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发布 | 彭博与毕马威再携手,发布《中国金融机构FRTB合规的数据挑战》白皮书
为解决全球银行体系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暴露的核心资本无法充分覆盖损失、信贷供给不可持续和流动性不足等各类问题,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简称”BCBS”)在巴塞尔协议II的基础上推出了巴塞尔协议III监管框架。该框架是危机后金融改革议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为全球银行业带来一系列监管变革和合规挑战。
2019年1月,BCBS正式发布了《市场风险最低资本要求》(简称“FRTB”)。此后,考虑到FRTB新规实施的复杂性以及新冠疫情对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带来的影响,推迟FRTB在全球的生效时间至2025年1月。尽管银行拥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FRTB合规准备,但在落实FRTB新规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涉及管理、计量、数据、分析、技术、流程等方方面面,其中数据挑战尤为明显,且影响重大。
2023年2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拟定于2024 年1 月1 日起正式施行。国内版FRTB的整体要求与BCBS版FRTB相对一致,与现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相比,在管理精细水平、模型计量复杂程度、系统灵活性及计算性能、基础数据要求等方面的合规难度都有显著提高。
为了更好地帮助机构了解FRTB新规实施的要点与难点,充分评估现状与差距,寻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FRTB实施路径,彭博与毕马威联合发布2023年《中国金融机构FRTB合规的数据挑战》白皮书,聚焦中国银行业在实施FRTB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数据挑战,并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
彭博 x 毕马威《中国金融机构FRTB合规的数据挑战》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阅读完整报告
主要内容
FRTB监管的概述
同业实施调研情况
FRTB实施的挑战
更加真实而广泛的市场数据
实施标准法的数据挑战
实施内模法的挑战
处理基金和指数的挑战
建议和展望
“
精彩内容节选
FRTB 全球时间线
中国内地:
中国银保监会(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已于 2023年2月18日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订后的资本新规拟定正式于 2024年1月1日实施,这也标志着巴塞尔协议III最终版在中国的全面落地。
中国香港:
香港金管局在 2022年10月20日发布了香港金管局市场风险资本计量新规的征求意见稿。根据在2023年8月4日香港金管局发布的建议,市场风险资本计量新规的报告时间由2024年1月1日推迟至不早于2024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时间同时推迟2025年1月实施。
业界进度如何?
中国内地:
中国内地银行FRTB整体实施进度与香港地区银行较为相近,88%的调研对象表示目前阶段专注于FRTB标准法的实施,仅个别银行已开展内模法实施工作。
在25家受访银行中,有72%的调研对象预计未来监管部门明确 FRTB 标准法监管要求及时间规定后,可在6个月之内完成标准法的全面实施,包括资本计量及监管报送等;剩余24%的银行需要6个月到1年4%的银行需要1-2年。其中84%的调研对象已经或者预计能够在预算及所分配资源内完成实施,可见内地银行FRTB标准法实施正在按部就班地有序开展。
在标准法实施过程中,超过一半的调研对象(56%)在资本计量与日常风险管理的融合方面遇到困难,44%的调研对象在发行人及债项评级的获取和映射上遇到问题。此外,基金穿透处理(36%)、并表子公司数据处理(36%)、指数穿透方法(28%)、专业人员不足(28%)、账簿划分(20%)、新规要求解读(20%)等问题均给内地银行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与挑战。
中国香港:
从 FRTB 整体实施进度来看,中国香港20家银行当中,有70%的调研对象表示目前阶段专注于 FRTB标准法的实施,而 20%的受访银行已经开展了内模法实施工作。
关于FRTB标准法的实施,有60%的调研对象预计未来监管部门明确FRTB标准法监管要求及时间规定后,可在6个月至1年之内完成标准法的全面实施,包括资本计量及监管报送等,剩余40%的调研对象需1到2年准备时间。在标准法实施资源及预算控制上,70%的调研对象已经或者预计能够在预算及所分配资源内完成实施,剩余30%未设定明确预算或资源,没有银行遇到预算不足或资源受限等情况。
在标准法实施过程中,30%的调研对象表示对监管新规的解读不够明确是实施的主要难点,有20%的调研对象在账簿划分以及结构性产品的估值计量上遇到问题,另有10%遇到结构性外汇敞口的认定与处理困难,同时专业人才储备上有所不足。
实施内模法的挑战 — 市场观察数据的质量和广度是内模法的关键
FRTB 内模法要求银行要基于交易台进行资本计量和返回检验,并且显著提高了对于风险因子和市场数据来源的有效性要求,首次引入了可建模风险因子的概念。
内模法风险因子的选取与设计,成为内部模型法实施的一大难点,对商业银行数据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银行首先要区分可建模与不可建模的风险因子,确定用于资本计量的市场观察数据能否准确可靠地反映实际的风险。而区分的依据来源是风险因子合格测试(Risk Factor Eligibility Test,简称“RFET”)。RFET的本质是对风险因子流动性的评估,通过对12个月内的市场观察来确定风险计算时的真实价格数据能否反映实际的波动和公允价值。
彭博 RFET 数据和结果统计
自2015年以来,彭博与欧盟和美国的客户建立了工作组与合作机制,来了解客户的需求, 并帮助客户计划实施RFET测试数据。彭博RFET数据是基于许多公共和非公共的数据来源,包括交易所、清算机构、电子交易平台、交易汇报机构、经纪交易商以及彭博客户的直接数据分享。2018年,彭博推出了 RFET 测试所需的透明度数据。数据包括交易和承诺报价的计数;这些实际价格的记录以及相应的 RFET 通过或者失败的标识。
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阅读完整报告
*报告由多位来自全球领先的金融数据提供商彭博(Bloomberg)的企业数据和风险管理团队以及毕马威(KPMG)风险管理咨询服务团队的专家共同撰写。本文中所引用行业观点和统计数据均来自专业调研结果或公开信息披露。
*彭博Bloomberg享有对本文的独家版权,未经许可,请勿直接转载或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点击 “阅读原文” 预约彭博终端产品演示,了解FRTB解决方案更多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