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游民来到茶园,建起一座会生长的社区
口述|俞维
采写|醺子
编辑|王菲宇
题图供图|DNA数字游民
溪龙乡横山村,是安吉白茶的核心产地,同时也盛产竹子。2021年之前,这里和大多数中国乡村无异:谋求发展的年轻村民早已离开,去山外的世界寻找更好的机会,留下的村民依靠当地支柱产业为生。
转折发生在2021年底。在溪龙乡漫山遍野的茶田竹林间,一间废弃的竹木加工厂经过改造,成为国内第⼀个专门服务数字游民的创意园区——DNA数字游民公社。“数字游民”的概念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后疫情时代逐渐为更多人知晓与向往。作为一种被数字信息技术赋能的全新生活方式,地理位置的局限被打破。
DNA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数字游民,他们也为DNA带来了好奇心、创造力与不断嬗变的生命力。2021年在安吉播下的这颗种子,至今仍在不断生长,并日益繁茂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有机社区。
在刚刚结束的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初审中,DNA数字游民公社入围“社区营造奖”子奖项。
以下是项目设计师俞维的讲述——
“白茶原”所在的溪龙乡 ,相比邻近的莫干山或者安吉灵峰度假区,在旅游名声上略逊一筹。这里有茶山资源,茶农也会住在这里。在加入DNA数字游民公社(Digital Nomad ANJI,以下简称DNA)项目之前,我去过溪龙乡,最大的印象就是茶山非常得震撼,尤其是横山村这一片茶山。
建立数字游民社区,并非项目初期就有的想法。2019年,上海爱家集团与政府签约并接手项目时,目标是将这里打造成一个乡村田园旅游综合体。
但是后来我们意识到,我们想要在“白茶原”开展乡村振兴项目,主要是希望给这个地方带来不一样的内容,吸引有活力的、有创造力的人来到这里,形成第一批原住民。这一批原住民不一定是买房子的人,而是一批真正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个地方,又能够在这个地方自在生活的人。最终这里能够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自发的社区。
这个是我们希望在“白茶原”项目中能够实现的目标,而不是说作为一个地产公司去做一个可售的楼盘。我们不想只留下一堆钢筋混凝土,而是希望去先把一个社区营造起来。
溪龙乡横山村令人震撼的茶山
供图:DNA
所以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吸引第一批人来到这里?经过长期的考察调研后,“数字游民”这个答案慢慢浮出水面。他们年轻、自由、流动性高、负担较小、敢于探索,是最适合登上新大陆的第一支舰队。
而向爱家集团提供答案的,是后来成为DNA主理人的老许和阿德。他们长年生活在大理,一个是作家和背包客,一个是书店老板,共同见证了大理社区的成长与繁荣,并逐渐发展出一套自己的社区生态理论,希望有机会在某地重头再造一个有机生长的社区。
溪龙乡横山村坐落于安吉东北部,距离上海2.5小时车程,距离杭州1小时。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构成了建造数字游民社区的先天优势。而三面环山,河流穿境而过的地理特点,则为DNA提供了与自然为邻的环境条件。
与自然为邻的数字游民社区
供图:DNA
“数字游民社区”的概念确定后,下一个问题是:如何把吸引来的数字游民留住?
巴厘岛、泰国清迈等地的数字游民社区,给了我们不少启发。这些成功案例具备一些共同特征:与自然景观的良好结合,以及松弛舒适、交流顺畅的社区氛围。个性丰富的原住民,更是社区内在的核心力量,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旺盛的生命力。
而国内的社区营造,无论是城市更新还是乡村建设,则往往依赖于外部力量的推动,犹如木偶被无形的线提拉着,举行活动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做些事情;没有活动的时候,就是一堆场地和空间。
无论是跟国内大理、海南的数字游民社区相比,还是与国外的数字游民社区相对照,DNA社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项目的启动之初,这个社区就已经有主理人了。他们在大理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一帮核心人员,对自己的需求非常了解,也有非常强的号召力。
DNA数字游民社区项目主创设计师
俞维(左)、赵凡(中)、祝宇(右)
爱家集团以往的项目有居民住宅,也有商业综合体。住宅,基本只需要考虑居住的需求,考虑功能如何做得更完善、如何在细节上处理得更精细化。商业综合体则可能更多是考虑营造具有城市感的商业氛围。
但DNA不一样。从最前期的策划到设计、建造,每一个阶段都与以往的项目不同。DNA一期的建设大概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最深刻的困难就是如何定位。数字游民需要什么?是需要城市的精致感,还是要乡村的放松感?把这个事情想清楚,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
DNA数字游民社区一期
供图:DNA
在功能定位上,爱家集团的总裁李彦漪带领爱家的设计师和成都美澳比尚的设计团队充分听取了DNA主理人的意见。他们知道游民需要什么设施,需要什么样的氛围,需要什么样的空间和平台,他们提出了很多数字游民在这里生活必须满足的功能。
最刚需、最基本的功能一定是居住。我们会提供4人间、双人间、单人间等不同的居住业态。其次,办公的场所非常重要。我们这里有Co-working(联合办公)地点,来到这里的人有表达专业、表达内容的需求,我们设置了做Presentation(现场讲演)的空间。另外我们设置了专门的食堂,也有可以做菜的厨房,会有洗衣房、篮球场、KTV,还会有可以发呆的地方。
DNA为游民提供多种不同的居住业态
供图:DNA
除了定位,一期建设中第二个困难是厂房的改造。DNA数字游民社区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原本已经废弃的竹木加工厂。工厂被农田与白茶环绕,举目远眺,还能望见连绵的茶山风景。
DNA选址于此,一方面是功能和成本的考量。我们对工厂整体进行结构检测后,发现多栋厂房都可以保留,大大节省了改造成本。其中一间跨度大、层高较高的厂房,由于空间宽敞,透通感强,而被改造成Co-working办公空间。另外几栋厂房则后续被改造为村民食堂与“松木巴士”的房车改造车间。而被检测为危房的厂房则全部拆除,并就地搭起可供住宿的集装箱。
另一方面,废弃工厂自带的“拙感”也是它被选中的原因。在建造的过程中,我们也尽量进行保护性建造,保留了很多原有的工厂痕迹。斑驳粗糙的墙体、裸露的木梁瓦片,以及满是工业气息的原始结构……工厂原本“拙”的气质被最大程度地保留。
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Co-working办公空间
供图:DNA
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DNA,我觉得是这三个词:自由、松弛、有机。
自由和松弛是从环境和设计上就开始营造的。DNA的尺度是扁平的,这里只有矮矮的楼房,没有两层楼以上的建筑。因为层数越高的建筑,层次感越强,也越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阻隔,这与数字游民社区“去中心化”的精神背道而驰。因而,DNA更偏向广场的尺度,而非狭窄的城市尺度,所以会让大家更放松。
社区从环境和设计上更偏向广场的尺度
供图:DNA
在DNA,很少能看到金属、玻璃、瓷砖这样的反光材料,而是大量采用了木质材料、水泥、水磨石以及当地盛产的竹子。DNA logo外立面用到的阳光板,是一种便宜又好用的材料,在厂房改造中很常见。室内的家具也使用偏露营风的户外桌椅,让人可以毫无压力地使用。
“有机”是指它是有生命力的一个社区,而不是一个松散的、大家自顾自足的宿舍。虽然不敢说是全国第一,但我觉得DNA数字游民社区是一个非常有特色、自给自足的有机体。很多地方都在做社区文化营造,城市更新也好、乡建也好,很多社区都不是自发的、有机的。但DNA不同,没有特别活动的时候,大家会玩飞盘,进行“Country Walk”(乡村漫步),来到这里的人很多是“社牛”,会主动交流,自己创造新的事件和活动。
自发成立的跑团在周边山林里晨跑
供图:DNA
如果说一个数字游民社区需要具备的要点,我觉得是以下几点:
第一是让人想要留下的环境氛围感。我们跟主理人有过反复地沟通,也问过数字游民,你们到底需要什么?后来我们发现,重要的不是那些功能,而是一种氛围。在DNA,你能看到连绵的茶山,也能看到农田,在这里是非常乡野、非常放松的状态。
第二是一种反城市的精致感。我们希望所有的设计都是放松的、自由的,能够让数字游民觉得在这儿很舒服,待得住,我一点都不紧张,我可以发挥出我最好的状态。
第三是功能的植入和社区的氛围,在这里创造一些可以做的事情,来到这儿的数字游民们会觉得我在这儿有事情做,可以待下来,也能感受到友好的、热情的氛围,会觉得这个地方有意思,愿意去发现和探索。
来自五湖四海的数字游民们聚集在DNA
供图:DNA
举个例子,我们这里有诗人,有小说家,有做策划的人,有策展人,有咖啡师,有音乐人,还有做手办的,做房车的。所以这样五湖四海、千奇百怪的人聚集在这里,对数字游民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他们所需要的不是功能,而是这样的一种氛围感。
溪龙乡“白茶原”项目整体的开发面积是32平方公里,相当于一整个澳门的大小,DNA是我们的一张名片,也是我们目前打造的最成功的一个项目。
2021年12月DNA开始试运营之后,第一批入住的二三十个居民,主要是受邀的艺术家和手工艺人,大多数人原来就是大理的数字游民。一年之后,随着知名度扩大,入住人数逐渐攀升至70人,变得一房难求。
DNA数字游民社区二期
供图:DNA
为了容纳更多人,DNA数字游民社区二期改造新增20个单间,我们叫“Container House”,是用20个集装箱完成的。从2022年11月开始有这个想法,到今年5月10号左右完工,大概是半年的时间。
一期集装箱设计上的瑕疵,都在二期中进行了改进。隔热性不好,就把保温用的50毫米岩棉换成70毫米;隔音不佳,就在集装箱之间加装柔软的胶条,起到减震作用;排水、采光问题,也一一得到了改善。
社区二期的另外一个重要改造是针对一期周边一栋钢结构的楼。这栋楼原先我们想把它打造成直播楼,现在的想法不仅限于直播,它可能会是家具的Showroom(展示厅),也可能是艺术家或者匠人的工作室,这栋楼的改造还在进行中。
二期改造新增的集装箱在设计上进一步完善
供图:DNA
社区就像一个生命体,有自己新陈代谢的方式,有人来有人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跟各种各样的人去聊天,想要了解游民到底在想什么。你会发现游民的想法、游民的需求也在变。
当初在DNA的手办工作室设置了小小Showroom,但后来发现这个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展示的需求了。做陶艺的、做手办的人都需要更大的展示空间。绘画、写诗的人也需要展示空间,做媒体相关的人则对屏幕有需求。于是我们把安吉创意设计中心(ACDC)的室内空间打造成展厅,平时有常设展和临展,供数字游民们展示诗歌、绘画、陶艺等艺术作品。
所以DNA是一个时刻处于变化中的社区,改造从未真正停止,这也是DNA有别于其他社区的特点。很多设计师最初有规划、方案、施工图,等落地建完,这个事情就结束了。但在DNA,我们就在现场,可以看到变化发生,也可以了解到数字游民们的想法,然后我们会根据需求去调整。
DNA为数字游民们打造出更多元的展示空间
供图:DNA
二期新增的20个单间也很快就被订完。如今,DNA的数字游民维持在100人左右,长期处于满房状态。
最初,数字游民只是独自前来。后来,有人把整个工作室都搬进了DNA。松木巴士、房车改造工作室、潮玩工作室,都在DNA落地生根。
厂房外面有一个大的屋檐,屋檐下面是大家一起交流的灰空间,这是DNA数字游民社区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生态。屋檐下有很多的桌椅,大家一起乘凉、抽烟、喝酒、聊天。附近停着“猫女咖啡”的房车,他们可以去买咖啡,也可以用自己制作的精酿啤酒或蛋糕以物换物。小小的商业生态,就这样慢慢在屋檐下形成了。
不断生长的社区,吸引数字游民的加入。同时,数字游民作为DNA的一份子,也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之中。一位DNA常驻的“老游民”,在村民食堂上面又开了一家餐厅,现在做到了湖州市西餐厅的前五名。
厂房外屋檐下的灰空间供大家自由使用
供图:DNA
数字游民们也在积极建设着“白茶原”的精神家园。他们发行《白茶原小报》,分享当地的风土人情和DNA数字游民的故事。比如某月某日,偶遇一家很有意思的面店,跟老板娘亲切问候;某月某日,在一户农家偶遇村民正在杀鸡,于是一起分享了美味的一餐。
他们也收集白茶原当地的声音:小鸟的叫声,风穿过山谷的声音,当地方言唱的民歌,森林的声音,溪水的声音……这些声音在DNA的展厅展出,观众只要戴上耳机,就仿佛置身山野。
他们还制作了一本精致的《白茶原风物手帐》,以手写和手绘的形式,介绍安吉当地特色的动植物。还有“诗歌占领白茶原”活动,一夜之间,数字游民们写下的诗句变得随处可见。
《白茶原小报》记录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数字游民的故事
供图:DNA
我们还在社区之外做了一些设施,希望与溪龙乡当地的茶农有一些互动和交流。一开始,很少有当地人来。现在每天晚饭之后,六七点钟,当地的居民会散步会到我们这边的大草坪来,草坪上有秋千、长椅、落日剧场、滑梯,大家在这里乘凉聊天,会跟我们有互动。
这些内容与互动都是慢慢形成的。 DNA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社区,我们提供了一个种子,它自己发芽成长起来了。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流动的公共”为主题,希望在经历了个体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后,我们能以更主动的观察和发问,在城市中创造出新的、具有能量的公共空间,在多重空间的交叠中发现具有存续性、生命力的公共领域,以此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奖项设置:
公共空间奖(人与场所)
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规划等实体空间实践。
建筑贡献奖(人与建筑)
旨在表彰出色的建筑单体或群体设计,通过建筑本身及其赋予的空间功能,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带动区域或城市整体人文发展,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复的建筑项目。
社区营造奖(人与社区)
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可以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环境治理与社群运营等社区实践。
生态友好奖(人与自然)
旨在表彰尊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城市实际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设计实践/技术研究,包含生态修复、绿色建筑、城市景观等。
城市创新奖(人与城市活力)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实体或非实体项目;或者积极寻求更好城市人居生活,为解决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问题而做出创新探索的长效实践。
评奖范畴:
2020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内建成的、在中国境内的实体或非实体项目,包括建筑单体、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社区营造、创新实践以及非实体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评奖维度:
人文 HUMANITY
贴近城市生活,尊重真实需求
公共 PUBLIC
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激发大众的参与,满足人们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
创新 INNOVATION
开拓未来的愿景,为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
美学 ESTHETICS
唤起丰富生活和文化的想象力,影响城市与市民的审美意识
评奖流程:
2023年4月-5月
评奖启动,提名团提名
2023年6月
初审团针对提名项目进行投票,评选出入围项目
2023年7月-9月
终审团针对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2023年9月
终审团终评会
2023年10月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成都
组委会:
主办方三联生活传媒代表
组委会主席:李鸿谷
组委会成员:贾冬婷/李伟/吴琪/曾焱
项目统筹:贾冬婷
项目执行:潘鸿/宋洋/王菲宇/
袁潇雪/俞冰如/吴小霜
提名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各领域代表人士
陈楸帆/陈文/崔灿灿/董功/董灏/段煜婷/何健翔/何勍/何哲/何志森/姜珺/姜宇辉/金秋野/雎安奇/李迪华/李涵/李虎/李伦/李翔宁/李晓鸿/李振华/梁琛/梁永安/龙瀛/刘珩/刘悦来/柳亦春/鲁安东/马泷/马寅/毛继鸿/毛尖/倪阳/聂荣庆/庞伟/宋壮壮/沈志军/苏丹/孙海霆/孙莉/孙倩/唐克扬/陶冶/童明/汪莎/王辉/王南/王子耕/吴洪亮/夏至/严飞/严明丹/闫士杰/姚东梅/易海贝/易立明/章明/赵元超/支文军/朱竞翔/朱小地/庄慎/张宇星/左靖/btr
初审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建筑及规划界权威专家
高世名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胡如珊 | 如恩设计研究室创始合伙人
李晓江 | 中国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李兴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家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马岩松 |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志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 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终审团:
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
终审团主席
张永和 |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MIT荣休教授
终审团成员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名誉馆长
戴锦华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民安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项 飙 | 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周 榕 | 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李鸿谷 | 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普华永道中天
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
终审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评奖进程回顾:
▲ 点击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官网 ▲
FOLLOW US
人文城市公众号关注
COOPERATION
人文城市商务合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