微表情、小动作等),怎么了?”
 
只要关系没崩坏,你的态度又足够真诚,孩子是愿意倾诉的;毕竟他们骨子里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I 就是我,即试着以”我“开头,放下“你怎么又……”的指责。
 
比如说“ 我很想知道,你是如何看待你的成绩的?”允许她畅所欲言。
 
E代表echo,重复她的话,确认你的理解是否正确。

听起来,你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了,并不是没有追求;

听起来,你之所以对我发脾气,是因为你觉得我……

总之,多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
 
F代表feedback,即反馈、提出建议。一定要让孩子先说完,而后再提出你的看法,并询问“你是否需要我的建议?”
 
如果他需要,就提;如果他说不需要,告诉她只要需要,随时都可以来找自己。
 
通过这种对话,从「控制者」角度转换为「倾听」角度,孩子会更愿意听,而且也更有利于TA自主性的培养。
 
经过多次尝试,芳芳跟女儿的关系终于缓和了许多;

而她发现只要女儿愿意听,很多话不用自己多说,她不愿意听的时候,说再多也没用。



写在最后
 
「软性控制」在育儿中很常见,作为父母我们常常下意识以为自己可以替孩子做决定。

但实际上,现在的孩子都很有主见。
 
如果你不能够学会真正尊重她,她就会以“反抗”的姿态来获得自主性。
 
而且,忙着控制孩子,自己也会很受伤。
 
只有放下控制,自己才能够从代际传递的创伤中解脱出来,活得更松弛、幸福。

「在看」+「转发」愿我们都能拥有,松弛的亲子关系

非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英语译者,在一地鸡毛里修行的平凡人。


🌟 预约今晚8点直播🌟


❓咨询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工作?

行业前景如何?

❓心理咨询师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如何开展实践,如何突破实践瓶颈?


⏰今晚直播,主播带领回放解读
✨如何顺利成为心理咨询师?
❗直播无回放❗
🔰马上点击【预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讲道理、发脾气”是逼孩子读书的下策,上策在这里,父母一学就会直面父母的衰老,感触最深的是这点……成绩是一时的,但生活能力是一辈子的,父母一定要从小教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冷却的不止季节(93)— 模式心中的那片海 ——读《老人与海》苏州河纽约警察勇救跳桥轻生者,成功后泪流满面 I 浮世绘看电视连续剧《白色城堡》你对女性的力量,一无所知深圳名校优等生:我是校园霸凌的施虐者,也是受虐者,但你们一无所知伤孩子最深的4种好习惯,第一条很多家长都中了孩子最讨厌的说话方式top1出炉,父母别再对孩子说了!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泪流满面!东北人感动哭了,找回儿时味道!在LA发现正宗东北炸串了,哎妈老必了!放学后,想要孩子学习高度自律,父母一定要“管住嘴”一幅画作拍出亿万天价,蒋勋为他泪流满面:他孤独一生,却疗愈无数人直到邓布利多去世,你们都对他一无所知这两种常见的教育方式,会带来巨大反噬,却被不少家长吹捧!马斯克的伟大和邪恶,我们一无所知转给你身边的云计算朋友,让他泪流满面一场声势浩大的永别,让我泪流满面!(无删版)观众短评|“利奥波德接力好人赫德,两部戏一起看,致郁加倍,泪流满面”“活在无所不有的时代,却过上一无所有的生活”赚翻!超过30万!美国老店万圣节发了个TikTok结果销量大增 “难以置信,我以前对TikTok一无所知。”除却知己,别无所知亚当斯:对竞选中所指控的外国筹款一无所知华为食堂遭曝光:看得我泪流满面!渡十娘|马斯克的伟大和邪恶,我们一无所知AI恋人死亡时,我泪流满面【双养日课】致养育者们:捕捉儿童敏感期脉络,让养育事半功倍想要孩子学习高度自律,父母一定要“管住嘴” | 伴读别了,温哥华不打不骂,谈笑间摧毁心态:这种“家庭暴力”,父母毫不在意,孩子泪流满面小心!你的头像要么被制成色情片,要么到处行骗,你还一无所知!纽约警察与曼哈顿天桥上欲自杀男子耐心交谈40分钟 成功解救后泪流满面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